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组织豪杰去抗日-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连杰卖乖地说:“前线的将士都露天里住,怎么着啦!我们在县里随便找几间民房住住,那也就很好啦!蒋委员长都说过,抗战时期,一切从简。再说,住得房子比专署好,我们心里也不得劲啊!”

韩多峰点了点头,专署挪到临清来的事儿,也就这么定了。

专署内有不少的共产党员和民先队员,在宣传抗战组织群众方面,做出了不少的成绩。他们还会同驻临清八路军的东进纵队工作团和临清的战委会,放手发动群众并组织各种抗日的群众团体,先后组成了32个农民、青年、妇女、回民等各阶层的救国会。

甚至连临清公娼区的妓女,也组织起来学习,树立抗日爱国的思想。

临清也是国民党的老统治区,滕梅五的一些人当然是不乐意了。滕梅五对别人讲:“六区的范筑先已经把山东搞红了半个天,现在又加上了一个韩多峰。”“过不了多少天,我们四区也和六区一样了,都是共产党的天下了。”

很快的,滕梅五断了东进纵队的给养,没过了多长时间,滕梅五又断了专署政治部所组织的青年救国会、妇女救国会、回民救国会等抗日团体的补助。

第三卷 风云突变的聊城 第22回 刺杀范筑先的阴谋(一)

那时候,八路军采取的是供给制,而抗日团体采取的是个别领导供给制和补助的一些办法。所谓的供给制,就是只管饭和很少的津贴,没有薪水,而补助呢,就是连饭也不管,只是每个月拿到很少的一点儿活动经费,说白了吧,也就是交通费和很少的笔墨费。

正是这些必不可少的一点儿钱,才维持着抗日的正常活动。要是连这点儿钱也没有,发个文件,坐个车到远处去,那就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啦。实际上,也就是迫使你停止抗日的活动。

韩多峰给滕梅五去电话说:“滕县长啊,经费不是拨下去了吗?怎么把东进纵队的给养断了,把一些团体的补助也断了?”

滕梅五说:“我接到了沈主席的电话,凡非正式的军人,一律不准吃给养。我这也是没有办法呀!”

韩多峰批评他说:“你考虑这样做的后果了吗?部队没了给养,怎么打鬼子。这些群众团体没有了补助,怎么宣传抗战,组织抗战?”

滕梅五说:“韩专员啊,你也体谅一下属下的难处。上面不让发,我有什么办法呀,你还是找找上面,让上面说句话,也让我好工作呀!”

韩多峰放下了电话,心里还是十分的生气。韩行对他说:“对待滕梅五这样的人,就得坚决拿下,要是不拿下他,四区的工作没法开展。”

韩多峰皱着眉头说:“就是想拿下他,也得有个引子吧,再说他是沈鸿烈的人,没有充足的证据,根本就动不了他。”

韩行笑了笑说:“你是不是下了决心,要拿下滕梅五啊?”

韩多峰果断地说:“决心早就下了,只是没有理由。”

韩行说:“理由我早就找好了。”说完,就把滕梅五贪污的证据拿了出来。

韩多峰一见大惊,说:“我看你就是我肚子里的蛔虫,怎么我想干什么,你早就知道了。”

韩行苦笑着说:“这也是没有办法呀!如果他老老实实的,我们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可是如今,他是和沈鸿烈穿着一条裤子,处处为难抗日,我们也只好拉拉清单了。”

韩多峰立即把滕梅五撤职并看管起来,并电告沈鸿烈派人来审理此案。沈鸿烈没有办法,只好派人来共同审问滕梅五。在大量的事实面前,滕梅五无法抵赖,只得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韩多峰派人把滕梅五送到了山东省政府的临时所在地,寿张县张秋镇去。到了那里后,沈鸿烈却立即把滕梅五释放了出来,并委任他为“省府参议”。

