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枭臣-第5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敬泽说道。

江西八府五十余县,此时都处于奢家的统治之下。

但是,除了袁州,江州,上饶三地集结重兵,封锁外界进入江西的门户之外,奢家在其他五府约三十余县的地盘,兵力差不多都给抽空。

仅赣州,豫章少数要冲大城,还驻有较多的兵力,剩下大部分州县仅驻少量的刀弓手,还是从地方所募,对奢家的忠诚十分有限。

即使像赣州,豫章这样处于江西腹地,控制赣江及鄱阳湖要冲,不容有失的几座要地,驻兵也只是多则三五千,少则仅三五百人。

潘起凤虽死,但潘家的旗帜还没有倒。事实上,潘起凤在上饶兵败,还有许多残部逃入婺江与信江之间的怀玉山之中,未给奢家招降。

只是潘闻叔所率的赣州抵抗军一直都封锁在赣州以南,没能有机会北上,故而在赣州北部地区的抵抗势力,都如星点残火,没有形成规模。

吴敬泽此来会昌,是劝潘闻叔趁着奢家在内线防御空虚之际,率部北上。

赣州以南的抵抗势力给奢飞熊清剿了近一年时间,实力已经给大幅削弱。而赣州以南地区,多山少田,也不是奢家极点要控制的江西精华地区,即使短时间失去对赣州南部地区的控制,对奢家也不足以造成致命的伤害。

在战事将举之际,奢家在赣州南部地区的兵力全面收缩,仅在赣州驻以三千兵马,就是要将抵抗势力封锁在南面,不影响到其对鄱阳湖平原的控制。

整个鄱阳湖平原,才是江西的精华之地,沿岸数以百万计的良田,一旦经营好,足以叫奢家获得喘息之机。而江西近四百万人口,约近七成,都集在赣州以北地区。

潘闻叔率部北上到鄱阳湖两岸,借其父遗威,将其他地方抵抗以及仇视奢家的势力纠集到旗下,再发动给奢家盘剥得到怨意极深的民众起事,才能真正的打在奢家痛处。

再者鄱阳湖东岸往东即为黟山,九子山,怀玉山,与江宁,徽州,池州相隔。

虽说山径险辟,不容大军通过,但潘闻叔率残部过去,枢密院多多少少还是能通过山间小径给输送一些补给过去。

如今潘闻叔残部给困在会昌这边的深山里,会能从支持的山寨获得粮草,但盐铁奇缺,将卒连兵甲刀弓都不全,拿什么去攻城拔寨,其跟忠于奢家的兵马厮杀?

赣州军残部势力最盛时,也是去年秋后奢家兵马给吸到浙西之际,一度占据赣南四县,召集民壮近两万人,围困赣州。待奢飞熊率部南下,从赣州撤去,之后龙南,定川等战又相继失利,兵马损失惨重,也有相当多的兵卒绝望之余,弃军逃走,如今猪婆山之中的残部仅剩千余残卒,连人手一把刀,一支矛都配不全,弓箭都多为猎弓,根本就谈不上精锐。

潘闻叔与亲族,部将闭门讨论了三日,毅然决定接受吴敬泽等人的建议,化整为零,分批北上,潜往浮梁,涌山起事。再不济,潘闻叔等部若在鄱阳湖东岸抵抗不力,还可以分散从九子山,黟山之间撤往江宁休整。

十一月上旬,先由陈瑜勤率十数好手,与吴敬泽等人,以行脚商队为掩护离开猪婆山先行。从深山之间,绕过赣州关隘北上,过余江时,跟军情司派来负责赣东事务的虞文澄会合。

虞文澄是虞万杲的第三子,虞家亲族虽早迁入江宁,但虞家在祖籍涌山的声望,不比潘家差半点。

虞家跟奢家有血海深仇,虞文澄与其堂兄虞文备此前一直遵循其父遗愿在江宁结庐守孝。

江宁失而复得,虞氏兄弟也就彻底投效淮东,录为指挥参军。东闽战事后期,奢家假义附降,当初随虞万杲从涌山出征的老卒旧部,也有相当一部分离开行伍,返归家园。虞文澄,虞文备这次主动请缨潜来江西,就是要回涌山召集虞家旧部,在腹地处给奢家狠狠的一击。

