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枭臣-第6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奢飞熊接过雨蓑罩在甲衣上,看着给雨点砸出点点涟漪的河面。到这一步,他已能完整的摸透淮东所采取的策略:淮东这是要步步进逼,将他们在江西的资源消耗干净,以达到拖垮浙闽军的目的。

他们在常山外围的钳口,礼塘构造防线,淮东军则避开钳口,礼塘,另辟蹊径,沿凤林溪西进,进入官溪岭,开凿出兵通道,迫使他们跟着在横山南面投入巨量的资源构筑防线。

淮东军将前阵壕垒推进到夹河防塞之前,展开血腥强攻之势,迫使他们跟着投入更多的资源加强城塞防御。

明面上看去,一旦淮东军在杉溪上游筑坝造湖蓄水冲来,淮东军的前阵壕垒也在湖水的冲击范围之内——但这对淮东军能算多大的损失?

淮东军每月运入衢州的物资高达三十万石,是奢家投入上饶防线的三倍之巨。

比起构筑横山防线,为越过官溪岭,淮东军在凤林埠,官溪岭及前垒投入的资源更多,可能是浙闽军投在横山防线的三四倍之多。

淮东军的前阵壕垒垮掉,只要人马没有大的损失,还能再造一条,两条前阵壕垒;要是夹河防塞给淮东军利用水攻冲毁,即便淮东兵马不趁势进逼横山,上饶,浙闽军还有能力再在横山的正面修筑一条防线出来吗?

在上饶,淮东军能承受得这样的消耗,浙闽军虽说消耗仅有淮东军的三分之一,却已经给逼到岌岌可危,即将崩溃的边缘。

淮东军实际延续了早年袭扰闽东沿海的策略,利用高强度的军事对峙,来消耗这边的军事潜力,达到消弱,拖垮的目的。

而且淮东的动作也远不止于此,使荆湖,池州出兵拖延他们在江州的兵马之际,在赣南,赣东以及赣西等腹地越演越烈的民乱,匪祸,无一不是淮东在背后推动。

当年李卓就叫浙闽军吃尽了苦头,但勉强还能打个平分秋色,林缚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手段,才真正的叫人从尾脊骨到头盖顶都能感受到深深的寒意。

想到这里,奢飞熊转身对邓禹,王徽说道:“从即日起,从上饶运来的物资削减两成留作储备!”

王徽骇然失色,说道:“再减,军卒日食粮将不满斤,怕会有伤士气!”

不是怕有伤士气,而是军食日益扣减,下层军卒已经滋生许多不满了——当世油水甚少,成年丁壮日食两斤粮勉强能饱,如今每日只供应半数,又如何能叫军卒满意?

军卒尚且能日食一斤粮,为协防,城池,战械工造而强征来的近三万民夫,更是只能得到不足军卒六成的供应。这些民夫食不裹腹,每天还要承担极沉重的劳役,王徽几乎能从这些民夫的眼里看到赤裸裸的愤怒跟怨恨。

淮东军强攻在际,而他们还要再削减军食,这仗还怎么打?

邓禹他能知道奢飞熊的苦心。

一旦淮东军再在杉溪上游筑坝造湖,他们又无法从夹河防塞打出去,只能忍痛割弃横山防线。真到那一步,他们即使能顺利的撤到上饶城去,上饶跟外围的联络也必然会给淮东军切断,很难再多外界获得补给,届时他们就只能利用上饶城里的储备,支撑到战事结束。

只是邓禹怀疑他们还来不来得及,他们在横山防线投入太多,陷入太深了,而且横山这边放弃掉,为避免给淮东军分割包围,常山那边的兵马也要撤出来——这时放弃横山防线,对士气挫伤之重难以想象,很可有能崩溃之忧!

