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时代1958-第5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持作战没有投降,巴格拉米扬大将没有想太多,直接命令道,“立刻包围美国第七军,后续部队赶往科威特城下。”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锅是沙特的

“记住,一定要加快度,因为美国人可能会跑。 ”巴格拉米扬大将不放心的叮嘱道,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而且非常大,美国人要是傻傻的等在原地才不合常理。

美国现在的险境,就证明了多国联军的劣势,虽然苏联这边也是三国联合,但是伊拉克、伊朗和后来的苏联都是泾渭分明的,在关键地段的战斗中,苏联军队不会让两国掺和进来,这方面有卫国战争经验的苏联很丰富,多少次看到德国那边的仆从国崩溃,怎么可能不长记性,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自己够强,而且兵力雄厚。

这两点目前苏联都占据了,沙特防线的崩溃后,第一时间就引起了整个波斯湾美军的震动,现在的美军体会到了罗马尼亚战场中,德国国防军的心情。虽然沙特军队并没有反戈一击的本事,可崩溃的战线仍然给美军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全军撤到沙特境内,命令第七军缠住苏军,给我们争取撤离的时间。”施瓦茨科普夫上将不得不承认美军已经无法攻克科威特城,相反还有全军覆没的风险。科威特城下的部队是美军军事改革之后的部队,也就是非常适合吊打幼儿园国家的部队。而第七军是重装部队,还是用来应付苏联红军的那种配备,就像是第七军司令法兰克斯中将说的那样,美**队这种改革,真正碰到苏军这种体积的对手,结果比还不如原来。

军事领域的变化比想象的要快很多,甚至是所有领域中变化最快的。如果你跟不上这样的节奏,你可能已经输掉了这场战争。美军的改革一旦完成威力会更加强大,也刚好在进行到一半,不伦不类的时候碰到了苏联这种对手。

被吊在半空中的美军,不论是像第七军那种传统作战的部队,还是现在的轻装部队,碰到数量庞大的苏军都不足,对于苏联来说,这场仗正是时候。

断后的部队必须是第七军,因为第七军已经和苏军纠缠的太深,想要撤退不容易。而且第七军是重装部队,如果反过来让科威特城下的美军掩护第七军撤退,抗住苏联追击的可能性会更低,科威特城下美军的进攻已经停止,各部队都接到了司令部的命令。

西方战线红旗第十四诸兵种合成集团军正在杀过来,北方红旗第六坦克集团军正在尝试熄灭石油管道的烈火,局势前所未有的恶劣。

“我估计最后通牒马上就会来了,当然是秘密的,所以你进攻的时间不多,尽可能的包围住美军的作战部队,为后续的事情打好基础。”谢洛夫和在前线的巴格拉米扬大将通电话道,“美国不会等到全世界认为他们战败的时候才动手,换成是我我也不同意,不过核战争也不会没有预兆就来,所以暂时还没事。”

“嗯,就算不能全部包围,第七军也是肯定跑不了的。”巴格拉米扬大将一边看着手表,运算着行军时间道,“四个小时……”

“我尽量给你争取!”谢洛夫干脆的答应,然后毫不犹豫的挂断了电话。

巴格拉米扬大将的命令,苏联红军部队加快了进攻度。西部战线红旗第十四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疾前进。在6航部队的的配合下,攻占了科威特市西面的穆特拉山口高地,切断了科威特市区以北美国第七军的退路,控制了科威特市往北的六号公路。梁赞师在科威特市南郊的国际机场附近空降,与伊军第六装甲师的t-72坦克群汇合,这表明苏联已经解救了科威特之围。

不过这不是结束,美军的反击还在继续,当日中午,在美海军舰载机编队和6战队航空兵a-1o攻击机的猛烈火力支援下,6战第一师的牧人轻装甲步兵营率先撕开了口子,在伊拉克人民军追击之前打开了撤退通路。

