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武夫-第5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左首第二位则是那个先前反问的年轻人,颇为剽悍的样子,崔文升虽然不屑,却觉得有几分熟悉,京师东厂和锦衣卫里,那些刚出头的年轻人,为上进和好处心狠手辣,不择手段,很多都是这个样子,至于赵进右边第二位的那个矮个年轻人,也有和年龄不符的气质,让崔太监觉得有趣的是,这位做派倒是和厂卫以及顺天府里那些老练的管事头目相似,低调周密……

确认了面前的年轻人是赵进,那么其他年轻人想必就是小八义了,想起先前自家的种种做派,崔太监一时间也有些羞刀难入鞘,不过这崔文升应对的倒也从容,当即干笑了两声说道:“还真是出人意料。”

说完这句,就在预备好的座位上坐下,屋中桌椅布置也是古怪,按说这招安对谈,理应将朝廷派来的使者安排在上座,可这屋子里却摆着一张长桌,双方相对而坐,亏得是座位一般高矮,若是高度不一样,崔太监少不得又要发作,觉得对方摆出公堂审案的架势,对朝廷来人是大大的侮辱。

“崔公公请坐,我这里一切简单,没什么招待,还请崔公公见谅。”赵进客气的说了句。

“还真是简单的很,咱家都以为这是慢待了。”崔文升怒火未消,语带讥刺的回答,他能看到对方有几人在皱眉头,既然肯谈,那么让对方心浮气躁一点也不是坏事,但让崔文升失望的是,赵进没有被这话影响。

赵进没有任何虚文客套,开门见山的说道:“自从王家叔父被抓,咱们彼此耽误了太多工夫,还是尽快进入正题的好,我徐州百姓激于义愤,拦阻漕运鸣冤,想让朝廷知道几件事,一个是王家叔父是被冤屈的,请朝廷诸公体察冤情,尽快放人出狱,这个朝廷已经做到了。”

大内和地方上沉浮多年,经历过风风雨雨,崔太监向来自认涵养和城府都不差,可听对方自然无比的讲这些话,还是忍不住心中怒气,你们是徐州的乱臣贼子,怎么就能这么理直气壮,一个徐州知州才不过从五品,而你们只是无品无级的小民百姓,怎么就把自己和朝廷放在平等的地位上,而且面前这年轻人说这些的时候,并无一丝嚣张跋扈的神情,满脸自若,好像理应如此,这让崔太监更是怒火中烧。

“王友山已经被放出来了,人已经到了徐州,这难道还不够吗?怎么运河还在断着?”崔文升冷笑着反问说道。

“这次百姓们聚众鸣冤,不仅仅是王家叔父的冤情,也有朝廷几次妄动刀兵,徐州以及周边各处惊扰不安,民不聊生的缘故,所以希望朝廷从今以后,在徐州、淮安府、凤阳府的宿州,山东单县、鱼台、滕县、峄县、郯城,河南归德府,以及山东、河南、南直隶三省交界之处方圆五十里,不要妄动刀兵,不要乱收苛捐杂税……”

“……你们……你们这是想让朝廷割地吗?”太监崔文升勃然变色,拍案而起,满脸都是激动神情。

他注意到屋中坐着的几人,赵进神色如常,那胖大稳重的年轻人则是淡然安坐,而那位先前反问的剽悍青壮嘴角挂着冷笑,坐在赵进右首的那个读书人模样的年轻士子脸上则是颇为古怪,似乎尴尬和苦笑兼而有之,至于那个右首第二位的矮个子,则是盯着崔文升看,似乎在观察他的表情。

“你们可知道,本朝以两宋为鉴,绝不和议,誓不割地,你们不过取得小胜就如此猖狂,真想要和朝廷抗衡到底?真想要在朝廷大军面前化为粉碎吗?”崔文升声色俱厉的说道。

“崔公公,您来这边是为了招抚我等,这割地是怎么讲?”那年轻士子缓声问道,他应该是王家独子王兆靖。

“不许朝廷妄动刀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哪有大明地方不能放置大明兵马的道理,不许朝廷收取苛捐杂税,皇粮国税那是天经地义的道理,不缴纳国税,那这里还是大明之地吗?不设兵马,不缴纳税赋,你们是要将这边变成自家的地盘吗?”他这边激动说完,那边赵进却是摇头笑了。

