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武夫-第9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从太子来到高丽之后,这一段时间里已经在这些文武官员当中建立了威信,再也没有人胆敢把他当成少不更事的孩子了,现在在他作出决定之前还会建言几句,决定了之后就只能唯命是从。

“带他进来吧。”

得到了太子的命令之后,没过多久,金荩国就重新去找到了李珲,然后他被侍从带进了庆会楼,除了两位贴身的侍从护卫之外,其他的文武官员都已经回避了。

当李珲来到二楼的时候,太子坐在窗边,一言不发地看着对方,背后的阳光并着山风和水色投入到了他的身上,宛如他才是这座王宫的主人似的。

“臣参见太子殿下。”在侍从的牵引下,李珲走到了太子的面前。

“不用跪了,请坐吧。”还没有等他毕恭毕敬地行礼,太子就直接发话了。

李珲身边的侍从不由分说,强行扶住了他,然后把他放到了太子旁边的座位上。这种近乎于不讲情面的做法,倒是很能够体现两个人之间现在的差别了。

好像是在寻思该怎么开口似的,一直都没有说话。

“国主,现在你恐怕得听我的安排了。”李珲坐上了座位之后,太子继续说,“既然我们已经闹出了这么大的阵仗,那你现在就应该明白,事情是没办法回头的了。我让贵国的领议政大臣来找你核定诏书,是为了让我们彼此之间都能留个体面,请你按他说的去做吧。”

“殿下,臣今天过来,并不是向殿下求饶的,臣知道事到如今让殿下回心转意是不可能的,事情也没有回转的余地了。所以太子殿下请放心,臣不会惺惺作态,让大家都为难的。”李珲却低下了头,给出了一个让太子出乎意料的回答,“殿下请放心,臣在来之前已经把国玺交给了金议政,他已经把诏书传出宫外了,很快就可以传遍全国。到时候大家就知道我高丽延祚有望了……”

虽然他努力说得平静,但是太子也能够听得出来对方内心深处的失落和恐惧,他也理解对方的心情,所以有意也放缓了语气。

“既然如此那就最好。国主也请放心,我们只是为了贵国的安定才这么做的,并没有加害国主的想法。只要国主按照我们的意思行事,那就绝不会有人能够威胁到国主的安全,国主可以继续在宫中颐养天年,就算是嗣子的生父乃至金议政本人,我们也决不允许他们对你不敬。”

这本来就是他的既定方针,他之所以摆明干涉高丽国主,自己来为高丽指定王嗣,一是为了顺应自己属下们的心愿,同时解决高丽的国祚问题,但是更主要的是为了在高丽朝廷、乃至大汉的文武官员们面前立威,让他们明白自己的权力和意志,而不是将自己当成少不更事的孩子来看。

现在两个目的都已经达到了,这些文武官员都已经对他心有忌惮,而高丽朝廷更加只会唯命是从,以后他在釜山坐镇的时候行事就会十分方便,再也没人可以掣肘。

既然本身目的已经达到了,他也不打算再跟李珲为难,左右是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了,就让他在这宫里老死也没什么。

“臣多谢殿下的厚恩。”李珲再度顿首对太子表示感谢。“臣现在已经到了如今这个年纪,精力不济,就算要臣打理国政臣也是忙不来的,以后能够从纷杂当中解脱出来,真要感谢殿下。”

他这么不断感谢的样子,反倒让太子感觉有些别扭了,甚至怀疑对方是以这种方式来嘲讽自己,发泄心中的怨愤。

“国主不必谢我,我这么做确实是觉得有些对不住你,不过既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我也不会因为歉疚而改变主意了。”他微微沉下了脸来,想要以这种方式告诉对方这已经是能够给他的最好的结果了,“不过,我国当年出兵帮助国主复国,让国主在潦倒不堪的情况下重新登上王位这么多年,应该已经算是对得起国主了吧?”

