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895淘金国度-第9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两千人不到,可见亚柳特卡部队在阿克莫拉死战之惨烈。以五万大军挡住阿军几乎十倍兵力,还坚守了五天,这的确算是一个非常漂亮的战绩,虽败犹荣。

甚至亚柳特卡牺牲后,就因为这次阿克莫拉死战,东方面军司令部和莫科斯最高统帅部都没有再追究亚柳特卡擅自命令撤退的责任,而是在得到亚柳特卡战死消息后的第一时间,追授了亚柳特卡“苏联英雄”称号,并追授其为大将,将几乎已经完全失去编制的二十三军命名为“第二十三模范军”,给予特殊编制,宣布第一时间在第二十三军原成立地喀山重新组建英雄的第二十三模范军。

但是亚柳特卡付出生命所争取来的五天时间对德尼索夫来说远远不够,因为就在这五天当中,两翼的阿第十九和二十九集团军扑上来了,还有几个特设兵种师,使得沿途袭扰和狙杀突击的阿军总数达到了三十多万人,加上科克切塔夫的第八、第十四集团军已经阻住科克切塔夫南部,使得撤退部队中最快的先头部队也总是面对科克切塔夫而望而兴叹,最终不是被消灭,就是狼狈撤回与大部分会合。

加上现在阿克莫拉被阿军占领,整个阿克莫拉以东以南都在阿拉斯加控制之下,第二十六、二十七集团军随即北上衔尾急追,布拉德。范迪则率领第二十集团军和装甲四师、五师等兵种师共计二十五万余人从阿克莫拉西进,沿西向铁路杀向了库斯塔奈、鲁内、马格尼托哥尔斯克等地,便得现在唯一有可能救援接应科克切塔夫和阿克莫拉的西面苏军面临极大压力,已经无法再chōu调兵力东援接应。

如此整个撤退过程变成了一场追逐围歼战,阿克莫拉数十万军民在铁路jiāo通被破坏后,已经不得不铺散成几路大军分头找jiāo通线北上,导致现在的阿克莫拉和科克切塔夫之间数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到处都在上演着苏军一边逃一边突围,阿军一边追一边新设狙击线,一步步的迟滞苏军的撤退速度的壮观场景。仅剩的数十公里路程似乎成了一道天堑一般横在了阿拉斯加莫六十万军民的眼前。

不,事实上到这个时候,阿克莫拉撤退军民已经远没有六十万之多了,七天来的撤退突围,不断有人掉队、失踪或被阿军消灭、俘虏,特别是那些训练不足,甚至部分拖家带口的普通平民,基本上已经大半因掉队被消灭或俘虏。正规军同样损失很大,担任前导的二十二军至少已经伤亡三分之二,基本上被打残。

算起来,现在的阿克莫拉大军最多还有四十余万人,而围追堵截他们的阿军则已经多达七十多万人,并已经再次呈现了包围态势,即便他们可以死战一把,突破这最后的数十公里距离,回到科克切塔克夫,只怕也还要付出很大的伤亡。

德尼索夫不知道最终能否彻底完成突围撤退,更不知道最后能有多少士兵可以回到科克切塔夫。但他相信能剩下三十万人回到科克切塔夫就是一次重大胜利了。

如此大的伤亡,让此前坚信撤退一定可以取得成功,因此而大力支持并亲自执行亚柳特卡撤退命令的德尼索夫也不免有了一丝动摇和后悔。

现在即将再次陷入包围,如果真的不能提前突围出去,而在野外被包围,那当初还不如不撤退,毕竟有阿克莫拉要塞坚城支撑,可以比在野外作战多支撑一些时间。

如果最终这几十万军队全军覆灭,亚柳特卡将军和二十三军数万将士也等于白白牺牲了。不管如何,必须将这支大军尽可能多的带回科克切塔夫。

因为没有得到足够的休息,双眼赤红的德尼索夫站在山岗之上,看着山冈下方正列成数队,衣衫褴褛,疲惫的快速跑步行军的十数万将士,暗暗握了一下拳头,再次在心中发下了誓言,哪怕牺牲他自己,也一定要让尽可能多的士兵撤回到科克切塔夫。

