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虎斗京华-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盘打”,三旋身,三猛招,缠头、鞭腰、绕两足。一招紧跟一招,狠狠攻来。

不料宗达陀喇嘛棒法竟也非常精湛,他以“蜉蝣戏水”身法,略一闪过,也同时展开了进手的招数。他这条藤蛇棒,共分磨、打、推、转、圈、滑、劈、压、缠、拿、锁、扣十二字诀,忽棒、忽鞭,又可当练子枪用,变化倏忽,和云中奇斗在一起竟是半斤八两,各不相让。

藤蛇捧斗虬龙鞭,鞭迎棒去疾惊霆,虎斗龙争,斗了几十个回合还是不分胜负。两人在擂台上跑马灯似的你攻我守,我进你退,不知不觉从台中央直打近台边。宗达陀心中暴躁,杀得性起,猛地虎吼一声,“夜叉探海”,手起一棒,直取云中奇的天灵盖,他似乎忘了护身要诀,只顾进取,下盘大开,云中奇大喜,略一闪身,一沉鞭头,“乌龙掠地”,便向宗达陀双足绕来。哪知宗达陀是存心硬拼,倏地双足纵起,待云中奇的鞭一挺时,他疾地一落,沉棒一圈,鞭与棒竟纠缠在一起,他也脱身鞭影之外,用尽全力,用力一扯,那边云中奇也用力一拉,两人都是内外功夫,都差不多到达炉火纯青之境的人,这一用力,少说也在千斤以上,那刀剑所不能断的虬龙鞭与藤蛇棒,竟都“逼卜”一声,断了一截。骤失重心,云中奇和宗达陀都同一时跌下擂台,各自拿着半截鞭棒,怔怔地喘气。

一声钟鸣,这回是卓不凡出来宣布,两方都不胜不败,既同跌下擂台,就应算是平手。

这一回岳君雄这边的人,虽未得胜,却是眉飞色舞,因为竟把云中奇这一大劲敌,打下擂台(虽然自己的人也给他打下),总算吐了口鸟气。正得意间,忽见丁晓这边,一个方面大耳的和尚,猛地已跳上擂台,他们一看之下,又不禁面面相觑,相顾失色。

原来这方面大耳的和尚,是嵩山少林寺的高僧宏真和尚,当时少林、武当两派,传人最多,声势最大,尤以少林派,更分为四支:福建莆田,河南登封(即嵩山这支),南海少林、峨眉少林。四派都代出名手,声闻南北。其中嵩山少林寺,更被称为“武林总汇”,据传有七十二种绝技,每种绝技,都能独步江湖。例如只谈掌法,少林寺中便有铁沙掌、黑沙掌,红沙掌、金沙掌、金豹掌、铁琵琶、铁扫帚、般若掌、长拳等九种,南北各派暗器约有四十多种,少林寺中便占了二十多种。而这宏真,又是嵩山少林寺达摩院(武功达第一级的和尚才能进去)的高僧。岳君雄这边的人,震于少林寺的大名,又知道宏真的来历,所以他一上台,已是先声夺人。

岳君雄正待请他倚为靠山的噶布尔大喇嘛出战,忽见人丛中窜起一人,也不过来与他打个招呼,便径自纵上擂台去了。这人约摸有四十多岁,五短身材,满嘴络腮短须,相貌丑陋,可是身形步法,显得很是利落。岳君雄这边的人竟没一个认得他,大家都很纳罕。

这人一上台,便拔出一对精钢打造的“佛手拐”(兵器名),亮了门户,一声冷笑道,“大师,别来无恙?”宏真定睛一看,这人相貌好熟,再一想,蓦然忆起一人,也不禁愕然惊顾。

