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组织豪杰去抗日-第3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日本兵一听,立刻有一个班的鬼子抽出了战马上的马刀,返回头来,咬牙瞪眼地朝着李大中他们反扑过来。

李大中也毫不客气,大喊一声:“靠上去,拼了他们。”自己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有一个鬼子举着马刀,朝着李大中一刀就劈了下来。李大中用刀一格,只听得“咣啷”一声,硬硬相碰,出了金属相格清脆的声音。

这马刀又窄又薄,略有弯曲,挥舞起来相当轻便,李大中的大砍刀宽点短点,但是势大力猛,双方各有优劣。拼了几刀,李大中觉这个鬼子兵的刀术还是相当精湛的,不留半点儿破绽,致使他的头在脖子上多留了一些时间。

但是李大中不愿意和他过多的耗费时间,能和我过几招,就算你的荣幸了,别得了便宜卖乖,过上三招,就以为自己天下无敌了。李大中手上和他过着招,暗暗地在腿上积蓄着力量,慢慢地把全身的重量聚集要左腿上,腾出了右腿。

小鬼子的骑兵,功夫主要在马上,不坐在马上,就觉得下盘不稳,罗圈腿老在打颤。为什么是罗圈腿呢,那还不是因为职业骑兵,常年骑马,腿都变形了。下盘都不稳,哪里还有精力在腿上蓄力,两条腿能支撑住来回运动的身子就不错了。

上面拼着刀,左腿挺住,右腿飞起来,朝着小鬼子的膝盖就踹了过去。哟,这一下子好,小鬼子本来是罗圈腿,那腿是朝旁边弯的,这下子好,中了招,只听得“咯嘣”一声,那罗圈腿就不是朝旁边弯了,而是朝后面弯了。

一阵钻心的疼痛,小鬼子趴下了,为什么呢?膝盖碎了。李大中不等他冷汗下来,刀都不用举起来劈,刀尖朝着他的心口窝就捅了过去,一下子穿了个透心凉。这个小鬼子只觉得一股子凉风钻了进去,气是只能往里进,不能往外出,眼前一黑,见他的天照大神去了。

李大中一看这一招挺好使,骑兵的下盘不行啊,好!你下盘越不行,我就越欺负你的下盘。李大中照着第二个鬼子,也是上面敷衍了事地拼上几刀,下面就使“黑腿”……

孙大突挺着一把刺刀,面前的鬼子,却是十分的老辣,马刀一挥,朝着孙大突就劈了下来。孙大突也算有经验,挺着刺刀不好挡呀,弄不好就伤了,所以把枪一支,后退一步,避过了一刀。

小鬼子身子一闪,躲过了刺刀尖,第二刀又下来了,“刷”地一声,闪过了一道白光。

别看李大中又高又宽,那动作却是相当的敏捷,刺刀一摆,身子一闪,又避过了。不过这一刀,说真的,惊了孙大突一身的冷汗,刀尖擦过了衣裳边,眼看就划上了。孙大突刚闪过了第二刀,第三刀又下来了……

孙大突觉得有些窝囊,按说这个小鬼子比自己矮两头,却在刀术上占着优势,弄得自己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再这样下去,只有等死的份了。孙大突也算老行伍了,干脆朝后再一闪,躲在了草屋的一根立柱之旁。

鬼子也算豁上了,朝着这根立柱用力一劈,马刀剁进了木头里,拔不出来了。孙大突一看是个机会,挺着刺刀就扑了上去,撞在了这个小鬼子身上。干脆,自己连步枪也不要了,抱着小鬼子的头,朝着旁边的马槽上用力一磕。

这马槽是盛料和草的石槽,头和石头一碰,肉头撞不过石头,只听得“咣啷”一声,鬼子头成漏勺了,连血带肉加**一股劲地往外冒。孙大突觉得还不够泄,抱起了他,就和一个枕头一样,朝着另一个小鬼子就砸了过去。

一个人的重量有一百多斤,砸在另一个人身上也不轻快,当时就把那个小鬼子砸趴下了。孙大突连弯腰都来不及了,干脆,大脚一伸,朝着他的头狠狠地跺去,只听得“噗嗤”一声。

要是别上跺上这么一脚,肯定还能撑得了,但是孙大突不行,他太重了,也太有力气了,一只脚就和一艘小船一样。这一脚恨不能把小鬼子的头都跺扁了,七窍流血,哪里还有活命啊!

