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时代1958-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着几个领导人,同时拿出了几个设备作为证据,这当然也包括那种伪装成皮鞋的金属探测器。

“很好,像一个专业安全专家的样子,不但可以护卫我们的国家,还可以敏锐的探查到别的国家安全体系的漏洞。”科兹洛夫面色冷峻的点点头,眼前的黄金可以证明谢洛夫的工作是多么的出色,这比任何会写漂亮书面报告的同志都更有说服力。如果有人不服,可以向谢洛夫一样变出来几十吨黄金。

“谢谢第二书记的夸奖!”谢洛夫礼貌的点点头。科兹洛夫的性格十分激烈,和同样火爆的赫鲁晓夫作为搭档,两个人时有争执,后来一时因为中风退出政治舞台。这位第二书记的运气实在是不好,中风这个东西根本就无法防御,谢洛夫只是希望他体内的定时炸弹晚一点爆发,否则谢列平和勃列日涅夫很快就会撕破脸。

从不同的角度上来看,黄金有着不同的价值,作为苏联的几个领导人,赫鲁晓夫这群人的眼中黄金就只是一种金属。如果说黄金有什么价值的话,那主要体现在信用上面。普通人知道国家的黄金很多,天然就认为国家不会出现问题,这比任何宣传都要管用。

“融化太可惜了。如果加上艺术价值,这些黄金的价值会更高!”苏斯洛夫摸着一座湿婆神雕像,这座雕像虽然不大,但却有五六十斤的重量。

“尤里,把这些黄金直接押送到中央银行去吧,我和科兹洛夫同志还有其他中央主席团的同志给你签发一道决议。你让中央银行妥善保管,不要融掉这些黄金!”赫鲁晓夫看了一圈命令道,随后就和科兹洛夫、苏斯洛夫驱车离开。

苏联的银行体系是这样,实行计划经济的苏联及部分东欧国家,建立了互相类似的银行体系。其特点是银行数目少,信用高度集中。这些国家的银行体系,一般由一家既执行中央银行职能,又兼办具体信贷业务的国家银行,加上少数几家专业银行组成。

目前苏联、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东德和波兰等国银行体系的基本情况是都有一家业务范围很广泛的国家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它是国家唯一的发行银行,是全国的信货和结算中心。剩下的少数专业银行,也很好理解,把这些银行加上前缀、例如建设、农业、交通,谢洛夫就可以轻易的理解这些银行到底是干什么用的了。

把这批黄金移交给苏联中央银行后,身为克格勃第一副主席的谢洛夫必须履行自己的职责,现金交易概不赊账,给参加这次行动的秘密警察总队战士发钱,不过他不会仅仅只发钱,同样交到这些士兵手中的还有保密协议,上面的条款多达二十几项,真不知道伊塞莫特妮和卢卡妮两个小妮子是怎么想出来的。

时隔两个月回到苏联的谢洛夫,又和最高苏维埃主席勃列日涅夫同志见面了。最近两个人经常见面,见面的次数让勃列日涅夫都不知道该说什么话。这次授勋苏联英雄的奖章只有他自己一个人,表彰谢洛夫在国家安全上面的卓越贡献,半年来第三次站在勃列日涅夫的面前,前两次都是获得列宁勋章,这次他终于成了苏联英雄。

到了中央主席团成员的层次,没有任何一个人是摆设,更何况勃列日涅夫是最高苏维埃主席,权利的大小那是相当于赫鲁晓夫第一书记兼部长会议主席来说的,整个苏联除了有数的几个人,勃列日涅夫对其他的干部都可以轻易地碾压。

但现在勃列日涅夫觉得自己应该多一些思考的时间,谢洛夫出国考察他是知道的,带着两百个人浩浩荡荡的出国,其中的花费甚至引起了一些部门的非议。可这位肃反工作者刚回到莫斯科,就带来了一个大礼物,黄金的事情现在中央主席团成员都知道了,候补委员还不知道,但以谢洛夫和谢列平的关系,相信谢列平现在也知道这次是怎么回事。

