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第三帝国-第5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背着自己的双手,目光从屋子里每一个人的脸上扫过,然后带着些许的笑容,开口自顾自的说道:“也许你们还不知道,莫斯科爆炸案的死者家属已经被秘密处决了,他们在临时前交代了很多事情,比如说多次提到了车里雅宾斯克的某几个官员还有军人。”

“这并没有什么值得保密的东西,想要多次联系还有策划这种行动,就必须要多次联系……通过电话还有电报以及各种渠道,情报部门很容易就能查到这里。”他信誓旦旦的说着这些,仿佛和屋子里所有人没有什么关系一般。

老人看着这个走进屋子里的军官,脸上依旧是没有什么表情:“也许吧,也许是我们有恃无恐,根本就不怕某些人调查这件事呢?”

他说话的时候依旧保持着平和的语气,让在场的人都镇定了不少。而且他说完之后,又继续开口接着问了一句让所有人都紧张万分的话来:“那么,您到这里来,是要做什么事情的呢?”

“哦,事情是这样的——半个小时前,我接到了斯大林同志的命令,前来逮捕这里的每一个人。”这名军官依旧面带些许微笑的背着手,嘴里却说出了让房间里每一个人都震惊无比的话来。

第1076章1077丢石头么

“那么,我们现在被逮捕了么?”老人脸上显露出了一丝调侃的神色来,开口带着笑意问这名进来的军官道:“你可以现在就动手抓人了,不过有些人也许会反抗也说不定。”

那军官哈哈大笑起来,然后走到老人的面前开口说道:“开什么玩笑,我带人来是加强这里的警卫工作,毕竟我们不能确定莫斯科方面会不会派一些真正的杀手来,把你们这些为了俄国复兴的真正英雄杀掉。”

老人终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脸上挂满了得意的神色。在这一刻他终于可以确定自己脱离了莫斯科的掌控,至少在车里雅宾斯克这块地盘上,他已经拥有了绝对的统治力。这份统治力来之不易,他忍受了许多年,才在这一刻趁着斯大林衰弱到这般地步,开始了自己的崛起。

“从西伯利亚还有远东抽调出来的5万部队,是不是已经掌控在我们的手中了?”老人望向身后一名负责军队的联络官,开口问了今天开会的另一个重要的内容。

那名联络官显然对这件事胸有成竹,赶紧开口回答道:“那些部队的指挥官显然都是聪明人,他们也知道赶去莫斯科估计就回不到家乡了。所以他们听从了我们的劝告,走的非常缓慢。”

他指了指墙壁上挂着的一幅巨大的地图,在距离莫斯科非常遥远的东侧比划了一个大概的位置,笑着说道:“也许驱使他们进攻莫斯科这种事情我们还做不到,但是让他们观望两个月,还是有绝对把握的。”

为首的这个老者又把目光转移到了瓦尔希列夫斯基身上,他这个心腹或者说志同道合的助手了解他的每一个想法,两个人的默契简直可以用完美来形容——这也是瓦尔希列夫斯基在车里雅宾斯克平步青云的主要原因。

瓦尔希列夫斯基想也没想,就立刻开口回答道:“工厂内这个星期生产的60辆斯大林坦克,还有120辆t…34坦克,都已经被我们用各种理由扣押下来了。这些军火都将成为未来我们手里的筹码,不会出一点儿差错的。”

作为德国在苏联内的超级间谍,作为现在开始明目张胆反对斯大林的人,他手里掌控的资源,其实要比表面看上去的那些还要巨大。在这个超级间谍的努力下,车里雅宾斯克的产能一直都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线上,而那些堆积如山的原材料,还有因为生产流程浪费掉的生产速度——不客气的说,他一个人就干掉了苏联至少500辆坦克,甚至更多一些。

这就是间谍的作用,如果在双方兵力相当的时候,这些平时看上去远没有将领还有王牌风光的隐蔽战线上的间谍们,就是最后可以左右战争胜负的关键。

更致命的并非是瓦尔希列夫斯基延缓了苏联至少500辆坦克的生产,而是用他个人的能力还有影响力,左右了车里雅宾斯克这个苏联工业区的立场。他们在斯大林最需要支援的时候选择了倒戈,他们在苏联最需要工业力量的时候,选择了作壁上观。

