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武夫-第8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荩国现在信心倒是多了几分,“只要臣等尽心尽力,那……”

“爱卿可以尽心尽力,难道其他人不能尽心尽力吗?”李珲突然冷笑了出来,“怕是有不少人求着想要坐上爱卿和朕的位置上尽心尽力啊……”

如此冰寒的话,让金荩国一下子如坠冰窟。“陛下的意思是……使团和……和某些大臣有勾结?”

“恐怕是如此。”李珲点了点头,然后又长叹了口气。“当年的仇怨,还有不少人没忘记,拥立的功劳,也是大把的人想要立下啊……”

李珲如今已经是残废之身,而且年事已高,子嗣是不可能再添了,之前的独子又已经被赐死,所以他的王位在他死后将由谁继承,就成了高丽国内上下都十分注重的大事。

李珲通过某些渠道,得知到高丽有些大臣阴谋和使团来往,勾结起来想要拥立一个宗室子弟来作为继承人,而宗室当中有些人也蠢蠢欲动,十分想要让自己、或者自己的儿子得到这个大位。

虽然因为使团是呆在了专门的使馆区里面,高丽人等闲不得入内,但是从种种迹象来看,恐怕使团确实在进行着某种有关于此事的阴谋。高丽党争持续了多少代,彼此之间都十分惨酷,要是拥立了嗣君的某派大臣成功了,天知道到时候李珲和金荩国将如何自处,没准就是要一个突然暴毙身亡,一个被新君直接赐死了。

一想到这其中的可怕之处,也就难怪李珲和金荩国如此惊惧了。

“欺人太甚,真是欺人太甚……我高丽的大位传承,自有祖宗法度,何须要他们来干涉!”金荩国难以忍耐了,直接骂了出来,“这些卑鄙之徒,贪欲不知餍足,真是可恨,可恨!”

不过他也知道,发怒是没用的,最重要的是找到解决的办法。

“陛下!臣请陛下赶紧从宗室当中则一二稚童,立为养子,请入宫中养育!”他马上就跟李珲提出了建议。

既然局势如此,那想要破局,最好就是先下手为强,趁着他们还没有动手,抢先给国主立一个养子作为未来的王位继承人。而为了照顾李珲的情绪,金荩国建议找一个稚童来做养子,这样他就不会有被取代的忧虑,还可以继续执政。

“爱卿果然是朝廷的忠臣,此策才是谋国之论啊!”李珲轻轻地点了点头,“朕已经责成身边的侍从去宗室当中各自探访了,等到他们筛选出了人选,爱卿再来和朕一起参研,看看到底选谁为好吧。”

看来,虽然眼睛是瞎了,但是他的脑子还是很好啊,金荩国心想。

“谢陛下信任,臣一定不负所托!”

“此事关系重要,切记不要走漏了风声,”李珲继续叮嘱这位大臣,“还有,这段时间你在侍奉中朝太子之余,一定也要看看到底有哪些宗室在暗地里和使团来往,要把这些心无祖宗的人一个个都找出来,决不能让他们有染指王位的机会!”

之所以李珲在这样的环境里面还没有抓紧找养子,就是怕找错了人家,白白便宜了心怀不轨之徒,他一个人呆在王宫里面耳目闭塞,这个问题上也只能依靠大臣了。

“臣领旨,必不负陛下所托!”金荩国跪下谢恩,表示了自己的决心。

“事在人为,虽然现在国势衰颓,但是只要爱卿等人忠心为国,终究还有天下时局大变的一天。”李珲说得有些累了,摸索着从旁边的桌子上拿起了一杯茶,“另外,既然中朝对侍妾的事情不置可否,那此事就可以试试,爱卿在中朝太子来了之后,想办法把宗女送到中朝太子的身边吧,如果真的能够成功的话,那于爱卿、于国家,行事都是方便了许多……”

