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3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得比唱的好听,既是晓得错了,你还该想想,怎么好好待媳妇,还要这般全心维护个婢子?”兆佳氏的声音有些尖锐。

曹硕扬起头,道:“母亲,是儿子无德无才,委屈了表姐。儿子羞愧难安,情愿和离。”说到这里,想起如慧那般决绝的身体,心里也同塞了棉花似的难受。

“和离?”兆佳氏气得差点仰脖,将手中的烟袋锅子往曹硕身上摔过来:“混账东西,这叫什么话,欺人太甚?你这是埋汰哪个,那是你姥姥家,是你舅舅家,混账……”

溜回家半天,想多码2章的,却是一章下来也晚2个时,抱歉,嘎嘎求保底月票。今晚尽量0点前,要是不能码字,会提前发消息。

第一卷世家子第十一卷定风波第五百四十三章成长(下)

兆佳氏气得浑身发抖,眼前一阵阵发黑,身子晃悠着,有些作不稳。

绿菊眼尖,忙上前扶住,低声问道:“太太?”

曹颂见了,站起身来,望向曹硕的的目光了满是责备。

曹硕说的这般硬气,并不单单是为了添香,其中也有成全如慧之意。

夫妻三月,虽说并不像哥哥嫂子那般琴瑟相合,到底是少年夫妻,吵闹过后,也有相得之处。就是如慧之前提出的“约法三章”,曹硕也是心甘情愿答应的。

而后出了添香有孕之事,曹硕也甚是意外。

没有因就没有果,如慧盛怒之下,口不择言,忤逆长辈固然不对,但是根源却是在曹硕身上。

他食言而肥,才有其后的恶果,委实没有脸面去怪罪如慧。

待到如慧流了孩子,他心里也是不好受。想要安慰几句,但是看到如慧厌弃的眼神时,他却只有落荒而逃。

如慧自幼娇生惯养,饮食本是极为挑剔。没有孩子后,她却似换了个人似的,来者不拒,饭量也增了不少。

曹硕不是傻子,心里也曾有所疑惑。

如慧小产后,虽说极少往主院去,但是对于那边的消息也是留心。大家说起来,多是说“太太大好”,不过她的眉目间却仍是难掩悲色。

虽说没有人当面埋怨过如慧。但是她自己却将自己逼迫地过甚。

成全如慧,好像是曹硕唯一能做的。

兆佳氏哪里会知道年轻人这些弯弯道道,只觉得儿子色迷心窍,为了个丫头,连媳妇儿也不要了。真真地郁闷死人。

之前没有想着立时责备添香。兆佳氏不过是顾及到她肚子里的孩子。想着如慧身子不好,子嗣上本就艰难,有了庶子后,也省得她心里为孩子着急。

另外,兆佳氏也存了私心。那就是想要打压打压长媳的气焰。好将紫兰理直气壮地送过去。

哥哥就这一个嫡女。要是在自己眼跟前受了委屈,那她可是没有脸面回娘家了。

还能为了个丫头,让侄女成了“弃妇”不成?

想到这里。兆佳氏皱眉,对绿菊吩咐道:“去。叫于安家的带几个婆子,将那个不要脸地小蹄子叉出去。装什么奶奶,这般不检点,还不晓得肚子里是谁地种!”

众人闻言,都不禁变了脸色。

这样说话,却是连添香肚子里的孩子也不认了,哪里还有添香的活路。

兆佳氏说完话扶了额头,眯缝了眼睛养神,脑袋里却是嗡嗡直响。

“还是太太懂得规矩,行事果决啊。这有了身子的丫头,生出小子来,要分一份家产;生出闺女来,还得预备一份嫁妆。看来还是太太的法子好,直接使人伢子卖了去,小子也好,闺女也好,都便宜旁人家去吧……”

“只是媳妇还想要再掂量掂量,省地万一这往后闺女飞上枝头变凤凰,成了国公夫人、将军妇人什么地,我这便宜地娘,想当再当不上,该怎么着……”

兆佳氏抬起头来,神情愕然,脸上苍白的不见丁点儿血色,哆嗦哆嗦嘴唇,目光有些涣散。

曹颂与曹硕还在为添香求情,兆佳氏却看也不看他们没,只望着西墙上供着的丈夫小影发呆。

“母亲,儿子已经给表姐留了放妻书……”

