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第三帝国-第3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西洋上称王称霸?

不过谁都知道意大利新老战列舰好歹也好几艘,加上巡洋舰数量上几乎是英国地中海舰队的五倍,结果这个巨大的差距最终还是没有填平意大利人心中的恐惧,这就未免有点太让人恼火了。

“我!我是为什么肯把斯图登特的伞兵就这么丢到非洲那片鸟不拉屎的破地方去?我为什么不惜保留一部分空军支援能力也要让伞兵在达曼胡尔那个该死的地方独自面对巴顿的坦克?”阿卡多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对着意大利的使臣破口大骂。

他用皮靴踩着地上那些破碎的玻璃,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来:“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能让意大利的海军能在德国空军的掩护下,封锁亚历山大港,歼灭或者夺取英国人的地中海舰队!完全困死亚历山大港内的十万英国守军!这是我们约定好的!约定好的!”

他恼羞成怒的走来走去,完全没有把脸色已经灰青的意大利外交特使放在眼里:“我的伞兵在达曼胡尔损失了差不多3000人!3000人!意大利的舰队呢?是不是唯一一个伤患是因为浪太大扭伤了脚趾头啊?”

也难怪阿卡多如此的愤怒,毕竟非洲军团的一切行动,事实上都是从意大利独自入侵北非埃塞俄比亚开始的,结果20万意大利部队没有能够完成他们的任务,反而被英**队赶出了埃塞俄比亚,一路上溃败回了突泥斯。要不是隆美尔在最后关头杀到,挽救了意大利的溃败,现在整个北非已经是英国人的了。

按理说整个非洲军团都是德国在帮意大利稳住阵脚,如果仅仅是进军中东,德国不如和土耳其联合起来,直接杀向中东来的更方便一些,现在这场非洲的战争,似乎都是在为意大利的战略在买单。

结果就是这么一场为了意大利利益的战争,双方约定好的攻击行动策略绝对是万无一失:德国出动伞兵奇袭达曼胡尔,意大利海军封锁亚历山大,隆美尔的部队正面敲碎盟军的防线——最终的结果就是歼灭所有英军北非力量,俘虏或者毁灭掉英国的地中海舰队,这完全符合各方的最大利益。为了确保意大利舰队的安全,德国还保留了一部分轰炸机和战斗机,想要在关节时刻跨海掩护意大利舰队。

可是最终执行的时候,意大利的舰队根本没有出现在它应该出现的位置,于是英国舰队从容的离开了亚历山大港,从苏伊士运河轻松逃走,竟然还顺带着运走了2万名英军士兵。

意大利的舰队没有出海,却有特使赶到了柏林元首府邸,陈述了一大堆意大利舰队无法出海的理由,拿油料还有准备工作未完成作为借口,还恬不知耻的希望德国高层能够理解意大利的苦衷。

“这件事上,意大利做的确实有欠考虑,这简直是在伤害两国之间的传统友谊。”坐在一边的奥古斯总理开口说道,他的先辈是大名鼎鼎的铁血宰相,他自然也不会对这种单方面占小便宜的事情无动于衷,于是看着已经快要被阿卡多骂吐血的意大利使节,慢悠悠的陈述自己的想法:“墨索里尼先生必须给第三帝国一个说法,如果他不给,我们就自己去拿!”

意大利使者用颤抖的手从怀里掏出了一个手绢,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墨索里尼给出的筹码并不多,他迟迟不拿出来其实有他自己的考量,毕竟之前德国在法国问题上、巴尔干问题上、还有北非问题上都非常好说话,这让意大利国内有些飘飘然起来,有论调甚至觉得德国人都是白痴,意大利只要尽情的捞取好处就可以了。

虽然这个论调的支持者并不多,但是墨索里尼确实有点忘记了第三帝国那可怕的国力事实上也是悬在意大利头顶上的一柄钢刀。意大利举国都奈何不得的巴尔干半岛,20万德**队就轻而易举的摆平了——这也就是说,不用从前线调兵遣将,仅仅是德国国内的常驻部队,踏平意大利就不是什么难事。