“臣明白。”金荩国再度垂首。

虽然在人家过来的时候主动送上宗女上门是很屈辱,但是如今是生死存亡的关头,他们都顾不上这么多体面了。

正当高丽君臣们在景福宫当中为国事殚精竭虑的时候,在汉城的另一个角落,同样也有一群人聚在了一起商议大事,不过相比忧心忡忡的君臣两个,他们的气氛要热烈上许多。

这是在汉城的西北角,这一片区域,自从大汉大军带着国主李珲复位之后,就被划归了大汉使团所有,高丽人等闲无法入内,所以建筑颇为空旷宏大,气氛也十分幽静。

在使馆的正堂周围,有一座隐藏在了池塘和假山以及树林中间的宅邸,之前是一个高丽大臣的居所,后来被因为参与了废立光海君一事,在李珲复位之后被处死,宅邸也划入了使馆所有,因为环境幽静而且山水俱佳,所以使馆的大人物们要开重要会议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这里。

今天,因为太子即将莅临高丽的消息,使团的大人物们全部集齐了,从正副大使、到书记官再到秘书,就连驻军的高级军官们也一个不拉地来了。

“诸位!太子殿下就要亲临高丽了,这阵子都要打起精神来,把一切事务都要打理出个头绪来!”当大家一集齐,此地地位最高的人、使团团长施高艺率先发言了,“时间紧迫,也不能等闲视之啊!”

“下官明白。”“末将明白!”一声声应和此起彼伏。

说实话,对于太子即将驾临一事,这些人既振奋又有些担忧。振奋的是可以趁机在太子面前留个脸,避免因为长期在高丽外派职务而被,边缘化、乃至仕途无望;担忧的是自己万一在太子面前表现不好,反而会耽误未来的仕途,这种想法在那些做事不怎么勤勉的官员那里最多。

不过即使如此,当然也没人敢说出来。

“诸位明白了就好。”看着满堂的人,施高艺好整以暇地发言了,“太子的脾气,听说是很好的,不过诸位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我们是为朝廷办差,容不得有什么疏漏。要是给太子的差事出了事,后果自己去领会吧!”

第1524章为所欲为的汉臣

施高艺是身材瘦长的中年人,皮肤白皙,看上去像是个文士。他是北直隶人士,之前也确实是文士,还曾在万历末年考了一个举人。不过虽然满腹经纶,但是他并不是一个死脑筋的人。

在天启年间,眼看徐州集团日益崛起,而且势大不可制,他一咬牙就直接投奔了徐州,然后因为自己识文断字,成为了徐州的一个文吏,但是他的野心当然不只这么一点而已,他在勤勉工作之余也一直都在四处寻找钻营的机会,一心想要往上爬。

总算在数年之前给他找到了一个机会,那时候大汉刚刚建立,各项制度和官署都还在混乱当中,他当时跟着大军来到了京城,然后不停钻营,最后进入了外务司。

因为办事勤勉而且善于逢迎上司,所以他很得司长孔璋的赏识,孔璋几次提拔了他,让他成为了自己的得力助手。

然而他当然不会只有这么一点野心而已。在雌伏了两年之后,他又等到了一个机会。那时候,新朝已经大体上平定了辽东乱事,建州女真大部分都已经消灭了,小部分残余也只能躲入山林当中苟延残喘,于是新朝就把充满了野心的目光投入到了高丽身上。

经过了几轮商议之后,朝廷上层决定以高丽大臣擅自发动政变、废立君上为由对高丽进行干涉,同时为了最大程度地消磨高丽的抵抗意志,朝廷也要粉饰自己的意图,拥立已经被流放、被弄瞎了眼睛的废王李珲作为傀儡。

这个计划的重中之重自然就落在了如何联络李珲和其他高丽人上面,而这就成了外务司的任务,在从上司孔璋口中得知了此种秘辛,施高艺把心一横,干脆就自告奋勇,想让自己参与到这次行动当中,并且在热切的恳求下最终得到了孔璋和丞相的允许。

他原本在外务司几年当中,因为工作需要断断续续学了些高丽话,在得到了这个任务之后,他打起一切精神来跟人学习,硬是在两三个月内就熟练地掌握了高丽话,然后就带着几个随从进入了高丽境内。

