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895淘金国度-第7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史密斯暗自咂了咂嘴,由此可见总统对这个奥本海默的评价,这个人弄来不是亲手从事研究,而是主导管理一个重大研究计划。难怪能高居任务名单的第二位,这样一个即有相当不错的理论技术又有组织管理长处的人才是很难得到的。

“可是现在怎么办,因为我们将他强绑而来,情绪挺大的,弄得秦恩从科林托基地回来,已经叫苦连天,根本不敢把他送到杜邦特去。”

“怕什么,他有情绪只是暂时的,对于他们这种人来说,到了杜邦特,看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什么情绪也没有了,送到杜邦特去吧,把他交给贺文福,反正进去了,计划不成功他就出不来,在那里面闷他几个月,他还能闲得住?现在的他终究还只是一个年轻人罢了,还怕他消不了火?”叶枫微笑道。

史密斯闻言呵呵一笑道:“有总统你这句话就行了。秦恩听到这句话估计能松口气了。”

叶枫点了点头,考虑了一下又道:“既是强绑而来,他的家人也要妥善安排一下,这才能让他在基地里面安心工作。”

“好,我会让秦恩去安排的。”

史密斯应承下来,紧接着又有些好奇的道:“对了,除了像戈达德他们这种人外,其中很几个还只是学生,像那个来自德国的韦纳。冯。布劳恩就是如此,他们来是留学,万一毕业之后他们坚持要回国,我们岂不是白白为德国培养人才了。”

叶枫闻言对着史密斯一瞪眼道:“这还不好办吗,布劳恩家族是德国贵族,强绑那一套是很容易出问题的,但对于这种人,其实也很好解决嘛,他们之所以愿意来阿拉斯加留学原因是什么?只要有留得住他们的新技术,他们回国的心就会变淡,而且,德国已经不是以前的德国了,等到布劳恩毕业,他还愿不愿回去还不一定呢。”

“总统是说那个希特勒?此人目前在德国声望很高,广受各阶层拥戴,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纳粹)也是目前德国国会第一大党,他拥有着很高的权力,这样一个人在我看来,跟罗斯福有得一比,他上台,德国经济可能同样会得到好转,这种情况下,比以前的德国只好不坏吧”史密斯马上听出了一丝不对劲。

叶枫却皱着眉头道:“蛊惑人心有得一比,能力也不差,但此人与罗斯福可不一样,此人是个绝对的民族主义者,更重要是纵观此人的那一套理论和政治观点,此人绝对会成为一个绝对的者,现在你还看不出来?他上台后,收拢权力,宣扬种族优胜才是第一,让德国经好转却不一定的,有限的资源只怕都会拿来武装军备。”

“总统所说也有道理,从他一直以来的政治观点来看,此人似乎是个极权主义者,更是一个种族论者,走上民族主义道路的可能性很高。光看他从1月30日上台以来的所作所为就可以看出这种潜在可能,不过就像苏联一样,采取中央集权主义领导方式,可以大大增强政府的效率,只是这个集权很难把握正确的方向,一旦偏移,一个国家都可能走入死胡同。”

“希特勒的控制甚至还要远超过苏联的集权制度纳粹党可是直接在党内都取消选举搞一人的,一党是他,上台执政后则一国也是他,整个德国都将掌握在他手里,比当初的威廉二世这个皇帝的权利都要大得多,国家大事其一言可决。这种极权制度与苏联的集权制度是有一定区别的。而且希特勒本人其实也极为仇视,另外其实纳粹党能够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经济危机”这时叶枫轻叹一声道。

叶枫这么说自然是有道理的,纳粹党其实早已经存在,但直到危机爆发发前,成员也只有10。8万人,而危机爆发后呢,几乎是成每年数倍的速度上涨,到了1932年,人数已超过了100万。从1930年开始,纳粹党开始在国会选举中不断获得胜利,第二轮选举,希特勒竟然获得了36。8%的选票。

