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第三帝国-第5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没弄明白究竟出了什么事情的苏军后方士兵们,突然就遭到了德军炮兵的猛烈轰击,这些105毫米口径的榴弹炮射程原本够不到核心的位置,可是现如今也加入到了轰击的阵营之中。

炮弹一枚接一枚的落在戈沃罗夫指挥部附近的小镇边缘,楼房倒塌的声音就好像是丧钟一样敲响,让所有在指挥部内的苏联军官们心烦意乱。德军的炮击持续了20分钟,才断断续续的停止了下来。

这并不是说苏军阻止了德军的推进,正好相反却是德国装甲部队的推进刚刚开始:70多辆坦克在进攻的道路附近展开,引擎轰鸣着掩护后方跟进的步兵,轻松就撕开了列宁格勒步兵集群核心阵地后面那脆弱的防线。

履带碾碎了苏联红军的头盔,越过了一门又一门被丢弃在阵地上的122毫米口径榴弹炮。附近的野战医院、几个存放物资的隐蔽阵地,都被德军占领,大部分好不容易筹集到的东西都来不及销毁或者带走,只好就那么完好无缺的丢给冲上来的德军装甲部队。

对于现在的苏军来说,纱布帐篷甚至是门板都属于宝贵的物资,结果这些破烂还丢了一部分,这让所有人都万分沮丧起来。毕竟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撕扯着活着的人的心灵,那些死去的人留下的尸骸,也同样摧毁着留下的人脆弱的抵抗意志。

“德军在这里还有这里推进了7公里以上的距离,170师和77师不战而降,我们已经上报给莫斯科方面了。那边的瓦图京将军给出的答复是,司令部将永远解除这两支部队的番号……”凌乱的指挥部内,戈沃罗夫将军的副官轻声对自己的老战友讲解着前线战况。

他们所在的这个小镇,选定的小镇里作为指挥部的房间,距离前线也只有不足5公里的距离了。戈沃罗夫并没有选择离开,转移到一个相对安全的位置上。整个小镇现在都处于德国人的火炮射击范围,这对于整个集群的指挥部门安全来说,是极其不利的。可是戈沃罗夫就是没有搬迁的打算,或者他正在祈祷着,祈祷自己被德军一炮干掉,好少一些烦心的事情。

“给另一侧的那个口袋里的几个军长还有方面军司令发电报,让他们立即向我们这边转移兵力。”戈沃罗夫还想要击中兵力做最后的抵抗,虽然没有人知道他脑子里想的究竟是什么,可是他确实在下达着继续抵抗的作战命令。

“将军,那几个军已经被e集团军拖住了,他们无法移动,甚至连抽调部分兵力撤退都做不到了。”副官无奈的解释道:“德军e集团军的炮兵非常厉害,没有给我们留太多的机会。”

他是很想跟戈沃罗夫说:那些122毫米口径的榴弹炮就是我们丢的!那些大口径火炮正好就是我们带不走抛弃给德国人的!现在那些致命的武器都成了德国人手里杀人的家伙了,我除了投降,还能怎么办才好?

戈沃罗夫似乎没有听见自己副官的话,这是低声继续说道:“只有把那边的兵力集中起来,我们才有向莫斯科方向突围的机会!快去下达我的命令,让那边的精锐向我们这里集结!我要向莫斯科方向突围!我要做最后的一次尝试!”

在敌人逼迫和攻击下,强行从前线抽调部队后撤?这不明摆着是要让那个包围圈彻底崩溃掉么?失去了那边的牵制和拖延,即便是集中了一部分精锐,又能突围到哪儿去呢?能突破正面德军好几个装甲师的话,他们也不会被围在这里了。

“将军同志!请您再仔细考虑一下您做出的判断!”副官盯着戈沃罗夫将军,一字一句的开口问道:“如果您这么做了,十万人会因此死在这里!不是十个,也不是一百个一千个,而是十万人!”

