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枭臣-第7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了从西侧翼屏蔽汉阳不受海阳军及淮东所属的海东行营攻击外,叶济白石也有意进一步将高丽水师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即使将来燕京发生什么变故,他从邵城海舟赶回燕京,要比走陆路迅速得多。

四月二日,高丽邵城,还没有感受到战争将临的紧张气氛。

燕京将作司使工官携喷焰弩来邵城,叶济白石与高丽平淮水师主将催权臣到城西的校场观看喷焰弩演射。

叶济尔使将作司工官到诸军演试喷焰弩,是要诸军警惕淮东军可能新近装备营将的新式战械伏火弩——看着喷焰弩在二三十步内,发射散弹将数具人马偶打得面目全非,催权臣等一干高丽将臣皆咂嘴叫奇:“此弩看似射程不远,但用之守城或水战,必有奇效……”

催权臣在高丽堪称是名将级人物,海东行营军在近海与高丽水师作战屡屡吃亏,便是折在催权臣的手里——催权臣认识到高丽水师与淮东在战船上的差距,故而尽量避免远海作战,而是利用近海岛礁的复杂地形,诱淮东水师战船进去接舷作战,屡屡得手。

淮东早初在高丽战场上给高丽水师缴获去的几艘大型战船,也都是折在催权臣的手里,也撑起催权臣在高丽的水师名将之名。

叶济白石心想催权臣还是有能耐的,这喷焰弩看上去射程不远,但一次发射十数二十几粒散子,战船的甲板相对狭窄,七八枝喷焰弩同时发射,就能在接舷时将敌船甲板全部覆盖,这比一队弓弩手近距离射箭的效率要高得多,毕竟在战船上,就算有更多的弓弩手也排不开。

想到这里,叶济白石就有些后悔。喷焰弩道理简单得很,要是叫高丽人学过去,叫高丽水师籍此壮大势力,以后怕是难以制约。

当然,叶济白石对喷焰弩用于步战却不甚在意,二三十步的射杀距离太短了,虽说弹丸对皮甲有一定的洞穿力,但射不透铁甲,也射不透大盾,二三十步的距离,甲卒持大盾一涌而上,持焰弩兵必给杀得大溃。

“持喷焰弩,一定要先占扰有利的地形,”叶济白石不想叫催权臣专美于前,也发表议论道,“故而有城及水战有用,步战则拙。邵城这边警惕着,不叫敌军诱出去,管叫其不能发挥什么作用……”

催权臣眉头微蹙,高丽视北燕为宗主国,叶济白石又是北燕皇帝的长子,他率二万马步军来援,高丽国相左靖就迅速委命他总揽高丽西线军务,催权臣等一干高丽将领,都要受他辖制。

叶济白石在燕京就以脾气大而闻,对叶济罗荣,叶济多镝等一干王公重臣,都不会时时有好脸色,对催权臣等一干属国臣子,怎么会有好脾气?不过叶济白石大权在握,特别是在邵城的两万马步军皆是忠于叶济白石的沮渠部精锐,催权臣等人只能隐忍的受他。

北燕三个月试制出喷焰弩,而淮东制伏火弩少说有三年时间,伏火弩与喷焰弩水平之高下,自然不能同日而语,叶济白石说这种弩“步战则拙”,多少有些轻浮了。

催权臣正思虑喷焰弩要如何才能用于水战,只是他满心考虑接舷战的情形,却不知道火炮的出现,将彻底革新海战战术——这时警钟突兀的长鸣起来,急促的警钟,打在叶济白石,催权臣,叫他们心头一悸,但见西面贺津岛方向狼烟腾起,示有大股敌船从西翼海域接近。

催权臣与叶济白石面面骇然相望:海东行营军在牙山的水师并无大动静,大股敌船从何处而来?莫非是靖海水师在海州的主力船队来袭?

