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895淘金国度-第6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己已经全军覆没,而对手却还未伤到根骨,这样的结局意味着什么?

基加利大战的影响很大,比利时固然措手不及,本在一旁看热闹的英美法等国同样瞠目结舌,就算想马做出反应也来不及了,比利时和图西族武装差不多已经覆灭,剩下的比利时近三万大军都要看顾比属刚果南部,在比属刚果北部只有不过数千比利时军队和万余图西族武装,就算加个邻近布卡武一带的来自布隆迪的三万多图西族武装和数百美军,只怕也很难再挡住卢旺达军队的进攻

这个时候不说比利时,就算强如英法美也不可能立即调动出数万大军来帮助比利时人。等他们集结起军队只怕黄花菜都凉了。

9月6日,卢萨斯巴发布全国动员令,号召全体胡图族人行动起来,彻底消灭图西族反叛武装,并向全球通电,号召全体非洲人民行动起来,推翻帝国殖民主义统治,卢旺达的胜利,基加利之战的胜利就是榜样,帝国殖民主义都是纸老虎,他们没有想像中那么可怕,全体非洲人民都应该团结起来反抗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剥削统治,实现民族的独立自由

一石激起千层浪,基加利之战的结局产生了让英法美等国意想不到的影响,此战之后的第二天,卢旺达军队再次杀入比属刚果北部,留驻此地的不过数千比利时军队和万多余西族武装面对士气正旺,如排山倒海一般杀来的卢旺达军队只能步步退却。最后退到了布卡武一线,与布隆迪的图西族武装会合,这里还有数百美军驻扎,为了避免与强大的美国直接交恶,卢旺达军队总算暂时停下了继续前进的脚步。

但尽管如此,这一退,卢萨斯巴的通电所起到的作用就更大了,殖民军队是纸老虎,没错,他们现在也只能后退了,这样的结果就是在比属刚果北部一带的乌隆迪,恩贡贝等部族也蠢蠢欲动,一夜之间便有数个部落开始驱逐比利时统治者,打出了争取独立自主的旗号。且影响还在扩散。

9月6日,布隆迪的胡图族政府响应卢旺达兄弟之邦的号召,宣布布隆迪脱离美国殖民统治,建立布隆迪民主共和国,原总理帕里拉自任为新的布隆迪民主共和国总统,并要求比利时向布隆迪移交现在聚集在布卡武的图西族反叛武装。

9月7日,法属刚果的太凯族,比属刚果南部东南部的卢巴族,英属北罗德西亚东北部的卢巴族也出现活动迹象,登时让英法美等国紧张起来,糜烂,这样下去,一场看似闹剧的卢旺达和布隆迪内战闹剧就可能彻底点燃非洲民族反抗殖民统治的热潮。

欧战已经几乎让英法比等国等流干了鲜血,现在正是极力恢复当中,非洲的动乱若成漫延之势,那么未来焦头烂额的不只是现在的比利时人,法国人,英国人也不可能置身事外。

与之相邻的阿拉斯加人当然也会受到影响,但是与英法比等国不同,阿拉斯加人在此前一系列战争中没有受到太多的创伤,甚至跟美国一样利用战争使得国力进一步强大,他们有足够的实力平息可能的叛乱。

在西非,阿拉斯加现在有八万大军,在东非则有近十万大军,不管是坦噶尼喀还是加蓬,赤道刚果,这里的非洲部族根本没有能力兴风作浪,就算作乱,阿拉斯加顷刻间就能将叛乱平息。但英法等国不同,虽然两国在非洲拥有大片殖民地,总兵力加起来比阿拉斯加人还要多,还组织有一部分仆从军。

但现在这个时候,仆从军不但不能再组建,以前组建的都必须想办法解除武装,否则很可能就会成为反殖民先锋,但除了仆从军,两国在非洲十几二十万大军却分布大洲各地,他们需要看顾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平均一个殖民地不过一两万军队,甚至有些地方只有数千军队。不管哪一块殖民地乱起来,他们都会头疼万分,不会比比利时人好过多少。