其实这次苏联英雄的授勋,就是对印度宝藏的奖励,但明面上是不能这么说的。这种偷窃行为怎么能和我们伟大的苏维埃有关系?当然是为了表彰谢洛夫同志,长久以来为了苏联的国家安全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接连破获大型间谍案、救了涅杰林元帅、在中亚打掉了大突厥主义的阴谋等等。至于长久以来主持国家安全工作的谢洛夫今年三十五岁,倒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虽然年龄小,但工龄长啊。

仔细核对了谢洛夫主持克格勃工作之后的成绩,中央主席团的成员们都觉得,光凭借着彼得**夫、平可夫斯基和别尼科夫斯基三个案件,就足以给谢洛夫授予苏联英雄的称号,根本不是授予的太早,而是太晚了。

“希望谢洛夫同志继续为了苏维埃做贡献,不辜负党和国家对你的期望。”勃列日涅夫一语双关的祝贺道,他当然也知道谢洛夫是因为黄金授勋的,但他和其他中央主席团的成员一样,调阅了谢洛夫的档案认为,这次的授勋没有一点问题,这个年轻人就应该得到这种奖励。

“谢谢勃列日涅夫主席,这都是在全体中央主席团成员的领导下,才有了我展现能力的机会!”心里面谢洛夫当然觉得自己的荣誉是理所应当,但在勃列日涅夫面前,他必须要昧着良心承认自己还很年轻,还不够吊。谁让对方是最高苏维埃主席呢……

今天过来接受授勋只是顺便,他怀中还有一叠资料,是关于印度这次考察的观感,谢洛夫敢用良心保证他绝对不会黑印度,只是把这个年代的真实印度记录下来交到赫鲁晓夫的手中作为参考,至于克里姆林宫的大人物要是站在道德制高点讥笑印度,这完全不管他的事情。他只是提供了最为真实的资料。

经常出入克里姆林宫的谢洛夫,很早就被刷新了三观,通常认为这些大人物日理万机那绝对是错误的,这些苏联领导人处理的事情,也是有苏联各地的事情汇总而成。再者不论是第一书记还是部长会议主席都是普通人担任,只要他们想的话,也可以像是普通人一样忙里偷闲。(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五章 胜利者的一边

“瞧瞧我们的安全专家,胸前的金星奖章多么光彩夺目!”见到谢洛夫来到办公室当中,赫鲁晓夫夸张的笑起来,指着谢洛夫胸前的金星奖章对着科兹洛夫道,“美国人总是批评我们苏联是一群老人在治理国家,看到尤里不知道会怎么想?”

实际上根本不用看到谢洛夫,只要看到谢列平就行了,谢列平虽说不是高级中央书记,但赫鲁晓夫对谢列平的器重,所有人都看得见。

科兹洛夫和苏斯洛夫都点头称是,不得不说谢洛夫用五十五吨黄金刷出来的好感,绝对不会短时间褪色,这五十五吨黄金绝对没有白交上去,未来就算是他失败被收拾,哪怕是过火了一点,都不会有性命的危险。可以说他已经用这次的表现,解除了自己的生命危急。

赫鲁晓夫的办公室相当热闹,科兹洛夫、苏斯洛夫、米高扬和谢列平都在、加上进来的勃列日涅夫,完全可以算是整个苏联最有影响力的一群人。

“黄金的事情,只是这次印度之行顺带解决!此次行动,主要是对两个国家的考察顺便收集情报,探测一下阿富汗和印度的政治动静,寻找对苏联有利的变化!”安全专家得有安全专家的样子,谢洛夫必须要把这块牌子撑起来,虽说他怀中的文件都不是自己写的。

这番说辞能让所有人满意,有种这个年轻干部是个可造之材的错觉,不管这里面有没有对谢洛夫本身不太感冒的干部,五十五吨黄金都可以让这些人有理由转变态度。至少只要赫鲁晓夫还在,他就应该不会受到打击。

