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组织豪杰去抗日-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复存在,从今以后,聊城的天空上,已经升起了日本太阳旗,聊城的人民将沦落为日寇的奴隶。

韩行低声地说道:“情况我也不用再说了,大家也都知道了。恐怕从今以后,聊城六区将要大乱,范专员领导的联合统一的抗日阵线可能不存在了,弄不好又要回到一年以前的武装割据的局面。一方是日本人,一方是国民党,一方是共产党,任何人不能游离于这三方的政治势力之外。今天我把二人叫来开个会,说白了吧,我们连队究竟往哪边靠,究竟要采取什么样的军事行动,还请二位支持?”

吴小明反问一句:“不知道韩副司令怎么想的,我们还要听一听?”

韩行也反说了一句:“我的行动,难道说还不能证明的我的政治倾向吗!”

吴小明点了点头,说:“那么,下一步,韩副司令将要怎样行动。”

韩行直言不讳地说:“莘县的国民党势力非常强大,吕县长的处境非常危险。能不能救出吕世隆县长,我们还要做最后的努力。”

吴小明点了点头说:“救出吕县长,指望我们这点儿兵力是不够,还得指望10支队。在没有联系上10支队之前,灵活机动地去解救吕县长,也符合我们的精神。我给同志们说说,一定坚决支持韩副司令的行动。”

有了连队支部的支持,韩行的心里墩壮了,立刻命令部队向莘县进发。这时候,已是11月16日上午。

在向莘县前进的路上,韩行碰到了工业局的局长陈苹,她正好夹杂在大批难民的队伍中,率领着撤往大后方的工人、和一部分设备,向莘县一带撤退。

两人见面,经过聊城事变的洗礼,真有些浴血重生的感觉。甭管怎么样,能活下来,就算万幸的啦!韩行紧紧地拉着她的手,这里看,那里看,看到浑身没有伤,这才放了心,问:“你还好吧?”

陈苹了拉着韩行的手说:“韩副司令,你也好吧?”

“嗯!”韩行见了陈苹,才觉得鼻头有些发酸,男子汉的坚强在她面前,早已经不存在了。这一段时间,确实经历得太多太多,没有人能够倾诉,见了陈苹,真想好好地向她吐露衷肠。

“什么事我都知道啦,”陈苹说,“以前的过去就过去啦。你还是说说,我们这些设备和人员往哪里撤,生产还搞不搞?”

韩行问:“你们这是想撤往哪里?”

“撤往莘县,莘县有吕世隆。”陈苹说。

韩行说:“千万不要撤往莘县,你们还是撤往冠县吧。找到了10支队,就在那里安下工厂,开足马力生产。六区的老底子就是你们啦,只要你们的工厂能冒烟,六区的抗战就有希望,就有了钞票和武器弹药。”

陈苹皱着眉头说:“莘县不是有吕世隆吗,为什么不能去。”

韩行说:“莘县有吕世隆是不错,可是枪杆子并不一定在吕世隆的手里攥着。枪杆子里出政权,难道说这个事情你还不清楚吗?”

“枪杆子里出政权……”陈苹在仔细地琢磨着韩行的这句话。

“枪杆子里出政权”,这是一个伟人提出的著名论断。韩行倒是出口就是,可是那个朝代的人,听起来还是有些拗口。

陈苹的队伍已经走得好远了,韩行对她说:“千言万语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只要有你们在,聊城的抗战就有希望。濮县的配件也快到了,兵工厂试制的新产品也都有了成色,你们一定要加倍努力,抓紧干好这些工作。”

陈苹给韩行打了一个敬礼,说了声:“是!”立刻去追赶她的队伍。本来队伍是朝着西南走,他们及时的扭转了方向,向着西边冠县前进。

刚刚送走了陈苹,赵洪武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了。韩行见了他,有点儿嘲笑地说:“你真是来无踪,去无影,现在正在用人之际,却到处找你找不到。这些日子,你跑到哪里去了?”

