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895淘金国度-第10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下,也有一线机会,说不定希特勒一高兴,对某人兴趣大点,观感好点,直接特赦也难说。

此时的朱加什维利完全陷入了对苏联的未来和对他们这些领导人的未来的猜测当中了,反而逐渐平息了刚看到报纸时的愤怒情绪了。

他还有心思看了一下后面的内容。

这次雅尔塔会议可以算是此前德阿两国德纳利会谈时的正式版,大部分在德纳利谈妥的事情都是在雅尔塔会议上由双方领导人直接签字确认下来的。

就如同意大利人与阿拉斯加就阿尔巴尼亚和埃塞俄比亚(阿比西尼亚)问题所达成的一致意向,最终也是在雅尔塔会议上得以签订正式的协议。

这份协议可以看做是阿拉斯加人的一次重大外jiāo胜利。

因为根据这份《阿拉斯加、意大利、阿尔巴尼亚、埃塞俄比亚四国条约》,阿拉斯加人支持的两个流亡政fǔ即阿尔巴尼亚流亡政fǔ和埃塞俄比亚流亡政fǔ终于将要摘掉流亡的帽子了,阿拉斯加即将兑现当初给予盟友的承诺,这必然会让阿拉斯加人的国际声誉和地位得以进一步提高,也许会逐步吸引更多国家围拢到阿拉斯加人身边。

这份简称为《雅尔塔四国条约》的条约中,意大利支持两国复国,重新成为主权国家。并承诺半年内撤出在埃塞俄比亚和阿尔巴尼亚的所有军事力量,不过已经被意大利人割据很久的沿红海省份厄立特里亚不在此列,埃方承认意大利人在厄立特里亚的宗主权。

当然做为撤军和支持两国复国的补偿,在条约中,还有两条明确规定,即十年内阿拉斯加承诺当意大利与不属轴心国和海约国阵营内的任何国家发生冲突甚至战争时,阿拉斯加、阿尔巴尼亚、埃塞俄比亚三国都有义务帮助意大利,包括在意大利人发出请求后必须直接提供军事援助。

第二条规定则是约定了意大利在埃、阿两国应享有的相关政治、经济优惠条款待遇。这条规定内容很驳杂,不过自然是保证不会影响两国内部安全的优惠待遇。意大利人也必须保证在两国的所有活动不以危及两国内政及国家安全为目的。

这个四国条约对于已经丧失主权几年之久的阿、埃两国人民来说也许是一个令人万分惊喜的条约,是一个让人振奋的重大胜利,但苏联自身难保,朱加什维利现在已经没有jīng力去理会这些事情了,甚至于现在的苏联已经没有资格参与这些事情了。哪怕就此发表一些外jiāo式的看都已经没有资格,因为已经不会有人再重视苏联的所谓看,要是朱加什维利真的发表一些什么看,nòng不好还会成为别人讥讽的笑柄吧。

不过当朱加什维利看到雅尔塔会议达成的最后一个协定时,却冷笑了起来。

“背信弃义的英国佬,贪婪的美国佬,接下来就轮到你们头疼了,丘吉尔和罗斯福现在估计也在看这样的报纸吧,《雅尔塔协定》不知道那两个该死的家伙看到这个现在会是什么表情。

雅尔塔协定是这次雅尔塔会议继雅尔塔协议和雅尔塔四国条约后所达成的第三个重要协定。这个协定只有一个主要内容,就是针对英美的。

而这其中也只有一个让朱加什维利最感兴趣的内容,毕竟德国人与英国人的战争早已经开始,瓜分苏联后,德国人必然会回过头去重点对付英国人了。

朱加什维利关注的是阿拉斯加人在这件事上的态度。

“有趣,罗斯福估计以后将进退两难了。”朱加什维利看完那短短的内容,突然颇为解气了呵呵笑了起来,仿佛已经看到了罗斯福抓破头皮的情景,似乎这无形中让朱加什维利出了一口怨气。美国人和英国人不是放弃苏联吗,苏联灭亡了,英国人、美国人更加不会好过。

让朱加直维利解气了是,因为按照这个协定,德国人想要阿拉斯加参战,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其一是阿拉斯加自身遭到攻击,利益受到损害,或德国之敌主动向阿拉斯加宣战。