“比利时政府向我们提出要求,希望我们可以出动驻北罗德西亚和乌干达,肯尼亚的军队帮助他们镇压卢旺达的叛乱。他们现在已经没有多少军队了,虽然此前已经增兵,但卢旺达之战损失了近半,现在战火烧到比属刚果,他们仅剩的军队连维持南部的统治都成问题,对于北部的的卢旺达军队和其他部落反抗势力已经有心无力。”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拿着从布鲁塞尔发来的急电走进鲍德温的办公室说道。

鲍德温此时正抚着脑门在发愁,一场看上去本应是闹剧的冲突,没想到最终却演变成这种局面,战火烧到的已经不只是比利时,英国同样受到了影响,在冲突地区周边,拥有最大相邻领地的就是英国,北面的乌干达,苏丹,肯尼亚,南面的马拉维、北罗德西亚(后世赞比亚),除了坦噶尼喀,几乎就是由英国人环抱着这一区域,卢旺达军队的胜利自然对英国统治下的非洲民族最有影响力,一个不慎,弄不好现在比利时人的处境就是未来大英帝国将会面临的。

“奥斯汀,你认为我们有能力派出强大的军队进入比属刚果平叛吗,卢旺达军队还有十万人,士气正旺,而且还拥有大炮机枪等一部分我们此前没有预料到的重武器,而且此前基加利之战从比利时人的手里获得的缴获,足够他们再武装两万人的主力武装,面对这样的对手,我们只派一两万人只会遭到跟比利时人一样的打击,但想要派出至少五六万大军,以我们现在的局面,根本没有可能。”鲍德温抬头示意张伯伦坐下后,苦笑道。

大英帝国现在的处境张伯伦当然很清楚,闻言点头道:“是的,我们现在根本不可能这么做,北罗德西亚的卢巴族已经打出了旗号,乌干达境内更是本来就有一部分胡图族和图西族,在卢旺达内战时,这里的胡图族和图西族就出现了对抗,现在更是已经开始交火,从这两地调兵虽快,但却没有可能,不说兵力太少,更重要是不能调,甚至为了预防局势糜烂,我们还要从其他领地向乌干达及北罗德西亚增兵。”

“乌干达和北罗德西亚要增兵,苏丹也与比属刚果北部相邻,只怕也不能轻视,这样,若要尽快,我们就只能调动肯尼亚和马拉维的军队,但马拉维驻军本来就少,肯定不能动,肯尼亚驻军最多,但肯尼亚人口众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大殖民地,这里驻军虽多,实际上可能面临的问题也会更多,绝对不能抽调兵力,驻桑给巴尔(坦噶尼喀外海域的英属岛屿)的是海军,这种内陆战争他们帮不上什么忙,算来算去,似乎只有从较远的埃及和南非或者尼日利亚调兵,但是这里的军队能调吗?”

张伯伦马上苦笑道:“不能调,中南非的军队控制的地区对我们大英帝国极其重要,这里同样可能发生动乱,尼日利亚虽然隔着卢旺达较远,受到的影响同样较小,但这里与肯尼亚相似,人口之多还远超肯尼亚,军队虽多却绝对不能调,至于埃及,首相阁下,也许最不能调的就是这里,我们一直怀疑,卢旺达的暴很可能出自阿拉斯加人的策动,否则他们卢旺达从哪里得到这么多重武器,哪怕是黑市以他们的能力也不可能买到,他们也没有这个财力。假如真是阿拉斯加人的策动,那他们策动这里的暴意图何在?我不相信他们只是对卢旺达有野心这么简单,很有可能就是阿拉伯事件的延伸,上次的阿英冲突虽然平息了,但我们看到了阿拉斯加人的野心,对苏伊士运河,对阿拉伯的野心,很难说,在非洲的行动是否就是为了使我们调开在埃及和苏伊士运河的军队甚至驻波斯湾军队,以方便他们在阿拉伯地区取得优势。”

