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魏文魁-第2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能完全仿效曹德的。

不过今天,在卢洪来通报了消息,是勋向关靖询问,关靖又提到了爪牙和股肱,说的却是另外一层意思,是勋很快就想明白了。那就是在目前的情势下,爪牙可轻弃,股肱不可断,倘若爪牙伤到了股肱,那更是必须砍掉不可。赵达不明白这个道理,恐怕祸无日矣,卢洪貌似懂得这个道理,关靖劝是勋,此人不妨继续接触下去。

是勋略有所悟,问关靖道:“士起其意在赵达乎?将如何应对?”关靖胸有成竹地微微一笑:“尚早,主公可静待之也。”

就在是勋心情忐忑地等待着吴质被押解入都的同时,千里之外,刘备统率荆州军杀到了犍为郡重镇南安城下。

南安位于江水、沫水、衣水三水包夹之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刘备还在僰道的时候,便有益州别驾从事张松张子乔前来求见,告诉刘备,南安城中不过战兵数百而已,守城器械也皆不全,然而,等荆州军真正开到南安城外,才惊觉城内军兵大增,竟不下万数!

那位张松,自称并非奉了刘璋之命而来。荆州军自入益州,所向破竹,消息传到成都,刘璋大惊,会聚文武问计。广汉太守张肃道:“闻荆州军不足万人,今与赵韪分道而来,分明欲薄我前线之势也。必不可调军往御,而当增益庞羲兵,若破赵韪,则荆州兵必退。”

张肃即成都本地人,在益州土著中最受刘焉信赖,竟使内统都畿。然而自从刘焉晚年,雒城大火,被迫将州治迁往成都以后,张肃在政权中的地位便直线下降,待刘璋继位,为东州士人所挟持,更是日益疏远张肃。因而张肃有言,不论对错,东州士必加以杯葛——江夏人费观乃出而驳之曰:“刘备虽然兵寡,却皆能战,连下数城,分明与赵韪呈夹击之势,何谓欲薄我前线之势也?今兵难两御者,可卑辞以结好刘备,许以厚利。设荆州兵退去。则赵韪不足为患也。”

刘璋说好啊。要是能够说退荆州兵,那真是再妙不过——可是该给他开什么条件才好呢?谁知道刘备这人有啥爱好啊?是喜欢美女,还是喜欢金银绢帛?

这问题可谁都回答不上来了。于是别驾从事、张肃之弟张松便排班而出,请令说愿往荆州军中去探刘备的口风——“若能使备自退,甚而引兵向韪,则益州安矣。”但他同时请求刘璋答应两个条件:“荆州与我相攻,曲本在我,先君使赵韪镇巴。而彼乃横挑强邻……”其实赵韪攻打荆州本是刘焉的授意,但张松在刘焉的儿子面前当然不能直接说是你老爹先惹了人家荆州啦,只好把责任都往赵韪身上推——“主公若肯与荆州和睦,则欲刘备退兵不难。其二,备本客将,寄寓南阳,所辖不过数县,若能挟代韪,或愿反正。”要不干脆许诺刘备,只要打败赵韪。就让他做巴郡太守,刘备说不定就乐意呢?

张松说你要是肯答应这两个条件。我去试探刘备,若情形许可,直接就跟他提出来,也省得来回奔波,若情形不许可,我再回来禀报刘备的喜好,咱另谋良策不迟。

刘璋满口答应,即遣张松前往——但是并不算正式的使节,假装只是张松个人行为。可是谁想到张松一见刘备,开口就是:“将军其有意于蜀乎?”

刘焉入蜀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对益州土著是大开杀戒,当时从南阳和三辅流亡益州数万户,招募为军,即称为“东州兵”,东州兵有同样出身的大票刘焉麾下“东州士”做后台,很快成为州内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刘焉还活着的时候,对他们尚能有所约束,等到刘焉一死,东州士排除其三子刘瑁而拥立软弱的四子刘璋为主,东州兵就此放了羊,横暴妄行,搞得民怨沸腾——赵韪也正是因此才竖起反旗的。