其二是必须在对苏战争结束半年之后,且必须是美国人已经首先向德国或阿拉斯加宣战。

其三是德国在保证阿拉斯加及其盟友在参战后的应得利益之后。

当全部条件满足时,或第一和第三及第二和第三个条件满足时,阿拉斯加都必须在一个月内参战。当仅仅满足其中一项条件时或仅仅第一和第二个条件满足而第三条件未得到满足时,阿拉斯加可以自行选择是否参战,但必须保证不给于德国及其盟友的任何对手提供任何经济、军事上的帮助。

这其中第一个条件很好理解,若德国人的对手首先向阿拉斯加发起攻击,那阿拉斯加自然没有理由不参战了。不过朱加什维利知道,不管是谁都没有那么傻。除非德国人能找到办,让英美等国发神经主动去挑衅阿拉斯加。现在这种情况下,英美只怕巴不得阿拉斯加坐山观虎斗才好。

而第三条有些笼统,不过谁都知道,这个问题肯定会有相关的秘约,对于参战后利益如何瓜分必然有详细的说,只是这些秘约不会公布,当然也有可能在这次会议上并没有谈拢,所以才会有一条笼统的说概括,细节可能还在由双方外jiāo人员继续秘谈呢。

关键是第二条,根据这个条件,美国还真有可能陷入进退维谷当中,不要看英国拥有全世界最庞大富饶的殖民地,但这些殖民地在牵制了英国许多jīng力和兵力的同时,每年为维持殖民地的运作和安全还要负担大量的费用。

而经过一战和1929年的经济危机后,英国一直元气未复。所以英国的战争潜力也许比德国大,但现有实力不如德国,尤其现在困居一岛,大量资源需要经过各大洋海运,而在各条海运航线上,都有可能经过阿拉斯加的控制区。所以英国不会希望阿拉斯加人马上卷入战争,但他却一定会需要美国提供经济方面和军事方面的支持。

因为这个世界上除了阿拉斯加,能在经济上和阿拉斯加一较长短,能帮助到英国对抗德国的只有美国了。只是美国人该怎么办?他们与阿拉斯加有长长的边境线,他的四周海域也没有一处不在阿拉斯加海军的威胁之下。美国人不帮英国人,英国人很可能无单独对付德国。一旦英国也被德国灭了,剩下一个美国,到时只怕也无力单独对付阿拉斯加了,更不用说对付可能的德阿联手。

而若美国选择对英国提供军事援助参战的话,那么只要德国人能保证阿拉斯加的应得利益,阿拉斯加也就必须对英美宣战。阿美一开战,可以肯定的是,美国只怕根本没有能力远征欧洲去帮助英国人了,光是对付阿拉斯加那恐怖的军事力量,就够罗斯福头疼了,要知道现在的阿拉斯加用在苏联战场上的军队已经达四百万,但即便如此,他们也还在本土留有一百余万的大军,大半都是在监视牵制着美国,加上在非洲、日本等地的军队,阿拉斯加起码还有140万大军没有投入对苏战争。

这样一算,未来瓜分苏联后,阿拉斯加至少可以腾出三四百万以上的大军对付美国,若他们再拉上中国等盟友,美国将变成下一个苏联,将要面对至少超过五六百万甚至更多的军队。nòng不好下一被瓜分的就会是美国了。

是,美国经济实力雄厚,虽然现在的军事力量只怕还比不得苏联,但以他们强大的工业实力,随时可能武装起数百上千万的军队,而且现代战争,强大的经济实力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战争潜力和持久能力,但问题就是哪怕光论经济实力,现在的阿拉斯加也是一个比美国更强大的国家。瓜分苏联后,只要阿拉斯加能消化一部分成果,阿拉斯加的实力还将大幅上升,何况美国人并不是个个都喜欢战争的,特别是当本土遇到战争威胁时,到底美国人民抵抗意志有多高,怕是谁也说不清。nòng不好美国比苏联还要败得快也难说。

朱加什维利可以想像得到,此时的罗斯福一定不好过,甚至于绝不比他现在的心情好到哪里,美国现在还没有遭到战争威胁,但当他们一旦遭到这个战争威胁时,可能又是一个国破人亡的结局。罗斯福现在的心情能好才怪。