此时,在法兰克斯中将麾下集结了一支庞大的装甲部队,包括美军的第一、第三装甲师,第一机械化步兵师、第一骑兵师和英国的第一装甲师。它们是北约的精锐,是从专门对付华约部队中抽调来的主力,法兰克斯中将并没有指挥突围,也是十分危险的在困境中分兵阻挡红旗第十四诸兵种合成集团军,为科威特城下的美军争取撤退时间。

法兰克斯中将此举也让美国第七军彻底失去了突围希望,成了四个苏联集团均攻击的靶子,美国第七军不得不面对自己四倍的苏军进攻,因为这个时空苏联的6地霸权远历史,美国的航空母舰不能距离波斯湾太近,几乎无法进行救援。

苏联大克里姆林宫,谢洛夫耷拉着眼皮面无表情的听着美国驻苏联大使义正言辞,情绪激动,充满威胁的表演,“核战争一旦来临,苏联前往不要以为自己是胜利者,我们将从各个方向起进攻,苏联根本无法防御,全世界都会陷入浩劫当中,苏联还必须要考虑到英国和法国手中的核武器……”

谢洛夫不得不打断道,“尊敬的大使先生,我不得不纠正一下,世界上除了苏联和美国之外,其他国家的核武器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而我们苏联的核武器数量接近美国的两倍,好啊吧,就算是核战争苏联不会成为胜利者,但也绝对不会成为失败者。”

“看来总书记准备迎接核战争了?”美国大使继续咄咄逼人的问道。

“可惜核武器射权不在你的手里,而苏联的核武器射权在我的手里。”谢洛夫不得不再次以阶级教育一下这位美国大使,谢洛夫在这位大使面前一点都不客气的说,相当于一个统治阶级,而这个大使虽然也受人尊重,可在他这个总书记面前,地位直逼无产阶级。

当然对于这种激烈的反应,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如果反过来估计苏联的情况也差不多。美国大使来到克里姆林宫,不管是过来出核战争威胁还是什么,来了就表示这件事还能谈,不来才证明现在事大了,怎么收尾才是一个问题。

“苏联红军必须立刻停止军事行动!”美国大使提出了第一个条件,看起来很公正。

“然后美军继续突围,让我们什么都得不到?”谢洛夫一副你想得美的表情,探寻着美国大使的表情,你是不是在和我开玩笑?这哪有一点谈判的诚意。

“我的意思是,美军和苏军暂时停止军事行动!”美国大使重复了一句,他在怀疑这个总书记是不是在故意曲解自己的意思,现在的局势对美军不利,不能再继续展下去了。

“根据联合国精神,伊拉克必须撤除科威特的领土,伊朗则应该撤除巴林。”美国大使提出了第二个条件,这个条件就有些变质了。

“我们还是继续刚才的话题,谈谈核战争还是谁能取得胜利吧。”谢洛夫很有诚意的提议道。如果能答应这件事,苏联还用冒险进军中东么?早在战争范围在阿拉伯国家的时候就答应了,苏联在海上击沉皇家方舟号等一堆英国战舰,在6地上和美国大打出手,怎么?一切都是在和美国过家家?

“大使先生,我觉得现在我们的谈话有些仓促,应该有贝克先生和葛罗米柯同志,进行高瞻远瞩的、富有成效的、照顾到双方利益的斡旋和谈判,这样才能将我们两国利益进行到最大化,同时让我们这场本来不应该出现的小规模冲突,有双方可以接受的条件体面的结束!”谢洛夫此时非常有心情拽词,换做以前早就爱谈谈不谈滚了。可现在不是马上结束了么?而且苏联占据了明显优势。

当美妙的前景就摆在面前的时候,他需要做出的努力就是,别让美好的未来变成海市蜃楼,所以他需要照顾到美国人的面子问题。

美国战败了么?当然没有,谢洛夫第一个不承认,不然布什恼羞成怒,两国的损失还要继续,谢洛夫可以公开宣布,红军是从沙特军队的阵地上取得了突破,美军自始至终保持着旺盛的斗志,战斗精神让红军深深感到敬佩。