“伊万……我多久没有这么叫过你了?如果我不这么做,就会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么?”戈沃罗夫苦笑了一下,然后站起身来,绕过办公桌,走向了自己的副官:“这场战役我已经输了,我不能投降,所以就只好继续战斗下去了……”

他说到这里之后,突然笑了起来,似乎是在嘲笑别人,也似乎在嘲笑他自己:“你知道我坚持不离开这里究竟是为了什么吗?我在等德国人炮击这里……投降的人不可能不把这个指挥部的地址告诉德国人,我在等他们把我干掉,这样所有的人就都得到解脱了。”

听到这句话,副官也跟着苦笑了起来:“将军,我跟在您身边已经好多年了,我会不知道您究竟在想些什么吗?我之所以没有离开,不就是想陪着您,走完这最后的时光么?我们不能活着看见自己的祖国胜利,那么就用生命为它殉葬吧!”

“轰!”一发炮弹落在了窗外的院子里,巨大的冲击波席卷了整个指挥部,明亮的玻璃窗被震落成了碎片,到处都是东西倒塌的声音,还有因为爆炸剧烈的摇晃。

远处有人高声的喊着“小心炮击!”,可是这里的人已经听不到了,爆炸让人的耳膜鸣响起来,根本听不到其他任何声音了。紧接着第二枚炮弹落下,正好落在了戈沃罗夫所在的教堂建筑物上,轰隆一声巨响之后,这栋建筑彻底的倒塌了下去。

当附近的士兵从废墟中找到戈沃罗夫的时候,这名将军已经死去多时了,他和自己的副官还有不少高级指挥官同时阵亡在了自己的指挥部内,成了目前为止苏联军方被德国炮兵干掉的最高将领。

两个小时之后,包围圈内的苏军代表见到了德国东线军衔最高的伦德施泰特元帅,表达了他们愿意停战投降的想法。他们要求有体面的受降仪式,并且保护士兵们的人身安全,德军答应了部分的要求,同意将这部分俘虏送往条件较好的集中营服苦役。

6月2日的早晨,这些困守在野外阵地上的苏军部队,放下了手里的武器,向德军投降了。特维尔会战至此结束,莫斯科北部此时此刻被德军全面占领了。

第1008章1009没什么必要了

事情其实并没有多么复杂,在德国轰炸机光顾了英国冰岛空军基地之后,美国方面就在竭尽全力思考他们究竟能够在这场战争中再做一些什么。打败日本显然是没有多大疑问的事情了,毕竟前线一直传来的各种胜利是不需要作假的。

可是针对轴心国的攻击,却变得非常麻烦。德国人将大西洋壁垒经营的水泄不通,这着实让美国高层体会到了狗咬刺猬无从下嘴的感觉。当然那场冰岛的轰炸,也让针对挪威的行动变得困难重重。

于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摆在了美国人的面前:究竟在哪里和德国人作战,才能够取得最大的胜利?经过一番思考之后,几乎所有人的结论都指向了一个答案:不可能!

是的,不可能!德国经营的大西洋壁垒美国一时半刻根本没有办法打破,而在北非德意联军也打得英美联军节节败退,苏德战场上的局势更让美国高层忧心忡忡,冰岛轰炸计划就是为了缓解东线压力才拟定的行动……

已经发生的事实证明,轰炸挪威的计划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德国给予东线的压力问题,美国必须重新找一个办法,来彻底帮苏联稳住自己的防线。

于是大家找来找去,只有在中东地区和轴心国正面交战,才有可能真正的吸引德军注意力。而这场交战也要尽可能的摆脱与德军正面交战的可能,毕竟想要战胜越过苏伊士运河的德军,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实在太让人为难了……既要攻击轴心**队,又要避开最精锐的德军……这种仗我们要怎么打?”在研究这件事情的会议上,美国一名将领一边感叹,一边摇着脑袋抱怨道。