1932年7月31日举行国会选举,纳粹党又获得了37。3%的选票,获得230个议席,一跃成为国会中最大的党派。

1932年8月13日,总统兴登堡召见希特勒并试图说服他与佛朗茨?冯?巴本共同组成联合政府,但希特勒予以拒绝,声言作为最大政党的领袖,要得到“包括一切方面的整个国家权力”,但兴登堡也发表声明加以拒绝。就在这时,帕彭和施莱歇尔为了一己私利,互相拆台,宁让第三者上台,也不让对方执政,通过政治上的交易,把希特勒推出来,搞了一个以“保守派和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总统、国防军和钢盔团”为一方,以希特勒的纳粹集团为另一方的联盟,组成所谓“民族团结”的联合政府。

另外对希特勒的得势,被推翻的霍亨索伦王室的支持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1933年1月22日,皇太子就曾致函兴登堡,敦促其授权希特勒组阁,威廉二世还给纳粹党提供了200万马克的援助。就这样,希特勒终于在1933年1月30日通过“后门”交易登上了总理的宝座。

其实从这时起,魏玛共和国也就正式死亡了,第三帝国由此诞生了。

而崇尚极权统治、野心勃勃的希特勒并不满足于这种联盟。他执意借助已经掌握的权力,实现建立的目标,因而在他上台第三天即第1号文告,声称兴登堡总统宣布解散国会,定于3月5日举行新的选举。

希特勒认为,他将在选举中稳操胜券,这样就能排斥联合政府中的其他政党,确立一党统治的体制。2月4日又颁布《保护德国人民法》,以便广泛限制反对党,特别是限制德共和社民党在竞选中的宣传活动。2月6日,解散普鲁士邦议会,使普鲁士代理内政部长、纳粹党的戈林得以接管了警察局,为纳粹党在普鲁士夺权创造了条件。随后由冲锋队、党卫队和钢盔团成员组成的所谓“辅助警察”又先后接管了各地的警察部门,并在各大区建立了集中营,关押成千上万的人、社民党人和其他的反法西斯战士。

另一方面,希勒特又暗中拉拢国防军头目和大资本家,以取得他们的支持和赢得选举的胜利。

为了彻底打击反对自己的力量,尤其是反对纳粹最坚定的,纳粹党徒又一手炮制了震惊国内外的2月27日的国会大厦纵火案,并将之嫁祸于德国人,在国内掀起了空前规模的浪潮,致使德共的机构被全部摧毁,几千名德共干部被捕,并被迫转入地下,在这一事件中,被捕人员还有社民党人和其他著名人士。

希特勒还在该事件后颁布被人们称之为“国会纵火法”的《保护人民和国家法》,授权政府接管各邦权力。他在冲锋队和党卫队的参与下,对各邦特别是那些不在纳粹党掌握之中的邦进行自上而下的夺权。从此,各邦的主权被纳入“一体化”,德国这一法制国家趋于瓦解,纳粹党的一党统治的基础得以基本建立了。

所有的这一切,叶枫其实一直都在关注,纳粹的发展也与后世一无二致。

“希特勒是一个疯子”对此,叶枫只有如是评价。在叶枫看来,此人能力是有的,甚至可以说极强,他最大的缺点在于他性格上的缺陷,这影响了他的一生,。

“综观他所作所为基本上都是在实现他的所有政治理念,如果是这样,那么可以肯定,接下来,此人很可能会将他的反犹观点化为现实,这对我们的人才招揽计划会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要知道在德国,是有非常多的犹太裔科学家的。”史密斯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

叶枫却呵呵笑了起来,打开抽屉,拿出一张文件递给史密斯道:“这一点你反应很快,没错,还记得吗,上一次给你名单时我说过那只是第一阶段的任务,而接下来就是第二阶段的任务,这个任务比第一阶段的任务要庞大的多,从现在开始,按照这个名单上的名字一个个去找吧,若我估计没错,也许很快希特勒就会对犹太人下手了。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爱因斯坦,费米,弗兰克,薛定谔,赫斯,斯特恩,布洛赫,玻恩,迈耶,贝特,加博尔,德拜,海韦希,赫兹伯格,迈尔霍夫,勒韦,钱恩,克雷布斯,德尔布吕克”