“让我们看看尤里的情报,说实话这两个国家一个是我们的邻国,一个是南亚大国,掌握第一手资料对于我们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科兹洛夫点头说道,谢洛夫差点多嘴补充一句有声有色的大国,幸亏反映的快没有说出来。

阿富汗对于苏联的重要性不在累述。从阿富汗的地理上讲,苏联绝对不会忍受一个亲美的国家和自己接壤,有土耳其和伊朗已经够受的了。这就是伊朗革命既反美也反苏苏联仍然可以当做没看见,反苏是可以的。但同时亲美就让人无法忍受。一旦阿富汗变成亲美反苏的国家,苏联动手是必然的,甚至阿明刚刚有这个趋势,苏联都会动手拍死他。

至于印度,现在至少从表面上。完全就是一副第三世界领袖,有声有色的大国这幅模样,苏联很想把这个第三世界的领袖拉到自己这边,这样很多事情都很容易办。

当然苏联被印度身上的镀金所欺骗,谢洛夫可是深知这个国家的真实水准,还知道印度在和平教国家当中的观感,因为和巴基斯坦的关系,印度这个国家一直和各种和平教国家不对付,而且印度教只在南亚存在,硬实力不行软实力还没有。扶持这个国家不能说添一个累赘,但也没有多少收益。

“我先说一下阿富汗的情况,在阿富汗的几天当中,我见到了两个世界,一方面是由阿富汗城市组成的世界,这个世界的环境和我们苏联差不多。另外一个是乡村组成的世界,这个世界占据了阿富汗八成多的人口,宗教气氛浓厚!不过目前的局势还算平稳,万一到了事情不可控制的时候,我的建议是这样的”谢洛夫指着自己挂上的阿富汗地图道。“第一在北方靠近联盟边境的地方,扶持乌兹别克人作为一层防护栏,对于其他阿富汗人则采取分化的态度,保证城市的稳定。重点打击农村。但在动手之前一定要进行最少一年的准备,利用市场把阿富汗的粮食抽空,人为制造饥荒,甚至派出空军把阿富汗的农业摧毁。”

“是不是太极端了?阿富汗的情况应该在还可控制内,达乌德亲王不是和我们的关系很好么?”赫鲁晓夫听了半天问道,“只要阿富汗稳定。根本不用考虑这件事……”

“我说的是最坏的结果,第一书记!还有就是达乌德亲王的事情,根据我掌握的情况,似乎目前达乌德亲王的日子并不好过,国王对这位首相亲王心有疑虑,我估计达乌德亲王很可能会失势!”虽然从字面上理解是在预估,但从口气上谢洛夫是用肯定的口气说出来的。

“好了,这个问题我们先不谈,尤里,谈谈你对印度的看法吧!”赫鲁晓夫摆摆手,比起本身不大,而且目前还算稳定的阿富汗,他更想要知道印度这个国家的真实情况。在和中国的关系冷淡下来之后,他希望可以拉住印度。

“我在印度也不是没有收获,还见到了印度国防部长梅农、以及印度陆军的二号人物考尔中将,不过给我的观感并不好!”谢洛夫微微的摇摇头道,“目前印度政府处在一种非常诡异的气氛当中,整个国家有一种盲目乐观的情绪,印度陆军的前进政策就是在这种诡异的气氛中制定并且实行的,这真是一种不可思议的事情……”

“前进政策?这是什么东西!”勃列日涅夫眉头一皱插话道,“是经济政策还是国际政治的政策,印度人不是自称第三世界的领袖么?”

“是军事政策,这个政策的目标就是北方的中国!”谢洛夫特别在军事政策上强调道。

“尼赫鲁要和中国宣战?看来他认为在地理条件上,印度占了很大的便宜,不过这并没有错,印度的后勤压力小得多!”科兹洛夫点点头说道,他和苏联国内众多军工企业的关系都很好,对于军事方面的事情了解的很深。

“第二书记,其实你的判断是错误的!”谢洛夫不好意思的提醒道,“事实上,从我看到的情况来讲,尼赫鲁以及国防部长梅农,都没有准备和中国打仗。他们认为中国会把那片十几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让给印度,至于印度本土派的代表人物考尔中将,他则认为只要美国和苏联在这件事情上不持立场,印度完全可以击败中国。”