宏真今年近六十岁了,他并不是自幼出家的,他做和尚还不到三十年。三十多年前,他是嵩山少林寺的俗家弟子,年纪轻轻已经学成技艺,离开师门在江湖“闯万”,投到一家镖局做事。当时武林中门户纷歧,互相标榜,也互相非议。那镖局里原有一位武当派的武师,叫做傅图南,在镖局中很有面子,宏真来了,他颇感不悦,有一天互相夸耀门户,傅图南说:武当派和少林派,虽渊源极深,(武当的开山祖张三丰是从少林派中出来自创一派的。)但武当已是取少林所长,舍少林所短,另创内家正宗门户,比少林要强得多了。宏真那时,初出江湖,少年气盛,听了大为不服。说:什么“内家”“外家”,其实只是武当派造出来,骗外行人的。天下武术派别,虽各有特长,但都要练气练力,每一派中都有杰出之士,不能说这一派必定胜过那一派,更不能说“内家拳”就必能胜过“外家拳”,两人互相讥贬,争持不下,比起武来,宏真一个收不住手,用金豹掌把傅图南打伤,傅图南竟因受了内伤,不能再练武功,过了几年,就郁郁而死了。宏真经这件事后,后悔得了不得,他又因接触到一些江湖义士,醒悟到保镖只是为达官贵人卖命,殊为不值。周此他悔恨之下,这才跑去出家,要在古刹青灯之旁,深深忏悔。

哪知傅图南还有一个弟子,因师门恩重,矢志报仇。傅图南死后,他曾来行刺过一次,他当然不是宏真对手。但宏真既伤其师,自不忍再伤害他。宏真倒是再三道歉,虽把他打败,却反求他原谅。但傅图南的弟子却是一个怪人,他一句话不说,既不道谢,也不谅解,就跑开了。这场冤仇,一直没有化解,不料三十年后,宏真和尚在擂台上又碰到他了。

那登擂台应战的人,正是傅图南的弟子卢继宗。宏真和尚先是愕然一惊,随即敛手说道:“老弟,三十年前旧事,至今尚未忘怀吗?当年俺误伤令师,事后悔恨得了不得。‘杀人不过头点地’,何况令师不是死在俺的掌下,而是后来病死的。三十年前我已向老弟再三道歉,现在也仍然向你道歉。甚至照江湖规矩摆谢罪的和头酒都行。老弟,这段梁子,总可揭过去吧。”

“不过你我的事情,要等擂台结束之后才能办理。贫僧此来,要争是江湖道义。这是大事,你我之间的纠纷却是小事。老弟,他们两方打擂之事,你不会不知道。何苦凭空插足其间,来扰乱擂台?难道你也是岳君雄的羽翼?”

卢继宗倒的确不是岳君雄羽翼,而是他心切师仇,几十年来苦练一门绝技,他也不大清楚谁是谁非,他也不打算帮哪一边,只是他见有宏真上台,他就要来打擂。而且他正是想在万目睽睽之下,替师门报仇,替自己露面,他如何肯听宏真和尚的劝。

他听了宏真的话后,把佛手拐重重一顿擂台,又冷笑道:“说得这样容易?我的师父因你而死,我忍了三十年还不够吗?

“你要我轻易罢休可是不行,你当初怎样打我师父,我也得怎样打回你,你叫我师父吃了一掌金豹掌,我必得打回你一记佛手拐。以拐换掌,这便是三十年的利息。”

“至于什么擂台之事,谁是谁非,我通通不管,你要我不扰乱擂台,那行,你先当众宣布,输了这场,不敢与我对打。然后咱们再找一个僻静地方比试。”

宏真一听,此事已成骑虎。若在别个地方,要他认输,他一定愿意,他几十年古刹青灯,还有什么争名好胜之念。但此时此地却非比寻常,擂台不知尚要打多少场,照卓不凡宣布,两方所同意的规矩是:若有一方不肯服输,就以那方胜场多的为胜。自己认输不紧要,但若因此累了丁晓这方输场,如何对得住柳剑吟,如何对得住江湖侠义?何况自己此来是代表嵩山少林寺,又如何能在擂台之上,损了师门威望?

宏真心想,输是不能认输的。但若打起来,自己又真不忍再伤他,但若不伤他,要将他打下擂台恐也很难。看他身法步法,眼神充足,英气内敛,武功想已大有进境。

宏真皱眉瞪目,兀自打不定主意。台下已是一片鼓噪声,岳君雄的人,见宏真低声说话,似露惧容!他们听不清楚擂台上说什么,以为宏真害怕了这条汉子,因此齐齐嚷道:“擂台不是叙旧之场,打擂更不是对亲家,怎的那秃驴兀是不动手?”

卓不凡、杨广达见他们絮絮不休,也觉很是尴尬,正想叫他们快点决定:到底打是不打?只见宏真和尚把直掇脱下,随便摆了个门户,说道:“老弟,你把贫僧逼得没法,你请进招吧!”

卢继宗瞪了宏真一眼,忽然喝问道:“你是要用双掌来对俺的佛手拐?”