赵洪武把韩行拉到了一个僻静处说话,他尴尬地说:“韩站长呀,四弟呀,我和你不一样啊!你是吃多家饭的,这个东家不管饭,还可以下一个东家管饭,我却不一样,我只有一个东家。”

韩行知道,他说的一个东家,就是政府的军事统计局了。

没等韩行说他,赵洪武又发开牢骚了,说:“本来我想上10支队混饭吃,可是听说,你不让去,结果,只能是跟在游击总队里继续混。现在可好,范专员不在了,我可倒哪里吃饭去?”

韩行秘密地命令他说:“范专员不在了,可是王金祥还在,过不几天,王金祥就要上任了,你可以继续留在他的身边工作。咱们的原来工作宗旨不变……”

所谓的工作宗旨,赵洪武当然清楚,那就是搜集队伍里的情报,发展谍报人员,控制上层领导人物,随时接受上级的有关指示等等。

赵洪武虽然痛快的接受了韩行布置的任务,可还是有些不理解地问:“如果我们能潜入到10支队里,不是更能发挥我们的作用吗?”

韩行不动声色地说:“10支队里不是还有我吗?咱们的人员少,任务重,每个人可都得尽职尽责,绝不能辜负党国的重托。”

赵洪武愉快地打了一个敬礼,履行他的义务去了。

莘县在聊城县的西南,距聊城70里地,位于山东、河北和河南三省交界处。莘县又和冠县紧靠着,是冠县的南部屏障。

吕世隆,山东泰安人,中**员,1937年10月由国民党山东第3路军政训处派至范筑先部,初任茌平县政训办事处干事,不及三月即有显著成绩,颇得范筑先重视。

1937年底,吕世隆被调任到莘县任县长。他到任后,坚持党的方针政策,积极整理县政,发展抗战经济,推行合理负担,救济灾民,办理抗战教育,组织抗日群众团体。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即造成莘县抗日热情高涨,突飞猛进为鲁西北各县之冠,取得了群众的拥挤和范将军的嘉许,被誉为模范抗日县长。

吕世隆的表现,深为国民党顽固派忌恨。沈鸿烈虽拟以撤换之,但因范筑先不同意,未能得逞。

国民党县党部企图将吕世隆收买为国民党的工具,软硬兼使,金钱美女拉拢,但吕世隆终不为其诱惑所动。国民党顽固分子既恨又怕,欲图加害,于是暗中加紧网罗势力,以求一逞。

吕世隆接任之初,即将原国民党县政府保安队,公安局及民团武装进行整顿,重新组建为县大队。但由于没有打破旧的组织体系,所以部队领导成员组成极为复杂,基本人还是原来的这些人掌权。

所辖三个中队中,一中队长刘建唐是国民党杂牌军老兵痞,二中队长马金鐾是民团头子,三中队长张腾魁是国民党县党部常委,原国民党县政府的公安局长,他们均有各自的势力。

他们几个常在一块儿吃吃喝喝,结为狐朋狗友,大有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架式。

吕世隆所在的县党委,为了加强对这支队伍的领导和改造,吕世隆亲自兼任县大队的大队长,并先后向各中队委派共产党担任政治指导员。

第三卷 风云突变的聊城 第36回 莘县乱象(二)

一中队长刘建唐对此到处散布不满情绪,加之他的军阀作风严重,专横跋扈,吕世隆多次对他进行批评教育,他就是不思悔改。后又因他唆使其传令兵殴打县里的政务人员,吕世隆将他撤职,另委任共产党员曹彬为一中队长。

从此,国民党顽固分子马金鐾、张腾魁、刘建唐更是沆瀣一气,时时找机会报复吕世隆。

再说,鲁西行辕主任李树椿将范筑先拖延在城里,害得范筑先被困在了危城,最后战死在城里。李树椿坐着小汽车飞快地出了西门,他出城后又到了哪里去了呢?他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吕世隆,他想再把吕世隆害死。

李树椿坐着小汽车,直接就到了莘县县政府,他直接找到了吕世隆说:“日军正在围攻聊城,范司令正在登城指挥作战。他叫你,速速去带领部队救援。”