第三个鬼子举着马刀朝着孙大突扑了过来,这时候的孙大突手里的武器刚才扔了,正赤手空拳。小鬼子马刀一举,一道白光闪来,只听到“啪”地一声枪响,小鬼子仰面便倒……

孙大突以为自己完了呢,睁眼一看,小鬼子早已死在了地上。原来这一枪是王老三开的,王老三觉得自己和小鬼子拼刀术,肯定不行,还不如打冷枪呢?一枪就把孙大突跟前的鬼子毙了。

李大中领着突击队的这些人,在后面一搅和,肯定影响了前面的鬼子,吴小明领着连主力,也从前面扑了过来。两面一夹击,小鬼子人少,立刻成了劣势,很快地被吴小明连斩杀殆尽。

日本兵都完了,这些大洋马却不老实,一个个不是仰头长嘶,就是尥蹶子,乱踢人。李大中一边解着缰绳,一边劝它们说:“我说大洋马呀,还是老实点吧,你们的日本爹完了,以后就跟着中国爸爸了。老实点啊,以后多给你们喂些好料。”

孙大突一不小心,挨了一马蹄,疼得直哎哟,亏着身体壮,才没有趴下。王老三朝讽他说:“看了吗,连日本马都看着你不顺眼,他们的日本爹都是小个子,哪有这么大个呀,还以为你也是一匹大洋马呢?”

第72回 第一次打堂邑(三)

孙大突骂他说:“滚一边去,王老三。亏着是我,要是你呀,早给踢到二里地外了。”

缴获了这三十多匹战马,韩行大为高兴。虽然骑兵战术已有些过时,但是长距离奔袭,还有传达个命令啥的,总是比人快多了。正在这个时候,又有一个意外发现,这马堆里,竟然还藏着三只山羊。

看到了这些山羊,韩行就想起了香喷喷的羊肉汤的味道。马上对吴小明说:“打了胜仗,总得有个犒赏不是,这不,羊汤来了,还有羊杂。”

吴小明也是心里高兴,战马不能随便宰杀,可是羊能吃呀,战士们已经好久没有闻到荤腥了。

吴小明连继续进攻,前面有维持会的一个仓库,看守的伪军不经打,打了几枪,他们就跑了。进了仓库一看,好家伙,仓库的粮食堆积如山,还有食油、煤油、香烟、火柴等等。

韩行一看,恨不能眼睛都绿了,这些都是战略物资呀,谁有了这个,谁就有了战争继续下去的本钱。“快,快,”韩行叫通讯员说,“马上把赵司令叫来,就说这里发现了大批的粮食和物资。”

不一会儿,赵建民司令员来了,看到了这些物资,也是高兴得合不拢嘴。韩行对他说:“得马上把这些物资运出去,人民的物资,来之人民,还得还给人民。”

赵建民乐哈哈地说:“到嘴的肥肉,哪能让他跑了呀,张大千呢,你应该找张大千才对啊!赶快叫她往外运。运出去,再登记入册。”

张大千正在旁边呢,高兴地说:“为了打堂邑,恨不能全县的民兵都来了,就连民夫也来了不少。立刻运,马上运出去。”

韩行对赵建民有点儿恭维地说:“我这不是叫你高兴一下不是,看来你的决策是对的。不但一个连的伪军起义,还缴获了大批的物资,这些物资的作用恨不能比一个连起义的作用还要大。”

两个人高兴了一阵子,战场上枪声不断,这场仗还没法有打完,两人赶紧又到了前线去指挥作战。

基干团的前面,正是许家大楼。这个许家大楼是钢筋水泥构成的,那时候修建这样一座现代化的大楼,确实还是动用了一定的技术力量和钱财。窗户和门全都用砖堵起来了,整个大楼其实就是一座坚固的堡垒。

大楼的外面,还有一圈简单的沙袋工事,约有一个日军小队防守,上面摆着几挺三年式机关枪,对着基干团的阵地。

韩行继续提醒赵建民说:“赵司令啊,这么坚固的工事,我们不能随便进攻呀!”