这句话,兆佳氏听没听到不晓得,曹颂却是听到了地。

实没想到事情为何到了这般地步,他看着跪在炕前的弟弟,觉得头疼不已……

同曹颂一般头疼地还有侍郎府的吴雅氏,坐在炕边,看着炕桌上的“放妻书”,她的身子不由僵住。

虽说晓得闺女受了委屈,但是毕竟是婚姻大事,也不是可以儿戏的。

吴雅氏还指望过些日子,闺女气消了,再好好劝劝。至于女婿护着的那个丫头,她并没有放在心上,这个还有兆佳氏去料理。自打那日如慧说要和离后,女婿又来了两遭。

吴雅氏有心成全,便让下人们给小两口倒地方,指望这两个孩子能消除嫌隙。没想到,这不声不响的,连文书已经预备好了。

吴雅氏有些发蒙,如慧已经歪了身子,搂了母亲的腰身,腻在她怀里,轻声道:“额娘别担心,女儿求仁得仁,心里欢喜得紧……”

吴雅氏闻言,已是红了眼圈,一边摸索着女儿的后背,一边恨恨道:“这混帐小子,哪个给他拿的主意?还当他晓得悔改,我还给他包了葫芦馅儿的饺子,真是喂到狗肚子里去了。早知如此,还什么饺子,直接来包耗子药,落得个大家清净……”说到最后,已经是哽咽得无法继续说下去。

如慧晓得母亲早先是待见曹硕这个姑爷的,眼下除了失望,还有就是为自己难过。

虽是无缘继续做夫妻,但是如慧心中对曹硕也没有多大怨恨。

“额娘别怪他,他不是坏人。那天额娘使人送来的饺子,他都吃了,还说是头一遭吃过这么好吃的饺子,世上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了。他说他没福气,要不就给额娘做儿子……”如慧嘴里说着,心中却是后悔不已。

恶言是刀子一般的存在,自己已是见识了其威力,伤人伤己不说,还付出了惨痛代价。

相处这些日子,曹硕是有不对之处,但是如慧也晓得他地包容与忍让……)就是他留下的“放妻书”。上面所列也都是他自己的过失无礼什么的,没有半点如慧的不是。

到底上自己失了涵养,这些日子每次相见都不禁出言嘲讽,这其中也有迁怒之意,却没有想想自己地悲喜。为何要他人负责。

听了女儿为曹硕说话。吴雅氏想起过去自己拿女婿当宝儿似地,越发怨恨,道:“狼心狗肺的东西,怠慢我的闺女,不是福薄是什么?我到是要看看。这般宠妾灭妻。失了纲常之人能有什么好下场……”

屋子里尽是吴雅氏的唠叨声。如慧将脑袋埋进母亲怀里,半晌方喃喃道:“额娘,是女儿的过失么?女儿没出息。实不愿背负忤逆之媳地名声过一辈子……”

