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末之乱臣贼子-第5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殿下,算臣一个。”房玄龄被他说的心中气血沸腾,也站起身来,大声说道:“臣听说那松赞干布有些能耐,只是不知道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是不是真的是一位英主,臣也想会一会这个人物。”

“那就一起去。”岑文本笑道:“臣在朝中多是被人称之为文弱书生,谦谦君子,但是陛下曾经说,任何一个文臣也需要有一个强健的身体,臣回去上阵杀敌不行,但是牵马的本事还是有的,臣就为殿下牵马。”

“让堂堂的武德殿大学士牵马,若是让父皇知道了,恐怕小子挨板子了,走,秦怀玉,整顿大军,去川主寺,去会一会这个吐蕃赞普,真是不知道谁给他的胆子,居然来进攻我中原?”李承宗哈哈大笑,当下紧了紧自己的盔甲,从一边取了一柄宝剑,悬挂在腰上,又在兵器架上取了长槊,说道:“可惜的是,我的力量不够,不然拿的就是父皇的方天画戟了。”

“有此长槊,也能打的松赞干布狼狈而逃。”房玄龄笑呵呵的说道。

松赞干布是率领大军杀来的,而且是到了前线之后,连休息都没有,就率领大军对川主寺起进攻,按照道理这样的进攻肯定能对大唐军队产生影响,可惜的是,他碰见的是张镇周,一个擅长防御的家伙,可惜的是,在吐蕃大军还没有赶到的时候,大唐大军锦衣卫已经现了对方的军队,提前通知了张镇周,虽然相隔的时间并没有多少,但是拥有绝佳防御的川主寺前线,张镇周这位老将军,还是提前做好了准备,使得吐蕃大军的突然进攻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

等到李承宗率领大军赶来的时候,就见川主寺前线喊杀声震天,大唐营寨前已经密布了尸体,有唐军的,也有吐蕃军队的,那些吐蕃军队好像是不要命一样,对川主寺大营展开了疯狂的进攻。

    “殿下。”张镇周领着几个士兵前来迎接李承宗。

“老将军,你受伤了?”李承宗却见张镇周手臂上包扎纱布,还有鲜血流出来,跳下马来,有些紧张的说道。

“不过是被流矢所伤,没什么大事。”张镇周见李承宗不问战场上的局势,而是先询问自己的伤势,心中一阵感动,说道:“那些吐蕃崽子真是妄想,还想偷袭我们,也不想想,我们大唐的精锐军队又不是吃素的,就他们那点能耐,也想着偷袭我们,真是笑话。臣看那吐蕃赞普虽然名气很大,但是实际上也不过如此而已,根本就不懂的行军打仗。”

“老将军,那是因为我们杀了尚囊,他是松赞干布手下的大将,为了自己的统治,不得不来教训一下我们,免得吐蕃有人攻击他,啧啧,二十万大军,这是要和我大唐决战吗?”房玄龄在一边笑呵呵的说道。

“若是决战的话,我们的时间还不怎么充裕,手中的将军太少,军队还没有完全集中起来,最起码要等到四五月份的时候,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岑文本想了想说道:“国库里的倒是有些钱粮,支撑两个月是绝对没有问题的,然后秋收加上陈粮,大举反攻吐蕃是绝对没有问题的。若是那样的话,恐怕陛下就用动用战备粮草了,今后五年之内,是不会有大战了。”

“五年的时间足够了,如今周围的敌人都被父皇消灭的差不多了,五年之内不打仗,这样正好休养生息,更好的休养生息,天下的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相信父皇也是这么想的。”李承宗却是高兴的说道:“所以说,父皇弄不好真的会领军前来,会一会这个猖狂的松赞干布。”

李承宗的话让身边的众人面色一愣,仔细一想,还真是有这种可能,眼下在大唐周围,唯有吐蕃这一个大敌,李信现在缺少的不是军队,而是将军,在蓝田和霸上两个大营中,还是有不少的军队,这些军队都等待着跟随君王出征。按照李信的性格,还真的有可能率领大军前来。