于是这个可怜的使节现在也不敢把墨索里尼那近似于挑衅的条件说出来了,他可真的害怕面前这位欧洲七成领土的实际统治者,第三帝国的元首阿卡多真的下令攻击意大利,那意大利差不多也就可以成为历史了。

既然意大利海军能被称霸世界一百年的纸老虎英国吓住,那它的陆军就绝对可以把横扫欧洲未逢一败的德国陆军视为神明。如果说英国海军是可怕的,那么德国陆军在意大利人眼中就是无敌的。让意大利守军去对抗无敌的德意志大军,这些人不立刻造反,也会马上投降。

“我的元首,作为意大利的外交官,我希望可以马上回国一次,亲自向领袖阐述一下这件事的危害性……”那名意大利使节擦完了头顶上的汗水,哆哆嗦嗦的解释道:“如果有必要的话,我们可以把海军的几个将领抓起来,任由贵国处置!”

其实放走地中海舰队也好,放走2万英国士兵也罢,这些都不是让阿卡多如此生气的原因。最主要的是这一次大撤退让阿卡多想起了他亲手扼杀掉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他不知道这一次小小的失误到最后究竟会给他带来什么样的隐患。正因为未知所以恐惧,正因为无法估计推测,所以他才紧张到歇斯底里。

“这件事不是一个小小的外交官可以解决的问题。”阿卡多摆了摆手,拒绝了意大利师使臣的要求,想了想才继续开口冷冷的说道:“意大利海军的事情先放一边,让墨索里尼亲自到柏林来见我,轴心国最重大的考验即将来临,这种时候我不希望出现任何不可预知的问题,比如类似这一次的单方面毁约。”

他走到使节的面前,一双因为休息不足带着少许血丝的眼睛如同鹰一样盯着对方,开口说道:“让墨索里尼亲自来找我,明白了么?调整好措辞,用最优美的外交辞令,如果你办不到的话,我就让霍特将军去请他!”

霍特将军是德国j集团军的总司令,他的部队驻扎在巴尔干半岛还有克里特等地区,是距离意大利最近的德国整编集团军,阿卡多这么说,威胁的意思已经非常明显了。

“我,我明白了!我的元首!我这就动身回意大利去,把您的邀请传达给领袖……”意大利的使节现在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倒霉了,别人来德国的时候,都是好酒好肉的招待着,甚至提出了一些过分的要求,德国的有关方面也会尽可能的答应下来,为什么自己来到德国之后,一切都这么不顺利呢?

意大利的使节逃命一般离开元首府邸的时候,阿卡多已经下达了j集团军和a集团军的动员令,德军已经做好准备在任何时候对意大利做出最坏的打算了。

奥古斯因为年纪的关系,还有最近为德国内政经济日夜操劳,脸上的气色并不太好,整个人也显得有些老态龙钟。他看了一眼逐渐平息了怒气的阿卡多,开口说道:“如果意大利真的不给我们埃及。也不让我们的宪兵和教官训练意大利的部队,您真的打算出兵意大利?”

“这是必然的事情。”阿卡多冷哼了一声,看着面前的战区地图说道:“埃及的苏伊士运河我们必须捏在自己的手里,既然意大利给了我们这个机会,我们就必须抓住。另外如果不全面加强意大利部队的战斗力,东线战场上我们敢用这些关键时刻拖后腿的蠢货么?”

奥古斯点了点头,又问了一个比较关心的问题:“如果我们夺下了意大利,那又要牵扯一部分兵力,还少了预计的数十万意大利盟军,这件事,似乎对我们不太有利?”