“包括之前我们拖欠的400辆各种型号的坦克还有自行反坦克炮,我们手里已经可以组建一个装甲师了。正好我们奉命征召的一个新的师正在郊区训练,忠诚度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不如我们就组建一支属于我们自己的部队吧。”老人看着自己周围的心腹们,开口说道。

……

“轰!”德军对莫斯科方向上的炮击根本就没有停歇下来的意思,一枚炮弹在苏联的阵地上开花,掀起遮天蔽日的黑色烟雾。到处都是弹坑的莫斯科前沿防线上,一名苏联军官眯着眼睛用手拍打了两下头顶上落满了沙土的钢盔。

黑压压的德军士兵在突击炮的掩护下,缓慢的靠近着苏联人的阵地,他们在附近的弹坑内布置机枪掩护,小心翼翼的迈过苏联红军还有德国国防军的尸体,向一个几乎被炮弹炸平了的高地不停地推进着。

“压低身体!尽量散开!进入战壕之后,立刻清除威胁,不停的移动是保命的基本手段,紧张是你们最大的敌人!”在烟雾弹的后面,德军的军官正在反复的提醒着自己新补充上来的手下们,这些士兵来自比利时还有法国,算是德国的外籍兵团。

这些士兵都来自党卫军的征召,他们并不挤占正规的国防军征兵名额,不过却可以弥补很多德国国防军在征兵方面的缺陷。因为并不隶属于德国国防部还有总参谋部,党卫军在征兵的时候可以拥有更多的选择。

经过煽动还有游说,党卫军在法国占领区还有比利时荷兰卢森堡都征召到了一些合格的入伍新兵。最远的一支征兵分队,在西班牙都找到了1000名志愿者参军。这些士兵都仇视苏联,愿意为强大而统一的大欧洲而战,他们拿着简陋的武器,就这样被冠上一个“党卫军自由师”的名头,就走上了战场。

无数士兵在德国坦克的掩护下,进入到了苏军的有效射程,很快一些埋伏起来的苏军重机枪就开始咆哮,一些隐藏不好的德军开始被击中,到处都响起了呼喊医护兵的声音。这些德军党卫军跳进了残破不全的战壕,开始和四面八方涌出来的苏联士兵,争夺这并不宽广的阵地。

刚才还拍打自己钢盔的苏联军官,现在正皱着眉头看着自己的左翼阵地,那里已经到处都是德军呼喊的声音,而他也看到了德军的万字旗在阵地的最高处来回的摇晃。他的脸色因此而变得煞白,因为他知道自己镇守的这个高地,距离莫斯科就只有短短的13400米了。

是的,单位是米!他不能后退一步,因为他知道自己如果在这里后退了,那么德军就会距离莫斯科更近了。他摸了摸怀里的一个空了的法国烟盒,嘴唇因为过度用力抿在一起而变得毫无血色。

他曾经和伟大的苏联领袖斯大林同志的贴身卫队队长扎伊采夫一次抽烟,他看到了对方欣赏的眼神。所以他决定这一次誓死不退,因为这是他作为一名苏联军人的信仰。于是他对自己崩溃的左翼视而不见,下令部队继续坚守在四面漏风的阵地上。

“让普加多夫同志带上一挺机枪,想办法守住左翼的侧面,我们背后就是莫斯科了,我们已经不能后退了!所有人都要有作为苏联军人的觉悟,要为斯大林同志流干最后一滴血!”他大声的下达了继续坚守的作战命令,说话的时候他正前方的德军部队已经在突击炮的掩护下,涌进了他的一线外围战壕。

就在这名苏联军官身后大概5公里的地方,一个秘密的地下掩体内,朱可夫还有瓦图京作为现在苏军的前线最高指挥官,正在视察他们的防御阵地。远处的炮声密密麻麻听不清次数,不过两个人依旧从陪同他们的方面军司令那里,得到了一些不算是太好的消息。

