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时代1958-第3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种情况下苏联说话就不用总是谈核弹有多少。

公开宣称政策可信度就更没有影响了:英法一直宣称其在苏联大规模常规入侵的情况下一定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国一直宣称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这两个公开宣称政策都可以被认为是没有影响力的,美苏从来不考虑这些公开宣称政策,只考虑核力量对比。而在确保互相摧毁状态下。

美国和苏联都处在不公开用核武器威胁你,但是随时保证开启核战争的状态。因为对于两国来讲,一般的敌人根本不需要考虑使用核武器的问题,常规武器可以解决除了对方之外的所有国家,两国的核武器都是为对方准备的。

所以勃列日涅夫没有问出击的四大舰队上面挂着多少核导弹,他只需要知道有和没有就足够了,苏联庞大的常规军力,某种意义上也是在保护本国的核武器。

“我马上通知戈尔什科夫同志,这次我们试试美国海军有多大的作战能力,相信戈尔什科夫同志等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哈哈笑道,勃列日涅夫点点头,等待着召开中央主席团会议。

“四大舰队出击,掩护核潜艇部队深入大洋,随后赶往阿拉伯海,拦截美国各大航母战斗群,战略轰炸机编队准备,以核战争的标准进行战备,随时突袭美国航母战斗群。”戈尔什科夫命令道,“让我们试试美国海军的斤两……”

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和红海军司令戈尔什科夫元帅的命令,则带有明显苏联军方和美国强硬派的标准,这种标准是,当我们觉得把你放倒然后获利大于他们的损失时,那你离完蛋也不远了。追求核实战。也就是要打赢核战争,只有这样,他们认为才能可信地威慑住敌人。核战争可以不打,但是我的核力量必须比你强。而且如果我发现我的核力量比你强大很多,双方力量不平衡的时候,那么放倒你。

因为苏联大局进攻土耳其,美国和苏联再次有了互相比较的舞台,在这段时间双方将会仔细对对方进行评估,对方的优点和缺点都在评估当中。一旦苏联和美国从对方身上发现了一个地方远远不如自己,那么核战争必须是一个考虑选项。

这也是谢洛夫随时带着三个大军区核武器的原因,他没有要开启辐射剧情的意思,但是同时也要做好准备随时开启。

现在占领了君士坦丁堡的南方集群,在接收这座城市的一切,一切全部属于苏维埃。包括这里的银行、邮政、政府。谢洛夫正在拿着地图,和南方集群司令伊万诺夫上将研究,未来的防空导弹、弹道导弹阵地部署在什么位置,新建的雷达站在哪里效果最大。军营的布置,要不要布设雷区,这些规划都在进行当中。

“大将同志,希腊国防军参谋长康斯坦丁吉恩,希望和你见面。”南方集群的通讯兵进来说道,看到通讯兵郑重的样子,两人笑了笑,谢洛夫道,“其实以我们现在的距离,南方集群一个突袭就能希腊国防军成为历史。”

“是这样的,国防委员同志。”南方集群司令伊万诺夫上将自信的回答道。整个南方集群在进攻君士坦丁堡的过程中,阵亡了三百四十多人。空降军方面的损失也是差不多的,他们击毙了五千多的土耳其士兵,俘虏了六万五千多人。现在这些战俘都在被希腊国防军进行关押,希腊人很喜欢这种工作。

“就按照我们规划的办吧,我去和希腊国防军的总参谋长聊一聊。”谢洛夫放下了手中的红笔,扔在了地图上。整个君士坦丁堡的残敌已经肃清,至于东部战场敖萨德、北高加索、外高加索军区的三个司令正在指挥,总指挥部还在埃尔温。

比起谢洛夫单纯的考虑怎么拉拢希腊国防军,希望对方帮助自己驱除土耳其人。克里姆林宫的考虑则要更加全面,君士坦丁堡的攻克固然让人欣喜,但同样怎么处理也是一件难事。

现在这个难题就摆在了所有人的面前,理论上根据俄罗斯的传统,这当然应该是直接并入苏联,宣布持续几百年的地中海战略到达了尾声。但从拉拢希腊的角度上考虑,如果希腊能够加入华约,把君士坦丁堡交给希腊也是一个选择。