“如果你们能够下定决心坚决果断不惜一切代价的对苏联提供帮助,也许我们谁都不用这么愁了”朱加什维利坐在椅子上,喃喃的自言自语。

“轰”突然间,外面天空中传来一阵密集的啸声,然后陡然连串爆炸声响起,朱加什维利的小房子也一阵摇晃,墙体上的沙石震落,哗哗掉到地面。朱加什维利仿佛突然间清醒过来一样,站了起来,走到窗房边上,摇头看了一眼窗外的天空,天空中出现了成群的飞机,机腹下一串串炸弹密集如冰雹一般不断落下,然后便见外面的建筑迅速淹没在火海硝烟之中,红云爆起,轰隆隆房屋倒地的声音不绝于耳。

“总书记同志,敌军开始总攻莫斯科了,我们现在必须转移到地铁站的防空工事当中去。”这时铁木辛哥带着几个警卫人员冲进了朱加什维利的小屋,看到朱加什维利便焦急的喊了起来。

“开始了么?”朱加什维利转身看了铁木辛哥等人一眼,平静的说了一句。

敌军向莫斯科发起总攻,一点都不意外了。事实上这么多天来,敌军早就可以发起总攻了。

就在雅尔塔会议开始前那半个月,也就是德阿双方在阿拉斯加德纳利市结束结盟谈判后的第二天开始,阿拉斯加军队正式向斯摩棱斯克和布良斯克包围圈背后发起猛攻。原本还是有意磨蹭时间的德军在此情况下也不得不发动全力。

加起来只有五十多万军队的斯摩棱斯克和布良斯克面对超过三百多万的德阿联军,几乎是应声而破,10月1日,斯摩棱斯克沦陷,次日,布良斯克沦陷,西方面军五十余万将士全军覆没,西方面军总司令崔可夫也当场战死。

那一战,西方面军打得很坚决,可能是这么久以来,朱加什维利所看到的抵抗最彻底最坚决的一次战役,只是无奈实力相差太过悬殊,加上两城被分割包围后补给中断,再坚决的抵抗也无挽救覆灭的命运。

朱加什维利为了提振士气,鼓舞各包围圈内的苏军将士奋勇抵抗,原来准备在红场举行一场阅兵式并悼念在斯摩棱斯克和布良斯克战役中牺牲的五十万将士,可是阅兵还没开始,红场几乎就被阿军的b17轰炸机夷为平地,最终他只能追授了崔可夫为元帅,并在红场废墟举行了一场简单的悼念仪式。

但紧接着就传来沃罗涅日苏军向围城的中国方面军和中亚联军投降消息,这还没完,兴许是受到了斯摩棱斯克和布良斯克沦陷的影响,10月4日,困守巴库的二十余万高加索残军在司令官秋列涅夫大将的率领下向阿第六方面军投降。

然后就是10月5日莫斯科北面的雅罗斯拉夫尔在阿北方战区部队的围攻下城破,随即雅罗斯拉夫尔方面军十余万残军向阿第一方面军投降。10月6日,阿北方战区第二方面军主力又强势攻破了莫斯科东北面的伊万诺沃和东部的穆罗姆地区,驻守该面的苏军伊万诺沃方面军全军覆灭,不是死就是降。

而到了10月7日,也就是昨天,大莫斯科包围圈被进一步压缩,就在这一天,阿军第5重装集团军切断了梁赞与莫斯科之间的通道。随即面对第14、29、36和第5四大集团军的围攻,梁赞应声而破,驻守梁赞的九万苏军在损失四万余人后向阿军投降。

而与此同时,阿德两军已经完成了在斯摩棱斯克和布良斯克沦陷后的jiāo接行动,此前由阿拉斯加夺取的莫斯科西部地区已经全部jiāo给了蜂拥东进的德军,而此前控制这一区域的阿西北战区部队全部向东北和东南移动,布置到了北面的特维尔和雅罗斯拉夫尔一线及东南部的梁赞一线,而卡卢加、图拉、勒热夫等西部重镇则全部变成了德军控制。

