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第三帝国-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上午提出部队缺乏弹药和补给的几名军官都被逮捕了,送往遥远的西伯利亚集中营。那个说自己军队已经没有东西吃的军官更是在所有人面前被枪决了。有的时候我们无法理解这个道理:只要让几个人死掉,就算对之前死去的成千上万人有个交代了。

克利缅特?叶夫列莫维奇?伏罗希洛夫作为苏联元帅,现在正焦头烂额的看着手下们沮丧的站成一排等着他的训话。他这个月刚刚赶到前线,接手指挥接近崩溃的苏联红军入侵波兰的作战。而他的前任,已经在他到任之后几小时就被送往西伯利亚的集中营。

结果他接手了前线作战指挥权之后,苏联红军依旧没有能够取得对波兰作战的胜利,除了调集精锐部队攻入波兰境内的中路部分地区之外,苏联红军大部分战线上依旧在波兰边境附近原地踏步。即便是中路防线上的突破,也是在苏联红军混乱了几天之后,才缓慢推进取得的战果。

不过伏罗希洛夫元帅比他的前任幸运的一点在于,为了表明对前线攻击的重视,斯大林派出了他的三大心腹爱将,一起负责波兰方面的全部事宜。赫鲁晓夫还有叶若夫现在都在伏罗希洛夫身边,负责苏联红军进攻部队的政治工作。

不过赫鲁晓夫还有叶若夫这两个人,都是搞政治出身的。对于军事方面的事情一窍不通,却都想指手画脚显示一下自己的战略眼光,他们的干涉让苏联军队的进攻乏力雪上加霜。

先是叶若夫坚持苏联红军继续坚持部分主次的全线进攻,结果让苏联部队分散了重武器优势,连续打了一个礼拜,也没能前进一步,团级指挥官阵亡了三分之一,又抓起来处决了三分之一,依旧没能打开局面。

赫鲁晓夫看了叶若夫的笑话,决定改变这种策略。他比叶若夫有自知之明,还请教了一些红军指挥官,最终拿出了一个中央突破,直捣华沙的进攻计划。当然这个计划最终因为缺少中下层军官,集结兵力的过程混乱不堪,苏联红军自己先乱了起来。

最终伏罗希洛夫接过了本来早就应该属于他的指挥权,面对的却是一个烂到不能再烂的摊子。当然他的幸运并不是因为这些,而是因为赫鲁晓夫还有叶若夫两人决定隐瞒他们前线的失误,于是远在莫斯科的斯大林接到了苏联红军胜利的消息,伏罗希洛夫获得了更多的时间去争取苏联红军早应该获取的胜利。

波兰部队依靠坚固的防御工事稳扎稳打,给苏联红军造成了数以万计的伤亡,虽然现在因为缺乏预备队,整条防线都摇摇欲坠,可是再撑十天半个月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波兰守军发现苏联部队简直就是按照他们的防御手册在测试他们的训练成果:当他们驻守在村落的时候,这些苏联士兵笨拙的攻击付出了伤亡;而当他们退回钢筋混凝土组成的防御工事里防御的时候,退却的苏联人又上来送死了。

说白了苏联人简直就是在配合着波兰守军的节奏在打这场战争:在波兰人害怕退缩的时候,苏联人盲目进攻被打回老家,给了波兰抵抗的勇气;在波兰人弱小无助的时候,苏联人混乱不堪浪费了机会,给了波兰人喘息时机;在波兰人准备好了迎战的时候,苏联人又把自己的脸洗干净凑上来了……

赫鲁晓夫看着部队的伤亡数字,觉得自己额头上已经冒出了汗来。他在向汇报给斯大林的作战报告上署了自己的名字,而那个虚无的胜利中占领的土地依旧被波兰人踩在脚下。这种事情每过一天都是一种精神上的煎熬。

而坐在他对面的,曾经因为争宠而对立起来的叶若夫也面露沮丧,他也在那份前线获得胜利的报告上签字了,所以现在他完全可以体会到赫鲁晓夫的心情。他们现在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所以面对又一次失败,他的心情也糟糕透顶了。