宏真和尚笑道:“俺出家多年,不惯舞刀弄剑了,老弟,你随便‘招呼’(动手)吧,别客气。”

卢继宗怒极,骂道:“秃驴,你伤害了俺的恩师,现在又小觑我。”他双拐一分,随手亮式,“双龙入海”,拂手拐往外敲击。宏真和尚微微一笑,身随拐起,明是走势,似将闪躲,竟突地横身猛进,左掌略按卢继宗右拐,一个翻身反臂,便疾向卢继宗斜肩带背劈去。卢继宗急往下塌身,藏头缩项。宏真已是在他面门虚晃一掌,又收回来了。他还是不愿下辣手打伤卢继宗。

可是卢继宗却怪,他“闪”过一掌之后,却并不长身展拐,却趁热突地肩头着地,往上便倒,身躯随着双拐旋转起来,好像轮椅一样,在擂台上疾转,双拐也贴着台面盘打,狠狠向宏真和尚滚来。

宏真和尚见他展开“地堂拳”功夫,也不禁骇然一跳,急展开“闪、展、腾、挪的小巧功夫躲闪时,只见那卢继宗竟浑身就像圆球一样!盘旋腾折,腕、胯、肘、膝、肩不论哪一部分,一沾台面,立即腾走,而且配合着他的双拐,只要一拐支台,便可身不沾“地”,比普遍的“地堂拳”身法,更显得轻灵飘忽,毫不费力。他的双拐、腕、肘、膝都可用来打击敌人,而且专向身下盘敲击。

宏真和尚徒手作战,竟是非常费力。他似乎没有学过破“地堂拳”的功夫,竟给卢继宗逼得连连后退。这时台下一片喝彩声,岳君雄的人以为宏真和尚准会输了。

宏真和尚在给逼得连连后退时,听得台下喝彩声一片,面色倏变,蓦然一声长笑,身形骤换,战术更张。他双腿疾发,展开“鸳鸯进步连环腿”的功夫,双足交腾,穿拐进招,竟是既快疾,又有力,跌荡之间,显得下盘功夫,十分坚固。

宏真就只凭一套“连环腿”的功夫,已反客为主,倒逼得卢继宗反退回去,这两人一进一退,一个在台上乱滚,双拐盘旋;一个作势擒拿,双腿跌荡,在台上(裁判)台下都看得眼花缭乱之时,忽然不知怎的,明明是宏真和尚占了优势,却突见卢继宗右拐上撩,竟给他一拐击在宏真的左股上,卜然有声。众人大吃一惊,却又忽地听得一声狂笑,卢继宗已滚出一丈开外,猛地翻身坐起,他的右拐已到了宏真和尚手中,只见宏真双手用力一拗,把那精钢铸造的佛手拐拗成两截,抛到台下去了。

宏真和尚迈步向前,笑道:“老弟,俺已受了你的一拐,你的气总可消了吧?”卢继宗面色青白,不发一语,持着单拐一步一步走下台去。宏真向卓不凡等微一颌首,也径自纵下擂台。这一场只看得台上台下齐都纳闷。

原来宏真既不愿输,但又不愿伤卢继宗。他一心想的,只是如何化解,因此在初斗卢继宗的“地堂拳”时,要不赢不输,就份外费力,几乎给卢继宗迫下擂台。后来他见不是办法,把心一横,才施展出连环腿绝技,将卢继宗逼退,可是他还是一面打一面想:要怎样才能下台,使两方面子都好过,因此他故意让卢继宗在不是要害的地方击中一拐。再施展金刚大力手法,将卢继宗的一支佛手拐拗折。

做裁判的卓不凡和杨广达都看得有点莫名其妙,他们商议了一会,才由卓不凡出来宣市:这一场算是打和。因双方都不是被打下擂台的。一方中了一拐,但另一方却给拗折兵器,刚好扯直。

宏真和尚在擂台上给卢继宗卖了个大面子,他和卢继宗之间的冤仇,果然如愿化解。因为卢继宗自己说过:要化解,除非宏真吃他一拐,以拐换掌算是三十年的利息。而今宏真和尚当真给他打了一拐,他是再也没有说的了。

