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895淘金国度-第8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军方。这次连他最好的朋友梁忠诚都因远在叙利亚无法前来,只能派来家属,其他的不能抽身前来的就更多了。

人太多,所以仍然采用了开放式酒会宴席,在新人按华人古礼拜堂成亲后,所有宾客便可自由穿梭在叶氏庄园各个楼阁厅堂之中,各自凑成圈子。

对于在场的这些人来说,往往这种时候,正是拓展人脉,结识朋友的最好时机,也是久未见面的朋友们聊天叙旧的好机会,当然商人们往往还离不了生意,政府官员的话题也免不了谈国家大事、人事调动、政策法律,而军人们不用说,凑成堆的将领军官几乎人人口头挂着的都是目前最让人关心的对苏战争。

即便是叶枫,这个时候虽然陪着家人也免不了与父亲说说目前的对苏战争情况。毕竟这是全国上下关注的最头等大事。

叶文德和向铃今日是最为高兴的,显然比叶枫和俞安宁还要高兴,向铃这一天嘴就笑得没有合拢过,毕竟孙子结婚,她现在年纪虽大了,但身体还康健、耳聪目明,完全可以等着抱曾孙子了,四世同堂的圆满日子足以让他乐得满面春风。

严薇是严石最小的女儿,人长得非常清秀,脸上有两个小酒窝,总是带着淡淡的笑容,非常有亲和力,只看向铃和俞安宁的表情,也知道,他们两人对这个孙媳儿媳是很满意的。

严薇事实在叶家并不算什么新人,不只是因为严家本来与叶家就极有交情,叶枫和严石更是有着长久的战斗情谊和嫡系上下属关系,严石进位中央军区司令后,来往更是频繁。

而且严薇和叶海城在阿拉斯加大学读法律研究生时更是同拜梅隆为师,是真正的师兄妹,两人毕业后,也是同进的梅隆律师事务所工作,他们的恋情早几年就开始了,此时完婚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毕竟两人都是将近三十岁的人了,在现在的阿拉斯加也是属于绝对的晚婚行列,叶严两家都曾多番催促他们两人完婚,特别是向铃更是早就迫不及等等着抱曾孙子,自然不能再耽误下去。

看叶海城和严薇现在满脸通红的样子,叶枫就知道,自己的老妈怕是又在说什么早点让她抱上曾孙子之类的话。

“你们现在去给各们叔伯、亲友宾客们敬杯酒吧,这大冷天的让大家赶来参加你们的婚礼,得好好谢谢人家。”叶枫这时对着叶海城和严薇说道。

叶海城和严薇闻言却是如蒙大赦,立马就跟着端着酒盘的佣人去各个客厅给客人敬酒去了,向铃和俞安宁当然不能阻止,不过今日来的熟人不少,他们见叶枫和叶文德好像在谈大事,便也没有凑过来,跟着叶海城等人后头出去找人叙话去了。

【第659章风云突变】

“苏联的东南方面军已经被歼灭,第三方面军即将全军在卡拉干达会师了?”

不多时,刘楚雄和李成玉、胡胜龙等人联袂进来,加入了叶枫和叶文德的讨论,当然话题离不开目前人对苏战争,胡胜龙更是一进来就嚷嚷着想要确认这个消息。

“不错,蔡锷的第三方面军已经于昨日正式攻克了最后一个萨雷扎尔要塞,库利克投降,北面第一方面军巴斯图尔克大军也已经成功渡河,占领汉特,第一方面军成功会师,基本上我们已经彻底掌握对苏战争的战略主动权了。这场仗开打的时候,其实我心里也没有多少底,只是想境外决战,尽量避免我们因战争遭受太多经济损失,现在总算可以松一口气了。”

叶文德等人都深以为然,点了点头,事实上面对苏联这样拥有雄厚战争潜力的国家,主动发起攻击在境外客场作战,谁不担心呢,叶文德,刘楚雄等人都是知兵的人,李成玉、胡胜龙更是直接指挥过大规模战争,更深明其厉害所在,可以说开战之时,即便叶文德等人现在都已经退休,但也从没有放松过对这场战争的担心。