雨稀稀落落的下着,奢飞熊以不容质疑的语气做出决定,王徽虽说感到很深的不安,但也只能如此。

都说春雨贵如油,只是江西各地民乱纷起,即使能撑到冬小麦收割之外,能征上来的粮草也会有限。

浙闽军已经无法凭借自身的战力,将淮东从浙西发动的战事击退,只能寄希望北燕骑兵能早一日南下,到那时,淮东要想保江淮防线,在上饶外围必然要转攻为守,以便能抽出更多的兵力北上。

雨势不大,但断断续续的下个不停,还有其他军务要处置,奢飞熊也不能一直守住河畔,便准备率扈骑返回夹河东垒。将进防塞之时,后头有一个少年将领打马过来,手里捏着一枚竹节,喊道:“父帅!密间终于传回消息来,信就藏在这竹节里,孩儿用鱼网兜住,差点错过去……”

这个少年是奢飞熊的次子奢焦,时年才十六岁,已随奢飞熊从军征战有两年之久,他将手里竹节递过来。

浙闽军彻底放弃浙地之时,还是派了些人手潜伏下来。这些人有暴露后给淮东军清理掉的,也有人扮作民夫给淮东军征入营伍充为劳役,但淮东军对衢州外围的控制日益严密,这些密间想将消息递过来,就日益困难。

不过淮东军封锁再严密,也叫密间有机会接近杉溪河,将密信藏在竹枝里,沿河水流下来……

奢飞熊没有借密信,问道:“有什么消息?”

奢焦一怔,他守在河畔捞到藏有密信的竹节,还没有来得及拆看,只是好不容易跟藏在淮东军里的密间联络上,难免兴奋,还不知道密间所传来的消息是好是坏。

奢焦拿小刀割开竹枝一头的封蜡,抽出卷成细卷的密信,看过之后,脸色大变。

奢焦脸色露在邓禹的眼里,他拿过密信,也骇然说道:“恰如少帅所料,午前杉溪河水浑浊,确是淮东军在上游投石封河……”

王徽站在那里只晓得背脊发寒,他刚才还信心满满的以为淮东军不可能大费周章的去筑坝封河——没想到这么快就叫他看到更残酷的一面!

奢飞熊完全没有料敌于先的欣喜,只是一脸的苦涩,吐了一口痰,欲将心里的苦涩吐去,痰里夹有血丝,但很快给雨水冲没。

事情是很显然的,淮东这些年来造堤筑坝的匠术最为成熟,三百里的淮东捍海大堤也只用两年时间造成。此时淮东在官溪岭大营集结了近五万辎兵,民夫,在杉溪上游筑坝截流造湖,只要准备充足,甚至都不要半个月的时间。

林缚怎么可能不利用占据溪河上游的优势造湖水攻?

这时候就放弃夹河防塞,全线往横山,上饶撤退吗?

奢飞熊这时候突然恨起自己不够果断,在淮东有意打通官溪岭通道之时,就不会在横山南面投入那么多的修筑防线。

差不多将上饶积存的近一半物资都消耗在横山防线上,这时候放弃,如何心甘啊?

奢飞熊按住腰间的佩刀,腕骨之间青筋暴露,恨不得将乌木刀把捏成碎片。

“夹河防塞前河谷开阔,即使淮东军在上游截河造湖,待他们放水下来,水势给上游的河谷消弱,未必真能对夹河防塞有多大的冲击!”邓禹说道。

邓禹曾任过司农,对工造之事也甚是熟悉。

夹河防塞虽说是临河而筑,但想要蓄足将夹河防塞直接冲塌的水势,绝不会那么简单。甚至可以说,在梅雨季来临之前,即使淮东军在上游筑成大坝,也蓄不到多少水。

“眼下最紧要的是封锁消息,不能使军心动摇?”王徽说道。

“怎么封锁?”奢飞熊苦涩问道。

淮东军在上游筑坝,杉溪很快就会断流。杉溪都断流了,还如何对中下层将卒封锁消息?

至于淮东军在上游所蓄之水势到底会不会直接对夹河防塞造成毁灭性的威胁,哪怕仅有三五成的可能性,奢飞熊也没有底气去赌!

事实上,只要杉溪一断流,上游的悬湖就会像一柄利剑悬成诸人头顶之上,至于这柄利剑不会掉下来,置在利剑之下的将卒又如何能够心安?又如何去全力抵抗淮东军从前阵壕垒发起的猛攻?

邓禹,王徽盯着奢飞熊,等他做最后的决定。

也不晓得何时,河畔又有军士疾步跑来禀告:“雨下三刻时,河水未涨半分,反而落下一寸!”