“一个连没有战列舰的英国地中海舰队都害怕的国家,你还指望他们敢违背第三帝国的意志?”阿卡多哈哈大笑起来:“准备好迎接墨索里尼吧,敲他一笔狠的就是了。”

奥古斯跟着笑了起来,慢悠悠的往外走去。

第674章674形势比人强

“他真的是这么说的?”当墨索里尼从特使嘴里得到阿卡多的要求的时候,不知道是被吓得还是被气的,他握紧的拳头略微有些哆嗦,看上去就像是一位老年帕金森综合症患者。

事实上意大利海军比起陆军来,战斗意志还有作战准备都更胜一筹。数十艘战舰停泊在港口里按兵不动的主要原因,其实并非完全是因为海军将领懦弱怯战,而是他们在懦弱怯战的心理作用下,忠实的执行了领袖墨索里尼的不在亚历山大港外围与英国海军地中海舰队决战的命令。

在墨索里尼看来,英国海军的地中海舰队确实打不过意大利的主力舰队,可是他和海军的几个将领碰头之后,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他和这些海军将领都认为,英国海军即便是最后被意大利海军围歼,最后意大利的海军也会损失两到三成。

理论上说,歼灭了英国地中海舰队,意大利海军在整个地中海上就没有了对手,即便是拼着损失吃掉对手,对于希望掌控地中海的意大利海军来说也不是什么不可接受的事情,不过墨索里尼是搞政治出身的,他想的并非只是完全的军事力量对比。

政客的眼里看到的东西往往更多更全面一些,有的时候是好事,有的时候就完全是悲剧了。墨索里尼的眼里,全歼了英国地中海舰队之后,整个“意大利内湖”上不仅仅有一支意大利海军,还有虽然实力较弱但是不可忽视的法国海军舰队,以及更加让墨索里尼担心的未来地中海海军分舰队。

所以,他觉得自己应该想点儿办法,为保留意大利海军的规模与实力做些什么。他觉得未来的地中海领域内,意大利海军应该保持一个小范围的绝对强势力量,为了确保这份力量,他决定背信弃义一次。

明眼人都知道,失去了亚历山大等沿岸港口之后,英国地中海舰队只有两个下场,要么离开地中海,要么向地中海区域内的轴心国力量投降。无论这两条路英国人选择哪一条,对于意大利海军称霸地中海的目标来说都没有什么本质性的影响。

至于更遥远的未来,墨索里尼懒得再去计较了,而他也确实没有让意大利海军远征印度洋的想法。对于缺乏远洋作战部署能力的意大利海军来说,称霸地中海就是他们这辈子能想到的最大的梦想了。

因为意大利加入轴心国,并且悍然发动战争的最高理想,或者说是最高战略目标,就是“建立起罗马帝国时代的辉煌”以及“让地中海成为意大利王国的内湖”,至于说其他的想法,意大利人实在没胆子去实践,也没有想象力去实践了。

建立起罗马帝国时代的辉煌这个口号,喊的有点儿太过好高骛远了,毕竟罗马时代的罗马政权拥有法国瑞士大半个德国还有整个巴尔干和几乎全部北非,不过现在除非意大利人疯了,不然别说半个法国意大利还是惹不起,让他们跑去命令德国交出慕尼黑给意大利重建罗马帝国这种事情他们绝对是万万不敢的。

所以墨索里尼现在魂牵梦绕的另一个口号“让地中海成为意大利王国的内湖”,就成了意大利高层心头最让人魂牵梦绕的最后一点儿念想了。所以几个意大利海军的将领联合起来蛊惑起墨索里尼,一起弄出了这么一个让阿卡多损失了整整3000德国伞兵的计划。

现在德国人亮剑了,而且是泰山压顶势如破竹,没有留给意大利人半点儿回旋的余地。要么答应一系列的丧权辱国盟约,补偿德国人这一次被戏弄的损失,要么准备迎接德国j集团军滔天的怒火。

墨索里尼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第一个反应是头晕目眩,霍特手里的j集团军那是他手底下那群废物陆军将领能够抵挡的?意大利要是有和20万德**队单挑的能耐,也不会在北非被几万名英国士兵追着打了。

他脑海中不停的闪过以往的战绩来:隆美尔和古德里安带领4个装甲师横扫法兰西,打得法国跪地求饶的同时,意大利部队被法国人打回了边境;几十万意大利部队被几万英军一路从埃及边境追杀回了突泥斯,现在北非战局隆美尔已经兵临开罗城下,准备在合适的时候拿他的元帅权杖了;巴尔干意大利部队被希腊和南斯拉夫打的满地找牙,最后是求着德国人帮忙才算是拿回了自己的面子。