当时刘璋麾下群臣,东州士跟东州兵一条心,那是坚决抵抗赵韪的,益州土著尤其是巴人,则多少对赵韪抱有同情心理。问题赵韪煽动地域仇恨,所到之处,大肆屠戮东方来人,遂导致东州兵死守成都,使其铩羽而归。到了这个时候,很多益州土著也瞧出来赵韪很难成事了,因为听说荆州兵所到之处,秋毫无犯,对土著和客居之人全都一视同仁,故此益州官僚和东州士的下层便难免起了易主之心。

张松就是他们推出来探路的前哨。

不过这时候的刘备还没有稳固的根基,声望也不够,张松他们没打算直接把益州献给刘备,只是希望刘备帮忙平定州内的乱事,继而辅佐刘璋——所以张松所说的“蜀”,不是指益州,而是指蜀郡。

刘璋是许了刘备巴郡太守,张松却给改成了蜀郡太守,说愿意帮您入主都畿,做刘璋之下益州的第二把手。况且谁都知道,刘璋就是个傀儡啊,只要事成,实际上你说了算,条件是来一场重新洗牌,把受压制的益州人和东州士下层全都给翻上台面去。

不过当看过了刘备的军势,接触了当地被刘备拜访过的士人,尤其是亲自跟刘备恳谈了整整一个晚上以后,张松突然转换了口径,直接掏出一份蜀中地图来献给刘备。

等返回成都以后,张松即秘密召来亲友法正、孟达等,跟他们说:“刘玄德实天下英雄,应为我主也,刘季玉比之,不过一豚耳!”一头猪能跟天下英雄相提并论吗?

只是这个时候,成都城内的舆论又有所更改,原因在于前线连打了好几场胜仗,庞羲把赵韪彻底赶回巴中去了。刘璋就觉得,咱们胜利在望,没必要再劝退刘备啊,直接把他灭了不就成了么?尤其张松回来,禀报说刘备属意于蜀郡太守一职,东州士当即哗然,怂恿刘璋增兵防守南安,以拒刘备。

所以荆州军浩浩荡荡开到南安城下,被迫直面一场恶战。

南安城内守军已不下万数,不过这个时候,刘备在攻克的符节、江阳、僰道三县临时招兵,麾下兵马也增加到了两万余——而且大多划归关羽、张飞统率,刘虎根本管不了。当下升帐商议攻城之策,一将出班献计道:

“南安在江西,江东有路,出北五里外有鱼涪津,自此得渡,可薄南安之背,断其归途。末将请将一千精锐前往,趁夜袭城,将军在城南鼓噪以分其势,城可得也。”

刘备闻言大喜:“兴霸若能袭城,可为入蜀第一功也!”(未完待续……)

第二十三章、一身是胆

赵韪称兵之前,其实益州各地就已经叛乱四起了,其中巴人沈弥、娄发、甘宁欲击刘璋,战败后逃亡荆州依附刘表,这回刘表使刘备、刘虎统军入川,自然把这仨“带路党”也拨至麾下。其中甘宁甘兴霸武勇敢战,跟张飞很对脾气,刘备也厚加笼络,待如亲信。甘宁少年时曾为水贼,顺着长江从成都一直抢到过荆州境内的秭归,因为衣着华丽、腰悬铃铛,人称“锦帆贼”,所以长江沿岸的地形、各地渡口,那是再熟悉不过的。此刻提出欲从鱼涪津暗渡,偷袭南安城,刘备当即应允。

荆州军虽然是通过陆路前往南安的,但长江就在身边,不可荒废,也征集了一些小船,用来运载粮秣物资——虽说逆流而上,必须拉纤,但总比车辆载运要省力也省钱得多。于是甘宁等三将即利用三十余条小船,先拉至鱼涪津北,再顺水放下,直取西岸。

然而鱼涪津是重要渡口,益州方面自然不会毫无防备。船只才刚近岸,便有一轮箭羽射来,荆州兵虽以大木盾遮挡,亦瞬间便翻倒了四五十人。甘宁大怒,一手持盾,一手挺刀,暴喝一声,腾空而起,竟然如同大鸟翱翔一般纵跃出一丈多远,落至岸上。益州兵挺矛来敌,被甘兴霸横盾一扫,早掀翻了四五人,随即舞刀入阵,将一名敌方校尉拦腰砍作两段。

益州兵见此将这等骁勇,尽都慌了。队列就此散乱。娄发、沈弥等趁机拢船登岸,驱散敌兵。随即娄发就建议说:“敌已知我登岸矣,恐再难袭城,不如当道扎营,配合渡船,只断其后路可也。”