俄罗斯自称第三罗马,不过和希腊相比,还是不怎么显得理直气壮。而且苏联国内的宗教一直都是处在被压制状态,希腊的东正教教徒比例是最高的。如果希腊提出了君士坦丁堡的领土要求怎么办。

“直接说吧,君士坦丁堡决不能作为礼物给希腊,换来作为的支持。任何支持都是不可靠的,南斯拉夫是这样、阿尔巴尼亚是这样。所能信赖的人只有我们自己。”最高苏维埃主席谢列平第一个站出来反对道,“什么都可以谈,让我们的海军帮助希腊合并塞浦路斯岛也可以,只有君士坦丁堡是不可能谈的。”

“谢列平主席的话非常有道理,我本人也是这个意思。”乌斯季诺夫开口道,“我们付出了七百人阵亡,四千多人受伤的损失,在夺得了君士坦丁堡,一声不吭就送给希腊人,事情要是传开了,很难让士兵们认可。如果军人都对国家政策不满,对中央的权威来说绝对不是好事,我们应该照顾军人的情绪。”

“君士坦丁堡的事情就不要谈了,这是我们的,是浴血奋战的苏联士兵以生命夺下的城市,我们不能让士兵的血白流。”勃列日涅夫摆摆手,拿出另外一个声明道,“你们看看吧,这是福特总统的话。”

要知道以战争开始的时间计算,现在战争刚刚进行了二十四小时。苏联以十几年的准备重拳出击,一天之内就攻克了包括君士坦丁堡在内的十几个土耳其大城市,沿海城市更是被苏联横扫。但是同样让勃列日涅夫没有想到的是,以美国的政府效率来讲,几乎是不可能在头几天做出反应的,结果却让他吃惊。美国竟然在一天时间就做出了反制动作。

“这封信的意思是?让我们马上退出土耳其领土?”谢列平冷哼一声,慢悠悠的说到,“从十月革命以来五十多年,从来没有一个国家用这种口气命令我们,这几乎是让我们无条件投降,我个人绝不可能接受。”

“没有人会接受,我们苏联尤其不接受。”勃列日涅夫稳坐钓鱼台,谢洛夫完成了计划打下了君士坦丁堡,如果他这个总书记保不住,天知道苏联会发生什么事情。

“我已经命令红海军出击,现在找你们来是想商量一下,在陆地上是不是做出一些动作。”勃列日涅夫沉吟了片刻道,“比如我们看看北约内部是不是这么团结……”(未完待续。)

第七百二十二章 利益交换

“如果北约摆出进攻姿态的话,我们应该以什么作为回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想了一下道,“是否采取先发制人的进攻呢。”

“那倒不用,告诉所有华约国家,以一级战备作为回应,所有各国军事力量必须配合苏联一体行动,告诉我们的敌人,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勃列日涅夫的脸色前所未有的阴沉。他只是想要试试北约是不是真的能做到和美国穿一条裤子,不是想要人类灭绝。苏联目前的发展可以说非常好,远远不到要拉着全世界一起死的地步。

“总书记,总政委电报。”契尔年科这个时候走进会议室拿来了一份刚刚到达的电报道。

“拿来看看!”勃列日涅夫快速的浏览了一遍,看着其他委员道,“尤拉的意思是,驱除全部土耳其人,未来的苏维埃格勒海峡东部作为军事要塞,海峡西部作为商业市区。”

“驱除么?如果一次性驱逐四百万人,全世界怎么看我们?”柯西金有些担忧的问道。

“尤拉的意思是,希腊国防军愿意帮助我们完成这个任务。”勃列日涅夫沉吟了一下说到,“如果我们对君士坦丁堡的土耳其人视而不见,未来会是数不清的麻烦。”