这样,沈鸿烈不但和范筑先的矛盾越来越大,就连韩多峰也牵扯进去了。就在韩多峰出席南宫的国共两党的军政联席会议上,韩多峰又把沈鸿烈狠狠地得罪了一回。

原来在1938年中秋节之前,过去的西北军将领鹿钟麟带了一些国民党人由武汉转道晋东南到了南宫,他们来组织国民党系统下的河北省政府和冀察战区长官司令部。

韩多峰知道了这个消息后,就决心去南宫找鹿钟麟见一面,要些子弹,并借机找中共北方局的负责人,想和八路军129师的副师长徐向前接洽一下。

韩多峰在南宫受到了八路军的热情接待。沈鸿烈知道后,内心是十分生气,但表面上却像什么事儿也没有似的。他用长途电话告诉韩多峰,叫他不要急于回临清,不久他也要到南宫来,并要韩多峰在南宫等着,有要事面商。

其实,这是沈鸿烈的缓兵之计,他正在办理撤换韩多峰的文件,还同范筑先将军同到临清,并向一些人秘密宣布调任韩多峰为“山东省保安处长”。为了求得支持,他还暗中收买了吴连杰,送给了他一辆小汽车。

这个事,范筑先还蒙在了鼓里。

虽然吴连杰被收买,但他部下的几个团长不服气,对吴连杰不满,派人到南宫去送信,并表示支持韩多峰继续当专员。韩多峰也表示要以抗日大义为重,坚决反对他们的做法。

在南宫,国共双方领导人召开了“欢迎冀鲁军政人员座谈会。”主人方面是中共北方局的朱瑞、李菁玉,129师的徐向前副师长,冀南行政公署杨秀峰、宋任穷等。客人方面是鹿钟麟、沈鸿烈、范筑先、张郁光、姚第鸿和韩多峰。

会上,鹿钟麟首先把沈鸿烈恭维了一番。沈鸿烈也表示,此行是向鹿钟麟、徐向前、杨秀峰、宋任穷请教而来的。

范筑先在会上说:“去年初冬日寇压境,那时鲁西北外有强敌,内有土匪蜂起,我们的抗战可以说是孤军奋战。后来来了朋友共产党和八路军,使我们守望相助,团结御侮,增强了我们的勇气,打退了日本人。”

范筑先讲完了话,轮到韩多峰讲话。

韩多峰当时很激动地站起来,就把沈鸿烈收买地方部队脱离范筑先,破坏团结抗战,密令滕梅五不发给八路军给养和断绝临清抗战团体补助,限制抗日团体,想把“战委会”改成一个科室,制造摩擦的事实都揭了出来。

有道是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沈鸿烈的脸上很不好看,一阵红一阵白,一阵黄一阵黑,真是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

韩多峰越说越生气,慷慨激昂,引起了全体与会者的热烈掌声。

这下子,可把沈鸿烈是得罪透了。

晚上散了会,沈鸿烈找到韩多峰说:“你千不该,万不该,说了那么一大套对我不利的话,叫我以后如何工作?”

韩多峰冷笑着说:“请你原谅,我的发言是为了抗日救亡,当时没想那么多。”

沉默了一会儿,沈鸿烈又对韩多峰说:“你要是这样的话,四区的专员你就别干了。还是当省保安处长吧,这样对你好一些!”

韩多峰一激动,说:“临清的专员不当了,这个保安处长我也不想当了。失去了抗日救国的机会,我能不着急吗!”

沈鸿烈还是对韩多峰不放心,又说:“你千万不要再去临清了,如果那里接待你太热情,新任专员的面子不好看。如果对你太冷淡,你的面子又不好看!”

韩多峰说:“你可以放心,只有冷淡不会有热情。我再也不回临清了。”

两人算是撕开了脸皮,公开叫起了板。

沈鸿烈在寻找着各种机会除掉范筑先和韩多峰。

机会终于来了,阳谷县的安乐镇发生了反动道会门“忠孝团”的叛乱。范筑先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只能命令驻阳谷的21支队刘跃亭部去武力驱散。