坐在他身边的是美国的名将布雷德利将军,这个天才刚刚从非洲那边考察回来。他看了一眼自己身边这个肥头大耳的同僚,有些不以为然的看了看另一侧的同僚马歇尔。

“十万步兵增援中东的计划进行了这么久,我们在沙特的油田附近部署的兵力依旧少的可怜。至少指望这些部队抵抗隆美尔的进攻,实在是太勉强了。”一名主管中东地区美国部队补充的军官叹了一口气,有些没底气的说道:“虽然我们知道隆美尔手里的部队也没有多少,可是那都是百战的精锐,补给又比我们好……”

“指望蒙巴顿在中东打垮隆美尔,创造一个奇迹,不如好好研究一下,如何在这里阻止德军的进攻,至少保住那里的中东油田,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另一名将领也同意大多数人的意见。他认为把好不容易武装起来的美军士兵送到遥远的战场上去送死,是一件非常不值得的事情。

罗斯福坐在自己的轮椅上,用手敲打着轮椅的扶手。他知道在座的有很多军官并不属于他的阵营,在这种例行公事一般的讨论中,很多人都在用反对意见,试图拉支持罗斯福总统的人下水。

指望盟军部队在中东击败隆美尔的非洲军团,罗斯福也知道是一件非常不现实的事情,如果有一丝可能的机会的话,巴顿和蒙哥马利也不会在北非战场输得一败涂地。现在德军的补给线更短,兵力更雄厚,没有理由会在中东地区输给日薄西山的盟军部队。

虽然美国依靠英国还有自己庞大的运输舰队将7万多名美军和各种装备送到了中东,可是依旧没有办法阻止德军继续前进。这种时候就需要拟定一个更合理的作战方案,来延缓中东崩盘的时间,而这一次会议的内容,其实就是这个。

“我和布雷德利将军沟通过,中东那边他也见到了巴顿将军还有蒙巴顿将军,他比我更了解那边的情况。”马歇尔看着面色发白的总统罗斯福,轻声打断了所有人没完没了的争吵:“我这里有一个还算可行的计划,不妨大家就来讨论讨论这个吧。”

如果把整个美国比作三国里面的蜀国看的话,那么马歇尔将军无疑是诸葛亮这个人物的化身了。这个在美国高层享有智囊之称的男人,是艾森豪威尔甚至是罗斯福军事方面的顾问和助手。美国计划半数出自他的手笔,说他帮助另一个时空中的美国打赢了二战也毫不为过。

现在他开口说有了一个新的计划,大家理所当然都闭上了嘴巴。夸夸其谈和真有本事完全是两种状态,这些坐在会议桌周围的将军里,大多数只能代表各方利益打打嘴仗,这种时候再开口的话,就会暴露出自己在处理棘手问题时候的无知来,如此愚蠢的事情,是谁也不会去做的。

“我和布雷德利将军一致认为,直接对隆美尔麾下的非洲军团进行反击,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它会打乱蒙巴顿将军的撤退防御部署,也会增加我们的损失,加快我们失败的速度。”马歇尔把刚刚那些人讨论的原话又都重复了一遍,作为开场白说了出来。

然后他继续开口,对为首的罗斯福说道:“不过,我们如果换一个对手呢?除了德国之外,我们美国的军队,有没有可能打败其他国家的军队呢?”

他一边问出了这个问题,一边看向了代表陆军方面参加此次会议的几个将领。这几个人立即拍着胸脯保证起来:“当然!如果不是和德军作战,那么陆军的战斗力还是值得信赖的!比如说在太平洋上攻击日本的战果,就是最好的证明!”

“德国在占领了亚历山大港之后,又突破了苏伊士运河防线,他们的战斗力不可轻估,不过也确确实实到此为止了!”他指了指桌子上的那张地图,对罗斯福说明了问题:“隆美尔并没有横跨沙特阿拉伯的沙漠,这证明他还是缺少燃油,缺少本国力量的支持!”

接着他笑着盯着罗斯福看:“可是,前不久,轴心国自己把他们的软肋,送到了我们的眼皮底下!现在我们知道要怎么做,才会用一整个连锁反应,沉重的打击轴心国的嚣张气焰了!”