“各他部队现在情况如何?”德尼索夫手持着望远镜,不住的四处观察,一边问自己身边的参谋。

“参谋长,情况不太乐观,骑兵八师在马金卡以东的阿克苏镇被阿第十八集团军缠上,已经牺牲六千多将士,另外第六机械化军在马金卡西北面的巴尔卡希诺地区与阿第二十九集团军遭遇,阿第二十九集团军在这里布置了一道防线,第六机械化军只有三万多人,不足以与阿军一个集团军对抗,不得不向马金斯基一带的中部主力靠拢,阿第二十九集团军已经顺势推进,意图将攻击线向马金卡压缩过来。另外接替二十二军担任先导部队的阿克莫拉警备师刚刚传来电报,称正在攻击科克切塔夫的阿第十四集团军已经出现在了怀钦斯克,这里是通往科克切塔夫的最后一个障碍了,我们要想成功回到科克切塔夫,这个障碍是我们无法回避的考验。”

“他们的第二十六、二十七集团军呢,现在已经到了哪里,距离我们还有多远?”德尼索夫皱着眉头问道。前有狙击,两翼有袭扰围缩之军,后面还有大股追兵,困境,撤退大军正在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困境。

现在只能寄希望于阿追击部队能晚一点到来,给他一点时间,集中全力突破怀钦斯克,那样他就有把握带领至少三十万大军回到科克切塔夫了。

“因为我们把阿克莫拉以北的铁路和主要公路给破坏了,所以阿追击大军目前的行军速度也不算太快,且我们有留下狙击部队迟滞他们的进军速度,但毕竟阿军势大,我们的迟滞力度不算大,最新情报显示阿追击部队已经到达了阿列克谢耶夫卡,距离我们大军的尾部最多就是一天的路程了。”

“一天!”德尼索夫喃喃的道,紧接着又握了握拳头道:“我们现在距离科克切塔夫最多只有六十公里,距离怀钦斯克最多四十公里,命令第十一集团chōu调两个师加入殿后部队,至少要狙击阿追击部队三天时间,这样就能为我们多争取一些时间了,其他所有部队从现在起不惜一切代价发起进攻,务必在四天内突破怀钦斯克防线,只要突破了这道防线,科克切塔夫的兄弟部队就能接应我们了,我们就能真正撤退入科克切塔夫坚守,也能与彼罗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的方面军主力恢复联系,重新得到补给。”

“可是参谋长,我们这次撤退仓促,加上铁路运输线中断,弹yào粮食补给不足,而原来为我们运送补给的民夫则大半掉队后被俘或直接在阿军袭扰战争中被消灭或俘虏,补给损失不少,特别是粮食,即便我们已经在三天前将一天三餐改为两餐,但剩下的粮食最多也就够我们支持三天了。”

德尼索夫闻言脸sè一变,仰天长叹了一口气,困难一个接一个,让承担着数十万军民存亡重任的德尼索夫也有些不堪重负的感觉了。没有人可以为他分担,亚柳特卡将军已经牺牲,克尔扎科夫不管有用没用,反正也已经死了,目前能作主的就只有他了。其他将领表现可不比他好,那些许多根本没有指挥过大兵团作战经验的新生代将领还嫩了一点,这些天以来,他都没有发现有谁能为他分担一下重任,或提出什么绝妙的建议。那些将领现在其实都很惶急,全在指望着自己下达各种命令,他们只是机械的执行,显然战争的紧张和困难的处境让他们已经失去了主见和思考能力。

“三天,那就三天,命令所有部队带够三天所需的粮食和弹yào,其他一切不必要辎重全部抛弃,快速向怀钦斯克推进展开集中攻势,这一次我们成败在此一举,务必三天内攻破这道防线。如果三天内我们无法做到这一点,那么粮食也没有了,我们也再没有逃脱的机会了。就赌上这一次吧。”