这时候的韩多峰也是多事之秋,开完坐谈会后,他刚和徐向前将军私自面谈不久,忽然接到了范筑先将军从聊城来的长途电话,说自己的母亲在汉奸部队进攻东平时被劫走了。

对于81岁的老母亲被绑架,韩多峰的心里非常着急,急忙便装从南宫回到了聊城,请求范筑先将军设法搭救。

在范筑先的帮助下,韩多峰的老母亲被获救释放,并已经到了寿张县的张秋镇。韩多峰知道后,这才放下了心,并备下礼物,到范筑先的司令部里准备面谢范筑先。

这时候,范筑先因为有事外出不在司令部,韩多峰就在静静地等待着范司令。

这时候,电话铃响起,范筑先的一个参谋拿起了电话。这是沈鸿烈的参谋长廖安帮从张秋打来的。电话里说:“我是廖安帮,找王金祥接电话。”

王金祥接起了电话,廖安帮说:“韩多峰的老母亲已到了这里,请他放心,没事的。”

王金祥连忙说:“谢谢!谢谢!谢谢沈主席的费心。”

廖安帮又说:“听说你们范司令要驻扎在阳谷的21支队刘跃亭部去攻打安乐镇的忠孝团?我看大可不必!这只是些无知的愚民,他们可能出于误会,做出了一些过格的行为。请你告诉范司令,他的‘良心抗战’是人所共知的,只要他能亲自去对群众讲一次话,他的话,忠孝团还是会听的…… ”

范筑先回来后,王金祥把廖安帮的话汇报给范筑先。

范筑先听了王金祥的汇报后,爽快地说:“好吧,我明天就去给他们讲讲话,宣传教育一下他们。告诉刘跃亭,先不要打他们。”

王金祥先拨通了廖安帮的电话,对廖安帮说:“我们范司令说了,明天就到阳谷去,给忠孝团讲话,安抚一下。”

那边廖安帮高兴地说:“这就好了,范司令一到,事情就解决了,单骑都能收得了齐子修,还能对这些忠孝团没有办法吗!”

王金祥打完了廖安帮的电话,又通知了21支队刘跃亭,叫他们先不要进攻忠孝团。

这时候的韩行,由于临清四区表面上的情况已经稳定,所以回到了聊城。

他回到聊城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离着聊城11月14日的聊城事变已经没有几天了。在这几天里风云变幻,每天都可能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发生。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派21支队去武力驱除忠孝团,廖安帮怎么会知道呢?”韩行问范筑先。

“这还用说吗,”范筑先说,“可能王参谋长已用电话通知沈鸿烈了。”

就连韩多峰都看出事来了,对范筑先说:“既然是些愚民,还要去开导他们,他们要是不听话,动起武来怎么办?”

韩行对范筑先说:“我这两天眼皮光跳,恐怕没有什么好事儿。我看,范专员还是不要去为好,万一要是有个闪失,那就麻烦了。”

第三卷 风云突变的聊城 第23回 刺杀范筑先的阴谋(二)

范筑先自信地对韩行说:“亏你还是个打过大仗的将军,怎么还有点儿迷信哪!我准备一下,明天就到阳谷去他们聚众拿着红缨枪抗捐,还收缴地方团队的枪支,也许会有其它的政治背景,到了那里,看看再说吧!”

“我也跟你去吧!”韩行说。

“你就不必了,家里的事太多了,你就在家里守老营吧!”范筑先说。

几个人正在商量着,忽然一个参谋来报告说:“报告范司令,日军的一个大部队,人数不详,从济南出发直奔聊城。先头部队已在东阿黄河渡口,艾山到滑口、姜沟鱼山一带构筑浮桥,估计明天就可以到聊城。”

韩多峰问范筑先:“既然敌人来犯,你明天还去阳谷吧?”

范筑先说:“不能去啦,我需要集中部队准备作战,队伍还没有集中起来。忠孝团事件又没有解决,真是个麻烦。”

韩多峰说:“要不,我替你走一趟,开导开导他们。你就可以安心地去布置军事,打鬼子了。”

范筑先点了点头,又对韩行说:“韩副司令,要不,你也跟着韩专员到阳谷去一趟。”

韩行心话,今天是1938年的11月13日,明天就是聊城事变了。真是该来的终于来了,该躲的怎么也躲不掉,历史就是历史,但是韩行还在做着最后的努力,死活跟着范筑先,看看能不能改变历史。

韩行找了个理由推脱说:“我这几天感冒了,脑子老迷糊,这不想请几天假哩。阳谷我真是去不了啦!”