有一句话,如慧却是没有说出来。那就是将她当草地男人,她委实不稀罕……到了风声。

虽说是是非非的,也有如慧的不是,但是李氏对她却是无法产生恶感。同丈夫说起此事时,她是倾向于“家和万事兴”地,希望小两口早日好起来。

到底是分了家,曹寅也不好轻易干涉二房家务。他的意思,是要先等等看,瞧瞧曹颂如何行事再决定是不是端出亲长地架子来,震慑一下侄子门。

初瑜原是同情如慧的,不过看到天佑与恒生两个,想着自己也有熬成婆婆的日子,她的心情就有些不一样。

看到天慧时,她又想起自己的闺女往后也要做人媳妇,要是受了委屈,那不是让他们夫妻两个心疼死。

忧虑之下,初瑜不禁担心起孩子们的将来。

曹瞧见妻子神情恍惚的,问起原由来,晓得是担心孩子们的将来,真是哭笑不得。

最大的天佑现下也不过是四岁,离娶媳妇儿还有十几二十年,初瑜担心的委实早些。

自打如慧进门,曹就为堂弟与弟媳妇两个悬着心,怕两人的后代有什么不对劲。但是事已至此,他也没有想过两人会分开。

侍郎府是如慧的娘家,也是曹颂兄弟的舅家。要是真因两个小儿女的缘故,使得两家生了嫌隙,终是不好。

不过,既是曹寅都在静观其变,那曹更是没有说话的立场。况且他最近,正在为了驿站驿道费神,整日里埋首案牍,熟悉各省驿站驿道的情况。

内务府那边,早年主事阿哥是四阿哥,后来是八阿哥,现下是十六阿哥,听说十七阿哥平素也多少长在内务府。

这两年,十六阿哥与十七阿哥也念叨了几回,道是往后开府后同曹合伙做买卖,那样就不用担心爵位高低,就有银子花了。

曹听了,只是笑,并没有应答。

除了两位阿哥没有开府,还不宜张罗外,曹也怕太过招摇,引得外人侧目。

虽说他同十六阿哥与十七阿哥交好是众所周知之事,但是毕竟没有利益交合,不会让人忌惮。

十三阿哥那边,搅和在一块的事儿已经是不少,但是外人晓得,也挑不出曹什么。不过是赞他一声,觉得他仁义,不势利。

倘若曹得寸进尺,同十六阿哥与十七阿哥也搅合在一块,且不说别人会如何揣测,就说康熙,也未必容得下……

这次领的秘旨,真是天赐良机。

不是不相信康熙的用人眼光,只是因这些年康熙的纵容,使得满清官场贪污成风,清官凤毛麟角一般。

就算曹想出赚钱的法子,要是没有妥当人执行,说不定就要伦为贪官压榨民脂民膏的手段。

换做十六阿哥与十七阿哥则不同,既是皇帝指派的活,自然不用再担心引起他侧目。

银子不银子的暂且不说,十六阿哥与十七阿哥没有爵位,生母名分低,要是能因此受到康熙的嘉奖,日子也能比现下好过些。

曹的千万银子计划尚未作完,朝廷里却是风云突变。

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喇布坦兵犯哈密,威逼哈密回王,一时间朝野震惊。

自打康熙三十六年准噶尔部前首领噶尔丹亡故后,这天下已经是太平了将近二十年。

对于战事,朝廷中自是有主张“下旨意申斥”的,也有积极主战的。

兵部的几位理事王爷,都是摩拳霍霍的模样,整日里围着回疆的地图,满脸的雀跃之色。仿佛他们都是满洲巴图鲁,只要他们出马,别说上平定区区叛乱,就是开疆僻土也不在话下。

八旗男儿,谁不想恢复祖上荣光,为子孙后代赚份军功。

曹却没有那么乐观,原来策妄阿喇布坦康熙五十四年就动了,但却是到康熙六十一年还没有平定下来。

还是国库没银子闹的,哈密在京城几千里外,距离兰州也是千里之遥,想要平定谈何容易。

曹有些理解康熙愁银子的缘故了,人穷志短固然不假,一个国家没有银子,这对外的处境便也会尴尬起来。

那些八旗权贵们,都想着捞军功,却是没有考虑到朝廷现状。因此,他们的义愤填膺也变得可笑起来。

不过,在听了四阿哥御前应对的一句话后,曹才知道自己自以为是了。

“当日天兵诛殛噶尔丹时;即应将策妄阿喇布坦一同剿灭。今乃渐渐狂悖,居心险诈,背负圣恩,种种不恭,至于侵扰我哈密,干犯王章,于国法难以宽贷;,自当用兵扑灭;以彰天讨!”四阿哥哥神情肃穆,铿锵有声。

战争,有的时候考虑的是供给,有个时候倚仗的便是这男儿血性……好,小九拜求票票鼓励,嘎嘎。

第一卷世家子第十一卷定风波第五百四十四章“惊喜”(嗷嗷求月票)