伏罗希洛夫是三个人当中唯一一个知晓兵事的,他在拿到这份文件之前,就知道会有这么一次惨败。他现在的军队后勤补给乱成了一锅粥,在基辅和明斯克的物资堆积如山,可是能运往前线的物资却少之又少。德国人帮助修建的铁路数量并不少,可是因为调度水平上的差距,导致了这些铁路在战时连一半的运力都发挥不出来。

前线的士兵缺衣少食,弹药无法满足大规模战役的需要,如果这样还能获胜,那简直就可以说是老天保佑了。所以伏罗希洛夫从一开始就不相信这次进攻会取得想要的胜利。不过他必须让他的士兵上去送死,以此来换取两位斯大林亲信的支持和妥协。

“这一次的攻击为什么又失败了?伏罗希洛夫元帅!”叶若夫开口问道,看起来似乎是想找个理由把这次失败的责任给推脱出去。

赫鲁晓夫叹了一口气:“军队现在混乱不堪,很多政委向我报告已经没办法再敦促军队前进了!至少我们要把粮食和弹药发下去,才能继续进攻!”

“如果……如果让斯大林同志知道了我们胆敢欺骗他。”伏罗希洛夫咳嗽了两声:“我们三人就都完了!……我们现在要想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把我们的谎言掩盖下去!”

叶若夫一看自己的责任是推脱不干净了,摇头说道:“再发动一次进攻?我们每失败一次,就会多一个窟窿!现在这个窟窿已经快要比天还大了!”

“前几天斯大林同志在莫斯科召开了会议,点名表扬了我们三人。”赫鲁晓夫唉声叹气的说着自己获得的荣誉,他从来都没有像现在这样害怕上司的夸奖:“颁发了给我们的奖章,还准备在各大军区开展研讨这次胜利的座谈会。”

“进攻是不可能了!军队已经到了极限,维持下去不出乱子,已经算是各个部门努力的结果了。”伏罗希洛夫想了想说道:“恢复过来最快需要2个月,明年1月初才能确保攻击能够顺利进行!我的前任指挥官死有余辜。”

见他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了死人,赫鲁晓夫还有叶若夫都跟着点了点头。但是两个人随后就又愁眉苦脸起来:既然军队拿不到想要的胜利,那么这个已经吹嘘出去的胜利要怎么做才能变成真的呢?

第190章190对你们充满信心

是啊,怎么才能让没有发生过的胜利变成真的呢?这个问题不止出现在伏罗希洛夫的脑海里,也出现在了赫鲁晓夫还有叶若夫的脑海里。这个必须成真的胜利是他们三个人的保命符和封神台。

“从西班牙那里得到的消息。”伏罗希洛夫仿佛重新开始了一个话题,说起了毫无关系的事情:“德军现在已经攻克了克拉科夫,威胁到了波兰中部城市拉多姆。他们在波兰北部已经打通了但泽走廊,正在南下向华沙推进……”

赫鲁晓夫挑了挑眉毛,想要拍着桌子站起来大声呵斥伏罗希洛夫,不过按了两下桌面终究还是放弃了这个幼稚的打算。在斯大林身前小心翼翼了这么多年,他也不再是那个一提起资本主义国家就大脑充血的年轻人了。

叶若夫也是闻弦音知雅意,在脑子里盘算起利益得失来。在他的眼里,驱逐**人并且对共产国际大打出手的德国不算是一个难以接触的国家,而那个远在柏林的元首也还算是一个信誉良好的合作伙伴。

他叶若夫可对德国没有半点抵触情绪,甚至对这个自称第三帝国的国家有一些好感。他和那些德国的同行们在图哈切夫斯基案件上曾经心照不宣的展开了一系列的默契合作,彼此之间甚至颇有些神交的意味。

“我们派人赶往德国,重新和德国人达成新的协议。”叶若夫想了想说道:“只要再割让一些波兰领土给他们,想必他们也不会不同意我们的要求。”

