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魏文魁-第5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旧习崃伺印⒎ǘ说氖等ā嬲男姓ㄕ莆赵谏惺榱钌湓种小

因为以庞统为首的荆州派和以法正为首的东州派互相攻讦,争权夺势,搞得刘玄德非常头痛——当初秦宓曾献一计,可惜治标不治本。正如秦宓所言:“譬如林中多兽,狼狈乃可为奸,谋共食也;但其食少,必相争斗……今明公欲自守也,以待魏之来攻,守而人心恐乱,人心乱而内纷必起。若即兵发于外,使各有所欲,各有所取,内纷乃息矣。”当一个势力暂时缺乏对外扩张的势头的时候,内部纷争是很难遏止住的。

刘备并非不想“兵发于外”,使群臣“各有所欲,各有所取”,问题取交、广而交、广失,定南中而南中尚不能为国固势,欲联吕布,吕奉先又被忽悠到西域去了……他暂时并没有大举北伐或者东征的实力,怎敢轻易向曹魏动兵?

所以才趁着称帝的机会,把两派的首脑全都拱上三公高位,却剥夺了实权,暂且把这矛盾给按了下去。

可是曹魏既得交、广。复定凉州。已经对蜀中形成了三面包围之势。迟早都会发兵来攻的,对此,蜀汉君臣并未贪图安逸而放松了警惕心。尤其曹魏得国时日尚短,中原地区还有不少士人心向炎刘,蜀汉外派的间谍因此如鱼得水,异常活跃,对于曹操打算三道发兵,于本岁秋后来攻。自然也摸到了一些端倪。

消息报至成都,刘备即召群臣商议。庞统和法正虽然丧失了对于具体事务的掌控权,于国家大政方针的发言权尚在,当即就在朝堂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法正的建议,是固守汉中,以使曹军无隙可趁,主动撤退,然后再等待天下大势之变——或者等曹操挂掉。他说了:“易云:‘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今可于汉中凭山建垒。封闭各道,以候敌来。于武都可命骠骑将军(马超)联络羌胡。侧翼夹击之,或可避来日之大难也。”

庞统一撇嘴:“孝直所言,果能破敌否?”

转过身去,举笏以向刘备:“陛下入蜀,已将十岁,而府库尚不充盈,野有饿殍,所部并南夷、青羌,亦不过十万之数,若俱驱之汉中,倘贼循江以向三巴,或自交趾而向南中,又如何处?若分守各要,汉中如何‘重门’?”

刘备集团的财政状况是比较糟糕的,原因就在于昔日刘璋治蜀,颟顸暗弱,搞得地方豪门与中央政权相互敌视,进而又引发了赵韪等人的长期叛乱,刘备入川拿到手的,本来就是一个烂摊子。在原本的历史上,刘备能够出到十余万大军讨伐东吴,也就到头啦,这还多亏了入蜀之前先有荆州,多年积聚所致。可是在这条时间线上,刘备入蜀前基本就是棵无根之草,光蜀地那点儿产出,可真不够他消耗啊。

所谓“天府之国”,其实也就指的成都盆地那一小片儿地方,田土尚算肥沃;虽曾一度攻取交、广,问题那地方实在太过偏远啦,而且贫瘠,真的对中央税收没能产生多少补益。

原本历史上诸葛孔明在刘备死后,以天才之能独执蜀政,在曹魏完全不理睬的前提下积聚数载,又下南中,才终于凑出了五六万人一出祁山——那还得靠侧翼有盟友东吴,以及跟自己暗通款曲的孟达在,可以不设重兵防守。如今蜀汉三面皆敌,正如庞统所言,你不可能不分兵把守啊,那么能够参与汉中战役的,究竟还剩下多少人?能够拦得住曹魏大举来攻吗?

还有些话,庞统并未明言,那就是现任汉中太守、北部督是李严,乃法正的嫡系。论私,他不能把全军都压在汉中,从而极大扩充东州党的军权;论公,他还真瞧不大上李严。李正方自视过高,而且跟法正一个性子,都不善于跟人交往,与同僚之间矛盾重重——其麾下牙门将王冲就因此而叛逃曹魏去了——虽然汉中之战不大可能以李严为主将,但他终究是地头蛇啊,客将入汉,再被他气出个好歹来怎么办?