“决战而已,诸位难道认为父皇会怕了一个小小的吐蕃吗?”李承宗不屑的说道。

众人一阵沉默,弄不好李信还真的会亲自率领大军前来,李信可是与其他的皇帝不一样,他做事从来不是按照规矩来办,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凭借强大的力量,横行无忌,偏偏还让他干成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让人震惊的地方。

?(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千一百章 迁都之念'

长安城中,李府潜邸,生活在这个地方的不仅仅有沈如燕,还有萧后两人,两人作为邻居,早就已经很熟悉了,萧后虽然也有儿孙,但是随着隋朝末年的战争,那些儿子早就为人所杀。相反对于沈逍倒是爱护的很。一来一去,也就熟悉了许多。

两人对于李信的无耻早就见多了,加上这个地方是在宫外,与皇宫内不同,李信在这里变的更加的无耻,大多的时候,是沈如燕服侍自己,但是有的时候,会将萧后拉进来,那萧后自从和南阳公主一起服侍李信之后,对于这种闺房之乐,也变的半推半就了。

甚至有的时候,连南阳公主也被拉了进来,要知道宫中的女子甚多,雨露均沾,就算李信很强大,可是真的算起来,轮到外面的女子机会就更少了,李信每次前来,沈如燕也是尽力服侍,对于一些羞人的要求,也只能应下来,就算是做一些尴尬的事情,也只能是应了下来,这样倒是增加了一些情趣,倒是没有想到的。

这天早上,李信正在沈府吃早饭,在他旁边,还有沈如燕、萧后和南阳公主,三人面色红润,雨露均沾之后,在三女身上的表现极为明显,就是萧后脸上闪烁着异样的光泽,宛若三十多岁的妇人一样。沈逍却是默默的坐在一边,吃着面前的稀饭和咸菜。

“陛下,汉王殿下从前线传来的消息。”大门打开,沈千秋急急忙忙的闯了进来,双目中还有一丝慌乱。

“千秋,什么事情这么着急?”李信漫不经心的指着前面的凳子说道:“坐吧!看你这个样子,恐怕连早饭都没吃吧!给沈大人上点饭来。”

“谢陛下,臣已经吃过了。”沈千秋自然是不敢和李信在一起吃饭,赶紧说道:“锦衣卫刚才传来的消息,松赞干布率领大军二十万,已经杀到了松州,和汉王殿下对阵川主寺。”沈千秋低着头,不敢抬头,哪怕面前有萧后和南阳公主也是一样,三女聚集在一起,沈千秋不是傻子,也知道昨晚发生了什么。

不得不说,这个时候的李信已经不像以前那样,专注政务,朝政大部分都是托付给武德殿,武德殿的几个大臣也都是厉害的人物,对李信忠心耿耿,所以李信也放心的很。

“吐蕃这是准备和朕决战啊!”李信手中的筷子放了放,面色平静,淡淡的说道:“消息已经传给了武德殿吗?”

“臣已经送给武德殿了,相信武德殿的几位大人已经知道消息了。”沈千秋心中一冷,赶紧低声说道。

“严肃现在在哪里?还在大非川吗?”李信放下手中的筷子,说道:“他的兵马可以出动了,就算不能灭了吐蕃兵马,也要吓一吓吐蕃人。我大非川十万大军难道是吃素的不成?训练这么久了,也该出来活动活动了。”

“臣立刻去见武德殿的几位大学士,让他们下旨严肃将军,进攻大非川。”沈千秋赶紧说道,他低着头脑袋,神情有些尴尬,面前的三个女人都很高贵,尤其是萧后和南阳公主,居然是以母女之身,一起服侍李信,这样的事情若是传扬出去,恐怕天下震动,对李信的名声将会有很大的影响。他隐隐有一丝后悔,不应该出现在这里。

“暂时不用,传旨西北,让李孝恭暂时坐镇东北,裴元庆领军六万,坐镇涿郡,命虞世南、阎立本两人率领大军,兴建涿郡,改涿郡为北都,朕每年都会巡视北方要塞之地。让他们合理利用涿郡的行宫,让户部调钱财五十万银币,皇家钱庄调集银币五十万,金币十万兴建涿郡要塞。”李信放下手中的碗筷,说道:“那么多的高句丽、百济的俘虏都是可以用的上的,不要在乎这些人的民力,能为我大唐效命,那是他们的福气。”