昨日蔡锷传来捷报,叶文德等人便第一时间得知了大概的消息,可以说都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而叶枫呢,虽然知道覆灭东南方面军绝不成问题,但时间紧迫,卡拉干达的习正保集群面对的压力巨大无比,第三方面军能否以最快的时间,赶在苏联人反攻卡拉干达成功之前覆灭东南方面军就成了叶枫最为担心的事情。

好在捷报提前传来,不但成功覆灭东南方面军,还节约了数天时间,习正保集群虽然于今日放弃了已经被打得稀烂的阿克套防线退守最后一道卡拉干达防线,但这道防线是全新的,而第三方面军主力已经开始北上,卡拉干达可以确保坚守成功了,直到此时,对苏战争的战略主动权才可说真正彻底的被阿拉斯加方面掌握。叶枫也才真正松了一口气,这场战争至此,至少可以确保阿拉斯加立于不败之地了。

“而且这场战争还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效果,就是进一步坚定了我们那些原本还有些摇摆不定的盟友的信心,就在萨雷扎尔和恰尔斯克战役结束后两个小时,土耳其和保加利亚方面终于下定了决心,正式向苏联宣战,随着高加索和黑海方向即将再掀战火。苏联将面临三面合围,将牵制苏军更多兵力,使得他们以后不但无法继续从伏尔加和高加索一带抽调兵力北上芬兰和东进中亚或乌拉尔,可能还不得不抽调更多兵力放到南线。这将大大缓解我们在东线和芬兰战场面临的压力。”

叶文德等人闻言都是脸色一喜,胡胜龙甚至掰着指头算了起来:“芬兰,中国,保加利亚,土耳其,加上我们阿拉斯加,目前就已经有五个国家向苏联宣战,加在一起至少可动用超过五六百万大军,基本上可以抵消苏联人的兵力优势了。加上目前我们在东线这片最大的战场取得了战略主动权,我们确实是占据了优势地位的。”

只是胡胜龙话音未落,却见蒋百里匆匆的走进德厚堂,看到是叶文德等人在场,也没有避讳,便喘着粗气道:“刚刚得到中国统帅部和西伯利亚最高司的电报,中国北路军在克孜勒奥尔达遭遇大败,冯玉祥部阿中联军损失四万余人,包括我们阿拉斯加的三个独立装甲旅都损失大半,张学良的军队更是损失超过九万人。且目前还是激战当中,损失可能进一步增加。”

“什么”包括叶文德等人闻言都是脸色大变。刚说完话的胡胜龙甚至一口气没吐出来,差点被口水哽了个半死。

叶枫更是差点跳了起来:“怎么会这样,是碰到了那支从伏尔加一带调到中亚的苏联四十余万援军吗,算起来,这些人大部分是新兵,数量也不占优势,冯玉祥也是经验丰富的老将了,怎么可能遭遇如此大败?”

“根据传回来的战情通报显示,五天前张学良部抵达江布尔后,冯玉祥便放弃了从希姆肯特沿铁路线西进克孜勒奥尔达的路线,以避免与苏联军队正面遭遇,所以2月28日,冯玉祥将希姆肯特和江布尔一带全部交由张学良部负责防守,摆出在希姆肯特和江布尔构筑纵深防线正面狙击苏军的架势,而冯玉祥部则秘密在希姆肯特北面卫星城肯套北上,经阿希科尔湖进入北面的别特帕克达拉草原,然后经阿雷斯湖陆路西进,从苏军北面绕到咸海岸边的卡扎林斯克和阿拉尔斯克,如此可以与希姆肯特和江布尔的张学良部呈前后夹击之势将苏军援军包围在克孜勒奥尔达一带。”

蒋百里说话的时候,叶枫已经召来沈秀夫到旁边的文山阁拿来了地图,此时对照地图一看冯玉祥选择的路线,叶枫还没有说话,李成玉已经击掌说道:“这个战术很不错啊,这部分从伏尔加来的苏联援军携带了大量准备支援中亚方面军的物资和重武器,而因为这些物资和重武器必须要经过铁路运输,也就等于把这支苏军固定在了铁路线上,成为一个明显目标,而冯玉祥走小道绕行克孜勒奥尔达北面,其二十余万大军只要能控制卡扎林斯克和阿拉尔斯克,那与与张学良部形成对这支苏军前后夹击的态势就非常明显。照理说,只要形成夹击,就算不能全歼,也不至于他们自己遭遇如此大败才对,难道这支苏军的战斗力如此强大,不是说基本上都是以新兵为主吗?”