“软肋?什么软肋?”罗斯福一愣,然后不解的看着马歇尔。对于他这个下属,罗斯福是非常满意的,至少在太平洋战场上,美**队的节节胜利,就离不开马歇尔的居中调度,还有坚持先太平洋后大西洋的战略方针。

“前不久,土耳其越过边境,企图向法国流亡政府控制的叙利亚等地区进攻。结果他们的攻击被轻而易举的打退了,我方的损失小到根本就没必要上报……”布雷德利笑着开口,接过了罗斯福的话来,介绍说道:“要不是我亲自去了一趟非洲,那么这个事情甚至都不会惊动在座的任何一个人。”

马歇尔点了点头,接着继续说道:“原本我们都以为只是边境地区的一次小规模的擦枪走火事件,毕竟至今为止双方都没有进一步开战的打算……可是经过一番调查之后,我们发现,那是土耳其发动的一场进攻!”

一场进攻?就打出了一个边境冲突的规模?罗斯福眼前一亮,然后立即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他看向了马歇尔将军,开口问道:“那么,如果我们在土耳其边境展开对轴心国的反击,需要投入多少力量?”

马歇尔微微一笑,然后看向了地形复杂的土耳其,最终选择了一个比较稳健的数字:“德国人曾经在那里部署了一些部队,我想如果连同这些部队一起击败的话,我们至少需要7个师的兵力……大约18万人。”

“我们在中东有那么多的部队么?将军们。”罗斯福没有对马歇尔再说什么,而是调整了自己的目光,对向了在座的所有将领们:“我们能否在中东地区,调集接近20万的部队呢?”

“当地武装能够配合我们行动的,大约有5万人,英国和印度方面,可以支援的部队在10到12万之间。我们在那边的军队,如果全部计算在内的话,有超过10万……不过,总统先生,这些部队不能全部抽调,必须在正面留有一定的兵力来应付德军的攻击,所以能抽调的部队只有10万多一些而已。”一名将领在询问了左右两侧的同僚之后,才开口回答了罗斯福的问话。

“布雷德利将军,如果巴顿将军从印度赶到巴格达,指挥一场针对土耳其的进攻……尽量避开德军,只歼灭土耳其部队……10万部队,够用么?”罗斯福又开口问了一个问题,不过这一次,他是问布雷德利将军一个人的,而不是问所有人。

于是包括马歇尔将军在内的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到了没有立即回答问题的布雷德利身上。只见这位美国将军,自信的回答了罗斯福的问题:“总统先生,如果这一场战役我们再打输掉,那么也没有再和德国人争夺任何利益的必要了。”

第1009章1010轴心国之败

就连美国人自己可能都意识不到,他们在脑海中的想法正在悄然被改变着。一年前他们想的事情多数都是如何平衡欧洲各方势力,想办法将那个该死的苏联扼杀在摇篮里,可是现在他们想问题都会遵循一个方式——避免和德国正面冲突,然后再如何如何。

在美国的高层中,心中已经莫名其妙的多了一个阴影,他们不敢再随意去挑衅德意志第三帝国,至少在战争领域上,这些北美洲的政客们缺乏战胜对手的自信了。不过他们把自己的自信转移到了其他方面,比如说生产环节上来,整个4月美国生产出来的武器弹药装备船舶,比德国人生产出来的数量还多。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美国高层那脆弱的虚荣心,至少他们看着自家的生产报告的时候,还是对胜利充满了幻想的。

战争时期的效率总是惊人的,在美国高层做出了决策之后的第5天,巴顿将军就秘密来到了巴格达,然后从那里换乘了汽车,赶到了摩苏尔,并且在那里组建了他的前线指挥部。他化妆成一个阿拉伯商人,躲过了德国在当地的间谍监视,成功的完成了前期的准备工作。

经过盟军的精心准备,美军在中东北部前线的重型武器装备提高到了100辆各种型号的坦克,其中有20辆是新式的谢尔曼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