所以庞统的建议是抢先对曹魏发起进攻,以打乱曹军的攻击节奏,然后才有机会极大杀伤敌军,使得曹魏三五年内都不敢再正眼以觑蜀汉。

庞统提议,两路出兵,一由马超出武都,联络羌胡,以牵绊曹魏凉州方面的军事力量,二自褒斜路直取关中。

法正当即提出反对意见,说以攻代守是可以的,但恐怕作用不大——“褒斜道狭,大军难行,且敌已命重将屯郿县,恐难取事。”

军师将军徐庶提出来:“若虑道狭难行,可出祁山,循山西坦道而行,输运亦易也。”

法正一撇嘴:“若自祁山出,是向天水也,与骠骑攻凉州何所异耶?”你照样只能牵制对方凉州方面的力量,对于雍州方面,仍然只能防守啊——反倒削弱了固守汉中的兵力。于是转向刘备:“若欲以攻为守,可出者唯凉州也,请仍以正计,使骠骑联络羌胡,而主力固守汉中。”

于是两派在朝堂上各执一词,争论不休,一直商量到天黑也没能拿出个各方面都能接受的方案出来。刘备被迫退朝,返回内廷,正打算派人召关羽、张飞返都——打这种大仗,我还是跟老兄弟们多商量商量吧——突然宦者来报:“太尉求见。”

刘备急忙整顿衣冠,亲迎庞统。庞统见面就问,今天在朝堂上的争论,陛下您究竟倾向于哪一方啊?刘备沉吟不语——你自己没能说服法孝直,如今跑来逼我表态,我怎么可能把心里话直接讲给你听哪?

庞统说了:“固知陛下难以取舍也。今日之势,坐守必覆,往攻或可保安,譬如熊、狸相争,熊力倍于狸,然巧不如也,乃当以巧破之,纯以力敌,安有胜算?”

刘备说我也想打出汉中去啊。然而我军虽耐苦战,汉中地势又好,终究如你所言,府库不够充盈,假如曹魏有积聚够打一整年,咱们估计打上五个月就要破产了,怎么可能长期防守不反攻呢?只是孝直所言也有道理,出兵武都,不过打乱对方凉州方面的部署,而其主力本在雍州——可是人把雍州守得铁桶一般,咱们根本就打不出去哪?如之奈何?

庞统答道:“世无不克之城,难得无隙之守,要在寻隙而捣其腹心,以巧破力耳。未知陛下肯听否?”

刘备闻言,不禁双睛一亮,说你发现对方防守上的弱点了吗?赶紧说来朕听。

庞统压低声音道:“自汉中入雍,多道可行,虽皆险狭,要在突出不意,或可建功也。今闻贼使路招守鄠县,彼凡将耳,吾乃可将精兵数千掩出子午,以摧破之。且夏侯惇因病返洛,长安唯留其子夏侯楙。夏侯楙主婿,庸碌怯懦,闻我军来,即不弃城而走,亦必不敢出也。横门邸阁及散民之食,足可周军,徐晃、张郃等亦必弃垒东救,则散关、褒斜、傥骆,皆可横行也!”

基本思路,跟原本历史上的“子午谷战略”如出一辄。

史书上评价庞统“雅好人流,经学思谋”,说法正“著见成败,有奇画策算”,还说“拟之魏臣,统其荀彧之仲叔,正其程、郭之俦俪邪?”其实评价并不够精当,因为荀彧是从来没有带过兵的,庞统却是打过仗的,两人无可类比。而且就庞统曾劝刘备于酒席宴间即擒刘璋,以及在刘备、刘璋正式翻脸后,提出三策以供刘备选择,上策是“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就可以看出来,此人的“奇画策算”,不在法正之下,而且敢于冒险——只是没有得着机会施展就中流矢而死罢了。

所以他今天秘密向刘备提出兵出子午谷,突袭长安的计划来,那真是一点儿也不奇怪。当下把自己的详细谋划,逐一向刘备剖析分明,并且说了,如今不出奇策,那是百死无生,寻隙用奇,才可能有一线的生机,就看陛下您肯不肯冒险啦。

刘玄德也是有赌性的——而且他半辈子都在以小博大,不冒险、不拼命,那根本就冒不出头来呀——当下听庞统说得面面俱到,不禁颔首。不过这么大的事情,也不好私室之内一言而决,刘备说啦,你且让我再好好考虑一下,明天给你答复。

庞统告辞出去之前,先关照刘备,说如此奇计,不可谋于众也,以免外泄——一旦泄露,使对方有了防备,那就完全不灵啦。言下之意,你说不定会想着找法正商量,千万可别介!