想到这里他不禁擦了擦脸上的冷汗,一旦德意真的交恶,他几天之内就能看见德军合围罗马的美丽景色,他的那些陆军将领估计听到德国人打来了第一个反应不是组织抵抗,而是带人抓住他送给德国主子。

两天前当得知海军没有出海,而是放走了英国地中海舰队的时候,陆军的将领们就集体见了墨索里尼,当时意大利的陆军参谋总长声泪俱下的对墨索里尼说道:“一旦德军不顾两国关系进入罗马,意大利最多能够坚持1至2周……具体的时间取决于德军收拢俘虏的速度和推进速度,与意大利军队的抵抗无关。”

从那个时候开始,墨索里尼就知道,指望这些陆军将领奋战到底,创造一个战胜德军的奇迹,还不如在教堂祈求上帝一个闪电劈死阿卡多来的更现实一些。海军倒是支持他的决定,不过一旦德军兴师问罪,海军最多也就是给他一艘小船,送他到南美或者北美,类似的成功案例不少,比如戴高乐、英国皇室……

思来想去,墨索里尼觉得还是另外一条路更美好一点儿:去柏林往阿卡多靴子前面一跪,然后不管对方说什么都一个劲的点头,那么至少轴心国皇帝陛下阿卡多麾下第一忠犬的位置绝对是无人可撼的了。

“帮我准备一下吧,我亲自去一趟柏林。看来德国的元首阿卡多?鲁道夫先生对我们意大利人有所误解,我们本着维护两国传统友谊的态度,必须当面去和老朋友解释清楚。”尽管明眼人都知道这一次去柏林是跪地求饶的,但是至少在面子上,墨索里尼必须把话说的冠冕堂皇。

所有人都长长出了一口气,既然墨索里尼服软,那么至少德意之间不会兵戎相见了,这大家至少还能荣华富贵,聊一聊在第三帝国的荣光下,大家发发小财之类的话题。总之一句话,有人去服软了,那就万事大吉,至于谁去装这个孙子,那就不是大家操心的范畴了。

“领袖!准备飞机还是火车?”一名负责墨索里尼行程的秘书在墨索里尼身后低声问道。他必须提前准备好交通工具,至于使用哪种,就要看领袖大人自己的意思了。

“飞……”墨索里尼刚想说要乘坐飞机去德国,就想起了上一次去德国参加第三帝国金融大厦落成典礼的时候,飞机刚进入德国领空就被4架战斗机围住伴随飞行的事情,觉得还是坐火车去更保险一点——听说德国人的雷达现在已经能在远距离上发现一只鸟的飞行,万一对方想换一个听话的意大利领导人,弄不好就要人为制造出一场空难出来了。

想到这里,他决定还是稳妥起见:“飞机还是不要准备了,坐火车去吧,另外还要劳烦特使先生再去一趟柏林,走飞机走,今晚就走,告诉元首,就说一切事情都好商量。”

墨索里尼也想得开,不就是要意大利部队的训练和指挥权么?老子光棍一次,要多少我就给多少,总之意大利是跟在德国战车身后的国家,能捞到好处付出点儿代价是理所当然。至于其他地方的利益,说白了也都是德国人帮忙打下来的,要哪里大不了就给哪里,只要不过分,这次老子就打定主意当一次鸵鸟!

已经做好这种打算的墨索里尼觉得既然已经做了,莫不如一次就把所有的场面做足,给阿卡多和德国将领们一个天大的面子,这样一来德国人准备漫天要价的时候,好歹也得收敛一些。

于是他又对自己的秘书招了招手,吩咐道:“让黑衫军的仪仗队准备一下,这一次随我一起去德国柏林,再帮我准备好30个巨大的花圈,一起用专列运送到德国去,我要为阵亡的伞兵将士敬献花圈,还要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