四月十五日,就在收到甘肃提督师懿德疏报策妄阿喇布坦兵犯哈密当日,康熙便下了旨意,发西安满洲兵三千,陕甘总督标下营兵两千,甘肃提督标下兵酌量派出,前往哈密救应。

前往哈密救援的满洲兵由西安将军席柱带领,陕甘总督标下绿营兵由副将一员带领,甘肃提督标下绿营由甘肃提督带领。

另外,著吏部尚书富宁安带着满洲侍卫十员前往军前。除了他们,还有厄鲁特、巴尔虎出身的大臣侍卫等也随同到军前,以备侦探贼踪之用。

同时,朝廷还行文青海左翼、喀尔喀扎萨克等,各令防备。

不过半天功夫,对于策妄阿喇布坦兵犯哈密之事,朝廷就有了回应。

原本几位主张“下旨意申斥”的臣子,在满朝侧目下,终是熄了声响。

好像上下就剩下一个声音,那就是“战”。

平日里眯着眼睛、嗅着鼻烟、腆着大肚子的王爷们,此刻则是满眼发光,不由自主地扬起胸脯。

曹站在朝堂下,冷眼旁观,心里却是纳罕。

千里迢迢地从西安调兵,看来康熙对西蒙古诸部存了提防之心。不过,就派出厄鲁特、巴尔虎出身的大臣侍卫前往,这有些不符朝廷驱蒙古的政策。

兵戈事起,曹寅虽说是文官。但是心中亦是担忧。

这厄鲁特准噶尔部最是冥顽不灵,昔日噶尔丹叛乱,今上三次御驾亲征,用了前后十年地功夫,才算是平定了西北边陲。

这太平年景还不到二十年。难道要烽烟再起么?

当年。经过平定三藩、收复台湾、逼退鄂罗斯人等系列战事,锤炼了雄兵猛将,士气正足;如今,经过十几年的骄奢生活,如何能指望那些喜欢提笼架鸟的八旗纨绔子弟去浴血疆场?

今非昔比的。还有已经年迈的帝王。

虽说他地眼神仍是那般犀利。但是他地身体却是无可避免的衰老下来。

天子年老。储位空悬,要是边关乱期,这能出面执掌大局的人都没有。如何能不叫人担忧。

这次调兵,虽说使的是西北兵。兵马钱梁由西安巡抚永泰沿途料理,但是兵部这边也是动静不小。

朝会回来,几位堂官回到部里,就召集了下属,谈得都是战事预备的话。

虽说上面还没有旨意让备战,但是身在其职,他们也不敢掉以轻心。临时抱佛脚似地,将西北地兵丁将领先弄明白,而后再熟悉边关供给路线等。

这样地话,等到康熙想起垂询,他们也能心里有数。否则,一个昏庸不堪的帽子下来,这前程就要有所妨碍。

同户部与太仆寺相比,兵部最大的不同,就是旗人多。满八旗、蒙八旗、汉军八旗出身地官员,占了上下官员的八成,寻常官员只占少数而已。

虽说曹身上有和硕额驸地品级,但是兵部的官员也没怎么看到眼中。

军国大事,重中之重,能在这边挂职的官员,多是满洲勋贵世家出身。

曹从堂官贬到兵部做郎中,有不少人都等着看笑话,有的人还指望看到这位额驸吃瘪。

曹不是招摇之人,到了兵部半月,多是用来了解自己的份内之事,对于其他人半句不肯多言。就是那些,想要给他下马威的人,也抓不到他的小辫子。

加上讷尔苏的关系,别人也不好太过刻意,只好不了了之。

说起兵部各个司的报备,八旗牧场马匹匮乏,这也是算是大事件。兵部尚书殷特布皱着眉,看着曹,却是说不出话来。

这个他早已心中有数,因这个缘故,他这个尚书也受到了牵连。只是曹上任半月,这事也怪罪不到其身上。

曹却没有为牧场之事担忧,就算是康熙做了备战的姿态,但是国库空乏,根本不可能大规模出兵。

如今,除了今天下令派出的西北八旗与绿营兵外,是不是该轮到蒙古人了?

还没到落衙的时间,曹便听说外头有人找自己。

出了衙门一看,曹颂穿着侍卫服饰迎了上来。

“不是休沐么?”曹心里算了算日子,有些奇怪,道:“这是……出京……”

曹颂使劲地点点头,道:“嗯,刚刚接到侍卫处那边的消息,弟弟已经收拾妥当,这就往吏部同富大人汇合。”

曹颂的脸上没有往日的笑闹,肃穆中带着几分坚毅。

疾驰兰州,再疾驰哈密,行程要数千里,其中辛苦可想而知。

曹心里虽是不惦记,面上却是不显。毕竟是个二十多岁的大小伙子,出去经风历雨是难免的,自己要是婆婆妈妈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