“奥斯汀,你说的很对,不管是不是阿拉斯加人的策动,现在我们没有证据,无法指责,但我们必须预防,埃及的军队不能动,甚至位于坦噶尼喀和加蓬这些阿拉斯加领地周边的我国领地的驻军都不能动,阿拉斯加对土地的渴求超乎想像,很难保证他们是否会为了增加土地而付诸战争,除了阿拉伯,他们也有可能是在打非洲殖民地的主意,所以我们绝不对动这些地方的军队,而且还要提高警惕。”鲍德温沉吟道。

张伯伦皱起眉头最后摇了摇头:“不管卢旺达和比属刚果闹得多么厉害,也许我们都只能观望,当然如果可以,我们还是可以从印度这些地方抽调部分兵力,只是他们太远了,等我们调兵到这里,这里已经不知道乱到什么程度了。哦,上帝,我现在几乎已经肯定这是阿拉斯加人的阴谋,那些非洲黑鬼是不可能有这种智慧的。”

鲍德温没有对此表示认同还不认同,就算肯定是阿拉斯加人的阴谋又如何,没有证据,一切就只能是猜测,无法指责。

“观望是肯定不可能的,卢旺达,布隆迪及比属刚果的动乱必须尽快解决,必须尽快将他们镇压,否则时间越久,影响越大,那时只怕周边甚至整个非洲就真的会乱成一团。”鲍德温道。

张伯伦也沉默下来,大家都知道此事不能拖,问题是没有太好的最快的办法。

“也许组成联军是一个不错的主意,我相信不止是我们,法国人,美国人,甚至策动此次的阿拉斯加人同样会担心非洲反殖民独立风潮真的漫延开来,有了这个基础,英法美比阿五国,甚至还可以加上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在非洲有殖民地的国家共同组成联军,这样就不会有兵力上的担忧了,每个国家只要出动数千军队,相信就可能达到镇压的目的。”张伯伦考虑了一下道。

鲍德温心里一动,但接着就摇了摇了头道:“想要各国出动军队,那就要付出代价,这个代价谁来出,我们还是比利时人?而且像美国,他们对这里本来就不算太重视,布隆迪这样一个小国家原本对他们就没有什么吸引力,是否愿意出兵还很难说,法国人只怕跟我们一样,一时间挤不出太多的军队,葡西两国嘛,两国现在都陷入军事,一切都以保住他们自己的地位为要,又没有土地与卢旺达相邻,要他们出兵只怕更难。”

张伯伦一阵沉默,好半天才点了点头叹道:“也许最终只有阿拉斯加人才有能力以最快的速度调集最多的大军介入,可是若此事真是他们策动的,他们会进入平叛吗,也许那些卢旺达军队本就是他们支持的呢,他们介入,岂非是要他们打内战?相信最终他们也会拒绝出兵。”

鲍德温这时却心中一动,看着张伯伦,好半天突然笑道:“不,奥斯汀,也许要求阿拉斯加人出兵是一个最好的办法,不是联军,而是要求他们单独出兵,我们可以说服比利时人把卢旺达未来的控制权让给阿拉斯加人,甚至加上现在动乱的比属刚果东北都可以,比利时人只要能保住剩下的大部分领地就是一个最好的结果,我想比利时人会愿意接受这个条件”

张伯伦也是眼睛一亮,卢旺达和比属刚果东北经过这一番动乱,已经几成废墟,加上这些地方加起来也不过十数万平方公里,又深处内陆,交给阿拉斯加人也不算什么。比利时人很可能会同意,这样他们就能保住在比属刚果其他地方的统治,与小小的卢旺达和比属刚果东北那一小块相比,刚果河以南才是真正有利可图的地方。

而阿拉斯加呢,如果卢旺达的动乱不是他们策动的,那么相信有利可图他们会愿意去平叛,他们在与卢旺达、布隆迪相邻的坦噶尼喀有十万大军,只需要出动一半,以阿拉斯加军队的战力就足以打得卢旺达军队丢盔弃甲。剩下的一半也绝对可以保证在坦噶尼喀的统治。

