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第三帝国-第3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步判断到底能不能猜中了。

这艘德国潜艇有可能向右逃逸,也有可能向左。对手在之前的缠斗过程中,多次使用了左满舵这个“假习惯”,这一次完全有可能反其道而行之,来一个右满舵摆脱他的追击。当然有可能正好相反,人家继续左满舵,玩一个高超的心理战手段,在智商上继续碾压。

到底是向左还是向右,这绝对是一个关键的选择,关乎到能否继续追杀这艘德国潜艇的关键选择。大胡子最终还是决定试一试自己的运气,听天由命的下达了自己的作战命令:“右满舵!向右追击!”

驱逐舰向右转向,继续在海面上高速行驶,不过这一次它不再有那样好的运气,等待它的依旧是空无一物的冰冷海水,而那个在北冰洋苏联近海附近制造了一起沉船惨案的德国潜艇,此时此刻已经完全逃出了追杀。

“看来现在我们是真的安全了。”普里恩艇长笑着和自己的声呐兵再一次确认了附近没有敌舰之后,开口对自己的手下们说道:“拿香槟出来吧,我们这一次又创造了奇迹!”

他确实已经创造了奇迹,在斯卡帕湾的战斗中,他就击沉了两艘战列舰,随后的英吉利海峡之战中他又凭借自己的运气击沉了一艘战列舰,现在他运气逆天,再一次击沉了一艘战列舰——看来“战列舰杀手”的美誉注定要伴随他传奇的一生了。

不是任何一个潜艇指挥官都有机会击沉对手4艘战列舰的,仅仅依靠技术还有运气都无法做到这一点,这种战绩需要逆天的运气加上娴熟的指挥技巧。而这类的战绩是不可复制的奇迹,所以在战争的历史长卷上,更加显得弥足珍贵。

当天的下午,苏联号被击沉的消息到达了摩尔曼斯克,苏联高层震动,一艘被命名为国家的战舰被敌军击沉,这对于斯大林来说简直是无法容忍的耻辱。不过苏联的高层立刻显示出了他们在遮羞手段上的高超技艺,他们把乌克兰号更名为苏联号,然后对外宣称被击沉的是乌克兰号战列舰。

其实这种事情另一时空中的纳粹德国也曾经干过,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也就是吕佐夫级装甲舰在战争中紧急更换名称,原本的德意志号被更名为吕佐夫号,目的就是为了避免战舰被击沉造成的国家荣誉损失。

“u…47号潜艇来电,他们在北冰洋的苏联海岸线附近击沉了一艘战列舰。这艘战列舰应该是苏联最新建造的苏联级,但是具体是哪一艘战舰,还要进行确认。”一名上校把手里的文件递给了邓尼茨,邓尼茨放下手里的统计报告,端详起这一份击沉敌方军舰的电文来。

“这一次还真的不好处理了。他已经是上校了,难道给他一个少将晋升?这明显不符合规矩啊……调回海军参谋部任职,似乎又有些屈才。”邓尼茨无奈的苦笑了两声,有时候手下人表现的太过优秀,确实让很多上司们头疼。奖赏已经快要到头,然而这些部下的成绩却是越来越大,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邓尼茨的副手听自己的领导这么说,赶紧献计献策:“不行的话……申请一下勋章奖励?”

“普里恩已经是橡树叶骑士铁十字勋章了,还怎么申请勋章奖励啊,再往上的级别,连集团军司令……等等!”邓尼茨说到这里眼睛一亮,显然副手的建议有另外一层意思,他领会之后觉得这个办法确实不错。

空军和海军还有陆军都憋着劲在勋章的数量上和质量上进行比拼呢,陆军推出了他们的魏特曼还有雷恩等人,而空军的王牌简直已经要烂大街了,同样的随着战争的持续,海军这边的铁十字勋章也不是什么稀罕物件了。

