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第三帝国-第2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为了证明我们确实有这份诚意,土耳其将在两天内对冰岛英国政府宣战!”

这么说土耳其算是彻底的准备登上德意志的战车了,把对冰岛英国宣战之后进行的趁火打劫说得如此大义凛然,阿卡多觉得这些外交官们都应该去说单口相声,至少他们的嘴皮子绝对是一个无人能及的优势。

德国士兵用勇气还有鲜血打下来的战果,他们用嘴巴喷来喷去就能得到,这也就是所谓的三寸不烂之舌吧?阿卡多无奈的看了一眼默克尔,突然觉得自己能有这么一个人才挺好的。

默克尔看到了阿卡多的眼神,知道该是自己出马的时候了,于是他果断的挺身而出,成了今天两国结盟会议的主角。事实证明外交官的水平虽然重要,可是国力水平更加重要,默克尔面对土耳其使节提出的各种要求不动如山,双方你来我往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中东的战争自然不是土耳其出兵就算完事了,如果只是单纯的出兵占领一个地区,而且是那么远的一个地区,大家还坐下来商量什么,youcanyouup不就完了么,还费个什么劲呢?所以这种出兵自然是要伴随着今后整个钢铁轴心在中东地区的石油利益分配进行的。

也就是说,你土耳其出兵中东地区,打下来的地方要交出一部分利益给德国和意大利,这样一来德国和意大利才会承认土耳其在希腊的权力——其实就是互相买保险的一个过程而已。造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加固钢铁轴心的盟约力量。

三个国家甚至包括弗朗哥的西班牙,贝当的维希法国还有张伯伦的北部英国还有新国家爱尔兰,大家都伸出了自己的刀叉开始瓜分现在为止还是英美利益地区的中东油田。几个国家的代表每一桶每一桶石油配额的争夺,谁都有各自的道理。这些人贪婪的模样让阿卡多想起了当年的巴黎和会,想到中国外交官们看着一群国家讨论瓜分自己祖国应得的利益,他就觉得浑身不自在。

最终利益分配完毕,最新的分配计划是美国依旧占整个中东油田产量的2成,德国占3成,土耳其出兵可以占2成,意大利、西班牙还有法国各1成,当地势力占2成,其他国家瓜分剩下的1成。大家都表示这样分配比较公平,也算是皆大欢喜的一个结果。

于是当天晚些时候,土耳其的这些秘密赶到德国的外交官高调的出席了一场由克虏伯举行的酒会,双方在酒会上表现出了良好的合作意向。

第二天上午,双方外交官在柏林的德国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上正式确定了联盟关系,土耳其加入钢铁轴心,成为这个集团的新成员。

这个打击对英国来说有些巨大,在地中海的战争形势立刻变得更加恶劣。原本还在计划反击隆美尔的巴顿还有蒙哥马利立刻放弃了反击的打算,开始玩命加固托布鲁克要塞。

同一天下午,土耳其正式宣布对冰岛英国流亡政府宣战,这个消息震惊美国朝野,美国在中东的利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美国总统罗斯福立刻召见了德国驻美国大使,询问轴心国集团在中东的未来军事行动计划是否针对美国。

525机会

“大使先生。元首阿卡多的特使古夫刚刚离开美国还没满一个月的时间,按理说我此时此刻不应该如此急着来找你谈论这些问题,可是德国和土耳其在中东地区的合作让我们深感不安。”一见面,美国的罗斯福总统就开门见山的表示出了他对中东局势的不满。

德国的大使当然是有备而来,国内早就已经把立场通知给了这个重要的外交官员。所以这名德国大使立刻对罗斯福回答道:“总统先生,美国在中东的利益德国没有兴趣,我们只是在为世界的和平努力而已。”

罗斯福很想拍着桌子大声的告诉这名德国大使“你们这是在发动战争!”可是他最终还是放弃了那种毫无作用的歇斯底里的咆哮:“我只看到了一场新的战争,并没有看到德国有结束战争的想法。”

“总统先生,德国原本希望和西部的苏联还有东部的英国都实现和平。您也看到了无论是战败的维希法国还有北部英国都已经与德国签订了和约。”德国大使回答道:“可是苏联的斯大林政府还有冰岛的英国原皇室都拒绝和德国进行和谈,这让元首对德国面临的战争形势深感忧虑。”

“您知道我们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为了实现和平,所以我们不得不加强对支持冰岛英国皇室的中东英国殖民地发起进攻,这样一来战争将会更加快速的结束。”最后,德国大使在长篇大论了半个多小时之后,总结了德国人民扩大战争的苦衷。

你们入侵了波兰,入侵了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入侵了丹麦挪威,入侵了法国,入侵了英国……你们把好处捞光了,把威胁差不多都清除了,现在你们说不玩了。想和平?你们德国人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无耻的?啊?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心中愤恨的骂了一遍之后,终于有了开口的机会:“可是你们在中东地区挑起战争,会影响到美国的石油开采,这可能要影响到德美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德国已经四面树敌了,相信元首先生也不愿意看到美国成为德国的敌人吧?”