“朱可夫元帅同志,瓦图京将军同志,我们的部队缺乏重型反坦克武器,士兵们为了对付德国人的坦克,付出了无数宝贵的生命。”这名将军无可奈何的陈述着自己部队这些天来遭受的惨重损失:“3天里我得到了1400名士兵的补充,可是我的部队阵亡了整整3900人。”

瓦图京因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支持前线的将领们,所以只好跟着一起抱怨。事实上他也有自己的苦衷,后方的工业基地越来越拿莫斯科不当回事儿了:“来自车里雅宾斯克的重型武器两周前就中断了,从其他地方运来的武器设备也被后方以各种借口截流……”

“瓦图京同志。”朱可夫看着地图,最终指了指阵地前方已经被德国部队打烂了的防线,对自己的同事开口说道:“你应该让部队从这里撤下来了,他们在那里只能是白白送死。”

瓦图京苦笑了一声,然后走到地图前面,目光从那个标注着13公里的距离标志上挪开,才开口对朱可夫说道:“元帅同志,您不是不知道,我们已经没有后退的空间了。斯大林同志20天前,就已经下达了死命令,所有部队不得后退一步。”

朱可夫一进屋子的时候,最先看的是部队的补给接受统计报表,他知道这些看似人数上还有很大潜力的部队,其实只是一个又一个空架子罢了。他们没有足够的弹药,很多时候也没有及时得到补给,能够坚持到现在这个时刻,已经是基层士兵们为国牺牲的结果了。

于是他看向了瓦图京,指着那些已经被德军炮火覆盖起来,看得不太真切的防御阵地,开口质问道:“看看!看看那里!守在那里的人都是真正热爱这个国家的战士!他们正在用自己的生命对抗德国人的钢铁!你让他们用什么来守住阵地?对着虎王坦克丢石头么?”

第1077章1078距离是米

对着德国的虎王坦克那厚重的装甲丢石头,显然是不能把德国的虎王坦克击毁的,甚至现在苏联的反坦克武器瞄准虎王坦克进行正常的开火,大部分情况下也不能击穿德国坦克的装甲了。

一方面是因为苏联在赶着生产76毫米反坦克炮的时候,为了片面的追求产能,最终影响了这种火炮的反坦克性能,另一方面是这种火炮当初在设计的时候,就不是为了反坦克这么一个单一的目标研制的。

简单点儿说,这种苏联76。2毫米口径的反坦克炮,在研制的时候是被当做是一种全面的步兵支援武器来设计的。什么叫多功能平台呢?就是尽量让这种火炮可以进行曲线支援射击,也可以在同时具有一定的反坦克能力。

当初的设计想法是用一种火炮来做两种甚至三种火炮的工作,然后在后勤和生产上大大的简化装备压力。而在这种火炮诞生的年代,世界坦克主流还是t…26和雷诺之类的小豆丁,用76毫米口径来兼顾反坦克任务,简直就是牛刀杀鸡了。

可是随着战争的推进,世界坦克装甲的厚度有了质的飞跃,尤其是苏联的对手德国国防军,其装备的虎式坦克还有虎王坦克更是在技术上走到了世界的前列,这种情况下用一款在设计的时候就兼顾多功能的火炮来对抗德国专业设计团队设计出来的先进坦克防护体系,就绝对可以算是力不从心了。

而且德国科技发展迅猛,高新材料方面的可怕突破苏联根本没有时间顾及研究。在1935年德国的材料工艺专家就发表了有关强化钢材料方面的论文,1939年德**工企业开始普遍使用材料工艺世界领先的装甲钢来生产自己的装甲车辆。

随后德国更是通过一系列的研发,开发出了一种布质材料,来蒙在坦克外装甲上,增强其抗反坦克武器打击的能力。只不过这种材料还没有普及,暂时只有部分部队进行着测试使用。

这自己的坦克炮和敌方的装甲之间一增一减之间,产生的巨大差距,就变得尤为明显了。二战的时候反坦克作战大多数时候都是面对面的刺刀式拼杀,一旦有一方对自己手上的武器失去了信心,那对战局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也就可想而知了。

