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武夫-第4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家并没有什么城堡,只有小小的庄园,虽然已经离开了那里几十年,但是路易仍旧记得那个庄园,不知道多少次在梦中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代。

那个庄园里面有个小花园,花园里点缀着几株绿树、无数蔷薇及各色鲜花,而正对着栅栏门,是一座依傍邻墙而建的木楼。木楼的柱子完全为茉莉花、金银藤、葡萄藤和铁线莲所遮掩。那所房子就屹立在这最高处的小花园当中,屋前是爬满葡萄藤的拱形台阶,那里就是他的家。

在他的童年时代,他们一家人靠着不大的庄园和葡萄园维持生活。家里开饭的时候总是多喝栗子汤,少吃白面包,偶尔才能吃到一些野味。爸爸平常非常爱措他的裤子,妈妈也难得添一件冬衣和夏衣,至于妹妹们,那是能将就便将就了。

他从小就知道了,身为家里的幼子,他是注定没有可能继承家族的任何一份财产的。从明白这一个事实的那一刻起,他就明白了“金钱。”这个词语的可贵。

他并没有享受到多少年的家庭生活。

为了他未来的生计,就像法国许许多多的贵族家庭一样,在他少年时代,他就被父母送进了神学院,准备将来成为一位教士,成为天主教会又一位忠实的神职人员。这样既可以减轻家里的经济压力,如果运气好的话,他又可以在未来某个时期成为家族的助力。

这座神学院坐落在法国南部沿海的一个小岛上,有滑腻的岩石、花岗岩暗礁、巨大的石块,成为它美丽的教堂的天然屏障,也成为了牢笼的围墙。想要上岸,在海上有风浪的时候,不得不带着行装改乘小驳船,或者等天气好的时候穿过礁石到当时修士们建造的防波堤靠岸,想要离开也不得不如此。

经过一段颠簸的旅程之后,这个少年来到了荒僻的神学院中渡过了自己剩下的少年岁月,直到成为一位壮实挺拔的青年,他也还没有离开这里。

按理说,来到接近于上帝的地方之后,人会变得更加虔诚,会放下对俗世名利的追逐。然而,在神学院的数年学习经历,非但没有浇灭这个少年心中的欲望,反而使得这个少年心头的火焰烧得越来越浓,神学院里的种种倾轧勾当,比俗世更加激烈,也更加让这个少年知道了财势的可贵,‘一定要出人头地’的咒语,好像每一秒都在在耳畔响起。

更何况,虽然烧死过布鲁诺,但是教会的神学院仍旧可以说是此时欧洲教育最为系统的地方,从这里,路易汲取到了各种各样的知识,也滋长了野心,没用多久,路易就成为了一个同学们眼中雄心勃勃,一心想要上进、成为地区主教甚至红衣主教的野心分子。

而对于他的野心来说,这个荒僻而又远离人世的神学院实在太小了。于是,从野心开始燃起的那一刻,他就打定主意要离开这里,以至于从来都没有认真学习过那些神学知识——对他来说,如果不能赐予黄金给他的话,上帝就算存在又有什么意义?为了能够发财,他拼了命地学习图书馆中的其他知识,同时拼命讨好那些老师。

第786章并不顺利的人生

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很快学院所收藏的那些杂学知识都被他看了个干净,还学会了拉丁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当时欧洲通行的几种语言。同时,他也得到了一位老师的看重,最后在他的推荐下,毕业之后的路易·德·罗什福德来到了罗马,成为了一位教廷主教(同时也是老师的朋友)手下的教士。

看到了上进希望的路易,一心想要在教会中升迁,搏到自己的富贵,于是加倍努力地为这位主教做事,也搏到了对方的欣赏和认可,成为了他的心腹手下。

正当路易觉得自己前尘似锦,很快就能出人头地的时候,他人生中的第一个打击就突然降临了。

因为出身于同一个神学院的关系,路易和主教都从属于圣多明我会,而此时在教廷内部,作为一股新兴势力的耶稣会正在教会内部强势崛起,并且尽一切努力排斥不属于他们派别的神职人员,而主教路易等人自然也就成为首当其冲的牺牲品。