“当然!总统先生!”德国的大使点头同意罗斯福的观点:“德国政府从来也没有想过与美国为敌,我们两个国家都是富有强大的国家,我们之间的战争足以让世界制度崩溃。这明显是非常不明智的决定。”

“那么,大使先生,我们美国非常重视中东地区的稳定,这也是德美两国之间的共同利益。”罗斯福想了想之后开口说道:“如果,我能说服一些当地的阿拉伯人,将石油卖一部分给德国。并且保证这些石油可以运到德国手中,中东的形势能够维持现状么?”

德国大使显得为难起来,他显然没有得到国内有关美国妥协之后的行动指示。不过他还是表现的很有谈判技巧,打出了“拖”牌,对罗斯福说道:“这我必须询问国内之后才能答复美国总统您了,希望您可以理解我的苦衷。”

罗斯福点了点头,美国这次妥协是国会的临时决定。他一直主导的利用英国限制德国的计划出现了崩盘的趋势,国会内部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声音,这些声音正在加强,逐渐拥有了可以挑战罗斯福与犹太人联盟的实力。

这里面包括美国的纳粹党,一些孤立主义者,甚至很多敌对党派的议员都加入其中。他们站在另一个角度看待德美关系,觉得即便在未来出现一个强大的德国也不足为虑。他们自信美国的经济优势,觉得这个时候卷入胜负未知的战争非常不明智。很不幸的是这个论调得到了大多数民众的支持。他们认为美国不应该再次卷入欧洲的战争。

而事实上美国的投资并非全部都有回报,罗斯福政权援助英国的坦克还有飞机甚至是军舰换来了很多原本属于英国的海外军事基地,这些基地让美国在未来足以保持一个相对于优势的国际地位。

不过最近英国的国力似乎已经被榨干了,英国政府再也无法有效的行使其对殖民地的绝对控制权,一些依靠出卖殖民地特权来换取美国援助的办法,最近两个月已经不太好用了。但是在另一个方面,美国的“志愿军”在北非的作战就像是一个无底洞。每一个月它都会消耗掉从中东开采出来的石油,并且需要国内军工厂生产坦克还有飞机加以补充。以托布鲁克战役为例,巴顿一口气打光了400辆坦克,这些坦克全部都要从美国本土补充到北非战场。

这么一来美国国内就有了不同的声音:如果德国保证美国在中东的石油利益。那么为什么要在北非帮助英国人和德军拼个你死我活呢?德国和美国和平相处难道就一定不如压制德国获取的利益大么?

罗斯福被这种短视的论调给彻底拖累了,这种只看眼前利益的做法简直就是自欺欺人。德国不同于美国,它是一个大陆国家,曾经悲催的地理位置一旦在打开局面之后就会有很多好处——这个国家与亚非欧的联系自然要比游离在外的美国紧密的多。

都不需要德国刻意做什么,钢铁轴心就会把美国孤立在主流国际环境之外。到时候人家不带美国玩了,美国又能如何?以南北美的实力向整个亚非欧开战?那时候才是真的陷入到势均力敌的战争之中。

现在对德国开战,那是正正好好的“趁他病要他命”,可是国会的那些蠢货却在想着如何与冰岛英国皇室划清界限,与强大的德国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虽然很多有识之士依旧支持罗斯福,美国的军火装备依旧在源源不断的运往北非,可是罗斯福感觉到了阻力,感觉到了自己的力不从心。这样下去只要德国在北非确立了战略优势,把地中海还有巴尔干收入囊中,美国差不多也就被提前踢出国际局势了,到了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的悲剧到极致。

当然在苏联那边的投资也显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虽然苏联通过贸易把大量的原材料运往美国阿拉斯加地区,但是很多军事援助没有运到前线,苏联也没有在正面战场上起到牵制德军的战略目的。

换而言之现在隐性的联盟英国…美国…苏联之间,只有美国在一直承担着消耗的角色,这显然不是罗斯福希望看到的局面。他希望能够在各个战场上消耗德军的战略资源,而不是用美国自己的战略资源去填苏联英国这两个不见底的深坑。

现在德国把战争的魔爪伸向了美国主导的中东地区,这个以往绝对会让美国资本家暴跳如雷的举动竟然被美国的资本家们忍下来了。他们竟然决定用一部分妥协来换取德国退让,这显然就是对美国一直以来支持盟友的添油策略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你再这么只见投入不见回报的支持英国苏联,我们可就要不客气了!