来到高丽境内之后,他按照之前的计划,暗地里跟那些失势的北派大臣们联络,并且向他们许以厚利,而这些失去了荣华富贵的大臣听到了中朝想要重新让李珲复位,自然就喜出望外,双方一拍即合,很快在这些人的帮助下,他又与江华岛上的李珲取得了联系。

接着,他暗地里调查了江华岛周边的情况,然后通过海军的突然袭击,从守卫当中夺取了李珲,然后大汉水陆并进,以绝对的军事压力,逼迫高丽不得不让李珲复位。

这样的大手笔并非一般人能玩得出来的,而他以自己性命作赌的赌局,在胜利之后也让他得到了足够的报偿。李珲复位之后,新朝在高丽设置使团,而他就成了当仁不让的使团团长人选,在外务司还挂了一个副司长的头衔,官衔和职位都有了,在高丽他挟中朝之威尽可以为所欲为,比在京城忍气吞声的生活来简直天壤之别。另外,他还被皇上授予了男爵的爵位,正式成为了大汉勋贵中的一员。

如今,数年过去了,但是每当想到自己当时狠下心来的这些举动,他仍旧暗自得意不已。从一介书生,最后搏了富贵,也搏了爵位,大丈夫夙愿得偿,此乐何极!

然而,即使到了这种地步,施高艺心里的野心还是没有完全被满足,他还想要更进一步。

他虽然人被派到了汉城,但是因为舍得花钱,所以消息也还算灵通,经常能得到京城的第一手政治消息。从这些消息里,他就听说丞相可能要将外务司提升为部,和那些最为紧要的衙署变为同一层级,而老上司、外务司司长孔璋,自然到时候就将成为当仁不让的外务大臣。大臣的位置他不指望,但是副大臣的位置就有得说道了。

外务司现在有几个挂着副司长头衔的官员,但是副大臣到时候显然只能有一个,而施高艺就想要成为那一个。只要能够成为副大臣,他就正式地成为了大汉最高层的官僚之一,再也不能算是一个仰人鼻息的办事官了。

施高艺确实算是个野心勃勃的人,不过也只有在野心的催动下,一个人才能够做出常人难以企及的大事业吧。

他知道,自己高升,是因为立功得到了上面的赏识,那么想要继续高升,就得继续立功让上面更加赏识。

而他怎么在高丽得到赏识呢?

在他看来,皇上和丞相还有司长,最想要的就是加强国朝对高丽的控制,因此他心心念念、孜孜不倦地就是想要这么做,不断地以各种借口来干涉高丽的内政,浑然不怕被人看成是骄横跋扈、有失天朝体面。他完全不怕高丽人恨自己,反正他们又决定不了自己的高升。

经过他这几年的努力,大汉在高丽的势力渗透越来越深入,经济利益也越来越大,所以他也自信朝廷对他的工作业绩应该是相当满意的,他很有希望得偿所愿。

不过,虽然已经殚精竭虑,他毕竟在远在千里之外,无法如同另外几个竞争对手那样可以经常见到孔司长和更上层的大人物,而这次太子将要亲自莅临高丽的消息,让他喜出外望。

太子虽然年幼,但是皇上既然已经将他派了出来,那就是要让他参与国事的意思了。而且从京里传出来的风声也是这样。既然如此,那讨好太子就意义重大,在外务司变成外务部之后,只要能够让太子为自己美言几句,那升迁肯定就是板上钉钉了。

太子是为了征伐日本一时来亲临坐镇的,那么他们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和高丽朝廷一起,让太子可以顺利地完成自己的使命。

“大人请放心。”在他发言之后,使团的副使张道彦马上接口了,“大家心里都是一片拳拳报国之心,一听到太子将来,都是个个振奋无比,摩拳擦掌等着要让太子满意。”