于是双方就开始比拼质量,海陆空三军相继诞生了自己的橡树叶铁十字勋章,如果这个时候海军把屡立奇功的普里恩推选上去,竞争全军第一枚宝剑橡树叶骑士铁十字勋章,简直就再合适不过了。一旦成功了,整个海军面上有光,如果推选失败,那么如何褒奖普里恩就是最高统帅部的难题了,和自己这边就没有什么关系了——这计策简直就是一箭双雕,绝对的锦囊妙计。

“给柏林发电报,把推选普里恩晋升铁十字勋章的提议送过去,击沉四艘战列舰的传奇潜艇指挥官,绝对是帝**人的楷模了!”邓尼茨想通了其中关节,立刻下了命令。

“是!”副手笑着立正敬礼,转身走出了邓尼茨的办公室。而此时此刻,在遥远的北冰洋海域,呼吸着寒冷空气抽着烟的普里恩还不知道自己的名字已经被送往柏林最高统帅部,竞争全军第一个宝剑橡树叶骑士铁十字勋章。

如果他知道的话,他宁愿和邓尼茨讨价还价:给我半年的假期吧,我什么狗屁勋章都不要!

第565章565雨季

乌克兰境内的公路质量确实不怎么样,大多数的公路都是土质并且质量低下的。而最近两天天气状况同样不怎么好,天降大雨导致乌克兰境内脆弱的运输系统差一点就崩溃了。

汽车陷入泥泞之中,轮圈上满是淤泥。士兵赶路的时候陷入泥水之中,用尽全力抽出来的却只有脚,至于鞋子就要再弯腰去用手捡了。

一辆军车停在泥泞的路边,上面那巨大的齿轮标志让人印象深刻。德国科技部门的实验部队,一直是战场一个比较另类的奇葩存在。他们经常在前线投入一些稀奇古怪的设计,有的确实让人印象深刻,有的则多少带着点黑色幽默的前置。

前几天,在白俄罗斯境内的部队接受了一次实验任务,实验内容是在一架飞机上安装两台火箭推进装置,用以让战斗机在几分钟的时间内突破800公里时速,成为“无敌战斗机”。结果这架飞机在空中因为结构问题解体,飞行员跳伞逃生。

这一次,他们带来的东西更加机密,从火车上卸下来之后就一路由党卫军的卫戍部队一路保护着来到了前线的实验地段,而这个实验的地段里,周围部署了不下3000人的保卫力量。

而且为了这一次测验,两个军方的王牌也从不同的集结地赶到了这里,他们已经不是第一次见面了,所以两个人很快笑着握了握手。

“很高兴见到你,雷恩?哈德,听说你在东线打的不错,不过我在英国的运气更好。”米切尔?魏特曼笑着对一边的雷恩说道。

雷恩笑了笑,没有开口说话。他半年的时间里长了一些身高,不再看上去那么瘦小,不过依旧是中等的身材,站在魏特曼身边穿着笔挺的军装。他刚从柏林回来,还没有返回前线,衣服是柏林宣传部门配发的新衣服,这让他看起来干净了不少。

当然,两个人一个从伦敦调回东线,还没有正式参战,另一个人刚刚在柏林休息了一段时间,所以此时此刻两个人身上的衣服穿着都非常得体,看起来就像两个男模在展示德国装甲兵尉官军服。

“两位,叫你们和你们的车组来,是想让你们在这里测试这个新型的未来坦克。这个是实验品,请诸位认真对待哦。”站在一边的,是科技实验部门的老熟人德蒙上校,这个科学狂人可谓是德国技术领域里少有的全才,甚至连新式飞机的设计工作都能找到他的影子。

不过他最拿手的,还是整合坦克的发动机和变速箱系统,让整个坦克的行走机构更加可靠耐用。他对着雷恩和魏特曼笑了笑,然后转过头去,看向了自己的手下们:“打开帆布,让我们的两个坦克车组看看,我们的新式武器。”

听到他的命令,几个背着枪的党卫军士兵开始七手八脚的掀起蒙着巨大坦克的帆布,等到全部掀开的时候,雷恩还有魏特曼两个车组才看见这个巨大的家伙。6对负重轮看上去比较宽大,整个坦克的车体比现在各国的坦克普遍要低矮,不过却更加宽大和修长。