“臣绝无讽刺殿下之意,还请殿下明察。”李珲突然苦笑了起来,连连为自己身边,“真的,在臣看来,今天的结局虽然让人有些遗憾,但也算是一种解脱吧。臣对殿下绝对没有怨恨之意,要说怨恨的话,也只能怨恨自己……”

“怨恨自己?”太子不明所以。

“是啊,落到如今的地步,只能怪自己吧……”李珲一边苦笑,一边伸手抚摸了自己的脸,摸到了那一片结疤血肉模糊的眼眶,“臣多年之前就应该成为孤魂野鬼了,如今得蒙天幸,能够再度成为国君,还能再怨怪什么?殿下,我只想请问你一个问题,请你看在我毕竟多年侍奉大汉甚为恭敬的份上,不要隐瞒,如实回答我吧。”

“什么问题?”太子不置可否。

“现在大汉的军队应该已经控制整个国都周边了吧?以天朝的强兵,想必不会有疏漏的,臣只想问……这一天来,可否有过朝臣为臣申辩,或者有士民为臣鸣不平,哪怕是私下里而已?殿下不必担心,臣绝没有侥幸心,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臣只是想问问而已。”

“没有,一个都没有,至少到现在是如此。”太子不假思索地回答,“我也不是骗你。”

“一个都没有……”李珲笑得有些惨然,“果然一个都没有。”

“为什么是这个结果,国主应该心里有数吧。”太子平静地回答,“若非国主之前倒行逆施,败坏人心,又怎么会被臣下宫变推翻?既然当年都没有人说话,那如今就更加不会有了。”

“败坏人心……确实如此,确实如此。”李珲苦笑。“一步错,步步错,到头来已经无法回头了。可是,殿下,这天下哪有一开始就想要败坏尽人心的国君呢?初为国主的时候,臣想的也是如何治理好国家,让天下士民称颂!只可惜……只可惜……哎……”

他突然摇头丧气,满是沉痛,而太子也没有说话,任由对方长吁短叹。

片刻之后,李珲总算是恢复了平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臣不是嫡子。臣年轻的时候就是被当成继承人来培养的,文学武略都学过,可是在臣已经成年的时候,臣的父王……却和新封的王后诞下了嫡子。嫡庶之别,就是天渊之别,父王纵使让臣登了位,却还是有无数的小人,想要借着那个嫡子……借着那个嫡子搏一把拥立之功,就好像今天的金议政一样。”

“所以你就杀了弟弟?”太子冷声问。

“是的,臣害怕,然后就杀了弟弟。处在那个位置,没人会不害怕,做梦都怕自己丢掉了权力,坠入万丈深渊,容不得一点威胁。只要有一点威胁,就要铲除、扑灭,杀尽……当时臣就是这么想的。”李珲以冷淡的态度叙述着往事,但是却不自然地带上了一些寒气,让太子都有些毛骨悚然。

接着,李珲又恢复了平静,然后苦笑了起来,“为了权位,要残杀兄弟,太子殿下一定很难想象吧?可是在我国历史上却例子不少,纵使天朝历代,也是比比皆是,没有别的缘故,到了那个位置上……就由不得人了。所以,殿下我真的特别羡慕你,你是嫡长子,是天生的继嗣之人,又在一开始就被立为了太子……不用处死谁,只要活着就终有一天能够平平安安地继位,让人羡慕,太让人羡慕了!”

太子却并不感到高兴,相反他只感觉心里有些发堵。

李建成也是嫡长子,也是太子,他继位了没有?他的脑中突然冒出了这个奇怪的想法。

本来那些为了君王之位兄弟阋墙的往事,对他来说只是历史书上枯燥的字句而已,可是真正碰到、听到当事人在自己面前一脸平静地叙述时,他才发现这种事离自己到底有多近。

权位在前,又有几个人能够一直保持住亲情……他蓦地突然又有些理解对面这个枯槁老人了。

“杀了弟弟之后,人心就大乱了,人人都觉得臣是个暴君,可是正因为如此,为了能够驱使他们,我就必须越发严厉,甚至残暴,直到最后把人心都给涤荡了干净。当时大明叫臣帮忙去打建奴,可是臣一看就知道大明打不过,所以不愿意配合,更给了国内的反对派以口实。”李珲平静地继续说了下去,“最后……就是宫变了,没什么可说的,这是臣咎由自取,如果臣能够做得好一点的话,也许就不会有这样的结果。”