水位不涨反降,意味着上游的坝口已经合龙,上游封河的消息很快就会在军中传开。

是打出去,还是撤往横山,必须要立即拿定主意,要是拖到淮东军在上游蓄足水势,那时做什么决定都晚了——奢飞熊看着雨势渐停下来,只剩雨沫在飘,将蓑衣解去,说道:“速令河道里的所有船只撤入信江,此外,立即派人去将施和金等人喊来商议军务!”

杉溪河就将断流,不想河道里的船只搁浅困在河泥里,只能先往北面的河汊口撤去,接下来,夹河防塞与北面横山城的联络,只能依赖于陆路了。

刚入东门,南城的警鼓就“隆隆”的擂响,奢飞熊心情烦躁得要跺脚。他早应能想明白他们这时就是想放弃夹河防塞,撤往上饶去,淮东军也不会叫他们从容撤走,当下只能与脸色崩坏的邓禹,王徽往南城墙赶去,去看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趁着雨势收住,淮东军大股兵马正从壕垒之后徐徐而出,往城墙压来,这是要正式攻城了。

卷十一狂澜第三十九章战械

奢飞熊与邓禹,王徽登上城头,只看到在壕堑之后,已经数千淮东战卒出营列阵。

之前空无一物的长壕之上,淮东军也用壕桥车临时搭设出十余座各宽三丈有余的壕桥,以为出兵通道。

奢飞熊筑夹河防塞,没有挖掘外壕。一旦挖成外壕,对防塞的保护实际上很有限,而守兵除了走城门外,不可能再有其他反击通道,实际上更有利于淮东军直接进逼到城下。

夹河防塞没有外壕,淮东军逼近到城下,反而要筑一道壕堑将夹河防塞包围在里面,以限制守兵出塞打反击。

由于当世重型抛石弩的射程能四百步甚至更远的距离,淮东军进逼夹河防塞的壕堑也只能在四百步之外筑成。

在壕堑背后筑有数座坚固小寨,驻入少量精锐战卒,以防备夹河防塞的守兵趁夜越过壕堑偷袭,或驱民去填壕堑。

淮东军进入最前线的主力兵马,主要还是驻扎在离壕堑千余步外的前垒营寨之中。

淮东军要进攻夹河防塞,兵马要后面前垒营寨调出来,推进到壕堑之后列阵,做进攻前的最后准备。

彼此相距不过四百余步,壕堑之后的情形,奢飞熊看得一清二楚。

在他们赶到南城头之时,淮东数千兵马已到出营寨到壕堑之后列阵。盾车在前以遮闭箭石,掩护步阵前翼,刀盾手,陌刀手,枪矛手,弓弩手一团团一簇簇在壕堑之后列阵。

跟传统的列阵方式不同,淮东将卒以一都队六十卒为一个作战单位聚集,所以能很快计算出淮东这次进逼城下动用的战卒约在三千人左右,为淮东一旅甲卒的编制——他们此时主要护住用以出兵进逼到城下的壕桥。

而在阵后,还有近两千兵卒推着百余辆底座架有小轮,撤出防水漆布,露出箭槽或绞弦,炮梢来的床弩,蝎子弩等战械。这些战械还是兵卒推动而行,那些沉重的满载石弹,弩箭的运弹车则用牛马拖拽,在雨水浸湿的泥地上留下深深的车辙。

淮东军约有二十架重型投石弩在前日之前就已经架设在壕堑之后坚固小寨之中,下雨时盖上防水漆布。此时雨歇风停,防水漆布撤去,那一支支长达五六丈的梢杆直指天空,仿佛远林的树梢。

唯有见识过淮东重型抛石弩威力的将卒,才知道那一支支梢杆竖起来的狰狞。

淮东军在两翼,还有数百战骑披甲列阵,战马嘶鸣之声挟风而来。淮东战骑出来列阵,主要是防备他们派兵马出塞打反击的。

淮东军列于壕堑之后的军阵,暂时没有携带云梯,登城车,巢车等附城战械出营,叫奢飞熊晓得,淮东在利用战械优势摧毁他们在城头的诸多防御设施之前,暂时还不会直接推到城脚根用蚁附的方式进行血腥攻城!