“希腊国防军?那么交换条件是什么,尤拉不会吧君士坦丁堡送给希腊了吧?”乌斯季诺夫大吃一惊,他还真的害怕谢洛夫一时间国际主义占据上风,做出蠢事。

“交换条件是,未来君士坦丁堡东岸的要塞区,希腊国防军有驻军权。同样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也可以进行驻军。这么做的意图我可以理解,通过希腊在要塞区的驻军想办法把希腊拉近华约,至于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这个几个国家,是拉进来驻军帮助我们分担压力的。”勃列日涅夫想了一下道,“这是对我们华约内部一些盟国的妥协,也会让我们的盟友和我们共同面对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大哥虽然出去抢劫了,但是大哥抢劫的目的是为了让你们吃饱饭。在你们吃饱饭之后必须领情,以后抢地盘的时候会更加忠心耿耿。

“只要希腊放弃君士坦丁堡的主权,不要提出这种无理的要求,驻军权是可以谈谈的。”谢列平开口道,“君士坦丁堡注定和我们的本土相距遥远,如果保加利亚和希腊这些国家能帮我们进行维持,未来的运转我们会节省很多成本。”

君士坦丁堡当然很重要,但是就像是谢列平说的,这座城市和苏联本土不连接。这就很头疼了,如果有希腊和保加利亚这些邻国帮助苏联,这座城市才能战争的活过来。

“好吧,毕竟是特殊情况,否则这个城市不是一个发展点,而是我们的累赘。”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完全从经济角度上考虑道,“到时候连接辐射东欧,我们的发展会更加的容易,说不定君士坦丁堡会成为巴尔干地区的一个经济中心。”

“契尔年科同志,给尤拉发电,主权必须是我们的,这点不能谈,其他的地方是可以商量的,还有就是告诉他,祖国不会让战士们的血白流,我们一定会保住胜利果实。”勃列日涅夫的声音非常具有压迫性。

在莫斯科正式收到美国的威胁之后两个小时,五角大楼正式对外宣布,正在集中全世界最大的海军,运载着美国的军队前往土耳其。同时警告苏联应该停止战争,回到自己的领土当中去,不然一定会自食其果。

美国的强硬举动被国内媒体大范围的报道,很多报纸都对美国的迅速反应表示赞赏。毕竟在一天的时间,就接连进行了外交沟通、联合国决议、出兵支援的政府,绝对不能说是没有效率,不过民主党方面则认为,现在美国不适合介入到战争当中,而且国内正处在经济危机当中,又刚刚从越南战争中抽身,现在要和美国最大的敌人在敌人的家门口对抗,实在是太过于危险。

几乎就在五角大楼宣布出动海军的同事,莫斯科的一条消息让全世界都大吃一惊,苏联人民广播电台宣布,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也就是君士坦丁堡被攻克,苏联击毙土耳其士兵五千余人,俘虏土耳其士兵六万五千人,目前已经控制君士坦丁堡全部地区。

这条消息的传播让整个北约大吃一惊,土耳其军队规模在北约是名列前茅的,四十万大军一天之内就彻底被苏联军队击溃,而且重兵防守的第一大城市被苏联军队一战攻克。消息传来让整个西欧国家都大吃一惊,在吃惊之后则是深深的恐惧,很多人都知道苏联的军队最精华的部分是驻扎在东欧的四大集群,以及身后做第二梯队的乌克兰、白俄罗斯军区,土耳其四十万大军只能抵挡一天,换做他们又能抵挡多长时间。

一些西欧人看了报纸之后恐惧之余,又想起来了上一份报纸中那个苏联总政委说的话,“北约国家的军队为他们的民众做出了一副能抵挡我们的样子,用这种样子来安慰他们国家的民众,实际上不论是他们自己的指挥机构,还是我们的国防部都明白,北约根本就没有做好战争准备。”