短短数天时间,局面陡然大变,随着斯摩棱斯克、布良斯克和雅罗斯拉夫尔、伊万诺沃、梁赞的沦陷,莫斯科的四周大mén已经完全dòng开,四面八方向莫斯科蜂拥而来的阿德两军总数已经达到了近四百万人。其中德国北方和中央两大集团军群近两百万人布置在西北面的勒热夫、西面的卡卢加和西南面的图拉等地。

而阿拉斯加军队如今则是西北战区部队主力在北部的特维尔等地,北方战区则在东北部的雅罗斯拉夫尔、伊万诺沃等地,在南面和东南面梁赞一带则是阿中央战区的第五方面军和西北战区部分部队。加起来同样有近两百万人了。

敌军四百余万,而目前莫斯科的军队总数加起来不到七十余万,这还是因为这些时日强行征召了更多新兵的原因,否则随着卡卢加、图拉、伊万诺沃等原属莫斯科卫戍总司令部管辖的方面军相继覆灭,莫斯科怕是连四十万大军都不到了。

这种实力对比下,总攻莫斯科其实根本不用等到包围圈收紧就足以发动,阿、德两军之所以要等到今天才发动,最大的原因还是在等待雅尔塔会议结束吧。

现在会议已经结束,该商量好的利益已经商量好了,总攻立即就开始了。而朱加什维利也知道,苏联的时间也已经进入倒计时了。虽然列宁格勒,喀山、哈尔科夫、斯大林格勒、下诺夫哥罗德、库尔斯克等几大重镇现在还在苏军控制当中,但只要莫斯科沦陷,朱加什维利可以肯定,这些已经被包围了超过半月甚至一月两月之久的城市绝对不可能再有什么抵抗意志了。

“轰”外面连串爆炸声不绝于耳,在他们的耳边甚至还能听到莫斯科市民的尖恐惧尖叫,奔跑逃命的声音。

接着一阵阵大炮的轰鸣声震天动地响起,整个莫斯科似乎都在摇动。

“咯嚓”一声响,也不知道哪个阿军飞行员走运,一发炸弹准确的落在了这栋并不起眼的小层房顶,瞬间就砸穿了房顶,也许是卡在房梁上所以并没有继续落到屋内。

但这一声响几乎让铁木辛哥等人亡魂皆冒,下意识的一个鱼跃将朱加什维利扑倒在内。

就在他扑倒朱加什维利的同时,一声剧烈的爆炸声在他们头顶响起。

“轰”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一团红光爆闪,整个房顶都承受不住气流的冲击,嘎嘎声间,整个房顶被掀开了一个大dòng,几块碎石和断裂的房梁砸了一下来,铁木辛哥只听到几声惨叫,紧接着便觉得左肩如同被重锤砸中了一下,一块脑袋大的水泥块打在他的左肩然后又滚落地面。

铁木辛哥在被水泥块砸中时甚至听到了骨头碎裂的声音,一阵剧痛袭来,不过终究是军伍出身,意志力超出常人。

忍着巨痛,铁木辛哥爬了起来,在他的身下朱加什维利虽然也沾满了从房顶飘下的灰砾,但身体重要部位此前都被铁木辛哥护住了,除了灰头土脸的样子有些难看外,倒是没有大碍。

铁木辛哥轻吁了一口气,右手一把拉起朱加什维利道:“总书记,我们必须赶快走,你们几个,快,收拾一下,把文件一起带走,警卫员,保护总书记去地下通道。”

朱加什维利站起来首先抬头看了一眼那个足以数米大小的房顶大dòng外面那被硝烟遮蔽的天空是如此的灰暗

暗叹了一口气,回头感jī的看向刚刚不顾自己安全舍身保护了他的铁木辛哥一眼,这才发现铁木辛哥一头汗水,右手按着自己的左肩,极为痛楚的样子。

“铁木辛哥同志,你怎么样,你受伤了?快,快去找医生。”

“我没事,总书记,我们要赶快走,我很担心是否敌军已经发现了我们的存在。接下来这里可能会遭到大规模轰炸”铁木辛哥摇了摇头,忍住自己左肩的剧痛,上前护着朱加什维利便向地下通道跑去。

朱加什维利也知道此地不能久呆,没有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