“是,臣明白。”沈千秋在这里是一刻都不想待下去,赶紧退了下去。

“三郎真是的,这下好了,这要是传出去,恐怕的人都会说皇上是一个昏君了。”等沈千秋走了之后,南阳公主有些不满的说道。

“沈千秋是朕身边的老人了,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每关系的。”李信不在意的说道。他是天子,在大唐,还有谁能在背后议论的。沈千秋是一个聪明人,不然的话,也不可能活到现在了。

“皇上,这长安城坐镇关中,乃是龙脉聚集之地,山河险固,乃是上等的都城所在,你为何要选涿郡那个地方?”与沈如燕和南阳公主不一样的是,萧后却是听出了李信的潜在之意,有些惊讶的询问道。

“关中虽好,但不是我李信地盘,在这个地方,和关东世家纠缠甚深,都不是什么好事情,朕这一代没关系,但是朕之后就说不定了。”李信摇摇头说道:“涿郡虽然不如长安险要,但是正因为如此,就要提醒历代帝王,不能死于安乐之中,要有忧患意识,天子守国门,自古以来,就应该如此。”

“就怕那些世家大族不同意啊!”南阳公主迟疑道:“大家在这长安城生活的好好的,恐怕很少有人会去涿郡苦寒之地吧!”

“先建了北都再说。”李信不在意的说道:“朕以后每五年都会发动一次对外战争,只有这仗大多了,世人才知道这个世界之大,国都选在在长安,并不见得是什么好事情。未来一段时间内,大唐的威胁还是在西北之地。”

“涿郡,没想到以后还是要到涿郡去!”萧后深深的长叹了一声:“陛下,迁都一向是大事,朝中未必有些人同意迁都,尤其是那些关中世家,这些人恨不得长安永远都是都城。”

“朕这一代自然是算了,每年去一次就可以了,就当做避暑吧!真正的迁都,就等以后再说吧!等承宗生了第一个儿子,朕就去涿郡定居,细心见到朕的皇孙,相信,不管出自什么考虑,朕的皇孙会将都城迁到涿郡的,那个地方才是他的根基。”李信不在意的说道:“相信朕做了决定,也不会有人反对的,世家,不久之后,将不会有大型的世家出现了。朕的爵位可不是那么好拿的。”(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西北局势'

武德殿内,杜如晦望着眼前的沈千秋,面色平静,没有任何表情,整个武德殿内,气氛比较凝重,作为首辅大臣杜如晦,沈千秋感觉到自己的压力比较大,这个掌控朝政近五年的人,在朝中的威望无人能及,就算是李信,对他也极为信赖。※%頂※%点※%小※%说,

“陛下真的决定兴建北都?而且将北都定在涿郡?”杜如晦忽然淡淡的说道。

“正是。当时沈夫人和杨娘娘也在现场。”沈千秋最后还是没有将萧后在现场的事情说出来,他低声说道:“杜大人,末将当时看的出来,皇帝陛下是经过是深思熟虑的,并不是一时兴起。恐怕陛下已经有其他的考虑了。”

“迁都,可不是一件小事啊!陛下没有和群臣商议,就定了此事。”杜如晦叹息道:“这样一来,还要我们这些大臣们做什么,那陛下也就能乾纲独断了。幽州本身就是苦寒之地,人口稀少,市面也不怎么繁荣,陛下将京城迁移到那个地方,恐怕有些大不妥当啊!”

“大人,那这件事情?”沈千秋有些担心的说道。

“既然陛下已经做出了决定,那自然就是按照陛下的吩咐去做了,只是眼下朝中用钱的地方很多,陛下还准备调遣大军进攻吐蕃,涿郡的事情,先让阎立本等人去涿郡考察一下,先画出图纸来。然后让裴老将军、郭将军、王将军调遣高句丽、草原人马去修建城池,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的,你明白吗?”