蒋百里苦笑一声道:“若战术实现的话,肯定不会遭到如此大败,但关键是冯玉祥部根本没有按计划实现包抄,而是在阿雷斯湖一带被一支多达三十余万人的苏军伏击,若不是冯玉祥当机立断,果断舍弃隐入重围的前锋部队,带主力部队拼死后撤退至阿希科尔湖死守,只怕光是现在伤亡就不止四万余人了,不过因为前锋突击部队多是主力装甲部队,而这支部队又多以我军装甲旅组成,所以最后四万余人伤亡,我装甲部队的伤亡最为惨重。”

众从闻言都是惊异莫名,三十万苏军伏击?哪里来的三十万苏军,这支苏军总数应该都只有四十余万同,加上征召的民夫和沿途就地汇集的中亚新兵,也应该五十余万,这个情报应该是不会错的,那岂不是指真正在铁路上行进的苏军应该最多二十余万人,那又如何接着给予张学良部重创?

当李成玉把这个疑惑说出来时,蒋百里马上说道:“苏军的反应也相当快,当冯玉祥后撤至阿希科尔湖死守后,苏军却放弃了在阿希科尔湖全歼冯玉祥部的打算,而是只留下了十万人运动到阿希科尔湖,牵制冯玉祥部,其余二十余万大军也绕行广阔的别特帕克达拉草原北部,绕过了阿希科尔湖,在草原中部转道南下,突然出现在了卡雷卡姆,与正面由铁路行进的苏军对希姆肯特一带的张学良部发起前后突袭,张学良部猝不及防,反陷入苏军夹击之下,如此方才损失九万余大军,最后张学良部被迫撤至江布尔一线重新布防,但因为卡雷卡姆和希姆肯特落入这支苏军控制之中,阿希科尔湖的冯玉祥部和江布尔的张学良部反而被切断了联系,只能各自为战,现在都正遭到已经在希姆肯特和克孜勒奥尔达稳住阵脚的苏军猛攻,只怕接下来冯、张两部损失还会更大,毕竟他们现在的总兵力比苏军还要少了,且这支苏军携带了一大量重武器,冯玉祥部的重武器却大半损失,不管是兵力还是装备或士气都已经不足以与这支苏军对抗了,形势危急啊”

形势确实很危急,冯玉祥和张学良部的这支军队本是要沿铁路西进乌拉尔河切断苏联东欧平原与中亚的联系,若这支大军失败,不单是这个任务无法完全,导致苏军即便丢掉乌拉尔山脉,也可以通过乌拉尔河源源不断的调入大军增援中亚和乌拉尔东坡的苏军,还有可能因此被苏军反攻拿下阿拉木图和巴尔喀什湖,且正在费尔干纳盆地作战的中国南路军也将就此与北面的阿拉斯加军队失去联系,而第三方面军在卡拉干达也同样可能面临苏军从后背的进攻,与阿克莫拉的布琼尼军队反过来对第三方面军形成夹击。

如此现在阿军取得的战略主动权将突然间再次易手,此前一切努力都将变成无用功。

“怎么会这样,冯玉祥也是老将了,苏军如此大规模的分兵异动,他们事先怎么会一点也不清楚?”刘楚雄等人都是摇头大惑不解。

“弄清楚这支苏军的指挥官是谁没有?”叶枫马上问道,能在冯玉祥面前玩出这一手,以总数差不多的军队给于冯张两部军队如此重创的应该不会是无名之辈。

“弄清楚了,主帅正是苏军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大将,而率军伏击冯玉祥的正是此前总统要求过前线要重点关注的罗科索夫斯基。”