李树椿哪是有什么好心眼子啊,他的意思是,把吕世隆支出莘县,那就好办了。他就可以联络起各种反吕力量,一举推翻莘县的抗日政权。

吕世隆早已接到了日军进攻聊城的情报,他还以为范筑先早就出城了呢,他更是不知道,正是由于李树椿的拖延之计,才使范筑先困在了危城。吕世隆本想自己亲自带兵出城救援,但是想了想,在这乱世之秋,情况瞬息万变,莘县还不一定出什么故事,自己还是亲自坐镇指挥为好。

派哪支部队救援为好呢?二连、三连,他不放心,这才紧急命令县大队的一连,也就是曹彬的一中队,迅速开往聊城,救援范筑先。

曹彬接到命令后,立刻整队集合,向聊城进发。刘建唐被撤职后,一直没有闲着,他早就拉拢好了他的几个死党,寻找一切机会,想再把一连的兵权夺回来。他又和县党部走得很近,想方设法求得县党部的支持。

李树椿本来想诱得吕世隆出城,见吕世隆没有上他的当,一计不成,又生二计,命令县党部的人,想办法阻止部队支援范筑先。

一连刚出城不远,行到孙屯附近时,一连的三个排长煽动士兵哗变,再也不肯前进一步。曹彬预感到事情异常,急忙派人通报吕世隆。吕世隆感到事出有因,为防止意外,急忙命令一连就地待命,不许进城。

这是14号的事情,今天已经到了16号的中午。

韩行带领着警卫连还没有到孙屯的时候,就看到孙屯有士兵在站着岗。韩行敏锐地感觉到,这个孙屯又不是什么战略要地,莘县有限的兵力却要在这里驻扎,一定事出有因,就对张小三说:“张连长,派几个人悄悄地把那个岗哨‘请’过来,我有事问他?”

一个“请”字,张小三早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急忙命令李大中,去执行这个命令。

李大中几个悄悄地摸到了这个哨兵的跟前,就像抓小鸡子一样,把他抓到了韩行的跟前。

韩行早把队伍隐藏在一条大深沟里,马上对这个士兵进行了审问:“你们是哪支部队的?”

这个士兵刚才被整得晕头转向,这会儿才有机会喘口气了,他有些气喘地说:“我们是莘县县大队的一中队。”

“你们的任务是什么?”韩行问。

“本来要去支援聊城的范筑先,没想到,部队到了这里,三个排长叫我们不要去,并把连长曹彬和指导员宋瑛抓起来了,关在了小屋子里。已经两天了。”

韩行一听就明白了,果然不出自己的所料,这正是哗变的一中队。韩行问他:“你们是怎么想的?”

这个士兵说:“怎么想的啊,增援范筑先按说也是个好事儿。谁想到,排长不叫我们去,没办法,当兵的听当官的,这也是军人的天职。”

韩行训斥他说:“你们的曹连长也是你们的长官,怎么不听他的呢?还说军人要服从长官的命令,真是胡说八道。”

“是这样的,”这个士兵说,“原来的刘建唐连长待的时间长,手下有一部分人。而新来的曹连长,来的时间短,当然不如刘建唐的势力大。我们也是没有办法啊!”

韩行心里骂道,这真是一些没有脑子的狗兵,凭着这样的思想怎么去打日本。

韩行又对他说:“我是聊城游击总司令部的韩行,如果我命令你,你能执行我的命令吧?”

一听说眼前的这位长官就是赫赫有名的韩行长官,这个士兵恨不能要对韩行跪下了,张口结舌地说:“韩副司令呀,不怨我们的事呀,我们当兵的只能听长官的命令,没有办法呀。你的命令我当然要听啦,绝没有二话呀!”