“这件事恐怕没有那么顺利。”赫鲁晓夫摇了摇头说道:“德国大军已经逼近华沙,他们只要保持这种攻击速度,就可以很轻松的拿到他们想要的波兰领土,原有的条约反而对他们有利,他们不会同意重新签订条约的。”

可能连赫鲁晓夫自己都没有注意自己的态度,他并没有反对联络德国重新拟定条约的事情,反而是默认了这个提议,略微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意见。事实上他也知道战争已经改变不了结果,只能通过妥协来稳住自己的地位。

伏罗希洛夫一看这两个人都表态了,也就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不管成功不成功,我们总要试上一试。毕竟苏波边境上还有几十万波兰大军,有我们牵制他们才能如此顺利的进攻。只是不知道斯大林同志那一边该如何……?”

“我们会把报告递上去,需要元帅您跟着署名而已。”赫鲁晓夫一见事情定了下来,吐出一口浊气,哼了一声说道:“不过进攻必须继续进行!我们要给上面一个交代。”

“处决一批不听话的人,再集中一些二线部队的粮食和弹药,在某一个局部地区打出一场攻势来,还是可以做到的。”伏罗希洛夫赶忙说道:“只不过输赢就不能保证了。”

“管不了那么多了。进攻必须进行。”叶若夫看了一眼赫鲁晓夫,然后对伏罗希洛夫说道:“只要能说服德国人让出一部分波兰领土留给我们,你我回到莫斯科就是国家的英雄,如果事情失败了,也不用回去了,就在这里自己了断吧。”

“嗯!”赫鲁晓夫跟着点了点头:“叶若夫同志说的很有道理,为了我们伟大的祖国,为了伟大的领袖斯大林同志,不管德国人开出什么样的条件,我们都答应他们!”

“我们要什么?我们当然不会为难苏联盟友了!”同一时间,德国柏林元首府邸,阿卡多和奥古斯两人正坐在沙发上端详着波兰地图。阿卡多笑着对喝着咖啡的奥古斯说道。

“我的元首,想必原地踏步的苏联人一定着急了。他们的使者估计这会儿已经赶到罗马尼亚,和我们的驻军交涉着呢。”奥古斯对眼前一片大好的形势很是乐观,甚至比阿卡多还要激进几分。

“法国人按兵不动,想必是在等我们和苏联军队开战。英国人甚至偷偷卖了300万桶石油给意大利,暗中支持我们继续东进。借着这股东风,我们完全可以在一个月之后结束波兰战役。”奥古斯指了指地图上说道:“让默克尔派人去土耳其,见一见英国人的代表,和他们说说我们的困难……操作好了,把与法国之间的战争拖到1938年年初毫无问题。”

“我打算扩编20个师,3个装甲师,作为预备队开往德法边境地区。”阿卡多想了想说道:“这些部队从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匈牙利等地区征召,配备国防军的军官。”

奥古斯略微思考了一下,然后扶着下巴提出了建议:“我觉得可以让一些老兵返回军队服役,负责训练这些作战能力一般的外族部队。不过德意志人在这些部队里至少要占一半。”

阿卡多知道这是稳妥之见,点了点头同意道:“这是很稳妥的建议,不过会影响到这些部队开往前线的速度,也限制了下一步扩军的速度。”

“我的元首!”奥古斯摆了摆手,开口继续劝谏道:“有时候数量却是非常重要,可是不能因为过于急躁而放弃应有的质量!乌合之众会在你最希望他们给你惊喜的时候拖你的后腿。”

阿卡多叹了一口气,不好意思的咳嗽了两声:“奥古斯先生说的很对,是我过于急躁了。要随时提防两线开战的恶劣情况,所以我急着把军队扩充到一个足够的数量上。”

奥古斯盯着波兰的地图沉默了几秒钟,然后才开口给了阿卡多一个建议:“关于军队训练的事情,很多将领都有自己理解,在陆军中,最贴近元首想法的将领无疑是古德里安还有隆美尔,不过我想元首更希望他们继续在前线冲锋陷阵。”