“什么,沙波什尼科夫,罗科索夫斯基,居然是他们两个人,这就难怪了”叶枫闻言差点再次跳了起来。

不过没有人认为叶枫大惊小怪,虽然对于罗科索夫斯基,此前在叶文德等人眼里,此人只是无名之辈,为何叶枫要如此重视也并不能让人理解,但这个沙波什尼科夫却是大名鼎鼎之辈,绝不比铁木辛哥甚至布琼尼的名声弱到哪里。

鲍里斯?沙波什尼科夫,生于1882年,此人不仅是苏联大将、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而且还是一位成果卓著的教授。他写的《军队大脑》一书阐述总参谋部的作用,堪称经典,对苏联红军的正规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虽然他1918年参加苏军,直到1930年才加入苏联。但其战争经验却极为丰富,早在1901年就开始服兵役,当然当时是沙俄军队。1903年毕业于莫斯科军事学校,1910年又毕业于总参军事学院,沙俄时代曾在土耳其斯坦军区和华沙军区担任过指挥和参谋职务。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10月起任上校团长。

十月后,1917年12月在高加索掷弹兵师部队军事委员会代表大会上被选为该师师长。国内战争时期,始任最高军事委员会司令部作战部部长助理,后任当时的苏俄军事委员会野战司令部情报部部长。1919年3月起任乌克兰陆海军人民委员部第一副参谋长,10月起任作战部部长。参与制定了1919年10月对邓尼金军队的反攻作战计划,并为1920年西南方面军西方面军和克里木地区战局计划的制定者之一。

因参与制定了粉碎国内反和武装干涉军各项重大战略计划,并积极致力于计划的实施,曾荣获红旗勋章。

而在国内战争后,他作为前沙俄军队出身,仍是步步高升,且成为为数不多的逃过大清洗的有前沙俄军官经历的苏军将领之一。

1921年2月起任工农红军第一副参谋长。1925—1928年先后任列宁格勒军区和莫斯科军区司令。1928—1931年任工农红军参谋长。1931—1932年任伏尔加河沿岸军区司令。1932—1935年任伏龙芝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1935—1937年任列宁格勒军区司令,直到1937年5月起任红军总参谋长。

毫无疑问,仅仅是看此人的履历就可以清楚的看到,此人不但具有丰富的司令部工作和指挥部队的实践经验,同时对苏联武装力量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对巩固和完善武装力量及培养军事干部也做出了重大贡献。

沙波什尼科夫在发展苏联军事科学和总结国内战争的作战经验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他参加了条令制定委员会的工作,这些条令反映了苏联军事理论的基本原则。他在《军队的大脑》这部具有重大价值的著作中,阐述了关于未来战争性质的基本观点,深刻揭示了指导现代化战争的特征,提供了作为最高统帅部指挥武装力量机关的总参谋部的作用、职能和机构的广泛知识。

可以说这人具有非常清晰的头脑和观察事务的眼力,这是一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官所必不可缺少的能力。而且他在任总参谋长时期,当时苏联在发动对芬兰战争时,几乎大部分红军将领都认为芬兰不堪一击,苏军很快就能获得胜利,唯独他泼了几次冷水,只是当时未被采纳罢了,直到后来苏军真正开始在芬兰遭到几次大败,他的建议才开始渐渐得到重视,把铁木辛哥从波兰战场调到芬兰战场组建西北方面军,抽调大批精锐加大对芬兰的攻势就是出自他的建议。

这样一个人突然离开红军总参谋长的职位,带领伏尔加援军进入中亚完全出乎大家的意料,必然也将大大增强苏军在这一带的指挥力量,将给阿中联军造成很大的压力,从此次他玩了冯玉祥和张学良一把就可以证明其能力了。

“他不是总参谋长吗,并没有情报显示沙波什尼科夫离职啊,此前也没有情报显示,这支苏军的主帅是沙波什尼科夫。”对苏战争是所有人都很关注的,李成玉等人地位不一般,即便退休也比别人知道的更多,沙波什尼科夫这样的总参谋长的去向当然是会受到关注的。

“不用说,这次我们上了苏联人的当。在此这前我们从没有意料到,一个总参谋长居然会亲率援军进入战场,以他的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