苏联士兵真的没有用石头当做武器来迎战德国坦克的勇气,至少在这一次战斗之中,他们确实没有这方面的勇气。还没等朱可夫和瓦图京两个人就前线究竟要不要撤退这个问题达成一致,苏军的阵地就已经被德军占领了大半了。

德国士兵们轻而易举的越过了苏军已经断裂的铁丝网障碍,跳进了苏联人的战壕内。他们端着手里的武器,拼命的对着已经趋于崩溃的苏军开火,将那些向后逃跑的树军士兵,打死在战壕的尽头。

“苏联人跑了!继续开火!”一名刚刚从坦克后面跳进战壕的军官挥舞着自己的手枪,对着周围的士兵们大声的鼓励道。他的身边,一名接着一名的德国士兵,拎着自己的武器正越过他的面前,向着战壕的另一个尽头,用他们最快的速度冲刺着。

“呯!”一名靠在战壕坑壁上的德军士兵将自己的毛瑟98k步枪对准了苏军的方向,他扣响了自己的步枪,然后动作熟练的拉动枪栓准备下一次射击。他自己都不知道刚才的那一枪究竟有没有击中自己的敌人,不过训练让他学会如何在这场战斗中活下去,训练让他麻木的对准敌人尽可能快速的开火射击。

他的身边,第二名德国士兵同样趴到了坑壁上,他同样将枪支对准了苏联人的方向,然后瞄准接着开火。两个人一枪一枪的不停射击,对就在他们身边摞在一起的三四名苏联士兵的尸体视而不见。那些尸体对于他们来说似乎只是泥土,一些和石头沙袋没有任何分别的东西。

一辆德国的豹式突击炮履带缓慢的卷动着,带起泥土然后任由这些泥土在某一个时候掉落下来。巨大的负重轮让附近战壕里的德军士兵的脑袋都显得渺小了几分。金属履带摩擦着从钢盔旁边碾过,把横在它前进路线上的苏军尸体压进泥土里。

车体前面的航向机枪不停的喷吐着火舌,曳光弹在突击炮的正前方密织成了一片火网,几名苏军士兵被这片火网笼罩了起来,然后就变成了血肉模糊的尸体摊到在后撤的路上。

对于缺乏反坦克武器的苏联守军来说,原本装甲并不那么厚实的步兵突击炮,就已经是他们面前无法被摧毁的钢铁巨兽了。在正面阵地上,他们依靠的是无数次夜间的疯狂反扑,还有无数次用人抱着炸药包冲向德军突击炮,来阻止这些怪物的前进。

有的时候为了击毁一辆德军的突击炮或者是坦克,一整个连的苏军士兵都会阵亡在防线上,更多的甚至整个营都会被击溃。德军经过了一年多的配合,早就已经形成了一套熟练的步坦协同作战模式,苏军想要在这套模式面前占一些便宜,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为了斯大林!”猛然间,在德国的一辆豹式突击炮的侧面不远处,一名年轻的苏联士兵从地上一跃而起。他抱着一个炸药包,高喊着口号冲向了还在不断前进的德军突击炮。这是苏军步兵经常用的招数,从侧面靠近是相对来说比较安全的办法。

“突突突!”一名跟在德军突击炮后方不远的德国掷弹兵端着手里的mp…44突击步枪,用密集的弹雨问候了这个企图要和敌人同归于尽的苏联士兵。子弹贯穿了对方弱小的身躯,将对方打成了筛子。

步坦协同当然不仅仅是坦克掩护步兵对敌方阵地实施突击,坦克也同样要受到身后的步兵保护,才能够在四面八方都是敌军的情况下,存活下来实施突破。这是一门值得认真研究和学习的技战术,并非只是一群士兵跟在坦克后面那么简单。

在那名抱着炸药包的苏军士兵不甘心的倒向地面的时候,他身上的炸药爆炸开来,轰隆一声巨响让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