接着,他又长叹了一口气,“现在说这个已经晚了,所以也没有多大意义,臣今天来找殿下,只不过是想要倾诉一下心里话,真的,就是倾诉一下心里而已,臣只想让殿下知道,臣并不是一开始就是个昏聩残暴的君王,而是真心想要治理好国家,成为一代明君,成为后世楷模的……因为在臣看来,也许能够理解臣的也就是殿下一个人了,我……我已经活不下几年了,我真的不想到死了的时候,所有人还是都把我当成是疯子,是嗜血的狂徒,哪怕只有一个人不这么想也好。当然,这也许是臣胡思乱想也说不定。”

“如果是我的话,绝对不会对弟弟动手,不管是胞弟还是庶弟。”沉默了许久之后,太子突然说,“所以,我们是不同的,我能够成为一代英主,承继父皇的大业,而你……只能像现在这样了。”

第1586章长崎酒宴

他难以想象自己会对弟弟们有什么嫌忌,不过他也知道未来的事情谁也不能说清楚,有些时候处在一些位置上,谁都是身不由己。不过有一条他是认定了的,那就是不管怎么样,他也绝不会伤及他们的性命。

“太子殿下这么说的话,臣信。殿下虽然果决而且刚峻,但是也不失宽仁……想必是不会做出那种事的。”李珲突然站了起来,然后深深地向太子躬下了身来,“若是殿下承继了天朝的基业,恳请殿下成为一个好皇帝,切勿重蹈臣的覆辙。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不仅是天朝之福,也是我高丽子民之福,我是给不了他们了。”

两个人心里都明白,好皇帝,可不仅仅是要宽仁而已。

太子抬起头来,看着窗外的水色和湖光,好一会儿才重新转过头来看着李珲。

“我不知道你这番话是真心还是假意,不过很中听,我收下了,多谢你。就凭你这些话,我对你稍稍改观了,我会亲自留下谕令的,让那些人决不能减少对你的待遇。以后你虽然不能理政,但是也可以颐养天年了。”

“臣,谢殿下!”李珲再度躬下了身来,看上去已经熟悉了这种大汉式的礼节。

“好了,你还有别的话说吗?”太子再问。

“没有了,已经叨扰了殿下这么久,哪里还敢再劳烦殿下。”李珲摇了摇头。

“那好,你回去吧,”太子招了招手,示意旁边的侍从搀扶他回去,“我说过的话都会原样执行的,放心吧。”

“臣告退!”李珲再次行礼,然后在搀扶下慢慢地转身打算离开。

“你这些话要是早些跟我说就好了。”就在他即将走出去的时候,太子突然说。

“若是臣之前就说这些话的话,太子殿下会改变心意吗?”李珲反问。

太子沉默了片刻,最后摇了摇头,“还是不会。不过……我大概会客气点吧。”

他现在蓦然对这个国主产生了一些微妙的同情,也许是之前大家立场有些相似的缘故吧。不过,这一点同情还不至于影响到他冷静的实际判断,所以就算之前两个人说了这样一番话,太子觉得自己还是会选择动手。

李珲突然笑了起来,也不知道是笑自己的落魄还是在笑对方的坦诚。“臣也是最后才想找个人说说这些话而已……太子不用放在心上。”

接着,他一边笑,一边由人搀扶着走下了楼梯,往自己原本的寝殿走了过去。在今后,他也将继续幽居在那里,不过再也无法处理国事了,从现在起,高丽会有一个年幼的嗣君,以及一个身在釜山的太上皇。