卷十二(终卷)定鼎第六十二章临战

罗文虎随济州都督,海东行营军参谋军事陈恩泽,登上靖海水师第一特混旅的旗舰,新造的战舰隐隐有桐油味散发出来。

荆襄会战之后,拖了近两年半时间,才正式揭开北伐战事的序幕,罗文虎也好奇一艘造价能抵一个旅级战船编队的新式战舰,到底会是什么模样。

虽说元月下旬,罗文虎去海州轮训时见过伏火弩及新式战舰演炼的模样,但林政君级战舰还没有停在崇州船场的干船坞里。此时登上舰,罗文虎才犹感到三级战舰的雄伟。

五组船桅高耸入云,船帆皆降,精铁所铸的船桅散发出铅冷色的金属光泽。虽然没有整体覆甲,但结构薄弱以及易渗透的地方都覆了甲,对新式战舰来,甲板防漏比防火还要重要。炮口都用钉满铜钉的护板遮住,护舷板要高过水面将近三丈。

想比较旧式林政君级战船高达七八丈高的尾舱,新舰算不上高,但整体异常的雄阔,毕竟除了上百门轻重型火炮外,还要容得最多达六百人的满编制兵员。

淮东早年发展航海,造出很多标准不一,形体各一的海船来,近些年开始标准化生产。战船以净重分级,旧式林政君级战船净重达一千吨,而新式林政君级战舰宽长与之尺寸相当,净重足足的翻了一倍,高达两千吨。

不过,就算如此,林政君级战舰,依旧只给林缚定为三级主力战舰。

登上甲板,望着给第一特混舰队作为旗舰的硕大战舰,罗文虎实在不清楚,等船政司将二级,一级主力战舰造出来,该是怎样的触目惊心?

杨释看陈恩泽等人登舰来,邀他们进指挥舱。

指挥舱的舷窗皆装琉璃挡板,不过琉璃易碎,舷窗看上去又小又厚,视野也谈不上开阔,但比较传统打开护甲板后才能望出去的观哨窗要好太多。

陈恩泽,罗文虎之前,海东行营军就派出大量的将官及领航号临时编入第一特混舰队,陈恩泽,罗文虎过来,则是正式代表海东行营军配合第一特混舰队奔袭驻邵城的高丽水师。

在指挥室内,杨释亲自给陈恩泽,罗文虎等人介绍战前军情:“在贺津岛的高丽军已起烽烟示警,再有半个时辰,就是潮水上涨之时,第一战,主力舰不进去,我们将派出半数护卫舰与左翼护卫船队,从南翼杀贺津岛与邵城之间海域;主力舰将配合登海镇师第一旅从贺津岛西南翼南济浦实行登陆,建立滩头阵地。从涨潮到落潮有六个时辰间隔,护卫舰及左翼护卫船队要赶在天黑之间往南撤。条件许可,登海镇师第一旅能在明天天黑之前,穿过贺津岛到东翼,那明天之后,对邵城开始的第二次进攻,四级主力舰可以配合进入贺津岛与邵城之间海域,对邵城西南城进行轰击,等候海东行营主力过来……”

早期高丽战船偏弱,数量也不足,特别在西归浦战败后,水师几乎整个的给摧毁,但经过近十年的恢复跟积累,高丽水师编制也有一万两千余人,大小战船近六百艘;能与淮东旧式津海级战舰相比的大型海战船,也有八艘之多。

高丽水师虽说这些年来一直都不离开近海范围,与淮东水师到更开阔的海域进行决战,但实力并不容小窥。特别有像催权臣这样的宿将,也是三番五次叫海东行营军在他手里吃过亏。

淮东军虽然决定以北燕锁海防线为北伐的突破口,但是要撕开锁定海防线首先要解决东南翼高丽水师的威胁。所以,林缚将奔袭邵城,打击高丽水师,定为北伐第一战。

为防止在邵城的叶济白石,催权臣等敌将提前警觉,林缚直接命令杨释率新编特混第一舰队跨海来袭揭开邵城袭杀战的序幕,而在牙山的海东行营军会拖后时间进行总动员,甚至也是拖到前天才正式知会海阳军及甄氏——海东行营的水陆军主力要在走海路赶来邵城参加会战,最早也要等到两天之后。

从指挥舱,可以用望镜清晰的看到贺津岛上的情况。

贺津岛为高丽第二大岛,将邵城整个的都遮在内侧,早年仅有三五千渔农居住。

在高丽内战爆发之后,高丽王军日益感受到来自海上的威胁,邵城为国都汉阳的西门户,而贺津岛为邵城的西门户,高丽国相左靖使催权臣在邵城治水师的同时,也加强贺津岛的防垒建设;到叶济白石入驻邵城里,贺津岛上的驻军已经增至三千人。