“那好,”韩行就对这个士兵说,“你就在前面带路,领着我们去救出曹连长,指认出哪几个是领着叛乱的军官。”

这个士兵连连点头说:“是是是,坚决服从韩副司令的命令。”

韩行把张小三和吴小明叫到了跟前,对他们说:“本来吕县长派他们一连去援助范筑先,没想到,他们兵变了,关起了曹彬连长和指导员宋瑛。目前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摸进孙屯村里,解救出曹彬连长和指导员,控制住这个连队。”

二人点了点头,都一齐表态:“坚决执行命令,你就指挥吧。”“对待叛乱的首要反动军官,就是要实行镇压。”

韩行命令道:“那好,一排二排由张连长带领,就去救出连长和指导员和控制住这个连队,我带三排堵住村里的各个出口,绝不让一个士兵跑掉。”

命令已下,张小三迅速带着一排二排,在这个士兵的带领下,摸到了村里,解救出曹彬连长和指导员宋瑛,并抓住了三个领头哗变的排长。韩行带领着三排,严密的控制住了街上的各个要道口,绝不让一个士兵跑出村去。

也是警卫连的官兵原来都是特战营出身,个个都是训练有素,作战有法,村里只是响起了有数的几声枪响,战斗就结束了。曹彬和宋瑛被解救出来了,他一下子跑到了韩行的身边,着急地问:“哪位是韩行副司令,你就是吧,范筑先危险,快快去救啊!”

他们哪里知道,在这两天里,事情已发展得很多很快,范专员早就牺牲了,而更危险的还有吕世隆。死的已经不能再生,而活着的却要去救援。

韩行紧紧地握着曹彬和宋瑛的手,把这两天的事情简单地说了一遍。

曹彬又着急了,说:“那我们赶紧回去救吕县长,吕县长也危险啊!”

韩行安慰他说:“你们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掌握着你们的连队,你们还能带动多少人?”

曹彬这才看了看自己的一中队,发动哗变的三个排长已经一死一伤,另外还有十几个反动士兵。一中队里也有几个党员,还有一些积极分子,也有几十个人,再就是墙头草、随风倒的一些士兵。

曹彬把这些情况对韩行说了。韩行脸色一紧,对一中队的全体官兵们说:“煽动叛乱,逮捕自己的长官并关押起来,这是什么罪,这是谋反罪。真是死有余辜!来人,立即枪决。”

上来了几个人,把这还剩下的两个排长,立刻拉出不远去枪毙。他们还不服气,叫喊着:“你们不能这样做,你们没有权力这样做。”“刘连长会给我们报仇的,他不会放过你们的。”

只听得“叭!叭!”两声枪响,他们的狗命结束了。

非常时期,非常手段,对待这样的死硬分子,再留下来一点儿用处也没有。

韩行又叫曹彬把那些反动士兵都剔出来,韩行对他们训话说:“我知道你们都是受蒙蔽的,这也怨不得你们。从今以后,你们要是愿意跟着曹连长和我干呢,这没说的。要是非得和我过不去,和曹连长过不去,那也就不好说了……”

韩行看了看不远处躺着的两具尸体说。

曹彬也对他们敲打说:“你们的所作所为,我也知道,但是从今天改了,咱以前的事情就一笔勾销。你们还不知道眼前的这位长官是谁吧,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韩行将军呀!好几万日本人都被他们杀了,眼前的这点儿小鬼子,他还能看在眼里,更不用说刘建唐了……”

两个人的不断敲打,也使这些人的心理上产生了作用,队伍里开始了分化。

韩行又对他们说:“你们是愿意跟着刘建唐呢,还是愿意跟着我们干!?”

这些人也是好汉不吃眼前亏,说要是跟着刘建唐干,那还不得枪毙呀!就是心里想,嘴上也不能说呀。有的就喊:“我们愿意跟着曹连长和韩司令干。”

韩行又对他们说:“那好,先对你们进行第一次考验,那就是先委屈一天,等莘县安定了,自然是放出你们,愿意回家的回家,愿意跟着我们干的,我们欢迎。”

韩行叫人把他们都绑了起来,关在了一个小屋里,派上两个士兵看守。要是都毙了他们,有点儿太血腥,留着他们,又怕闹事。只有关了起来,阻止他们闹事,还算是中庸之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