甘宁直摇头:“吾已于刘将军帐前夸下海口,今若袭城不胜,是命也,怯而不袭,将何面目回报刘将军乎?兄等可即在此扎营。与宁百人。即往袭城!”娄发、沈弥苦劝不听,只好与他百名善于攀爬的勇士,趁夜直抵南安城下。

南安守将已知有敌军到其背后,但一方面遣人探查。不过千人而已。且已当道扎营。乃欲断己方后路之意,于是商定翌日出城攻击;另方面刘备在城南燃火夜攻甚急,遂被迫将主要兵力全都聚于城南。甘宁所部。皆昔日随其纵横江上之水贼,擅以索钩搭取客船,登之抢掠,于是即以索钩掷上城堞,摸黑攀缘而上。

眼看甘宁口衔长刀,身先士卒,已近城头,忽然城上发一声喊,火把齐燃,照耀如同白昼一般,益州兵数人执长钩即来搠宁。好一个甘兴霸,将头一偏,让过来钩,随即双手离索,各握住一钩身,借力纵跃,已然登至城上。他才站稳脚跟,便从口中取出长刀,只一刀便断十数钩,再两刀连杀二人。所部趁乱亦陆续登城,不多时即赶散了守军。

甘宁身被数创,再加敌兵鲜血喷溅,染得满身尽赤,如同血人一般,犹自分派部下,斩关落锁,招呼娄发、沈弥入城来应。随即便从城上跃下,一路往城南杀去。

守将闻讯大惊,急忙亲自领军来战。甘宁杀至半途,就见火光中冲出一匹黄马,马上武将年约四旬,赤面长须,目眦欲裂,手使一柄长槊,当胸便刺。甘宁招呼部下于城中各处纵火,以乱人心,自己舞刀便与来将杀作一团。

来将槊至,甘宁举刀朝侧面一搪,就觉得臂膀酸麻,脚步踉跄,心说:“此人是谁,好大力气!”不敢轻慢,打点起十二分精神力战。然而敌在马上,手使长槊,甲胄齐全,甘宁却在步下,只有一柄环首刀,为了爬城方便仅穿了半身的软甲,兼之已然厮杀多时,血透衣衫,才两三合便觉不支。

甘宁不肯浪掷性命,使一个花招,骗开敌槊,便朝道旁黑地里蹿去。敌将不舍,拍马来追。甘宁只顾往房屋紧凑、道路狭窄处奔逃,敌将人高马大,于城内追赶不易,只得招呼部下四面围堵。

正危急间,忽听城南惊天动地一阵嘶喊,都道:“城破矣!”敌将大惊,舍了甘宁便欲去救南门。甘宁转守为攻,连杀数兵,冲近敌将,矮下身来便欲斫其马足。敌将慌忙勒缰躲过,不禁怒发冲冠,喝骂道:“我今便战死城中,亦必取汝性命!”挺槊再刺甘宁。

甘宁又与他交了两招,身上血流得多了,两膀渐趋无力,正待转身再逃,忽听不远处传来一声暴喝:“兴霸,飞来助你!”随即一道槊影如同霹雳闪电一般,直取敌将后心。

那将惊得魂飞天外,二度舍了甘宁,侧身横槊来挡。两槊相交,巨力传来,此将不由得双臂一颤,已被将左手震开,长槊隔之于外。来人趁机催卤撞过来,就马背上轻舒猿臂,一把揪住那将腰带,硬生生扯离了鞍桥,狠狠掷在地下。早有破城而入的荆州小卒冲上,牢牢按住,捆绑起来。

甘宁大口喘着粗气,扬眉招呼道:“益德,若非卿来相救,我今死矣!”

救了甘宁,生擒敌将的,正是刘备麾下猛将张飞张益德,当下捋须大笑道:“死不得!兴霸立此首功,正要向主公讨赏,岂可死于此处?!”