从地图上,能看到贺津岛呈东西放置的茄形,岛东翼与邵城隔海对岸,形成狭长的海峡。在海峡的东翼,在邵城县城的北侧,有一道往陆凹入的海沟子,那里便高丽水师驻扎的主营。

贺津海域,除了贺津岛外,还有大小岛礁近百座,近海潮起潮落,带来的淤沙,使这一片海域水位颇浅,水情又格外的复杂。

为了摸清这一海域的水情,海东行营军前后损失了好几艘战舰,近两百将卒牺牲于这片海域,可谓代价不浅。不是涨潮期间,不要说津海级,林政君级主力战舰了,即使连二百吨级护卫舰进入都要格外的小心。

杨释将舰队停泊在贺津岛西北翼,位于贺津岛与长复岛之间的海域上,旗舰就直接背依贺津海域外侧海域的白沙屿驻泊。此时已经百余工辎兵登上白沙屿,手脚麻利的在这座长过三里,纵横不过一里的小岛上,搭设战前指挥所。

除一艘津海级战舰与右翼护卫船队在白沙屿两翼护卫旗舰外,两艘津海级战舰与六艘护卫舰已经掩护数艘大腹运兵船进入贺津海西南翼海域,从望镜里能看到战舰的炮口全部打开,呈线性列队,对准海岸。

虽说敌军在贺津岛有三千防兵,但贺津海本身就是周近一百五十里的大岛,主城建在西北角与邵城隔海相望的飞鸟山上,西南角仅建有一座烽火哨所。

烽火哨所驻军不过百余;敌军在一个时辰之前才发现警情,从飞岛山赶往西南翼海滩哨堡增援的千余兵马,还在路上狂奔,离西南哨堡还有小二十里的距离。

面对四艘登陆舰船,七八百名精锐步卒在两翼护卫舰掩护下从西南翼抢滩登陆,百余甲卒敌只敢老老实实的守在哨堡里,等候援军……

随第一特混舰队跨海而来的是登海镇师第一旅李白刀所部,敌卒不敢出哨堡,他们在敌前登滩的速度则更快;陈恩泽,罗文虎从望镜里,能看到登海镇师的甲卒们,趟着齐腰高的海水,抬着黑黢黢的火炮就直接往滩头冲去。

四斤炮膛身重不足四百斤,连炮架子在内,也只有六百余斤,六七人一组,自然是直接抬着炮膛就走。最后登陆的七八百人,迅速在贺津岛西南角建立滩头阵地,做好迎击敌援的准备,以掩护后翼兵马继续登陆。虽说敌临海哨堡在十二斤舰炮的射程范围之内,但为了不至于将千余敌援吓走,两艘津海级战舰暂时还保持沉默,只是密切关注着滩头阵地的局势发展。

而在更南侧海域,六艘护卫舰与左翼护卫船队混编,此时正试图从贺津岛南侧海域进入贺津海峡。

没有主力战舰,六艘护卫舰仅有七十二管八斤舰炮,左翼护卫船队八艘战船皆是旧式,侧舷无炮,则在顶层甲板前后装八斤,四斤舰炮若干,远程攻击能力相比较护卫舰更弱,但主要还是侧重近舷接战。

而在贺津海峡内侧的邵城水寨里,驻扎着高丽水军将近有六千人,大小战船三百余艘,其中津海级战舰也有六七艘之多;罗文虎担心深入贺津海峡的战舰是不是少了一些?

不过也没有办法,旧式津海级战船可以驶进去,但新式战船哪怕宽长尺寸相当,但由于内部结构的不同,净重通常都要增加近一倍,吃水更深。

吃水更深,意味着在浅水域的活动范围更小,受到的限制更大,稍不留意,就会有隔浅的可能。没有进一步摸清楚情况之上,将数十万银元造价的主力战舰派进去,就有些冒险了。

罗文虎转念又想,贺津海峡水域狭窄,实际上也不有利于高丽水师展开。倘若高丽水师动作再慢了一些,给舰炮封锁在海沟子里,这一仗的悬念更小——罗文虎倒是遗憾与陈恩泽赶来稍慢,不然就可以跟着过去亲眼看一看,伏火弩第一次用于实战将是何等的情形。