“请大使先生状告布什总统,苏联从来没有要将美国置于死地的心思。”谢洛夫生情咳嗽一下道,“这次小规模冲突,是因为苏联和美国都肩负了本身存在的国际义务,被中东的盟国牵扯进来,我相信两国的智者们,都不愿意看到现在的局面。”

送走了美国大使,谢洛夫抿着嘴思考片刻,在没有谈出来的结果之前,包围圈还是要收紧,这是肯定的。柯达计划是不是也可以实施了?

此时全世界需要法国人,法国人非常是时候的出场了,在局面还没有到最恶劣的时候,法国总统密特朗再次公开宣布,愿意调解苏联和美国的中东矛盾,英国坚决反对。

苏联和美国的反应十分奇特,既没有答应也没有反对,只是沙特军队崩溃,导致美军解救科威特的计划失败这种言论,已经在美国国内开始流传。计划失败责任当然不能属于伟大的合众国,苏联也非常干脆的承认,锅是沙特的。8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停战

目前的局势,只要不要脸一点,美国还可以说打和,但是要继续下去,美国是必败无疑的,核战争是一个扭转局势的好办法,不过核战争同样不会改变结果。苏联的核武器数量比美国还多,两国核武库只要动用一小部分就会让全世界无法承受。

继续常规战争无法取胜,核战争双方会一起去死,所以停止战争就是一个现实的考虑。谢洛夫没有羞辱对手的意思,可以说此战过后,美国已经无法翻盘了。

“现在如何糖我们和美国下台阶,就要看葛罗米柯同志的能力了。”谢洛夫将这件事交给葛罗米柯来解决,他也不贪,吞下科威特之后基本上苏联的全部目的都已经达到。把苏联解体的结果复制到美国人身上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也就不在做白日梦,剩下的时间应该专门调理一下社会主义阵营里面的问题。

葛罗米柯点头,很快苏联通过外交渠道会法国调停的努力进行了回应。这种回应也让法国人松了一口气,苏联人到底还是没有疯,一定要拉着全世界陪葬。

沉默了两天之后,美国做出了激烈的反应,大举在国内集结军队,全国的海运力量运送着军备启程前往欧洲,媒体也一片战争叫嚣,不论是政府还是布什本人的态度都转向强硬,似乎一定要战场上决出胜负,这种反应让整个世界大吃一惊,转而就是深深的恐惧,常规战争一旦升级,那就会变成毁灭全世界的核战争。

美国在全世界的力量运动起来,相反苏联那边则以沉默来应对,包围美国第七军的包围圈还在收拢,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举动,苏联并没有反击,只是将已经抓在手里的牌握住,谢洛夫知道,美国的态度并不是要打核战争,同样也不会继续常规战争。

做出这种判断是因为美国这些部署,并没有中东方向。不然中东出事了,朝欧洲增兵干什么,互相之间根本没有什么联系。当然也有可能是,北约准备进攻华约,不过这种可能性很低,就算是这样,大不了核战争破球要完。

美国如果能灭掉苏联自身毫发无损,谢洛夫肯定会怂,可要是苏联有拉着全世界一起死的实力,他是绝对不会怂,因为双方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这种行为就像是做一个姿态,现在就欠缺一个拉住美国的国家。美国也在期待这个国家的出现,就像是一对夫妇中,丈夫一副要和别人动手的样子,老婆则要拉着丈夫的手阻止。现在美国的姿态已经做出来了,拉响了全世界都恐惧的警报。

现在什么都不需要做,苏联战争准备早就完成了,一级战备的状态一直都没有解除。能做的就是等待,等待拉住美国人手的国家出现,同时防止核战争骤然爆发。不管这个几率有多低,相关的准备都要做,一个不小心全世界就没了。