一瞬间,平时看起来威武霸气的军队,此时看起来好像也变得不堪一击起来。很多人都用疑虑的目光看着自己国家的士兵,他们到底能不能打仗?是不是真的像是哪位苏联总政委一样,装出一副能打仗的样子,实际上根本不能。一些公众人物纷纷呼吁,不要为了土耳其和苏联进行全面作战,在陆地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和苏联做对手。谢洛夫如果知道的话,肯定会给这些五卢布涨工资,省了自己多少麻烦。

北约的尊严早就被谢洛夫踩在脚底下摩擦了,他现在就和原来北约国家希腊的总参谋长谈笑风生,双方的沟通十分愉快,比这些同情希腊的北约国家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康斯坦丁吉恩也知道从苏联手中把君士坦丁堡要回来,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想都不要想。他不是那种底层民众,把希望寄托在对方大发善心的基础上,就在一个月前希腊还希望美国站在自己一边,换来的则是屈辱性的出卖。

现在苏联大军南下势如破竹,康斯坦丁吉恩身为希腊国防军的总参谋长,觉得可以和苏联人谈谈合作,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解决塞浦路斯问题。这当然是没问题的,从苏联大军进攻土耳其开始,塞浦路斯岛上的土耳其军队已经是一个孤军了。他们想撤退都不行,因为运送他们过来的土耳其海军已经被苏联空军消灭了。

“土耳其海空军已经全灭,希腊完全可以把那支孤军消灭,当然如果需要火力支援的话,我们住叙利亚的地中海舰队到时可以帮忙。”谢洛夫想了一下同意了康斯坦丁吉恩的建议。但是他也有自己的条件,在君士坦丁堡早先对峙的希腊国防军,要替苏联动手驱除君士坦丁堡的土耳其人,同时康斯坦丁吉恩必须以希腊军方的名义宣布,苏联之所以进攻土耳其,是因为收到了希腊的求援,不能坐视两国传统的友谊,才出兵相助。

“前者没有问题,我可以立刻宣布苏联军队是应希腊国防军的要求才进攻的。”康斯坦丁吉恩马上以希腊国防军总参谋长的名义,在君士坦丁堡周围十二万希腊国防军的面前宣布,是希腊国防军邀请苏联出兵惩戒土耳其。

消息立刻传到了雅典,整个雅典民众欣喜若狂,希腊共产党的旗帜被高高举起,首都雅典加入欢呼的民众瞬间超过二十万,用于感谢苏联出兵帮助希腊惩戒土耳其。

美国驻希腊大使心情前所未有的沉重,在战争时期美国的一切价值观,随着美国支持土耳其压制希腊的决断,全部付诸东流了。哪怕美国的经济体积更强大、物质更加丰富、和希腊的大资本家关系更好。但是在战争期间偏袒土耳其这个决定,还是让希腊的绝大部分人再苏联和美国之间做出了选择。

希腊的声明震动了全体北约国家,一个北约成员国求助华约的老大惩戒另一个北约成员国,这让很多非美国的指挥官非常难受。他们本来就不同意美国和英国偏袒土耳其的态度。

美国白宫,福特总统愁眉不展,他的反应不可谓不快,在一天时间就做出了很多决断,可还是没有局势的变化快,希腊宣布要求苏联惩戒土耳其,让美国处在了十分难堪的境地当中,对希腊的态度难以统一只是表面现象,深层次北约有分裂的风险。

尤其是整个美国和西欧都处在经济危机当中,每个国家都带着十分之一的失业率。意大利已经明确声明,苏联和美国之间事情和意大利无关,而且因为二战中意大利进攻过希腊,所以意大利公开支持希腊的正义举动,认为美国早先的判断是错误的。(未 完待续 ~^~)

第七百二十三章 天降正义

意大利的政治结构,可以说是和西欧和美国最像的国家,很明显的两党制。虽然意大利从来没这么自称过,就和美国也从来不自称两党制一样。但是意大利和天主教民主党对立的,是美国最讨厌的*,在美国和苏联之间玩中立的样子,让美国十分恼火。

但是因为意大利和南斯拉夫是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