整个坦克的炮塔是一个和虎式坦克差不多的方形炮塔,前面依旧是防盾的结构,不过显然这个坦克比虎式坦克的炮塔略大一些,而且还安装了一个不知道是什么装置的新奇物件。

“105毫米口径的火炮,上面的是模型还有配重,因为真正的火炮还在实验阶段,没有完成最终的生产线量产型号。”德蒙上校略显遗憾的指着炮塔上的假火炮介绍道:“而且这辆坦克配备了一个稳定调节装置,可以让坦克在行走的时候瞄准射击。这是非常伟大的发明设计。”

“能在行进的过程中瞄准射击?真的假的?”一边的安德烈显然对这个设计有些吃惊,开口问道:“和停车的时候精确度一样么?”

德蒙上校裂开嘴笑了:“当然不一样,这个系统根本就没有你想的那么神奇,就是提供了一个应急的方案,让坦克可以在前进或者倒退的同时,完成一部分瞄准的工作——即便是这样,这个装置也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这东西到底有什么用?”魏特曼车组里的炮长皱着眉头跟着问了一句:“如果这个东西不能让我们在行进间开炮,岂不是一个没有什么大用的装置?”

“这个稳定器可以保证坦克以较低速度前进的时候,在并不复杂的地形条件下,开炮命中对手。其实这是一个双向稳定器的前身,我们正在试验后续的型号。”德蒙想了想还是实话实说:“现阶段我们并不打算在坦克上投入精力去大批装备这种不成熟的稳定器,所以只有试验车上装备着这种装置,在量产型号上我们把这个东西取消了。”

不成熟就绝不使用么?还是一如既往的谨慎并且考虑到可靠性还有生产环节啊。雷恩笑了笑,想到那个总是把他当做孩子看的元首,不由得摇了摇头:“还有什么好东西?”

“其实我们真正准备投入量产的,是这个!”德蒙果然还有好东西藏着,他听到雷恩的问题,用手指了指炮塔上的一个怪异的装置,自豪的说道:“我们最新的车载夜视系统,可以在200米的距离上发现步兵,在300米的距离上有效的判断出敌方的坦克目标。”

“夜视系统?这个倒是非常好的想法,这样我们在夜里就能继续作战了。”雷恩一愣,然后点了点头。他的身边,魏特曼似乎更喜欢这种装置,一直抬着头看着那个奇怪的小装置。

如果说德国的豹式坦克还有虎式坦克是一脉相承的设计理念的话,那么这款新式的坦克就是一台全新设计的超级杀人机器了。整个底盘使用扭杆悬挂系统,更节省空间也更加可靠方便,减震的性能也更好。

全车采用新式的柴油机,变速箱第一次采用了降低车身高度的后置式设计。所以这辆坦克的整体车身高度,与现阶段主流的坦克高度比有了一个明显的下降。

更宽的坦克履带,更良好的坦克减震。这辆坦克的底盘确实已经全部完成了,不包括上面那个新技术比较多的炮塔,整个坦克的底盘部分都是使用了比较成熟的技术,并且非常易于生产。这是德国现在武器系统的一贯风格,也是德国坦克越打越多的根本原因。

因为整个坦克在装甲方面几乎没有拿出什么新的东西,只是更改了一部分的防弹外形,坦克的前装甲厚度增加了10毫米,其他的方面没有做出什么改动,所以整辆坦克的重量只有38吨而已,并没有增加太多的重量。所以这辆坦克的发动机依旧使用虎式坦克的发动机,只是略微改进了一点而已。

“司机,上去开一圈,试试看看,看看这种坦克的机动性到底怎么样。”魏特曼迫不及待的对自己车组成员说道:“看上去这个底盘不错,估计动力也应该很强劲。”

这辆坦克的动力和虎式坦克差不多,重量也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就是新坦克的重心靠后,操作的细节上有一点点的改变。在魏特曼车组的司机先生开了一段之后,鲍曼也对这辆坦克进行了驾驶测试。