史斯密接过这份名单一看,也有些吃惊,名单足有六页纸,涉及了上百个科学家和教授,其上都附有一部分简单的资料,这些人中有头一份名单中出现过的人,也有没有出现过的人。像爱因斯坦,在头一份名单中就高排第一,但并没有找到合适的下手机会,毕竟这个人的名气太大,强绑是不合适的。

剩下的那些人中也并非全部来自德国,有来自匈牙利,意大利,荷兰等多个国家,但无一例外,要不就是德国国籍,要不就是在德国大学中担任教授,要不就是在意大利这样的国家,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些人几乎大部分是犹太人,他们生活在德国或意大利这样的国家,一旦德意等国开始镇压犹太人,那么到时候这些人就有可能接受阿拉斯加的邀请。

“这些人都是精英,其中有物理学家,有化学家,有生物学家,也有哲学家,几乎包涵了很多学科,但有一个明显特点,除了他们是犹太人外,他们所从事的研究多是基础研究,而这正是我们阿拉斯加的一个缺陷,虽然我们阿拉斯加的科技繁荣,但偏重于应用科学,对基础科学的研究比较薄弱,而这些人的到来将大大弥补我们在基础学科上的缺陷。所以务必成功,不管你用哪一种方法。”

“包括强绑吗?”史密斯问了一句,在此之前,对于一些像爱因斯坦这样著名的科学家,叶枫是要求史密斯不得强绑的,就是怕引来麻烦,毕竟这样一个著名的科学家,一旦被强绑,是会引来很多国家注意,进而让阿拉斯加背上不好的名声的。

“当然”叶枫这一次却笑着点了点头,看到史密斯眼里的疑惑,叶枫又笑道:“只要德国开始反犹,这些犹太科学家就再不复以前那样的地位,至少在德国是这样的,这就为我们的行动提供了机会,杰斐逊,你不会说在这种情况下你都没有办法掩人耳目吧。”

“我明白了”史密斯笑了起来,笑的很邪恶,这些人也许会被迫离开德国,但并不一定会全部接受阿拉斯加的邀请,有些人可能更倾向于去美国,英国甚至苏联,如果是以前,也许史密斯只能干看,但只要德国开始反犹,这些科学家在国内遭受打压,阿拉斯加的机会将要大增,不单可以利用强大的经济实力,用研究经费,生活福利等各方面诱惑这些科学家移民阿拉斯加,如果不同意的,他们直接在德国下手强绑,只要不被德国人发现,德国人也不会去大肆在国外搜寻这些犹太人的生死。而英美等国如果发现这个人不见了,也只会以为被德国人镇压了。

至于到时他们出现在阿拉斯加,那时还用担心吗,谁知道他们是被强绑而来的还是自愿而来的。

“对了,对于英法美苏等其他国家的科学家及各种技术人才的招揽也不能中断,不过基本上可以诱惑为主了,强绑就没必要了,只要从德国弄来这些科技精英,我们的科技实力必然会得到大幅上升,就没有必要再去过分的惹英法美苏等国了。”

“好,我会注意的”史密斯点头起身,把名单装在保险箱里便要离去。

“对了,从现在开始要加强对美苏德意法英等国的情报收集,特别是德国及苏美这两个我们的邻国”

史密斯郑重的点头表示记住了,这才打开总统办公室的门离开了。

史密斯离去后,叶枫再次拿起了那份报纸,看着那篇罗斯福的演讲出神

韦纳。冯。布劳恩和惠特尔走出机场,虽然一脸的疲倦,但好奇心让两人都顾不得马上找地方休息,而是站在费城东火车站的大门口看着眼前这座庞大的都市。

不管是比起柏林还是考文垂,费城绝对是庞大的城市,即便城市规模上,柏林这样的大都市不会比费城小,但论城市的现代化则现在的柏林远远不如。

此时的费城已经开始冰雪消融,融化的冰雪在映身着目光显得五光十色,一栋栋摩天大楼直插云霄,街道上车流如织,街道两旁行走的行人什么肤色的都有,相同的是这些人都带着微笑