刘备就此率领大军进入南安城中,计点伤亡,亦颇惨重。赵云先期杀入县署,随即遣人禀报刘备,云县令已自缢矣。刘备嗟叹不已,命好生收敛、安葬遗体,并县令之僚属、家眷,尽皆不可冲撞。

刘备即于县署中坐堂,甘宁、张飞前来缴令,刘备亲执宁手,称赞道:“兴霸一身都是胆也!”让人扶下去好生裹创疗疾。随即命将守将押来,那将上堂后却怒目而视刘备,任由诸将吏呵斥,只是昂首挺立,不肯跪拜。

张飞呵斥道:“汝何人也?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那将恨声道:“某乃刘益州帐下中郎将严颜是也。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

庞统在旁笑道:“我主受刘荆州所遣,为赵将军所邀,来伐僭越王礼的刘璋,何云侵入汝州?天下虽大,其主唯一,即天子也,刘璋承其先君遗续,既不能守,合该有德者居之,以绍汉统。汝似读过书的,竟以为周季诸侯相争乎?未免贻笑大方。”

严颜闻言气沮,却仍不肯低头。张飞大怒,不待刘备下令,即唤将此獠推出去斩了。严颜冷哼一声:“斫头便斫头,何为怒耶!”

刘备急忙喝止张飞,亲自过来,解开严颜绑缚,并道:“吾此来非为谋夺益州也,为刘、赵内乱,生灵涂炭,乃欲拯蜀民于水火。将军之忠勇,备知之矣,若愿辅备,必为上将,若不愿辅,可即返回成都,寄语刘季玉,使其明备之心。”

其实这话说得很可笑,两军对阵,还要对方主将明了自己的心意,假装说我不是有意来打你的啊。不过刘备也知道,他真正指挥得动的也不过就三四千荆州兵,还有万余新卒而已,刘璋倘若真发大军来阻,己方胜算渺茫。要么刘璋忙于攻打赵韪,给他留下足够的镇定犍为郡、积聚实力的时间,要么便如张松所献之计,他可以安安稳稳进成都城去抢班夺权——至于庞统劝他直取成都,刘备表面上答应,其实并不怎么敢念想。

所以刘玄德认为自己当下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收买人心,好在蜀中站稳脚跟,然后视形势之变化,或战或和,或进或守。他故意摆出一副仁厚、礼贤的面孔来劝说严颜,也正是这个用意。

严颜本为蜀人,自束发以来,大小百余战,全凭战功得以稳步升职,但进入中层以后,就猛然撞上玻璃天花板,被东州士给牢牢地压制住了。这回刘璋派他助守南安,严颜就提出来,荆州兵来势甚锐,恐不足万人无以抵拒,刘璋说好吧,那我给你添点儿兵,凑够一万人吧……严颜这个气恨啊,还想再求,却被东州兵嘲笑为怯懦。本来这家伙就是憋着一肚子火来的,如今做了俘虏,却看刘备如此温和谦恭,与那刘璋大为不同,心肠一软,死志便消,当场便降了刘备。

得南安、收严颜以后,庞统即劝刘备快速挺进,趁着刘璋还没反应过来,直取成都。然而刘备是真不敢,只好以军士疲惫为借口拖延,其实是想等张松再递新的消息过来。庞统屡劝进兵,刘备只是敷衍,加上徐庶也不主张冒进,于是大军在南安城中一歇就是整整七天。

到了第八天上,城头终于传报,说成都有使节前来。刘备升堂,唤请使者,就见进来的不是张松,而是个陌生的瘦子,三十来岁,细眼长须,精神颇为矍铄,似乎还带着三分傲气。登堂之后,这瘦子也不说话,只是上下打量刘备,刘备正要开口询问,却不料对方突然拜倒在地。

刘备吃了一惊,心说使节往来,用得着行此大礼吗?急忙下来搀扶,问:“何为而如此啊?”那瘦子手指心口,直截了当地便说:“区区子乔友也,拜见主公。”

刘备大喜,急忙询问姓名,那人答道:“区区扶风人也,现任益州军议校尉,姓法名正……”(未完待续……)

PS:感冒了一个多礼拜,终于发烧了……头昏脑胀,实在是写不了东西……抱歉,明儿个请一天病假吧。

第二十四章、风传虚证

成都城内想要改换门庭的士人当中,张松张子乔算是巴蜀土著的领头羊,而法正法孝直则是中下层东州士的主要代表。

其实法正从三辅入蜀的时间并不算长,也就在建安初年,曹操东迎献帝至许,李傕、郭汜在关中更加肆无忌惮,加上韩遂、马超率领羌兵也来争城夺地,法正实在存身不住,只好跟同郡好友孟达一起迁入益州。他本来听说东州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