“给英国皇室发一封电报吧,我们在北非要全面采取防守态势了。”罗斯福想到这里,无奈的对身后的秘书说道:“给苏联的援助也暂停下来,告诉斯大林那边,他现在这么一个打法,我们美国人也供给不起。”

“加强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存在感,实在不行就把巴顿调过去!”紧接着他补充道:“我们必须以美国的根本利益作为前提去行动……中东石油的生产必须得到确保!将我们的一个师运到中东去,加强那里的守卫力量!必须小心土耳其人。”

这就是罗斯福深思熟虑后的对策了,他决定收缩美国在北非还有苏联的投入,加强美国在中东的力量,算是在没有扩大美**事开支的前提下,变相加强了美国对中东石油产区的控制力度还有防守能力。

这个时候他已经不再考虑让美国什么时候参战最为有利了,他现在正努力的维持现有的国际形势,来保证美国不被德国的速战速决提前赶出整场世界大战。他现在有点儿赖着不走的意思,只是咬着牙在等待,等待一个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

双方还是在等一个机会,如果德国抢先在中东动手,并且在北非取得胜利,那么美国出局,德国直接赢得世界大战的胜利;当然,如果美国得到契机可以提前参战,那么罗斯福就赢了,美国卷入战争之中,世界形势将变得更加扑所迷离。

罗斯福在赌,他不觉得美国置身事外是一个长久之计,他觉得美国卷入世界大战才是有利的。这是他和他身后的许多人的共同想法。他们坚信美国会成为未来的世界领袖,而不是被排挤在世界圈子外面的孤魂野鬼。

“现在,就看我们的对手是什么个想法了!”罗斯福叹了一口气说道:“是打算一口气打败美国登上真正的世界之巅,还是稳稳的收拾局面,连一个加入战争的机会都不我们。”

526固执

雷恩站在勃劳希契的面前,觉得自己和明亮的灯光还有高大的会场就是那么的格格不入。他感觉自己更适合坐在狭小的坦克里面,感受着冰冷的铁板给自己带来的那份安全。

巨大的万字国旗在周围的大理石柱子上,从最顶端一直垂到地板上,会场正中央墙壁那个用钢铁双爪抓着万字的雄鹰看上去巨大无比,看质地应该是铜质的,不过里面究竟是什么东西填充的,就只有建筑师知晓了。

爱丽丝自然是见过大场面的,她原本在柏林附近的防空基地里服役,当然还是来过柏林的,不过当她看见这个新建的巨大会场之后,依旧有些回不过神来。她突然觉得自己在前线的每一天都是值得的,因为自己的艰苦奋战,祖国才能有这么宏伟壮观的奇迹诞生。

“陆军上将博克将军到!”一名门口站岗的士兵立正敬礼,先到会场里的军官们也纷纷起身,原本因为大家小声交谈的嗡嗡声响立刻就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站起身子后折叠桌椅发出的当啷声。

将军到场,自然所有人都要立正敬礼,当然除非你是一名元帅。雷恩自然不是元帅,他现在还只是一个小小的中尉,要过一会儿之后才算是名正言顺的成为一名党卫军的上尉。

自从军方整合之后,武装党卫军就被划归给了国防军统一指挥,晋升还有人员任命也都由该部队所属的国防军上级部队统一执行。但是这一次的晋升有点特殊,所以党卫军的各级军政人物们也都纷纷到场。他们正在议论这个晋升的雷恩中尉到底是个什么人物,毕竟很多上校晋升少将无非也就是一份文件罢了。

“党卫军上将莱因哈特?海德里希到!”门口的卫兵似乎是觉得刚才喊出的人物还不够让人震惊,又接着喊出了一个可怕的将军的名字。虽然也是一个上将,不过恶名昭彰的党卫军上将的威慑力可不是国防军副参谋长能够比拟的存在。

在场所有的党卫军军官立刻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立正敬礼,抬起了自己的右手:“元首阿卡多?鲁道夫万岁!”进来的可是他们的直属上司,也就是老大的老大的老大……哪个敢不起立敬礼?

海德里希身材高大,走到了前排,看向了站在那里立正敬礼的雷恩等人,笑着走了过去

他来到雷恩面前,示意五名车组成员都把手放下,然后拍了拍雷恩的肩膀:“你给我们党卫军争了光,不错!所有人都应该向你学习,为帝国做出自己的贡献!继续努力,我很期待你接下来的表现!”

“……”后面一排可都是站在那里面露红光的党卫军将校军官啊,很多人虽然经常看见海德里希,可是多数人都没有机会和这个党卫军上将说话。他们这个时候听着自己的顶头上司勉励一名还不是上尉的军官,突然有种想要调换一下的念头。

要是……我站在那里该有多好?一名少校看着海德里希与那名中尉谈笑风生,嫉妒的想到。这是他晋升上校之后第一次认真去看一个中尉,仅仅只是背影他也看得很是仔细。

“陆军勃劳希契元帅到!”门卫似乎还是觉得现场不够轰动,继续喊出了一个名字。

他喊声过后,穿着军方元帅特制风衣礼服的勃劳希契就和自己的助手两个人走进了大厅。他的步伐很是矫健,很快就走到了还没有坐下的海德里希边上。

“元首阿卡多?鲁道夫万岁!”海德里希立正敬礼,看不出有多么尊敬,却也礼数周全。

“元首万岁!”勃劳希契回了一个礼,然后就把目光对准了今天的主角雷恩:“欢迎你回来,我们的小英雄。希望你的精神可以感染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

“不是吧?勃劳希契元帅也这么看好他?这个雷恩不会真的和元首认识吧?”一名中校问旁边的同僚。

“你问我?我问谁去?不过看这个样子,他很受几个大人物的重视就是了。”另一名中校看了一眼自己的同伴,开口回答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