教会内部的权力斗争之激烈,神职人员的倾轧之狠辣,超过了年轻的路易的想象。没过多久,主教和路易就被打发到了威尼斯去充当地方神职人员。

受到此种打击之后,路易不得不断绝了在教会内部攫取权力的希望,转而想要在威尼斯这个繁华的商业地区寻求发财的机会。

此时的威尼斯,虽然不及全盛时期的富贵奢华,但是也仍旧是意大利最为富有的地区之一,商船遍及地中海各个地区,金融业也十分发达。为了挣钱,路易慢慢试着了解了一些商业规则,并且把自己不多的积蓄也投入到了商业投机当中。

在号称水城又唯利是图的威尼斯,路易经常乘坐扁舟在各个交易所和港口间徘徊徜徉,发疯般的寻求商业投机的机会,一点也没有将神职人员的体面放在心上。也就是靠着这种勇气与执着,他渐渐地熟悉了商业运作的规则,也让自己拥有了一笔可观的财富。

然而,接下来的打击却让路易一时间陷入到了绝望当中。

在一六零五年,威尼斯共和国为了打击教会,有意因小罪逮捕了两名神职人员,并颁布法律限制教会占有陆地财产的权利,其与教会再次发生了冲突。教皇保罗五世认为这些都是与教会法相违背的,要求撤销这些判决。在遭到拒绝后,教皇对威尼斯发出了绝罚令。共和国对绝罚令无动于衷,命令境内神父继续进行圣事。共和国的行为引发了和教会的尖锐冲突。法国对此进行干涉,并提出一项妥协方案,于是一年后教会绝罚令被撤销,而当地的神职人员们则受到了教会的惩处,而路易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财产,则在这种风潮当中丧失殆尽。

处在两个庞然大物夹缝中的路易,不得不面对自己再次倾家荡产的现实。在教会体系内无法晋升,在威尼斯无法发财,种种打击让路易几乎陷入到了绝望当中。

在消沉了很久之后,路易·德·罗什福德心中的火焰又重新燃烧了起来,他又给自己找到了新的机会之地——尼德兰。

在此时的尼德兰,信奉新教的联合省,正在其执政、“沉默者。”威廉之子莫里斯亲王的带领下,为了独立而与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帝国进行着如火如荼的战争,西班牙人“宁留一个贫穷的尼德兰给上帝,也不留一个富裕的尼德兰给魔鬼。”的叫嚣也持续了好几十年,路易利用自己的教士身份,拜托了主教和其他教会里的关系,终于被派到了尼德兰地区当神父。他一点也没有在乎战火中的危险,极其狂热地参与到了西班牙帝国在尼德兰地区对新教徒叛乱的镇压,多次为西班牙军队打探消息,甚至还几次为西班牙军队镇压叛乱带路。他这样做当然不只是为了帮助上帝净化尼德兰,还是为了从这些异端中拯救出他们的财产。

在多年的漂泊当中,他第一次找到家乡气息,就是在荷兰南部的一个风景秀美的村庄当中。那一天,他来到了这里。这个地方种植不同品种的无花果和水果,满地的甜瓜,甘草,还有西班牙的蝴蝶花,意大利的夹竹桃,亚速尔群岛的茉莉花,一应俱全,在和煦的晴空下,磨坊的风车随着温暖的春风慢慢摆动。

莱茵河就在他的脚下,可以从高处俯瞰那恣肆汪洋的水流,当地人数百年间修建的水渠引导着水流不至于淹没大地,然后引入到了田地当中进行灌溉。在那碧蓝的天空上,时而会飘过一片片浮云,不论站在哪里,都能看到这片云彩赋予这壮丽景致的每一细部的无穷变幻。