而是护卫舰及旧式津海级战般都为桨帆两用船,在复杂的水域,显然要比纯风帆战舰要灵活得多。

高丽王军以邵城为国都汉阳的西门户,着重防备的就是海上来敌,沿海建立了完备的敌台人,哨堡。叶济白石入驻邵城后,更是在邵城西侧沿海挖出一道长百余里的深壕。

闻警有敌船大股从西翼海域袭来,叶济白石与催权臣等一干将领,迅速赶到邵城西北角的白翎山敌台。

白翎山与贺津岛飞岛山隔海相望,在白翎山北侧是一处往陆地深凹进去的狭口海沟子,高丽水师在海沟子内侧划水为主寨;有锁口之重任的白翎山就格外的重要。

白翎山上的敌台从山脚到山头分为三重,环环相套,是高丽王军在国都外围建立起来最完善的山城防御体系之一;面临海沟口子的北侧陡崖,从下往上建有三层大型弩台,只可惜不是炮台。

叶济白石,催权臣赶来白翎山,正看到十四艘淮东军战船从南侧逼近贺津海峡。

看到这情形,叶济白石,催权臣皆一脸疑惑:虽说传讯在外侧海域还有敌船驻泊,但贺津海峡逼近的敌船仅有十四艘,其中津海级战船仅有两艘,其他都是集云级或更小型的战船——这率兵的淮东将领是吃错了哪门子药,把这十四艘当成靶子送进来给他们打?

也说预警晚了一些,而此时水军主要将领都在校场看喷焰弩演射,紧急着赶去水寨领兵出战,也浪费了一些时间。

这时己方战船才出寨行到白翎山的东北侧,位于海沟子的内侧,还没有来得及进入贺津海峡摆开战场,但叫催权臣疑惑的是:他们在邵城仅津海级战船就有七艘,其他大小战船近三百艘,就算过来的十四艘敌船皆是铁骨船,蚁群蜂拥而上,就是咬也能将大象咬死啊!

“敌船若有喷焰弩,或许不畏近舷接战……”一名老将在旁提醒道。

催权臣摇了摇头,战船接战,先是床弩,蝎子弩,近舷是弓弩,掷矛,在二三十步的距离,喷焰弩仅有机会发射一次,无法改变数量上的绝对差距;除非淮东所造的喷焰弩要比北燕精良得多。

想到这里,催权臣招来心腹扈兵,传令道:“你速下山去,去见金承宗,要他小心敌船备有更精良的喷焰弩,莫要自恃船多人众中了敌军奸计……”又与叶济白石说道,“更多敌船停在贺津岛外侧,有可能强攻贺津岛,还要大帅做好派兵增援贺津岛的准备。”

卷十二(终卷)定鼎第六十三章炮击

从白翎山北麓出口进入贺津海峡的高丽水师船队,以两艘津海级战船为主,还有双桅海战船,大鳅船等中型战船二十余艘,两翼并有十数艘桨帆快船。

指挥拦击海战的是高丽平淮水师第二将金承宗。

高丽王军的编制仿效元越镇军,一镇设主将,诸副将若干,分辖数营或十数营不等的兵马,即有“某镇某军第几将“之谓。

桅帆怒张,刮得风声大作,浪涌涛簇,即使位于贺津岛内侧海域,浪沫也还是能轻易的打到甲板之上。

金承宗站在甲板上,眺望海峡口的淮东战船,在他的视野里,进逼海峡南口的淮东战船似乎并无意突杀进来。

淮东战船,除两翼四艘战舰摆出三角形的攻击阵列,中间六艘战船则侧横过来,一字排开,将侧舷暴露出来——金承宗疑惑看向自己的副手,站在金承宗左右的高丽将领,也都面面相觑,他们都与海东行营军有过数年的交战史,虽说给压制在近海出不去,但对淮东水师的战术还是极为熟悉。

以往的海战里,他们从没有见过淮东水师战船排队这么奇怪的阵型。

所谓一字长蛇阵,从来都头尾对敌,哪里有横摆开来,将薄弱的侧翼暴露在敌军攻击之下的道理?

“许是当中六艘淮东战船备有新造的伏火弩,诱我军近前接舷而战?”一员性子持重的校尉,看过今日喷焰弩的演射,对此印象深刻,看着淮东军摆出奇怪的船队,迟疑的猜测,“倘若我军不顾一切接舷,其两翼三角形船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