这边儿庞统出去了,刘备尚在按查地图,仔细斟酌,突然宦者又报:“司空求见。”

法正跟庞统前后脚地就进来了,开口便问:“闻庞士元求谒陛下,得无为发兵雍州事耶?”刘备心说孝直还真是敏啊,正在琢磨着是不是要把庞统的计划向他透露一二呢,法正一低头,瞧见刘备案上的地图了,不禁冷笑:“吾料士元必说陛下,可使奇兵出子午谷以逼长安也。路招凡将、夏侯楙庸才,或可捣贼腹心,使张郃、徐晃仓惶来应,则褒斜、傥骆,皆可通行矣!”(未完待续。)

第十五章、请为纪信

法正也注意到了曹魏雍州防御体系上的小小漏洞,但他跟庞统的认识不同,觉得这种小漏洞不值得揪——“子午道狭,若出奇兵,不可过万,且必以卒赢粮也。若夏侯楙弃守长安,或有胜算,然楙虽无能,长安重地,安敢遽走?且张德容,魏之良吏也,必敛军而守。待张郃、徐晃来,出军必覆。主力虽可自褒斜、傥骆出,而闻偏师覆,士气必沮,贼复大举来应,恐难立足。军败而贼踵之,乃恐汉中亦不可守也!”

结论是:“此悬危之计,请陛下勿听!”

“子午谷战略”本来就是冒险之举,既然是冒险,当然反面理由很好找,而且貌似更加充分。法正这么一分析,刘备也觉得有点儿不靠谱了……我可以赌博,但要是赢面实在太小,赌之何益啊?

所以第二天朝堂上继续争吵,刘备也照样举棋不定。庞统多次向刘备暗示,我昨晚跟您献的计,您究竟拿定主意了没有啊?即便不能在众人面前宣布,您也给我透点儿风啊——然而刘备阴沉着脸,只当没有听懂庞士元所言。

当天下午,在城外练兵的关羽、张飞赶回了成都,刘备把他们召入内廷,告之朝臣所言,并且也略略透露了一点儿庞统的计谋,以征询二将的意见。二将都倾向于以攻代守——仅仅防守,被人逼着打,实在太憋屈啦——可是对于兵出子午谷,关云长连连摇头,说不可。张益德倒是双眼一亮:“此计或可行也!”

结果二将当即就在刘备面前争论起来。各执己见。谁都说服不了谁。刘备只好说你们才刚返都,风尘劳顿,还是先下去好好休息,仔细考虑一下,明天再参与朝会讨论吧。

关、张才退,庞统又来了,询问刘备的决定。刘玄德面无表情地回答道:“朕以此计悬危,恐不可行也。”庞士元一挑眉毛:“得非法孝直说陛下耶?”

刘备心说你们俩要不要这么相爱相杀啊。看对方都一个底儿掉,偏偏又不肯和睦相处……一个我的左膀,一个我的右臂,但凡谁肯退让一步,我必然压着另一位不趁胜追击啊,一起戮力王室,则曹操何可惧也?

庞统跟随刘备还在法正归附之前,多年君臣,深知刘备的秉性——哪怕你面无表情,我也能瞧得出来你正在想啥!当即正色道:“陛下以为。臣出此谋,专为挠孝直耶?臣固与孝直不睦。然不敢以私而害公也。汉中实不可守。若陛下欲苟且,即可请臣于魏,如张鲁、孙权,皆可保其首级。若陛下不肯与曹操共戴此天,又何惧用奇?”

刘备回答道:“朕宁死,必不肯屈从汉贼也!然兵出子午,悬危之计,胜算渺茫,士元其为朕熟思之。”

两人原本当面对坐,庞统听闻此语,当即从枰上起身,“扑通”一声跪倒在刘备侧前方,腰杆挺得笔直,拱手道:“孙子云:‘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今国家危殆,若不敢死,何得言存?臣请为陛下率一偏师出子午以向长安,便即身死,必为陛下牵制贼军二十日也!”