不提宏真和卢继宗之间的事情。再说岳君雄见接连打和了两场,虽未得胜,也未落败,心中很是欢喜。他想趁势胜回两场,遮遮面子。当下就示意要擅于打穴的好手古飞云出阵。这古飞云年过六旬,还是精神健铄。他是清宫卫士胡一鄂的师叔,胡一鄂给娄无畏削了一双手指,不敢参加打擂,却请出师叔来帮场。

古飞云一跃上台,就亮出了一对判官笔,这判官笔是专门打穴的兵器,共长一尺八寸,普通兵器是“一寸长,一寸强”,点穴兵器却是“一寸短,一寸险”。他一亮出判官笔,台下群雄就知此人本领不弱。

点穴、打穴的功夫,在武学中是一种非常难学的技艺,海内点穴打穴的名家,寥寥可数。古飞云这一亮相,独孤一行已知道他的来历,这人有几十年打穴功夫,恐怕很难对付,自己这边虽有四川的打穴名手罗焕先在场,但罗焕先比古飞云晚了一辈,独孤一行恐怕他的火候不够,若万一落败,可伤了四川罗家打穴的威名。他不准罗焕先上去,却自己站了起来,想亲自去打这一场,用擒拿手来斗古飞云的判官笔。

不料独孤一行刚站起来,肩头上就给人轻轻一按,随即听得一个人说道:“割鸡焉用牛刀,待小弟去接这一场吧。”独孤一行回头一望,见是江苏的铁面书生上官谨,他吁了口气,坐下去了。他心中暗骂自己,怎的会忘了这人。

上官谨虽年近五旬,但生得面白无须,穿着一件丝绸长衫,拿着一把描金扇子,绸带飘飘,缓缓而出,显得很是潇洒出尘,风流儒雅。

他走到台前,仰头一看,“哎哟”一声道:“这台怎搭的这么高,我跳不上。”他一手摇着扇子,一手轻扬长衫,竟一步步地掇级而登(台高一丈八尺,旁有木梯是给搭台工人上下用的)。他这个模祥,引得台下观众齐齐发笑。”

上官谨到了台上,将扇子一合,把古飞云上下打量,猛地把扇一指,朗然笑道:“找道是谁,原来是你,河南的打穴名家古飞云。幸会幸会。我正想领教你的打穴手法。”

打穴、点穴的海内名家寥寥可数。他们二人虽素未谋面,但却久己闻名。古飞云一看上官谨的装束神情,已猜到此人便是游戏风尘,江湖上闻名胆落的“铁面书生”。他蓦然一惊,但随又恼怒。他的辈份很高,他不能忍受上官谨的戏耍。

古飞云是受师侄胡一鄂的撺掇(唆摆)才来帮场的,他对岳君雄其实没有什么交情,也谈不到什么好感。因此他一来时,就声明不论胜负,都只打一场。这是给师侄一点面子的意思。料不到这一场便碰到上官谨,但古飞云平生罕遇敌手,心高气傲,虽震于“铁面书生”的大名,但也还不怎样放在心上。

当下古飞云怒目一盯,大声发话:“你大约就是什么‘铁面书生’了,在前辈面前如此狂法?你亮兵器进招吧,我虽年老,决不含糊。”

上官谨见他以前辈自居,不觉暗笑,论年龄古飞云是要年长十岁八岁,可是论辈份,两家武学,素无渊源,这可从哪里排起?他微微一笑,又将扇一指道:“晚辈对前辈要恭敬一些,我就用这把扇子向你请教请教吧。”

古飞云须眉皆张,勃然大怒,气愤愤地道:“啐,你怎的这样小觑人?你既然不用兵刃,咱们就比空手点穴的功夫。”

上官谨又是微微一笑,将扇往前一递道:“古‘前辈’,你看清楚,我的兵器就是这把扇子,不惯临时换过别样。”古飞云一看,这把扇子外面,乌漆光亮,敢情是钢骨扇子。而且扇骨上梢两边,闪闪发光,很像磨利的刀片。

他心中一动,点穴的兵器是“一寸短,一寸险”,他这把扇只长一尺左右,比自己的判官笔还短,若上官谨真能用扇点打穴道,倒真是不容轻视的劲敌。

古飞云双笔一交,喝一声:“既然如此,你接招吧!”话未说完,判宫笔左右一分,“双风贯耳”,左笔庭点面门,右笔直指上官谨的“华盖穴”。上官谨道声:“来得好!”身躯一晃,双笔走空,他的“铁扇子”已疾如星火地立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