施高艺微微颔首,然后将视线又转到了驻军的首领、营正孟志高身上。

这个孟志高是一个身材粗豪、面色黝黑的军汉,他是徐淮人氏,早早就在大汉起家的时候就投入到了赵字营当中,因为作战勇敢很快就得到了提升,从小兵一步步地爬到了营正的位置上。

他之前是在辽东参与对满洲的作战,在大汉平定满洲之后,他又参与到了入侵高丽、帮助李珲复位的行动当中,然后在李珲复位后,大汉以“保护国主的人身安全。”为理由在高丽国都汉城留下了两个营的驻军,他则作为其中一个营的营正留了下来。这两个营平日里就驻扎在使馆区当中,所以他和另外一个营正平日里也经常参与使团的会议。这两个营正当中,他的资历最深,而且战功也很多,所以另外的那个营正王运很服他的话,他也就成了驻军当中的头号人物。

驻高丽的驻军地位重要,能够担任营正也说明他极得上司的信任,有传言说他结束这个外派的职位、调往国内之后就会在军内升官,甚至还有可能被封爵。

因为大汉文武分离的制度,所以严格来说大使并不是他的上司,他在高丽的地位超然。不过,高丽远在千里之外,而且交通不便,再加上孟志高并不是精于高丽外务的人才,所以为了应对突发状况,国内特别留下了训示,要他和驻军在一般情况下听从大使的节制。

当然,大使表面上还是十分尊重这位驻军首领的,毕竟现在大汉军队的势力强大,不可以轻视,所以这几年来他们的相处倒是十分融洽。

“大人,我等驻军当然与使团是一条心的,绝不会横生枝节,给大家添麻烦。”孟志高也马上表态了,“这些年来,我们大家都在高丽同甘共苦,好不容易创下了如今的局面。太子来了,这是天大的喜事,谁要是敢让大家过不好,我孟志高是第一个不答应!”

毕竟是武人,说话这么直,不过正好也说中了大使的心意,所以施高艺也不为己甚。“孟营正的话,就是大实话,大家在这边做事,哪一样不是从白纸上做起的?总算承蒙天恩,大家做出了些许成绩,来之不易,也不应该轻易失去啊……我们自己人,我倒是挺放心的,大家都是精诚团结,我们自己人之外,那就难说了……”

“大人可是在说高丽朝廷?”张道彦毕竟和他共事多年,马上就对上了他的心思,“莫非是担心高丽有人图谋不轨?”

“是啊,此事不得不让人忧虑。”施高艺叹了口气,“我等为国自然是一片忠心的,但是自古以来就是谗言可畏,要是高丽君臣臣子太子莅临的机会向太子进谗言,那……后果不堪设想啊……你们想想,太子到了高丽,因为是总镇后方,所以一定是要和高丽大臣来往的,要是来往得多了,就有可能听信谗言……”

第1525章使团暗议

大使一番话,说得满座皆惊,大家心里都闪过了类似的忧虑,一下子房间就变得静谧了下来。

他们怕“谗言”,正是因为这群人其实心里都有些鬼。

自从迎立李珲复位之后,这些年来大汉使团一直都在高丽地位超然。处在这样的地位上,朝廷又在千里之外难以节制,于是上上下下都私下里为自己在高丽捞取好处。

胆子小的,收中国和高丽商人的钱,为他们撑腰办事;胆子大的,甚至让亲属来高丽充任商人,做起了逐利的勾当。在高丽北方强行圈占参场,进行独家贸易的,就是副使张道彦的亲戚。

因为还想要向上爬,所以大使施高艺的手脚要干净许多,并没有参与到很明显的利益往来当中。不过,为了维持和京城朝廷官员以及那些同僚的关系,他也需要大笔的资财,所以收受商人和高丽大臣贿赂、并且帮助他们干预高丽朝政的事情也没有少做。

于是经过长期的渗透,高丽北方已经有大量田庄和参场落入到了汉人商人的手里,这些汉商私下招募武装,早已经没把高丽朝廷放在了眼里。那里原本的高丽住民,有些成了这些商人的雇工,不得不为他们付出劳力,有些人则不得不流落异乡,成为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