多么美丽的地方啊,简直就像家乡……

在抑制住了内心中不由自主产生的激动之后,他带着西班牙士兵将这个村庄付之一炬,也从当地最有钱的一家人当中搜刮到了大笔钱财。

因为一直跟军队打交道的关系,这位原本从神学院毕业的虔诚教士也渐渐明白了一些基本的军事和兵器常识,甚至为了防身自己还总是随身带着枪。比起上帝的仆人来,倒更像是个冒险家,甚至他还去过造枪铸炮的工厂作坊,见识了水力驱动的机械运作,要知道,在战争期间,制造贩卖军火可是暴利……

过得不久之后,和路易的愿望相反,西班牙人在和尼德兰人的战争当中开始显现出颓势,主动的进攻越来越少,也让路易的活动越来越艰难。正在这时,跟他关系密切的一支部队当中,有一位老兵因为在一次战斗中弄伤了右手,老兵一直没什么积蓄,所以并没有得到多好的照料。偶然发了一次善心的路易花钱让人诊治了他,这位老兵伤愈了之后就没有回归部队,而是跟从他成为了他的仆人。

当一座座火堆从尼德兰的土地上燃起的时候,路易也从自己为西班牙帝国军队的服务当中捞取到了一大笔好处,重新让自己成为了富翁。同时,拥有了一大笔钱的路易,为了让自己的钱能够得到增殖,也将其中的大部分投入到了当时新兴的船运行业和海洋贸易当中——虽然从事海外贸易的人大多数是北方的新教徒,但是路易并不在乎。

然而,属于路易的好运气很快就用光了。

几十年中疲于征战的西班牙人,终于厌倦了打仗,被迫于一六零九年和北方的叛乱者们签署十二年停战协定,事实上承认了联合省共和国的独立。新生的荷兰共和国也正式让路易的好时光宣告终结。

没有了战争,西班牙人也就不再需要路易的服务,而尼德兰人则还记得路易之前犯下的罪行,更让路易觉得绝望的是,因为一次船难,他在海外贸易商的投资也大半打了水漂,为了挽救自己的生命,重新变得几乎一无所有的路易不得不带着自己的仆人仓惶逃离了尼德兰,重新寻找自己新的机会。

他这次没有沉寂太久,就又给自己找到了新的机会。

通过自己的消息渠道,他听到了一个传闻:奥斯曼帝国大臣正在欧洲各地招募人员,想要扩张自己的海军。没有经过多少犹豫,血管里沸腾着的激情和发财的梦想就让路易作出了决定。

此时的奥斯曼帝国帝国虽然已经日渐衰落,但是仍旧维持着庞大帝国的体量,它仍旧在为了地中海的霸权而与威尼斯共和国针锋相对,为了这个目的,大臣决定不顾一切地扩充自己的海军。

奥斯曼帝国人是异教徒,还占领了基督教世界的圣地君士坦丁堡,但是路易在作出决定的时候并没有经过任何这方面的顾虑。只要能够让他发大财,就算是为异教徒服务他也不在乎,更何况还多了一个打击威尼斯人为自己报仇雪恨的因素。

经过一段漫长的旅程之后,他带着自己的仆人一起来到了君士坦丁堡,然后用自己在荷兰学到的知识得到了奥斯曼帝国人的留用。在对君士坦丁堡的游历当中,奥斯曼帝国人壮观的宫殿和大臣奢侈的生活让他叹为观止,更加坚定了他一定要出人头地的愿望。

没错,他跑到奥斯曼帝国人这里,不是只为了当个技术方面的顾问而已,他还想着要讨得奥斯曼帝国苏丹的欢喜,成为他的顾问甚至臣仆——只要能够成为奥斯曼帝国大臣,那么什么荣华富贵不都是随手就能够得到的吗?