潘家与虞家,同为江西将门,陈瑜勤身为潘家部将,曾见过虞文澄见过面。看到虞文澄也潜来江西时,陈瑜勤等赣州抵抗军将领心间最后的疑虑也就一扫而光。

卷十一狂澜第二十五章官溪岭

江西三面环山,北滨大江,地形自南而北,自两翼往中央徐徐而下,略具盆地形式。

上饶为江西东门户,当吴楚闽越之交,南控闽越,东引两浙,为江西东防重地,交通要冲,下有信江之水与赣江相会而入鄱阳湖,上接衢州盆地(浙中谷原),而与两浙相接;南通抚州,经杉关,铁牛关,分水关可入闽北邵武。

上饶若失,不单江西门户洞开,而闽北与江西的联络也将给切断。

到十一月上旬,奢家以上饶城为中心,在上饶以东集结的兵力超过三万;而淮东以衢州为中心,在衢州以西集结的兵马已经增至五万人。

此数已然超过年初时枢密院为崇城军所定的兵额,除了崇城军正卒外,还包括原浙东行营军及后期从衢州等地征募的新卒。

到这时,上饶一战已经是上弦之箭,势在必行了。

崇城军驻江山县城兵马,于十一月初十,分兵出城,避开浙闽军在礼塘修筑的诸垒,沿凤林溪西进,攻打浙闽军在官溪岭上的烽火墩,揭开上饶战事的序幕。

官溪岭为江山县与横山县的分野,也是衢江支系上山溪,凤林溪与信江支系杉溪的分水岭,为怀玉山南麓余脉,奢家守上饶,在官山岭沿南北岭脊筑有三处烽火墩,以警敌讯。

李白刀从腰间摘下佩刀,拄地而立,竖眉豹目,盯着百余兵卒从一面深约百尺的陡坡两翼,持盾抑攻上去。

李白刀所立之处,本是一处谷地,屋舍交错,是座约有十余户人家的小村落。此时村落里早就是人去舍空。双方都各自往边地增兵,深山里的农户,要么给征去充当役夫,要么早早的背进离乡,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哪里还能寻得见人烟?

烽火墩筑在岭脊的豁口上,虽说烽火墩筑成之后,左右的岭道便绝,但从枯荣相间的野草,灌木间,还是能看到前人樊山越岭的遗迹。此时烽火墩封住岭口,成了拦路虎,从墩台,数柱黑色狼烟如柱直冲云宵,号角声在山岭谷壑之间传响,不仅官溪岭之边,浙闽在北面青阳岭,驼子山等地所设的烽火墩台,也一并烧起狼烟。

已经摸上岭脊的斥候已经观察到敌军在杉溪塞的驻兵,已经向这边派出千余援军。在敌援赶来之前,未能攻下一座烽火墩,在官溪岭的岭脊上站住脚,这次进攻便只能算是失败。

今天发起的多处进攻,别处是虚,唯有李白刀心里晓得,官溪岭这处是实。

上饶处怀玉山与武夷山之间,怀玉山南麓,武夷山北麓的山岭为信江与衢江的分水岭,中间有相当长的一段路没有水道相接,需改走陆路。从衢州直接西进,最为宽敞,易行的通道,为怀玉山南麓的钳口谷道,也是历来浙赣相通的主驿道,自古就有钳口关矗立其间。在钳口关之后,则是上饶东部的重镇常山县。

奢家弃衢州之后,又在钳口关周围增筑数座军塞,彻底将钳口驿道封塞起来。

除钳口关外,在衢州西南的江山县西北,仙岩山与大坳山之间,有平易谷道,可以直接抵达常山县西境,信江岸边,其间有镇名为礼塘,是江山县与常山,横山,上饶诸县相接的大埠,此支驿又称礼塘驿道,使得从莆城,仙霞岭过来进入江西的闽郡商旅可以避免从衢州少绕走近百里路。