刘备赶紧下榻,伸手搀扶,说士元你又何必如此赌气呢?你是国家重臣,三公之尊,怎么可以去冒这种险?

刘备往起扯,庞统却往后缩,同时催促道:“虽贼疏忽子午道,以路招守之,然若夏侯惇尚在长安,臣必不敢行此险计也。今夏侯惇因病返洛,正天以此机以资陛下也!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设使夏侯病愈,或曹操另遣督将至长安,则关中有若金汤,无隙可乘也,岂不懊悔?请陛下定计!”

随即一梗脖子:“臣陷险地,则陛下或可得安;若使臣安居成都,以观大厦倾覆,又何异于死?且重辱臣也!今陛下听臣,臣当为陛下鞠躬尽瘁,以破此局,安汉社稷;陛下不听臣,臣有死而已,岂忍见汉之宗社为逆贼所坏乎?!”

刘备皱着眉头,问若不出此险计,难道就真没有别的办法了吗?庞统回答道:“若孝直能守汉中,必不是臣往攻之策也,唯不识所攻何向……”法正也是赞同以守代攻的,只是他找不到合适的进攻方向而已,由此可见,固守汉中,以退曹兵,他也并没有太大的把握——“今日之势,如昔高皇帝在荥阳、成皋之间也,即天子亦性命顷刻,臣又何虑己身乎?乃请陛下为高皇帝,臣请为纪信也!”

想当年刘邦固守荥阳,以拒项羽,兵疲粮尽,眼瞧着城就要破了,于是将领纪信站出来,假冒刘邦出城投降,使刘邦得以安然撤离。项羽知道自己中计后,怒不可遏,就活活地把纪信给烧死了。所以庞统说了,如今形势危如累卵,我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为陛下您兵出南山,扰敌雍州创造机会,总好过将来陪着你一起战败而死。

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不由得刘备不动容,一向喜怒不形于色之辈,竟然连眼圈儿都略略泛红了。于是终于首肯了庞统之谋,派庞统率赵云、廖淳、傅肜等将,率领精兵七千,偷出子午谷;同时关羽、吴班等出褒斜道,张飞、冯习等出傥骆道,吴懿、邓芝等出散关故道,马超突出武都,共扰曹魏在雍、凉二州的部署。刘备本人也从成都移驾汉中,随时准备接应。

且说蜀汉精兵,多在汉中,因而庞统首先从成都北上,向汉中太守、北部督李严讨取兵马。李正方得了法正的密信,还想阻挠,却不料庞士元一使眼色,赵云扑上前去,跟逮小鸡似的就把李严给揪离了地面,随即夺其兵符。就此庞统得以在汉中点集七千精锐,先乘船沿沔水而上,抵达石泉。

石泉正当子午谷南口,本为小镇,隶属东面的西城县所辖,刘备攻取汉中后从巴郡迁徙氐人充实之,新建为县。庞统率军在石泉城内歇息三日,做好了一应准备,然后便一往无前地冲进了子午谷。

庞士元害怕夜长梦多,再被法正阻挠自己的计划,故此行动非常迅捷。他这里都已经进入子午谷了,那边关羽、张飞才刚抵达汉中郡治南郑。法正跑去向关羽哭诉,关羽懒得理他,再找张飞,张益德素来礼敬士大夫,于是好言抚慰,并且联名上奏,弹劾庞统——刘备在成都得报,置之不发。

再说庞统、赵云等将花费了整整十一天的时间,终于走出了崎岖狭窄的子午谷,当即便向路招在谷口所设的十七屯发起猛攻。路招所部不过五千余人,战斗力不强,而且路老将军精力不济,自从夏侯惇去后,往往三日才一巡营,军纪亦逐渐废弛。当然最重要的是,他根本就料想不到蜀军敢出子午谷来攻,这边才刚得着哨探禀报,铠甲还没有穿戴齐全呢,蜀军就已经连破三屯,冲到他大营前面来了。

路招提枪上阵,指挥部属迎战,有个小校扯着他的马笼头:“将军,需先急报长安!”路招这才反应过来——可是敌人已经到了面前,他也没空写信啦,便即摘下将印,付此小校:“汝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