当然最有可能的是这次动乱本就是他们策动的,他们所图甚大,很可能会拒绝这个要求,但他们拒绝而又没有太好的理由的话,就能证明他们策动了这次动乱,就算没有证据,也可以让法美等国看到阿拉斯加人的野心和阴谋,对他们提高警惕,甚至还能说服美法未来在阿拉伯等地放弃与阿拉斯加联合向英国施压的行动,上次的阿英冲突,最终英国人吃了一点亏,就是因为美法等国对阿拉伯地区同样动心了,最后采取了偏向阿拉斯加一起向英国施压的行动。但若让法美等国真正看到阿拉斯加的野心图谋,相信美法两国绝对再不敢对阿拉斯加掉以轻心,以后不管有再大的甜头,都不会轻易的与阿拉斯加达成什么共识和协议,自然也不太可能时不时联手来向大英帝国施压要好处。

假如他们仍然答应,那最好,他们策动的就让他们自己去镇压好了。反正最终付出利益的是比利时,又不是大英帝国。稳住了卢旺达和比属刚果的局势,那非洲大陆也能平静下来,同样等于解决了大英帝国现在可能面临的麻烦。

“也许可以试一试,如果他们真的不答应,我们再考虑与美法比等国组成联军进入卢旺达镇压。只是组成联军需要更多时间,还要进行兵力集结,很难保证比属刚果的局势不会提早崩溃。最好的选择还是要让阿拉斯加人介入。”张伯伦点头道。

鲍德温再次考虑了一下,感觉没有太多问题,才对张伯伦道:“那么,奥斯汀,你亲自负责这件事情,尽快与阿拉斯加人和比利时人提出这个建议。最好能快一些”

“鞑靼海峡隧道的海底表面考察已经比想像中提早一步完成,而初步的建设方案也基本定稿。预计明年初就可以开始动工。”在自由宫总统办公室隔壁的小会议室内,施泰因斯一边说话,一边让工作人员摊开一幅巨大的设计图。

这副设计图长宽足数米,两端的滨海省大陆和库页岛做了色彩淡化处理,只有海岸线非常清晰,在海岸线最窄处有标明了许多数字的框架线条。

叶枫和勒布雷都走到铺开的地图面前,施泰因斯已经亲自接过指示棒解说了起来。

“根据这个初步方案,鞑靼海峡隧道并没有设在最窄处,而是在最窄处往南三公里位置,这主要是通过海底考察后决定的,因为最窄处距离黑龙江河口太近,受到水文波动影响太大,水流湍急,往南移动三公里后,实际上海底距离也只增加了0。2公里,我们仔细计算过成本,增加这0。2公里的距离实际上比将隧道设在最窄处而需要处理的水文影响的成本还要低一些。”

“和终点仍在波吉比和博村吧?”叶枫问道。

施泰因斯微笑道:“是的,而且还更为有利一些,在博村南部,与现在的集镇相差只有一公里,这里有一片山间谷地,面积有数十平方公里,未来这里其实非常适合建造车站和仓库,也利于博村未来可能的城市扩展,而终点在库页岛波吉比镇,且按这条线路正好位于现在波吉比镇边缘,对波吉比镇的城市扩展及中转站的建立更有优势。”

叶枫点了点头,施泰因斯开始对整个设计做具体解说,叶枫和勒布雷等人都一边看着设计图一边仔细听着施泰因斯的解说。

这个鞑靼海峡隧道设计方案由三条隧道组成,分为两条主隧道一副隧道,主隧道全长15公里,其中海底部分7。5公里,陆上部分博村一侧为4公里,波吉比一侧为3。5公里,主坑道宽11。9米,高9米,断面80平方米,但这两条主隧道用途不相同,北面一条为复线火车通道,而南面一条则为双向汽车通道。

除主隧道外,在两条主隧道中间还有一条副隧道或者说辅助隧道,这条副隧道有两个作用,一是调查海底地质的先导坑道,二是搬运器材和运出砂石的作业坑道,这条坑道高6米,宽7米。

在隧道建成后,这条副隧道将会铺设各种管道,用手换气和排水及油气输运,漏到隧道的海水会被引导到副隧道的水槽,然后再用高压泵排出地面。

整个隧道海底段7。5公里长的地方最大水深将达140米,最小覆盖层厚100米,采用超前导坑和平行导坑法施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