王兆靖也是摇头,脸上却没有笑容,只是陈述说道:“崔公公,我家大哥说不要妄动刀兵,不是说不设官家驻军,说不要乱收苛捐杂税,不是说不让收税,崔公公莫要自行发挥揣测。”

太监崔文升深吸了几口气,却没有任何尴尬神情,只是厉声说道:“咱家内书堂出身,写字办差,几十年到了今天,言语文字上的花样不必拿到咱家面前卖弄,既然你我关门商议,那有话直说就是,能谈的就谈,不能谈的,那就等着大军会剿吧!”

到这个时候,太监崔文升反倒不怕了,若是这等同割地的和议拿回去,莫说功劳苦劳,这脑袋也就保不住了,既然如此,在这个时候何必客气。

“刚才所列几处的驻军,若有调动增减,必须提前知会徐州,不然则等同为意图兴兵开战,若调动增减和徐州无关,我方自然不予干涉,刚才所列几处的赋税,按照律条所定,应缴的一文不少,但加派规费常例等则一概不交,崔公公,这两项条件,那里和割地有关,那里像是造反了?”王兆靖陈述完毕,反问了一句。

太监崔文升脸色变幻,深深呼吸几口,他强自让自己镇定下来,崔文升觉得自己脑子有些糊涂了,这两个条件说是苛刻,但实际上很容易做到,甚至就是让已经存在的勾当变为官方承认,做到这两点,他徐州有什么好处,还要收税缴税,难道想要占包揽赋税的便宜,自己将加派规费常例等等捞到手,想要自己收取辽饷?

但崔太监也知道这不可能,从自家在徐州和宿州的见闻种种,若是收辽饷刮地皮的话,徐州和宿州断不会那么整齐,早就民生凋敝了。

这几个年轻人到底要干什么,这里面一定有什么阴谋诡计在,可自己怎么想也想不通,如果答应了报上京师那边,如果被其他人看出来的话,自己肯定要落下大罪,到时候可就大麻烦了。

正在崔太监犹豫的时候,那王兆靖又是继续说道:“崔公公,我家也不过求个朝廷不注意而已,我家大哥只想着太平发财,顺便照顾照顾乡亲们,并没有太多别的心思,崔公公何必疑心那么重呢?”

说到这里,王兆靖停顿了下,笑着又是说道:“若是崔公公能把刚才所说几处报个灾荒,请朝廷免除三年赋税,那么这三年赋税的半成就归崔公公了。”

“荒唐!可恶!你们不要以为咱家能被区区几千两银子收买!”这次崔文升真的大怒,抬手指着对面的王兆靖说道,这年轻士子简直就是个斯文败类,居然当面贿赂,以为自家是什么人?没见过银子的土棍吗?

第869章最好的时机

王兆靖咳嗽了一声说道:“崔公公却是算错了,这些处的三年赋税的半成,每年一万五千两该是有的。”

崔文升一愣,剧烈的咳嗽了几声,沉默片刻才又是开口问道:“你们图什么?”

或许觉得自己这个问题过于软弱,立场有些松动,崔太监又是严整神色说道:“淮安府产盐,盐税进项占到国库三分之一要多,清江浦是漕运枢纽,是大明的命脉所在,不可能让你们控制住这些地方,咱家不能答应,朝廷更不可能答应!”

“海州盐业,清江浦的漕运,我们也没有去控制,海州有地方官府,有盐政衙门,清江浦有淮安知府和山阳知县,也有户部和漕运各个衙门,现在还不是照常运转,等运河开通,一切如常,怎么说是控制?”王兆靖淡然反问。

崔太监晃晃头,他有些糊涂了,这几个年轻人说的很有道理,可崔文升觉得其中肯定不简单,一定有自己想不到的圈套和阴谋在,他开始有些后悔了,这次来徐州为求机密,没有带幕僚来,崔文升自诩精明,以为不过是和几个徐州乡下土棍谈判,谁能想到这次所谈处处琢磨不透,若能带个幕僚来,即便他也想不出,但能彼此参详商议,总比一个人发闷糊涂的好。