但奢飞熊心头并不轻松。

战械都有使用寿命,像那些要将四五十斤重的石弹投掷到四五百步远处的抛石弩,其操作时磨损是极其厉害的,除了校淮射距,没有谁想会奢侈到没事发两枚石弹玩玩。

奢飞熊知道双方在战械上差距有多大。

淮东军床弩以上的大型战械,有效射程都能达到三百步,大型蝎子弩,梢弩更是能在壕堑之后直接攻击到这边城头。

而淮东的重型抛石弩,仅需十数人操作,就能将四五十斤重的石弹最远投掷到五百步外,更是夹河防塞所面临的最大威胁。

浙闽军要想将如此重的石弹投到五百步外,所造的抛石弩大得超过想象,甚至需要两三百人同时操作才行。为了摆下这么一架抛石弩用来杀敌,还需要有两百步进深的空间。

即使能造成这样的抛石弩,城墙上摆不下,防塞的城墙后也摆不了几架;而淮东在壕堑之后数座小型营垒里所露出来的重型抛石弩梢杆竟有二十支之多。

出战的淮东兵卒在壕堑后列阵,壕堑之后本身竖有一段段的栅墙,为壕堑之后列阵的淮东军阵提前最基本的防护。

这么远的距离,防塞这边能攻击到的,除了城墙后的四架大型抛石弩之外,也只有城头战棚之下所置的十架三弓床弩。

不管如何,现在还没有到示弱之时。

奢飞熊挥了挥手,命令城头守军暂避到战棚之下,以避淮东即将投掷而来密如蝗群的石弹,巨箭,但同时也令不多的床弩等战械推到垛口之后,又令城墙之后的抛石弩撤下防水漆布,准备反击。

此时日头微斜,天际露出一道雨后的彩虹,从壕堑之后,石弹便如将起的雨,先是星星点点的往夹河防塞投掷,继而渐渐密集。

投石弩开始投射的精度有限,仅有少数石弹恰好落在城头,更多的是落在城头内外或直接砸在城墙上。

落在城墙之前,泥水飞溅。

砸中城墙的正面,奢飞熊等人站在战棚之下,能感觉到脚下城墙在颤抖,在痛苦的嚎叫。叫人怀疑要是同一落点叫淮东抛石弩的石弹多砸几次下来,城墙会整个的开裂。

那重逾数十斤的石弹砸在城头,砸在战棚之上,排木扎成的战棚也仅能支撑一两记便要散架。

落在城墙之后的石弹,更是一下就能叫防塞里的屋舍坍塌一大片;人若不幸,挨一记石弹,能直接给砸成肉糊。

仅两轮石弹过去,城墙之后所置的一架抛石弩就给彻底砸散架!

“城头危险,少帅还是去后面的望楼指望战事!”看到左侧有一座战棚给石弹砸塌,数十守卒一下子就死伤惨重,叫邓禹感觉到排木扎成的战棚也很不保险。

淮东抛石弩在梢尾坠在重物以为发梢之力,重物恒重,故而在发射时能够进行校准,调节——接下来会有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的石弹,会直接打在城头之上。

邓禹不会贪生怕死之辈,但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他与奢飞熊实在没有必要就要站在城头去赌淮东打来的石弹就一定不会落在他们头上。

在石弹之间,还夹有陶罐投掷来,恰有一枚落在奢飞熊头顶的战棚上。

罐碎水泄,有数滴落在王徽的头盔之上,王徽伸手摸到鼻前一闻,讶然说道:“是水?”

“不好,淮东军是用水罐进行校准,接下来必然会密集投掷火油罐过来,少帅你不能再留在这里!”邓禹便要示意扈卫强行将奢飞熊拖下城头去。

虽说为了应对淮东的火油罐战术,城头准备了一些湿毯跟一堆堆河沙,但防护还是有所不足。

他们能看到淮东兵马发射陶罐是为蝎子弩——淮东蝎子弩比其重型投石弩打得更准,只要校准好射距,要是他们认准奢飞熊在这边督战,接下来必有密集的火油罐掷来。

奢飞熊在侍卫的簇拥下,无奈退下城头。奢飞熊刚走到城下,还没有爬上城墙之后的望楼,七八十枚的火油罐便往他刚才立足的城头投来,纷纷碎裂;也有许多火油罐越过城墙砸到内濠两岸。

看着罐碎流出来的黑色粘稠油液,奢飞熊眉头微蹙——这种油液,他们也是搞了许久才知道是何物。

淮东军挖窑闷烧石炭,得闷烧煤之余,还产出黑色的粘稠油液。淮东取之轻者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