科兹洛夫一阵剧烈的咳嗽,一直冰冷的脸色出现一丝别的表情,边咳嗽边问道,“你说尼赫鲁认为,中国会把和印度争议的这么大一块领土送给印度?”看见谢洛夫一点不开玩笑的样子,停止咳嗽的科兹洛夫看了一眼左右,干笑道,“英国人教育出来的领袖就是这么有绅士风度,到了现在还准备和平解决问题,但是采取的却是进攻性的方案……”

赫鲁晓夫他们这批领导干部,都是经历过卫国战争的时代,水平怎么样先不说,但都不是绝对意义上的门外汉,印度的这种盲目乐观的精神和军方前进政策的实行完全是脱节,这点中央主席团任何一个人都能看得明白。

“也就是说,印度政府把取得争议领土的希望放在了中国退让上?”赫鲁晓夫搞明白了这件事情不知道该如何评价尼赫鲁,印度陆军摆出了一副前进政策的样子,让其他国家来看还以为是已经准备好了战争,结果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尤里,你刚从印度回来,说说你看到的东西吧,毕竟你才是掌握了第一手的资料!”谢列平此时插言道“以你看到的情况来说,印度军队打得赢么?”

“如果战争爆发,只要中国做好了战争准备,印度必然将迎来一场雪崩一样的失败!这点我可以保证。”谢洛夫斩钉截铁的强调道,“只要人数超过一万人,印度陆军就没可能赢!”

这句论断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大感惊讶,他们已经知道自己这位内卫军司令看不上印度,却没想到这么看不上,印度和中国都是人数几亿的大国,结果谢洛夫竟然说只要中国人超过一万,印度人就不可能赢。

这有什么可奇怪的,xx不满万、满万不可敌,抄过来借用一下有什么关系,大家都是中国人,相信没人会找谢洛夫收取专利费。为了让这些领导人更深入的了解,谢洛夫把目前印度国内本土派军官和英派传统军官的争执说了出来。

这个消息瞬间让在座的领导人更加不能理解,印度陆军竟然还在清洗中就准备主动出击执行前进政策,这是何等的自信,难道尼赫鲁自认为比斯大林还厉害么?完全了解了目前印度国内的状况,赫鲁晓夫问道,“尤里,这么说来,只要中国不忍耐了,战争一定会以印度的雪崩作为结束么?”

“这对我们是一件好事,可以把中国的目光吸引到南方去,相信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找我们的麻烦了,有中国这样的邻居也满苦恼的,打起来得不偿失,还总是说我们路线不对,最好就是眼不见心不烦,让他们自己去折腾。如果美国人找麻烦,直接让他们去找中国好了!”谢洛夫双手一推无所谓的说道。

“不,中国在闹腾也是我们阵营内部的矛盾,到时候我们必须要站在中国一边!不然其他兄弟国家怎么看?”苏斯洛夫看了赫鲁晓夫一眼,脸色不变的强调道。

“苏斯洛夫书记,我们将站在胜利者的一边!”科兹洛夫在一边补充道。(未完待续。)

ps:  我基本上应该没怎么让书中的人物掉智商吧!简介上有群号,第一个群满了,第二个群管理员是女的,说话太多她踢你的,进去的小心一点

第三百二十六章 负责人谢洛夫

苏斯洛夫的意思很明显,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一旦战争爆发站在中国一边是必须的,科兹洛夫的说法虽然不这么明显,但知道了真实情况后的苏联领导层,这种意见不过是站在中国一边比较婉转的想法。

赫鲁晓夫陷入了很麻烦的境地当中,苏修这个词汇已经出现在了中国的报纸上,这种情况下让赫鲁晓夫站在中国的一边,他是万分的不情愿,在他和美国搞缓和的时候,中国不断怂恿他和美国人全面核战争,到了现在他都搞不懂东方同志的意思,为什么要摆出一副好战的架势?

“尤里,你是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