“是!”参谋感受到了参谋长的决心,再没有任何迟疑,大声应道。

随着一个个命令下达到各部队,整个科克切塔夫南部的马金斯克和怀钦斯克一线,苏军部队的行动节奏骤然加快,似乎暴发了最后的全部能量一样,一支支大军滚滚向怀钦斯克压去。

怀钦斯克,这个距离科克切塔夫南面四十公里左右的铁路要站只是一个xiǎo城,因为正处于铁路线上,且处于科克切塔夫高地的边缘要道,历来就是科克切塔夫的南面屏障。

当苏军突破马金卡的狙击线后,原本正在攻击科克切塔夫的第十四集团军便全军南移到了这里,只留下第八集团军还留在科克切塔夫城外监视城内苏军,防止城外苏军在缺乏压力后出城袭扰阿军后方。

此时的怀钦斯克,第十四集团军已经沿着这里布下了三道长达十公里的防线,八万将士枕戈以待。

祖文辉亲自指挥第十四集团军的狙击,此时的他就站在怀钦斯克城内最高点——钟楼之上,举起望远镜不断的观察着对面。

他早已经收到了侦察部队传回来的情报,苏军即将到来,怀钦斯克大战即将爆发,现在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就只等着阿克莫大军一头撞上来。

二十多分钟后,远方尘土飞扬,一支支苏军高举的镰刀铁锤旗帜出现在了他的视线当中。苏军“乌拉”的呐喊声震天动地,一出手就用重拳,毫无试探xìng动作,由一支数百辆的坦克集群领头向着他们的防线冲来,声势惊人。

看到这个场面,祖文辉神sè平静,没有任何紧张之sè,直到苏军距离防线不到五里距离时,才放下望远镜,冷冷的下达了命令:“开炮!”

【第671章新中亚五国】

第671章新中亚五国

而就在苏军向着要活命就必须突破的阿军最后一道阻击线怀钦斯克发起不惜代价的进攻的同一天,也就是4月6日,中亚地区再起涛天风làng。这股风làng对苏联人所造成的冲击之严重,对世界各国所产生的影响之大,对中亚地区的战场形势推动力度之强让人瞠目。

就在这一天,刚刚回到克孜勒奥尔达才两天的十一个义军领袖发表全球通电,宣布结成中亚民族独立阵线联盟,这个联盟将成为中亚民族独立的政策指导xìng协调组织,为中亚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提供、制定统一的规划和政策。

但这个组织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政fǔ组织,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政党xìng组织,由一帮具有同样理想和宗旨的民族运动志士联合组建的一个跨国xìng政党组织。

而因为是跨国跨民族的联盟,形成了自然的分支,一共五个分支,各有领导人,联盟最高主席职务就由五个分支领导人以一年为限轮值担任。

而这五个分支其实才是中亚现有五个苏联加共和国内以这个五个加盟国的主体民族为根基,在未来的中亚民族独立运动当中统领五族独立运动的真正力量,联盟最高机构只提供参考和协调,及制定相对统一的政策和步骤,而具体执行则由五个分支分别对应一个国家执行这些计划,实现该国的民族独立。

如哈萨克民族独立阵线负责具体执行哈萨克的民族独立进程和计划。乌兹别克民族独立阵线自然是负责具体执行乌兹别克的民族独立进程和计划的分支,其他土库曼、吉尔吉斯、塔吉克民族独立阵线当然也是同理。当然,事实上他们也各自成为国家的执政党。

可以说在实权上,联盟的实际权利是非常弱的,无法具体干涉各民族内部的运作事务和决策方针,真正的实权都掌握在五个分支政党当中,之所以要成立一个联盟,主要还是因为现在的中亚五族独立是命运一体,且会在争取独独立的过程中发生多民族合作关系,甚至跨境作战和活动更是极为正常的,这就需要一个统一xìng的协调组织,以免在跨境活动中配合不力甚至发生矛盾,因此在阿、中两国的支持下才有了联盟的产生。