“非常不错的底盘,驾驶的感觉很好,通过泥泞的时候也比虎式坦克的反应要流畅。”鲍曼跳下坦克的时候,对这辆坦克的底盘性能赞不绝口。

在这里测试的主要就是泥泞路面的通过性能。能够得到更好的测试结果,当然是皆大欢喜了。所有人都在评价这辆坦克的各种性能方面,很多是有用的提议也有很多是无法满足的奢望,不过周围的工作人员依旧在不停的记录下来这些前线士兵反馈的信息。

比如说有的坦克乘员希望坦克的装甲厚度再加厚20毫米左右,这样会让人更有安全感一些,不过这个提议会让整个坦克的重量提高5吨还多,直接让新式坦克的重量超过了40吨。

而另一些建议比较琐碎,类似坦克内部的炮弹储存位置,电钮的位置还有单兵自卫武器的摆放位置等等。这些看似微小的改进都是士兵们在战场上无数次死里逃生总结下来的经验,可以让很多人在残酷的战场上抓住最后一丝机会,活下来。

当然所有的问题都要汇总,在设计部门重新分级并且改进或者否决。一些好的改进将被体现在新的坦克上面,而一些不必要的方向则会被削减甚至取消。

“真的要换装105毫米口径的大炮?”对炮弹口径最关心的人不是安德烈,而是装填手马库斯。这位彪形大汉对火炮口径的变化最为敏感,因为每一发炮弹都是他用手推进炮膛的,在狭小的坦克空间里,他甚至可以用手掌传递来的微小变化,来分辨炮弹的种类。

“对!”德蒙上校点了点头:“我们要保证你们可以击穿任何想要击穿的东西。”

第566章566生命

阴森森的树林里,一名苏联红军士兵正端着步枪,瞄准一列从铁路上隆隆开过的装甲列车。他的眼神坚定,似乎决定与对手同归于尽。

“不要开枪!如果你开枪,我们就都完了!”他的身边,一名抱着枪的中年苏联红军士兵悄声劝说道:“这里至少有3000人,如果德国人打过来,我们就死定了。”

那名苏联年轻的苏联士兵依旧还是端着枪,他的枪口有一些微微的颤抖,他已经看到火车车皮上站着的德军士兵,看着对方站在装甲列车上专门设置的瞭望位上,钢盔下面那张同样年轻的脸庞。

他的内心在挣扎,使命告诉他应该扣下扳机,消灭一个敌人。但是他身后的树林里,有一大群苏联士兵。他们已经被困在这里十几天了,联系不上原来的师部,也不知道战争究竟进行到哪一步了。

这些苏联士兵不敢袭击路过的德国士兵,也不敢攻击后来连绵不绝的德军运输线。因为后方枪决投降者家属的命令,这些士兵也不敢轻易的投降。他们只是藏在这里等待,等待自己越来越糟糕的结局。

“我们已经尽力了,他们把让我们坚守阵地,我们一直坚守到最后一刻,几天的时间,我们没有离开过。可是他们把我们丢在这里就撤退了,连一个招呼都没打。”那名中年的苏联老兵无奈的说道:“斯大林同志不让我们投降,可是现在我们连子弹都没有多少了,不投降还能怎么办?”

他们原本奉命坚守附近的一个高地,掩护主力部队的撤退,可是打到最后整个地区的苏联部队乱成一团,他们在乱军中逃到了这个森林里,几天后聚集了大约3000人,可是伤兵还有一些逃兵居多。

大部分士兵都没有枪,很多是汽车兵,炮兵甚至是文职还有政工人员。他们只是不敢投降德**队,又跑不过德国的装甲部队,所以凑到一起,希望可以在这种情况下尽可能的活下去。倒霉的是,就在昨天,几辆后勤兵带来的马车上装着的粮食吃光了,现在他们只能走到森林的边缘想办法弄点吃的。

德军推进的速度太快,包围圈太多,所以很多地段都没有清剿梳理,大部分被打散的苏联部队散落在后方,不过最近德**队正在处理这些遗留的问题,他们动用部队寻找大规模的苏联残余部队,然后劝降或者消灭。

最终,年轻的苏联士兵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