很快,由于他的知识,在面见了一位奥斯曼帝国大臣之后,他真的被奥斯曼帝国人任用了,担任造船的顾问。这些奥斯曼帝国人给了他许多薪水,甚至偶尔还有面见大臣的机会。看到了新的希望之后,路易加倍努力了起来,想要在这个异教国家中扎下根来视线自己的梦想。

然而,他再次事与愿违了。

第787章从失败走向失败

他受到的重用,惹起了奥斯曼帝国宫廷中另一批教士们的嫉妒,这批教士是属于东正教会的。自从希腊和巴尔干半岛被奥斯曼帝国人的军队征服之后,东正教会就一直是奥斯曼帝国宫廷当中的重要一派,享有特殊地位。

这些东正教会的教士十分排斥西欧的天主教会人士,受到了奥斯曼帝国人重用的路易自然也成了他们厌恶和排斥的对象。虽然路易几次表示自己不是来传教的,并且根本不在乎天主教会和东正教会的差别,而且还宣誓自己随时可以皈依东正教会甚至伊斯兰教,但是仍旧没用,他很快就失去了自己原本就不牢靠的宠信,最后被派到了希腊沿海的一个港口,负责督造战舰。从离开君士坦丁堡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自己想要得到的一切又都已经化作了泡影。

在海岸的生活枯燥无味,无聊到甚至让路易快要忘记自己原本的梦想。

在对大臣回心转意的希望当中,他无数次在爱琴海边的沙滩上徘徊。慵懒的海风夹杂着沙粒和一丝海腥味,吹拂到他的脸上,让他只想着在蓝天白云之下快点入眠。在这里逗留而感觉不到那种幸福的气氛,也不会领略不到排除了野心和挂虑之后的恬静淡泊的人生乐趣。空气和轻轻的涛声里充溢着梦幻。沙滩在低语,时而忧郁,时而欢快,时而金光灿灿,时而暗淡无光,却丝毫无法引起路易的任何共鸣。

在进入到第三年头之后,路易终于明白大臣再也不可能回心转意了,自己的梦想在奥斯曼帝国再也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在一个下午,望着海面上渐渐西沉的太阳和满天的霞云,他最后只能无奈的发现,自己在奥斯曼帝国这里再也没有了出头之日。

他叫上了自己仆人,让他为自己打点行装,就这样,在某一天晚上,带着自己为数不多的钱财,路易和仆人静悄悄地离开了这片海岸,迎向了生命中新的篇章。

仔细估量了自己的形势之后,路易觉得自己在欧洲大陆上大概已经没有了多少可以出人头地的机会,于是他就把目光放到了欧洲之外的地方——他打算去美洲。

作出了这个决定之后,他立刻搜刮了自己能够动用的所有钱财,然后直接带着仆人动身,冒险家的气概被伪装成了传教士的激情,他又把自己打扮成了一个传教士,就这样跑到了美洲。

此时的美洲正在被西班牙人一步步征服,在墨西哥在秘鲁,原本一个个辉煌的文明纷纷灰飞烟灭,原住民们要么被大肆屠杀,要么就得被迫改信天主教,而西班牙帝国对传教士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他们需要传教士来改造当地土著的思想,顺便为自己探路。

在尼德兰就和西班牙军队有过合作经历的路易,当然对此没有任何心理障碍,他一到美洲,就积极地在各个西班牙军队还没有踏足的地区探索了起来,深山高原、原始丛林一点也没有成为他的障碍,他不仅是为了寻找还没有被上帝感召的羔羊,还要寻找未曾被发现的财富。

为了一些不可信的传言,他不惜踏足到最危险的丛林当中,想要在那里找到印加人最后埋藏的宝藏,他带着自己的仆人,足迹遍布了美洲每一个荒僻的角落,当地的教士人人都感叹他的传教精神之坚韧。

然而,经过了许久的努力之后,路易并没有得到令自己满意的成果。他发疯般在印加人留下的各个遗迹当中四处穿行,想要在里面找到金子,或者找到任何值钱的物件,最后他失望了,正如印加人已经被屠戮一空了那样,这里的财富也早已经不见了踪影,只剩下了一些残存的遗迹,证明一个文明存在过。

在持续了一百多年的侵略扩张之下,西班牙人已经基本控制了美洲,一船一船的金银不停地从美洲输送向世界各地,留给他来发掘的东西却越来越少。就算是土地,也早就变成了一片片当地有钱人的庄园。

几年的冒险还没有发财,对金钱的渴望终于侵蚀了路易的理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当中,他试图侵吞一位西班牙军官劫掠的黄金,然后却被那位军官发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