太子坐在窗边,一言不发地看着李珲沿着石阶离开,他的背影是那么虚弱无力,好像是飘在水上一样,也许很快就会真的成为幽灵了吧。

他再抬起头来,继续看着周围的宫阙,也许是心理的作用,他觉得今天这里要更加萧瑟和寂静许多。

这时候,原本回避的大汉文武官员们也都已经回到了房间里面。

“殿下,怎么样了?”领头的赵松问。

“没什么,只是跟他说了些小事而已。”太子摇了摇头,“他倒是十分知趣,一点也没有求饶。”

“事到如今,也容不得他求饶了。”赵松微微笑了起来。“不过,虽然他这么知趣,但是现在高丽还是事务繁杂,殿下想必是要花些时日处理的,倒是臣现在已经无事可做了,臣申请择日离开汉城,前往釜山预备……”

“不,过两天,我们一起去。”太子摇了摇头,“这里不用我再留下处理了,施大使留下了和金议政处理就行了,我不习政务,又何必给他们添乱。张副使就随我们一起南下釜山吧,到时候负责我们同高丽各级官府的沟通。”

“殿下……?”赵松有些意外。

刚刚完成了这么大的事情就直接走,他发现他越来越不明白殿下心中所想了。

“既然做了这么大的事,就应该早点离开,免得有人说我只想着作威作福,也算是避嫌吧……旅正不用担心,这里不会再出乱子了。”太子慢慢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然后看向了施高艺,“施大使,这里以后就交给你了,你再也不要像过去那样行事,要收敛一点。还有,你告诉那个庆平君和金荩国,要他们最近最好不要违逆天朝,我要什么他们就配合什么。否则,我既然能够立一个,那自然还能够再立另外一个。”

“臣明白!臣一定会转达!”施高艺微微一凛,连忙躬身领命。

“好了,差不多也到了中午了吧?”太子长出了一口气,然后走到了门口,“下去吃饭吧,这次难得人这么齐,也算是一次庆功宴吧。”

而就在太子和这些文武官员开始设宴庆功的时候,从长崎发过来的特别密信也来到了汉城。太子有些惊诧于长崎这么快就开始向自己呈送公文,不过还是欣然接下了这些公文。

而他刚刚一展开信,脸色就变得十分古怪。

“太子殿下,长崎那边出什么事情了吗?”因为任务相关,所以赵松对长崎的情况也是十分的关心,他一看太子的神色不对劲,连忙也停下了手中的筷子。

太子如梦初醒,然后转头看了一下周边,接着朝赵松招了招手。

“旅正,你过来看一下。”

赵松迟疑了一下,太子这么表现,很显然是说明这封公文里面肯定有十分机密的事情,他贸然跑到太子殿下跟前看也许不大得体。

“过来。”太子继续催促了一下。这次赵松不敢再犹豫了,在整个厅堂内其他人疑惑的视线下走到了太子席位的旁边,接过了他手中的这份公文。

“这……居然这么快?”看完了公文的内容之后,他也呆住了。

“施大使,张副使,你们两个人跟我来。”太子停下用餐,然后招呼赵松和这两位文臣跟自己到旁边的房间去,“其他人,继续用餐吧。”

一进到房间之后,太子也将这份公文交给了他们。

“居然日本朝廷主动派人来找我们的商馆了?”这两个人也同他一样震惊。

“可见幕府之不得人心。”赵松冷笑了一下,然后看向了太子,“殿下,这对我们来说是天大的好消息啊!纵使没有把日本的朝廷拉到我们这一边来,至少这件事本身就证明了对方人心不齐,大大有利于我们接下来的战事!”

“这也是预料中的事情,幕府多年来一直都在侵夺朝廷的威权,他们没有怨气才奇怪。只是没想到来得居然这么快而已。”太子点了点头,已经恢复了镇定,“此事干系重大,这封公文马上要转给京城。”

“理应如此。”施高艺马上附和,“不过……殿下,信里说那个携带了日本法皇亲笔信的使者想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