奢家在仙岩山,大坳山之间筑多座关塞,封闭礼塘驿道。

这些关塞,防垒,与内线的常山,横山,上饶诸城一道,构成奢家在东线的上饶防线。

钳口道与礼塘道是上饶与衢州之间唯有的两条不需要翻山越岭的主道。

当然,怀玉山南麓,武夷山北麓诸多山岭之间,还存有无数险辟小道,通往两地。从江山县往西南沿凤林溪而行,到官溪岭之前,也有早年药农,山民所走的小径通到横山县南境去。

易行的岭脊豁口,也早就给奢家筑烽火墩堵上,给人为添设的诸多障碍。

只是,官溪岭虽险,但好在岭山单薄,从横在谷道的这处陡坡翻越过去,仅有三两里的纵深,便到杉溪的上游,有溪谷通道可以直接攻打到上饶外围,相对薄弱的横山,杉溪诸塞。

要想饶过浙闽军在礼塘,钳口等地重点修筑,又驻以重兵的关塞防垒,翻越官溪岭是淮东军西进的选择方案之一。

山岭再险,沿山也有陡有凹,也有给雨水冲刷下行,风化较重的雨溪道,这些常常是翻山越岭的捷径跟豁口。只是官溪岭正面的豁口给奢家筑以烽火墩台堵住,就变得凶险异常。烽火墩正面的树木也给放火烧毁,只剩下光秃秃的陡坡以及少量新生的灌木跟杂草。

兵卒持盾抑攻,烽火墩里猝然抛下大量的大石,巨木。石木沿着险坡间的雨溪道滚下,带着雨溪道常年累月所积的碎石一起滚下,声势骇人,诸多将卒避让不及,挨上即断筋折骨,滚落下来,余者只能往两边灌木树里躲避。

眼见从烽火墩正面的豁口,上去极难,李白刀叫兵卒用辎兵铲在两侧较险处挖登山窝洞,叫人有踩脚之处,爬过一段高十数尺,不易给滚石直接打中的崖坡……

辎兵铲可作锹锄,挖土断石,伐枝断木,眨眼间即挖出可供兵卒手足攀登的陡直栈道,数十兵卒先后攀登而上,避开烽火墩正面可给木巨攻击到角度,往岭脊爬去。

不能用滚石擂木直接攻击,即使是步弓攒射出来的箭矢,对身披坚甲,备有护盾的淮东兵卒,就没有那么大的威胁。

很快约半营甲卒即摸上去岭脊,强攻约三丈余高的烽火墩。

虽说奢家后期在上饶投入大量的资源修筑防线,但终究受困于财力,没法将每一座烽火墩都当成要隘关塞来筑。

官溪岭隘口的烽火墩高三丈有余,周围才二十数步,墩台里的空间十分的狭小,仅相当于一座山脊之上的一座小院而已,驻有半都队甲卒防守。

淮东军一围而上,数十枚火油罐相续掷入,整座外围用石砌就的墩台即陷入火海之中,里间再没有藏身之处。

周身是火的浙闽军兵卒从墩台里滚爬逃出,还是淮东军帮助才扑灭残火。此时从杉溪寨过来的浙闽军,还刚刚到官溪岭西麓坡脚,看着烽火墩失守,即蜂拥抑攻上来,势要夺回这处岭隘。

虽说官溪岭的西坡山势较缓,但淮东军甲卒此时有居高临下的优势,已然足够,步弓攒射,甲卒结阵突击,三五下即将抑攻上来的浙闽援兵打溃。

李白刀给扈从簇拥登上岭脊,看着麾下营将要组织兵卒冲下西坡去追击溃兵,喝骂道:“龟儿子,都给老子滚回来……”一面组织兵马峙守岭脊,在平易处伐木埋设栅墙,又一面组织兵马尽可能将西麓的险陡小径拓宽,而在更远处,驿骑正往江山城奔驰,通报夺下官溪岭之事。

淮东军打法变得保守,夺下官溪岭,就放过溃兵而不追击,使得奢飞熊部署在官溪岭背侧下溪坳之间的伏兵无法发挥作用。

在杉溪寨里,接到官溪岭失守而淮东军峙立官溪岭不出的消息,奢飞熊蹙紧眉头,脸色沉重,久久不缓。

上饶主将本为典农司马邓禹,奢飞熊率部援上饶之后,邓禹便改任副帅,另有施和金,王徽等将分守各处要隘以及组织后勤粮秣。

“难道淮东军要开官溪岭,使官溪岭变成西击上饶的主通道?”奢飞熊盯着长案上的地图,蹙眉而问。

奢飞熊似得喃喃自问,诸将都面面相觑,淮东军放弃钳口,礼塘易行的谷道不走,偏偏走官溪岭小道,是什么道理?又不是说淮东军占了官溪岭,就能顺杉溪直接攻到上饶城下,杉溪沿岸,杉溪寨与横山城犄角相依,也是浙闽军屯以重要之所。

即使淮东兵马能攀越官溪岭,沿杉溪而下,但数以万计的粮秣,如何通过官溪岭?