这是韩行的第一次抗命。范筑先听说韩行有病,也就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安慰说:“韩司令也是太辛苦了,南征回来,就没有正儿八经地歇过,又到了四区去,干了这么些的事儿。阳谷的事儿,你就别去了。韩专员,你就自己辛苦一趟吧!”

11月14日清晨,韩多峰带了几个警卫人员骑着自行车从聊城出发,奔赴阳谷。

这时候,聊城正在作紧张地备战,机关外撤,居民疏散,各部队进入了阵地,正在紧张地修筑工事。按照当时的情况而言,为了中途的安全起见,从聊城去阳谷安乐镇,应避开聊阳公路不走,绕小道往南去,以免和东阿来的鬼子遭遇。

但时间已经来不及了,兵贵神速,韩多峰仍决定由聊阳旧公路南去。

几个警卫却是相当的紧张,提心吊胆,小心翼翼,提前瞭望,东张西望,仍怕和鬼子遭遇。

聊城离阳谷的安乐镇50里,还好,一路上也算平安无事。快到安乐镇的时候,经过了王庄,村外有3个手执红缨枪的团丁在站岗,老远的他们就大喊:“干什么的?”

韩多峰回答:“我们来找忠孝团有事?”

一个团丁回答说:“我们的团长就住在这个庄上,可是他已经带着人去安乐镇了。”

韩多峰对他说:“你去给你们团长捎个信吧,就说有人来找他。如果今天见不到,我们就先去张秋镇,明天来见他们。”

说完,韩多峰几人继续骑着自行车向南行走。

当韩多峰几个骑车走进安乐镇北大街的时候,正遇到临时从济南撤退到这里来的山东省立第一联合中学的学生,为日寇的进攻紧急疏散回家,乱乱腾腾,匆匆忙忙,一副临战前的紧张气氛。旁边正好有一座区公所,韩多峰立刻进去向张秋镇打电话询问那里的情况。

韩多峰问起一个认识的警察局长,那位警察局长告诉他说,现在整个张秋镇的流亡省政府是一片混乱,人人处在了惶恐不安之中,并告诉他,自己的母亲已经向别处转移了,请他放心。

打完了这个电话,韩多峰的心里稍微安宁了一些。

韩多峰又赶紧拨通了廖安帮的电话,对他说:“我是韩多峰,范专员因为战事来不了,正在聊城备战。我已经到了安乐镇,你跟忠孝团联系上了吗?不要发生误会。”

廖安帮听了一愣,说道:“范专员没来吗,你来也行啊!你千万不要离开安乐镇,我马上到那里,有要事和你相商?”

“我还要等你多久,你和忠孝团怎么联系的?没打招呼见了面,我怕引起冲突啊,心里实在放心不下。你是坐汽车来吗?”

“你耐住性子,稍微等一会儿,我是坐汽车去,从张秋镇到安乐镇30里地,20分钟就可以到达。”

韩多峰放下电话只好和自己的几个警卫耐心等待,这时候看到街上的忠孝团员来来往往,有提着红缨枪的,有抗着大刀片子的,不时地,有几个团员往区公所里瞭望。

等了足足有20分钟,还是没有见到廖安帮的踪影。

一个警卫沉不住气了,对韩多峰讲:“韩专员啊,都这么长时间了,廖安帮什么时候来啊。他要是不来,可就把我们卖了啊!”

韩多峰耐心地对警卫讲:“为人得讲诚信,廖参谋长叫我们等他20分钟,时间才刚到。也可能他的事多,有什么事情耽误了。”

又等了将近一个小时,还是没有看到廖安帮的影子。

这时候的街上更乱腾了。忠孝团的团员们往来的更频繁了,时而还响起了忠孝团召集团员的锣声。

几个警卫都沉不住气了。一个警卫说:“我们这是深入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