“这就是阿拉斯加?”年青的韦纳。布劳恩看着眼前这般国际化大都市气象喃喃的道。

“韦纳,这只是费城,我虽然没有来过阿拉斯加,但我知道,像费城这样的城市在阿拉斯加也只是少数,在阿拉斯加很多地方其实都是人烟罕至的。”惠特尔看着失神的韦纳笑道。

他们两人一在英国,一在德国,本来是不可能碰到一起的。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在他们去办理签证的时候,却得到了当地的阿拉斯国使领馆的热情接待,看过他们的工作证明后,马上有移民官员接手,并亲自负责给他们办理了一切手续,还表示到时会他们亲自安排将他们送往阿拉斯加。

一切几乎都是招呼的极为周到。韦纳本来是打算提前来费城熟悉一下的,最终还是考虑到有人亲自安排他的出行更为方便,他最终在家里多留了一个多月。

十天前,他在柏林登上了前来接他的飞机,在伦敦,又接上了等待在此的惠特尔,实际上这架A20客运飞机除了机组人员,只有他们两个乘客,一切都显示了阿拉斯加对他们的重视。

这让惠特尔和布劳恩都非常疑惑,这样的重视显然不是现在的他们应该享受到的。只是机组成员对此也不太清楚。两人只能带着疑惑来到了哈城,再在哈城登上了哈城到费城的直达特快列车,终于在今天抵达了他们的目的地费城。而一路上,两人自然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也各自知道了两人来费城的前因后果,相似的处境更让这两个年纪相差也不过几岁的人友谊更见深厚。

“也许吧,不过从我们一路所见,毫无疑问,阿拉斯加极为繁荣,至少比英国和德国都要更具活力。”布劳恩笑道。

“好了,韦纳,既然来了,我们有的是时间把这个国家了解的更仔细一些。现在我最想做的是找一个地方睡觉,该死的,我觉得自从踏上阿拉斯加的国土,似乎我们此前所受到的重视就不存在了,我还以为会有一辆豪华汽车来接我们呢。”惠特尔自嘲般的笑道,其实这样让他更自然一些,他不认为现在的他有资格得到不匹配的高度重视

布劳恩也点了点头,看来最终还是得自己去找目的地啊。先前的重视似乎只是担心他们跑了不来而己。

“嘎”的一声,正在两人自嘲般笑着,走到路边准备拦一辆出租车时,一辆黑色中华汽车突然停在了两人面前,后座的车门打开,走出来一个穿着明显是职业装的年轻女子走出来,走近两人,手上还拿着一张相片,盯着两人看了一下,最后看向年纪较大的惠特尔道:“弗兰克。惠特尔先生?”

“是的你是?”惠特尔与布劳恩互相望了一眼,很明显,他们仍然受到了足够重视,现在的确是有人来接机了,至少对惠特尔的重视仍然存在。

那名女子连忙上前与惠特尔握手道:“我是俞先生的秘书刘洁,不好意思来晚了,本来是俞先生要亲自来接你的,可是临时有事,耽误了时间来不了了,所以委托我来接您,哦,这位是?”

刘洁说完又有些奇怪的看着明显非常年青的布劳恩道,他得到的指示是接惠特尔一个人,现在出现了两个,他怎么会不奇怪。

“哦,你好,我是韦纳。布劳恩,是西北大学的留学生。”布劳恩略有些腼腆的上前与刘洁握了握手。

“西北大学离空客公司远吗?韦纳也是第一次来,如果方便的话,刘小姐是否可以将韦纳先送到西北大学?”

“哦,没有问题,我们绕道城区内就可以顺路,那么两位请上车吧”刘洁没有丝毫推托,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