“杉溪寨周边地形开阔,虽与横山城互为犄角,但要守住,也需要往这边填入更多的兵马才行,”邓禹说道,“淮东军有可能并不急于攻克上饶,而是不断的拉长防线对峙,将我们拖垮!”

奢飞熊拿炭笔在地图官溪岭标出一个记识。

确实,钳口,礼塘的通道虽然要比昱岭关道开阔得多,但毕竟是夹于怀玉山与武夷大山之间的谷道,两侧都是崇山峻岭,奢家往这两处谷道里填入上万精锐,淮东即使集结十数万兵,优势兵力也难以展开。

猝然猛攻,很可能会重蹈奢飞熊当年屡在昱岭关前受挫的覆辙,开辟新的通道,拉长防线接触,就能使淮东军的兵力及物资优势发挥出来,而使浙闽守军疲于应付。

杉溪通道位于最内侧,地形更开阔不说,而且一旦淮东攻下杉溪塞及横山城,就能将常山城,钳口关塞以及礼塘诸垒跟上饶切割开来。不过淮东军要集结兵马强攻杉溪塞及横山城,首先要解决官溪岭对粮秣补给的瓶口限制。

难道在两军对垒之时,淮东还有闲工夫去开山辟岭不成?

卷十一狂澜第二十六章对垒

在官溪岭东麓,凤林溪的源头有一座残寨凤林埠,也是官溪岭以及南部诸岭出山前往江山县的必经通道。

奢家构筑上饶防线,官溪岭以东的民寨,除了少数极险的,都给强行西迁,村寨纵火烧毁。

凤林埠位于凤林溪源头位子,在江山县城西约五十里路程外,从十一月中旬起,唐复观率部陆续驻入,在凤林埠的废墟很快就坚立起一座大军寨来,与李白刀率部在官溪岭脊之上抢筑的简易防垒,仅相距六七里之遥。

眼下集结于衢州西部的兵马,以周同为主将,傅青河暂时还留在钱江上游的桐子坞坐镇。

相比较前线督战,将后方的物资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前线,实际意义更为重大。不单往婺源方向的水陆通道险窄,往衢州的补给路线更加漫长曲折。秋后入冬之际,兰溪江,衢江的水道浅窄,增加到运输的难度。当然,奢家在上饶遇到的困难,必然会倍于淮东。

在上饶东线,以常山城为核心,奢家在钳口及礼塘等外围关隘处,足足修筑了十一座坚固塞垒,填上两万精锐兵马,强攻钳口关寨以及礼塘,进行攻夺常山城,打通西进上饶的难度不小。

既然奢家能如此花费血本去修筑关塞,以守东线门户,何不妨叫他们在杉溪的上游再筑重重关垒?

江宁已入寒冬,但衢州处于深山之间,寒气还未吹来,气候颇为宜人,为入冬之后的战事提供了许多便利。

凤林溪入冬之后变得浅窄,物资运抵衢州之后,就必须换成载重仅二十石的小乌梢船继续西进。

好在凤林溪南岸的谷道经过数代人的开发,颇为平易,相当部分地段还铺有条石。

数以百计的骡马车正源源不断的沿着凤林溪南岸谷道,往武夷山北麓的深处输运物资。除了从衢州当地征用的马车外,还有新式的淮东四轮马车。包铁的车轮,压着山道吱呀而行,拉车的川马种头矮,但耐力强,两马一乘车能载二三十石货物,比逆水行舟还要便捷。

周同在百余扈骑的簇拥下越过运用物资的骡马队先行,凤林埠这边的主将是崇城军副指挥使唐复观。周同赶到凤林埠军寨,军寨周围已有军民在开垦荒地。

“枢密院新递过来的令函里,指示我们要注意屯战结合,登城虎那牛性子,满心不愿意,嚷着要我给他派屯田官去。要不是上回他叫主公狠训了一顿,这次还真不放心让他顶前面去,就怕他缺乏耐心,还是你这边省心!”周同对前来迎接的唐复观说道。

唐复观说道:“当年给困在闽南深山这间,粮秣绝济,艰难维持下来,便多了些耐心。战事无非是此消彼张,能消彼势,而增己力者,事情再微小,也值得去做!”

周同点点头,由唐复观陪同往官溪岭方向走。

从凤林埠往官溪岭,虽说才六七里深,但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