看见阿卡多点了点头,奥古斯继续说了下去:“其次就是勃劳希契还有伦德施泰特(前面文章里的龙德施泰特,经读者建议在后文中使用伦德施泰特这个官方翻译)将军等人。用来练兵未免有些大材小用了。”

“博克将军?”阿卡多突然想到了在参谋部里最和他心意的老将军博克。

“既然元首有了人选,我也觉得博克将军足以胜任。”奥古斯赞同道。

“英国皇家海军最近也没有开战之后那么积极了,把我们的公海舰队逼进威廉港之后,他们就以监视为主,没有大规模出动的迹象了。”阿卡多暗自记在心里,笑着岔开话题道:“英国人还不想打仗!这个信号对我们非常有利。”

“与其不切实际的惦记着英国,不如想想如何在苏联人身上狮子大开口吧。”奥古斯笑了一下算是回应,自顾自说道。

然后他指了指波兰的东部地区,一张老脸上沟壑纵横:“要燃料和食品显然不太现实,万一翻起脸来这些长期供应的物资就等于是没有了。”

阿卡多点头:“奥古斯先生和我想到一起去了,我打算这一次和苏联做一回一锤子买卖,让他们立刻把我们要的东西送给我们。不过我卖个关子,请奥古斯先生猜一猜我打算要什么?”

同样是面对波兰守军,德国人现在的境遇却是完全不同的。隆美尔的部队在早些时候遭到了波兰军队的反击,不过他的部队顶住了反扑,重创了北部波兰军队。而同样英勇无比的波兰守军在东西两线上打出了完全不同的成绩。

在东部边境上,他们阻止了人数上占优的苏联红军的入侵,可以说是大获全胜;然而在西线防御战上,他们面对人数少于他们的德国国防军却节节败退,丢城失地一溃千里。

南面党卫军第三装甲师雷恩等人遇到的事情,在北部也发生了几次,走投无路的波兰骑兵向德军发起进攻,结果在面对德国部队密集的火力攻击时崩溃,最终落得全军覆没的下场。

其实传说中波兰骑兵冲击德国坦克的事情并不常见,波兰军队也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样的愚昧无知。这些攻击德**队的骑兵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在撤退的途中被德国坦克撞上进行被迫的反击;一种是因为奉命突围不得不硬着头皮发起进攻。

不过无论哪种原因,配备了大量骑兵的波兰军队确实曾经在局部战场上用骑兵冲击德国装甲部队,并且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当然,这些骑兵不只是冲击德国坦克部队,他们还攻击德国步兵,攻击德国骑兵……恰当的说,他们是攻击遇见的任何敌军部队。

北部的德**队以第7装甲军为先锋,一路向着东南猛攻,如同一把巨大的斧头,劈开了因为侧翼被威胁刚刚缓慢撤退的波兰莫德林军团,把这个在东普鲁士南部边境地区死守了3天的波兰军团彻底打垮了。

莫德林军团总司令在自己的指挥部里自杀,整个东北部的所有波兰守军被收进了一个庞大的口袋,失去了补给还有后方的50万波兰守军向德军投降,整个波兰北部的门户打开,华沙和德军前锋部队之间,隔着的仅仅是短短的几天路程了。

就在这个时候,失去了所有军队消息的波兰领导人接到了一封法国人发来的充满同情意味的电报:我们全心全意分担你们所受的痛苦,并且对你们继续抵抗充满了信心。



猜猜元首要苏联人付出什么?

第191章191苏联使者

斯大林这几天的心情不算太好,或者说可以算是非常不好。苏联红军在前线上损兵折将,他已经处死了几个前线指挥官,直到伏罗希洛夫元帅赶到了前线,自己又把最得力的两个心腹赫鲁晓夫还有叶若夫派了过去,才算是稳住了局势。

不过也仅仅是稳住了局势而已,这两个人并没有给混乱的前线带来新的希望,斯大林接到的依旧是一封接着一封汇报前线部队溃败的报告。和一帆风顺的波兰西线的德军比起来,毫无进展的苏联红军给他丢尽了颜面。

紧跟着他就接到了前线大胜的消息,这个消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