赵建民鼻子一哼说:“我傻?不能做赔本的买卖,还用你说呀!要你说,这一仗应该怎么打?”

韩行说:“牛股骨牛股骨,食之啃不动,丢之心咕咚。这么着吧,咱们赚点儿小便宜行不行?”

“怎么赚个小便宜啊?”赵建民问。

“这样吧!你看我的。”韩行喊过了旁边的吴小明,“吴连长啊,你的迫击炮班还有多少炮弹。”

吴小明说:“还有20发吧!”

韩行这样命令他说:“这样吧,你把9发炮弹赏给许家大楼外面的这些鬼子,把剩下的赏给大楼里的鬼子,能把他们炸出来,更好。他们要是不出来,我们也不吃亏。”

“是!”吴小明答应了一声,立刻执行命令去了。

不一会儿,三颗迫击炮弹像黑老鸹一样,朝着大楼外面的工事飞去。“轰轰轰——”三团火光,三声巨响,二秒钟后,又是三发炮弹落下,隔着两秒钟,又是三发炮弹。

迫击炮能连续发射,恨不能一门炮每分钟能发射三四十响,再说这些炮手们又是久经战场,知道怎样瞄准和布弹。还有一点是,迫击炮在发射时有轻微的震动,这也使第二颗炮弹绝不会落在第一颗炮弹的地方。

这就好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炮弹和胡椒面一样,均匀地撒下了,倒霉的只能是日军,躲都没有地方躲。一个个日军被炮弹掀上了天空,断胳膊断腿到处乱飞,还夹杂着破布条、烂枪械啥的。

日军的军事现代化曾给中**队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也让他尝尝吧,被动挨炸是一种什么滋味?

这九发迫击炮弹刚打完,紧接着,又是三发炮弹向着许家大楼飞去,三发,三发,加两发。一颗颗炮弹砸在墙上,溅起了一团团火光,腾起了一片片烟雾,砖石乱飞,钢筋外露,还夹杂着日军的枪械和血肉。

有一颗炮弹不知道怎么搞的,从射击孔里钻了进去,炸死了一个班的日军。

这边基干团的战士们,都瞪大着眼睛,用枪瞄准着大楼的日军,就等着他们出来呢?只要他们敢出来,我们就敢打他个屁滚尿流,腚眼子出稀屎。

烟雾散尽,火光下,许家大楼外的工事,被炸得乱七八糟,破败不堪,东一个西一个的日军尸体横陈地上,工事内,肯定也是伤兵满员。而大楼呢,也是千疮百孔,惨不忍赌。

韩行心里默默地祈祷着:“小日本啊,出来啊,拼命吧,就等着你们出来了。出来吧——”

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许家大楼里仍然没有一点儿动静。韩行无奈地对赵建民说:“赵司令呀,我们该做的已经做了。他们就是缩在乌龟壳里不出来,我也没有办法呀?”

这时候,一个作战参谋也来报告说:“城隍庙栾省三的部队,也是缩在城隍庙里不出来,赵司令,我们怎么办?”

赵建民思考了一会儿说:“看来双方都在比耐性啊!都在利用自己的长处,而让对方露出短处。再等一会儿,看看是他们能沉得住气?还是我们能沉得住气?”

北方的冬天天亮的很晚,已经快早上七点了,天还有点儿黑乎乎的。寒风一阵阵的刮来,嘴里喷出了一团团的白气。在紧张战斗的刺激下,战士们没有感觉到一点儿寒冷,反而在渴望着更加激烈的战斗。

诺大的天空只有两三抹云彩挂在天边,在天的尽头接近地平线的地方,天空呈现出一种淡黄里夹杂着一点橙的让人说不出的光影美。此情此景,宛若是大自然呈现给世界的一幅壮美的水墨画。

韩行对赵建民说:“赵司令啊,我看小鬼子和栾省三不敢露头了。天也亮了,聊城、冠县、阳谷的鬼子弄不好也出动了。是进是退,请赵司令早拿主意?”