苏联的反应和美国恰恰相反,没有任何声明,也没有任何兵力调动,和美国高调的举动恰恰相反,在全世界面前造成了一个非常剧烈的反差。

愿意在这种时刻做谢洛夫口中角色的国家很多,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都派出大使出面斡旋,在核战争的压力下,主要大国都十分团结,一定要保卫这个世界的和平,美国和苏联可以死,但要如果拉着其他国家一起死,这是谁都不愿意的。

这些国家适时地出现,十分卖力的斡旋,最终搭建起来了苏联和美国之间的沟通桥梁。这个桥梁对美国和苏联都十分重要,只不过他们两个不能自己出面来做。

因为中东国家站队都十分明显,两国讨论的地点则成了一个难题,放在利雅得、开罗、大马士革、巴格达这些城市都不行。最终不得不挑选一个中立国,苏联能接受的国家也不多,最终在瑞士和奥地利之间,会谈的地点定在了奥地利首都维也纳。

会议上美国和苏联的交锋,在葛罗米柯和美国国务卿詹姆斯贝克之间展开,一点也不比战场的激烈成度小多少,相反因为战场上的火气都很大,连带着谈判中也充满了火药味。双方的态度都很强硬,因为对方提出来的条件和本方能接受的条件相差甚远。

但是有一点是双方都同意的,两国现在的战争让全世界都处在危险当中,所以首先要做的是停火,放对方补偿损失都是之后的事情。

这样,在美国对两伊发起空袭的第五十天,双方正式宣布停火,全世界终于松了一口气。

维也纳,奥地利政府为双方举行的谈判地点,葛罗米柯和詹姆斯贝克围绕着战争的起因进行了激烈争论,还包括科威特和巴林的归属问题,以及赔偿问题,战俘问题等等,这么多条件当然不是为了对放下不来台,而是要做出一副态度。

双方都明白,很多问题其实根本达不成共识,这个时候提出来的原因很简单,就是用来妥协用的,美国哪怕知道苏联不会让伊拉克和吞进去的科威特吐出来,可就算是知道,也要拿出来谈,一字不提美国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让苏联让伊拉克和伊朗将占领到地区吐出来,这是不可能的,苏联这么做的结果就是把所有盟友都丢掉,相反美国已经做出了帮助科威特王室的努力,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双方停战是最好的结果!”葛罗米柯带着一贯的刻板面孔,用机械化的声音说道,“还有一点,我们要说的是,伊拉克和伊朗的损失远远超过美军,不过出于对美国的尊重,苏联愿意给予阵亡美军一定程度上的帮助。比如开放一条通道,让受伤的美军士兵进行救治。”

莫斯科,谢洛夫思前想后还是再次将柯达的事情延后,一年之内美国本土再出事,这是非常令人怀疑的,他已经想好了一个实行计划的好日子,苏联解体那天,在那天送给美国一份大礼包,也是很有纪念意义的。

美国和苏联在波斯湾大战,冲到最直接冲击的,就是日本,这一次两国在中东大打出手,直接引爆了日本股灾,根据历史谢洛夫知道,完全依赖石油进口的日本陷入极度恐慌之中,股价大幅下挫。随着战争结束,日本股市又强劲反弹,但已无法达到原来的高度。但是,人们对经济泡沫式繁荣还抱有幻想,希望利率提高、海湾战争对股价的影响会尽快消除,股价波动在短期内会趋向平稳。然而,几乎绝大多数的股票投资者和投机者的预期都落空了,日本股市从此一路狂泻。

苏联已经早先将所有的资金全部撤离,绝对不会受到损失。不过日本股灾溢出的热钱,会不会回到美国让美国股市反弹,这个后果会不会实现,暂时谢洛夫还不知道。

目前重要的事情,是苏联阵亡的士兵抚恤金问题,这点谢洛夫准备找两伊来出,随着停战的开始,两国都开始对战争损失开始统计,虽然地面战争只有短短几天,但是苏联和美国之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