想到魏忠贤信中的交待,太监崔文升沉默片刻,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咱家想不通你们的这个要求,但咱家也知道,世上从没有人肯做赔本的生意,你们这么做一定有自己的打算,把这个打算告诉咱家,不然即便咱家答应了,事后到朝廷那边也会被打回来,到时候不光咱家有罪,这招抚的事情也是不成。”

不知道是不是那“三年赋税半成。”的作用,崔文升的态度已经柔和了很多。

听到他的发问,王兆靖犹豫了下,却是转头看向赵进,赵进笑着说了句“朝廷赚朝廷的钱,我们赚我们的钱,朝廷本来就不要的,我们捡起来,这不是皆大欢喜吗?”

尽管赵进的话说得含糊,可崔文升略加思索却是懂了,这和他见闻以及路上所想差不多,崔太监松了口气,不在自家的意料之外,可又有些不以为然,这商事是无根无本的浮萍,根本不是军国依靠,想要在这上面做文章,这些年轻人还是目光短浅了。

看到崔太监沉默,王兆靖试探着问了句“既然如此,那这招安的事情就成了?”

崔文升下意识点点头,这招安招抚虽然生了一肚子气,却比预想的简单很多,这个条件不伤朝廷的体面,无非就是中枢默认的规矩,当然,这中枢也就是说魏忠贤魏公公。

细想想,这不收苛捐杂税的要求让上下为难,但如果改成这边遭灾,免除三年赋税,对方可承诺了每年一万几千两的好处,这可就是好事变坏事了。

想到这里,崔文升点头的幅度变大了不少,脸色也是和缓下来,这时候,坐在那里的赵进又是开口说道:“崔公公,我知道这次商谈不可能落在纸上,要上上下下都有个默契在的,徐州又不是要造反,徐州一州四县的衙门都好好在那里,其他各处也是如此,不过,万一有人觉得憋屈气短想要生事,到时候为难叫苦倒霉的肯定不是我们,崔公公你们可要仔细叮嘱到啊!”

这话说出来,刚刚缓和的气氛荡然无存,太监崔文升身居高位,尽管几番沉浮荣辱,可自家的权势地位却是得自大明,自然容不得旁人如此蔑视,何况还是这么几个毛头小子,但谈到这个地步,也没办法撕破脸发作,崔文升只是冷冷说道:“咱家答应了做不得数,还要上报朝廷,得内廷外朝的各位认了,万岁爷首肯,这才能成。”

“要不了那么麻烦,魏公公答应了就好。”赵进笑着说道。

崔文升眯了下眼睛,这话却让他有些糊涂,天启天子登基,魏公公入司礼监,王安被幽禁现在只怕已经活不成了,内廷人人俯首,自然是声威赫赫,内廷之首,外朝也不敢不尊,眼下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魏公公在主持,务求全在掌握之中,可关键是,眼前这个徐州的年轻武夫怎么知道的?

不要说他区区徐州土棍,就连南直隶的官场,南京那种核心之地,也都是仅仅知道魏公公位高权重,却没有人能清楚的认识到,魏公公已经权重到了这样的地步,他怎么知道的?

“即便是魏公公点头,这件事也未必能成,你们不知自己闯了多大的祸事,漕运被你们断掉,现在已经快十月了,等到封河的时候,京城那边没有足够过冬的粮食,再怎么遮掩含糊也要震动朝野,到时候必然要追根究底,只怕到那个时候,朝廷不想打也得打了,这样的大事,总要拿人头来交代的。”崔太监缓声说道,他阐述的固然是实情,可也有不想让赵进他们太得意的心思在。

但这些话说完,崔文升没从赵进和身边人脸上看出什么慎重肃然,或者是失望的神情,赵进只是点点头,然后开口说道:“崔公公说得没差,可已经快要入冬了,秋高马肥,边镇也到了用兵严防的时节,女真和蒙古都要严防死守,辽镇那边更是重中之重,就算朝廷想打,不知道从何处抽调兵马?或者抽调边军京营,那鞑虏就不用防备了?”