赵建民风趣地说:“不和他们玩了。熬了一晚上,也累了,回家睡觉去了。”

一声令下,赵建民带着得胜的队伍,携带着缴获的大批物资,撤出了堂邑城。只要是出了城,根据地已连成一片,到处都是八路军的家。

第一次攻打堂邑,极大地震慑了敌人,八路军连县城都敢打,还有什么地方不敢打?我军乘胜打击,拔钉子,克据点,连连取胜。我八路军冀南七分区多次与吴连杰主力展开战斗,将这股顽匪势力消灭殆尽。

1944年1月,里应外合,一举歼灭了盘踞在阮庄据点的吴连杰部黄竹斋团,击毙团长黄竹斋,消灭敌人近400名。6月,吴部四团团长程子坊、副团长邢先觉率部于斗虎屯起义,后改编为堂邑县独立团。

1944年,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苏联红军在取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重大胜利之后,开始了战略反攻,把战线推向了德国法西斯占领区和德国本土。在亚洲,美国根据《开罗宣言》,继续进行海上反攻,并把战线推进到距日本更近的海域。

在中国,日本侵略者为挽救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失利,妄图打通大陆交通线,援助其入侵南洋的孤军,从河南开始,向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平汉、粤汉、湘桂铁路发动了新的进攻。为此,日军不得不从华北抽调大量兵力,其中从晋察鲁豫边区抽走6个师团。

在莘县,1939年日军曾以1个大队率刘仙洲部占领莘县。1940年减为1个中队,1942年减为1个小队。1944年夏,这个小队也撤走了,整个莘县全部由伪军刘仙洲部驻守。

刘仙洲不亏为日本豢养的一条看家狗,经过几年的惨淡经营,已把莘县变成了一座“金城汤池”,在原城墙的基础上,加修了各类防御工事,城墙高7米,四个城门楼和城四角炮楼都能独立居守,四面射击。

城外设有两道护城河,两道铁丝网,两道鹿寨,铁丝网和鹿寨周围有地雷。护城河深有5米,与徒骇河水相通,水深3米多,河内栽有尖木桩。城内有巍峨古塔,高有20余丈,俯瞰全城,塔上常驻伪军一个班,控制着全城最高点。

仓库里贮藏着几百万斤小麦和其它大批军用物资。在城内常驻的伪军有4个中队,另有伪突击队、特务队、剿共班、警察局、新兵中队,总计1000余人。城内与城外各据点有公路交通和电话联系。

刘仙洲部占领莘县县城后,党的情报部门就十分重视瓦解敌军的工作。早就派一些**员利用敌人扩兵的机会,打入了敌人内部。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第73回 攻打莘县(一)

范永堂是一个精明能干的小伙子,出身贫寒,十几岁就参加了革命。??  1941年乘着刘仙洲召兵的机会,党派他打入了莘县敌人的内部。

临行前,潘小安告诉他说:“要多拉关系,广交朋友,站稳脚跟,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要用巧妙的办法,宣传党的抗日救国政策,搞统一战线,分化瓦解敌人,争取同情者。不惜一切代价,就是买个队长当,也要掌握军权,从内线配合外线作战,待机拔掉敌人的据点。”

范永堂牢记党的指示,进城后即大力开展工作,新兵训练结束后,他和同为内线的范勤堂被分配到伪一中队当了一等兵和上等兵。在此,范永堂巧遇了小学同学赵缙绅,相殿生,三人谈得十分投机。通过赵相二人介绍,范永堂结识了新民会一个姓相的队长。

范勤堂呢,和一中队的一个班长建立了密切的关系。

范永堂还设法和刘仙洲的侄子刘西洋交上了朋友,拜了把兄弟。有了这层关系,一中队队长付万长对他另眼看待。付万长通过许多事情,看到这个小伙子精明强干,把他提拔为一中队的随从副官,可以在县城内外自由出入。

范永堂利用一中队随从副官和刘西洋拜把兄弟的关系,千方百计接近刘仙洲,多次出入刘仙洲家,为其送东西,办事情,博得了刘仙洲的好感。

一次,刘仙洲带老婆到泰安、济南,点名要范永堂跟随前往。范永堂施展聪明伶俐,办事周到的特长,一路上将其安排照顾得妥妥帖帖,进一步得到了刘仙洲的信任,把范永堂当作心腹看待。

在站稳脚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