“末将明白了。”沈千秋也不是笨蛋,从杜如晦的一番话中,就明白了杜如晦的打算,分明就是将这件事情暂时拖着,等到众人劝说李信放弃这个观点之后,正好就能停工。

“皇帝陛下迁都自然是好事,能够避免朝廷受到世家的影响,但是贸然迁都只是会引起天下大乱,当年前朝也是如此,杨广贸然迁都,不但是得罪了关东世家,还得罪了关中世家,现在的世家对朝廷的影响已经降到了最低点,可是一旦让他们一起反抗,大唐根基肯定会受到影响。短时间内,恐怕迁都是不可能的。”

沈千秋听了也点了点头,不得不说,杜如晦说的不错,别看现在世家大族都听李信的话,尤其是关中世家,但是一旦李信要迁都,必定会损害关中世家的利益,若是迁都洛阳,关东世家或许会支持,但是迁都涿郡,恐怕就没有哪个世家支持了。

在杜如晦看来,迁都涿郡绝对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只是杜如晦不敢因为这件事情而在李信面前劝说,只能是暂时拖延北都兴建的速度。

“还有,让秦琼等将军快些回朝,陛下恐怕很快就会进攻吐蕃了。”杜如晦有些担心的说道:“朝中的兵马倒是足够了,但是手下的将军还是缺少了许多。”

“末将看陛下有可能将战场设置在松州,甚至陛下很快就会去松州。”沈千秋低声说道:“陛下一向是如此,若是能凭借手中的兵马拖住松赞干布,严肃将军那里恐怕就能取得战果。”

杜如晦点了点头,说道:“陛下或许真的会这么做的。放眼四海,也只有吐蕃才是他的大敌,消灭吐蕃之后四海升平,能将尽快解决吐蕃,大唐才能休养生息。”

“末将担心,陛下解决了吐蕃,还有其他的敌人出现,无穷无尽,我大唐岂不是年年都处在征战的状态?”沈千秋苦笑道:“末将干的是锦衣卫的活,但是也算是军人,虽然向往着大战,可是从隋朝末年到现在,天下百姓就从来就没有修养过。我大唐有赫赫威名,但是下层的百姓,苦难者甚多啊!”

“你能想到这一点很不错,只是你能想到,陛下也能想到。”杜如晦宽慰道。

“大人,陛下去了蓝田大营。”这个时候,外面有内侍闯了进来,就听见他有些担心的说道:“随行的还有有李玄霸等将军。”

“陛下已经等不急了,他准备征讨吐蕃了,这才回来多长时间。”杜如晦听了之后,深深的长叹一声,说道:“看来,本官也有准备粮草了,希望陛下能尽早结束吐蕃的战争吧!”

果然,不过三天的时间,才回到长安不到一个月的李信,下旨征讨吐蕃的圣旨,这个时候秦琼等大唐的名将还在涿郡,朝长安而来,跟随李信出征的也不过罗士信、李玄霸和程咬金三个人,当然,论武力,罗士信和李玄霸两人就能战胜其他的将军。

而在遥远的大非川,作为大唐帝国西北大军的领导者严肃,却是接到了一个不妙的消息,吐谷浑、党项、白兰诸多部族居然有相互串联的迹象,而且隐隐有吐蕃人在里面运作的痕迹,他就知道,自己这边恐怕会出现大问题。从大非川进攻吐蕃的想法,恐怕很难实施了。

这个时候吐谷浑、党项并不是像历史上那样,彻底的臣服于大唐,这与大唐所实行的政策有很大的关系,李信这个民族主义者吗,对那些少数民族虽然不是说盘剥的比较严重,但是相对于汉人来说,自然是差了许多。在西域,一个汉人杀了吐谷浑人,杖责、赔偿,但若是吐谷浑人杀了大唐汉人,全家处死。每年的时候,大唐都会征调吐谷浑人在西北修路,这就是服徭役,但是大唐的百姓就不一样了,若是修路等徭役,不但吃的不错,还有工钱,这就是天壤之别。

这种差别也就造成了吐谷浑人的不满,只是面对大唐在西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