但相应的,这事实上也只能算是一个临时xìng的联盟,在苏联中亚统治崩溃,五国真正实现全境独立后,这个联盟即便还会保留,其作用也会更进一步弱化,阿、中两国也不会愿意看到这个联盟保留下去,因为那会使得中亚五国逐渐形成抱团,通过这个组织联合起来,他们对抗阿、中影响的能力将会大增,这将大大增强未来的中亚五国领导人实现完全自主甚至意图摆脱、阿中控制的野心。

中亚独立阵线联盟成立后,其总部暂时将设在克孜勒奥尔达,由哈萨克独立阵线主席哈桑诺夫担任第一届最高主席,同时经整个联盟决议,将暂时把克孜勒奥尔达义军更名为中亚民族联军,并以哈、乌、土、吉、塔五族为主干,分别成立五个军团,即哈萨克军团、乌兹别克军团、土库曼军团、吉尔吉斯军团和塔吉克军团,至于义军内的其他民族成员,则以哈桑诺夫等人没有公开的那幅新疆域地图为主,其原生活在五国内哪个国家,就加入哪个军团。

其中哈萨克军团人数最多,达三万余人,而乌兹别克军团和吉尔吉斯军团都有两万余人,土库曼和塔吉克军团则只有一万多人,另有几个hún编的独立团、营和装甲团、炮兵团等兵种团营。各军团人数不一,也是跟克孜勒奥尔达集中营内本身关押的各族人数量不等的缘故,因为集中营本是设在哈萨克境内,所以哈萨克人或者说原本生活在哈萨克境内的人较多,哈萨克军团的兵力也就最强。

不过有意思的是,这其中有不少人如果按照新疆域划定,已经不属于中亚五国的人口了,特别是原生活在巴尔喀什湖以东、卡拉干达以北和乌拉尔河区域的各他民族(如果是哈萨克族人最终是要迁回新哈萨克的,所以仍会属于新哈萨克的人口),虽然加入了哈萨克军团,但他们事实即将成为阿拉斯加人或中国人了。

当然这也没有关系,毕竟现在中亚新五国还未成立,条约还没有签订,而且根据与阿、中两国达成的协定,这支联军未来就将做为中亚五国的国防军野战部队,参与联军行动,同归中亚战区司令部管辖,所以就算有阿拉斯加人和中国人也不算出奇。

中亚民族联军的总司令由联盟轮值最高主席兼任,但军队训练和指挥作战由总参谋长负责,米沙夫担任首任总参谋长。本来这支军队的最高指挥官一直是谢尔绍夫,不过谢尔绍夫如今已经不可能直接指挥军队作战了,对他来说,政治才是他现在的主要工作。

而米沙夫担任总参谋长后也将作为这支部队的直接指挥官,而加入中亚(联军)战区司令部,成为中亚战区决策层的一员。

当然因这支联军目前要归入中亚战区,其调动作战区域不定,无法成为中亚五国在争取独立时的作战部队,所以在这之后,阿、中两国会逐渐帮助新政fǔ就地征召新兵,为他们训练警察部队和国防军治安部队,成为新政fǔ暂时唯一的治安、防卫和作战力量。

至于缺少野战部队也不成问题,毕竟各新政fǔ就算有一定的野战力量,也不足以自行对苏军发起大规模行动。只能靠阿、中两国大军向境内苏军发起作战,新政fǔ只要派出行政管理人员和一些政fǔ代表随着阿、中大军不断推进,在一个个占领的城市内建立政fǔ机构,行使行政管理权,宣示主权就够了。

就在宣布结成联盟后当天中午。一封更加惊人的通电发出,哈萨克民族独立阵线宣布正式建立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临时政fǔ,并宣布将阿拉尔斯克更名为阿斯塔纳(哈萨克文的意思就是首都)成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新首都,由哈桑诺夫担任临时总统,卡里莫夫当选为政fǔ总理,奥塔巴耶夫则担任副总统兼临时议会主席。

新的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成立,哈桑诺夫这个临时总统自然代表新的政fǔ在第一时间宣布哈萨克斯坦退出苏联宣布独立,成为一个主权国家,并向苏联宣战。同时向海约组织提出申请,加入海约组织,种种变化一时间让整个世界一片动dàng,莫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