“趁人之危,丝毫不知大义,实在是无耻之尤!”崔太监失声怒骂,心中却是惊疑不定,本来看到赵进是这般出色的人物,以为少年英豪,远超同龄也是常事,可这番关于天下大势的分析,却让崔文升又有了怀疑,到底是谁在赵字营背后指点,那个王友山吗?京师来信上说,也是个平常人,那会是谁?

被崔文升这般指斥,赵进、陈昇、吉香和刘勇都是面不改色,吉香脸上甚至还有讥刺的冷笑,倒是王兆靖脸上又有一丝尴尬,情不自禁的低头下去,随即急忙又是抬头,因为有点惶急,甚至没注意到陈昇瞥了眼过来。

“不是趁人之危,若要趁人之危发国难财,这次我们根本不会接受招抚,继续打下去就好了。”赵进说得很平常。

崔太监被赵进的话气得又是笑了出来,声音都不自觉的尖利起来,只在那里说道:“年轻人不要胜了两场就不知道天高地厚,有明二百年,从万岁爷到下面的百姓,人人都是有骨气的,当年土木堡之变,小王子崛起,俺答入寇,东南倭患,这江山社稷都一次次挺了过来,你这点动静怎么敢如此托大,赵进,咱家看你等也是人才,或许一时误入歧途,才做了这样的错事,还是趁着这次招安进入正路,为官家做事效忠,博个光宗耀祖才好。”

不知不觉间,崔文升已经开始劝说招揽,大明对降服不了的乱贼一向是招抚为主,何况崔文升真觉得对方有才。

赵进笑了笑,却没有激动,只是自顾自的说道:“崔公公可能不知道,四川那边的消息到京师快马传递最少也得十几天,可到江南这边用不了十天,原因也很简单,川盐远比淮盐便宜,扬州那边的盐商都派人在四川那边紧盯着,川盐流入湖广的盐一多,就要用快船传信到扬州那边,或者动用本地官府,或者去朝廷活动!”

“那又如何?”崔文升听得不耐烦了,不知道为何说到这等无谓的事情上。

“所以四川那边的消息,这边会知道的很快,前天刚知道的消息,四川奢家扯旗造反,在重庆杀了巡抚和总兵,正在攻掠州县,说是要围攻成都,这样的大乱,朝廷肯定要动大兵围剿,搞不好还要调集陕西和山西的边军吧?”赵进开口问道。

听到这个,崔文升先是愣住,随即脸色变了,咬牙切齿的说道:“真是狼子野心,不知为国报效,反倒是趁火打劫,这奢家真真该被千刀万剐!”

“崔公公到底是做过司礼监秉笔的人物,久在中枢,知晓天下事,这消息传来的时候,我等都不知道奢家何许人也。”崔文升动不动的指斥让王兆靖很是尴尬恼火,忍不住讥刺了两句。

可这个时候的崔文升却没有方才那么有底气了,呆站了一会,却自顾自的坐了下来,谁都能看出来他的情绪很低沉。

“永宁奢家乱了,只怕水西安家也不稳了……”崔太监自言自语的说道。

赵进听到这话之后看向王兆靖,王兆靖也是摇头,永宁奢家这个名目还是前几天从扬州那边知道的,当时可没有听到什么水西安家的说法。

自言自语两句,崔文升重重一拍桌面,恨声愤慨说道:“这些土官世受国恩,却一个个狼子野心,大明一旦有事,没人想着忠君报国,却都琢磨在大明江山上咬口肉下来,真该赶尽杀绝!”

第870章我有个法子

说完这话,崔太监却看向赵进等人,刚才这愤慨却不是影射咒骂,现在关外有建州女真,草原上有蒙古各部,西南又有了奢家的变乱,大明的确空不出手了,现有兵马的调动也是左支右绌,局促为难,现在看来,这赵进方才说的还真是不假,若要趁大明之危,继续打下去就是,在这样的局面下,肯定能在朝廷那边拿到更大更多的好处。

若说方才还想争一时之气,还不想在气焰上弱了,现在就真有些担心对方发作撕破脸了,如果这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