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6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六阿哥见他如此,反倒是不好说什么,怕说不妥当引得他越发恼。就点头应和两句。

四阿哥这会儿已经恢复平静。沉吟了半响,道:“若是你这银行想要办下去,户部却是不能平白支银子。这次要支五十万两银子使,我先回去,查查三库那边,看看有没有质押之物。前几日内务府发的那个帖子,就是干系这质押之物的吧?”

“正是银行也一年多法了还款期限的质押物。其中有不少良田房产。八旗的败家子真不少。

四哥打发两个管家来吧,若是真有好东西,不要白不要,省得便宜了旁人。”十六阿哥回道:“这些日子,不少人寻弟弟,想要占这个便宜,先挑的。弟弟想着与其卖人情。还不若板起脸来,宁可得罪人。也给皇阿玛的银库里多添些银子。这眼看年底了,总要让皇阿玛手头宽裕些。”

四阿哥边听边点头,道:“难为你这份心。如此最好。尽可着这些人家卖,已是便宜了他们,不能再助长他们的贪婪之心。”

虽说这银子,没有痛快拿到。但是四阿哥到是没有怪罪十六阿哥的。

瞧着十六阿哥当差精心,四阿哥也甚是欣慰,看着十六阿哥道:“还是皇阿玛慧眼识人,这内务府交到十六弟手中,最是妥当。”

十六阿哥苦着脸,道:“四哥可别夸我了。不过是咬牙硬撑着,前几日去看曹颙,那才是悠哉日子。不过是皇阿玛上了年岁,咱们做儿子的,怎么也要尽些孝心。”

听到“曹颙”二字,四阿哥道:“不是说前些日子在昌平侍候庄稼么?没提土豆种得如何?”

十六阿哥闻言,笑出声来,道:“真让四哥说着了,那小子是拉着我念叨了半日土豆经。听说使人在直隶划了各样土豆种,明年还要接着种。那家伙,就是心慈。不晓得听谁说的,这个土豆要是种好了,亩产过千个就琢磨起这个来。他的意思,若是往后各地都种土豆,赶上旱捞天灾,用这个撑着,也能少饿死几个人。除了这个,还有苞谷。今年也种了。记了厚厚一打子笔记,说要种两年,整理出来,要交到户部。”

四阿哥虽晓得曹颙侍候庄稼。却不晓得这其中详细打算。听了十六阿哥这番话,不觉有些动容,嘴上却说不出好来,念叨一句:“不务正业,妇人之仁!”

此刻的曹颙,正在书房,整理这半年的农事记录。

不学农,不知世事艰难。听说今年西南大早,有几个个府县受灾。朝廷已经有旨意下去,命那几个省的巡抚开省仓赈济灾民。

这天下粮仓,就是京城户部的粮仓,在天子脚下,就算有硕鼠,也不敢大肆咀嚼。剩下的,在地方的,多数都是摆设。

对于这一点,康熙心中也有数。所以若是直隶、江南、东南这些地方遇到天灾,都是朝廷拨漕粮赈济。

直隶是京畿,不能乱;江南是天下赋税重地,士子云集之地,乱不的;东南百姓不少心怀前朝,不可乱。所以这三处,必须要施恩安抚。

西南蛮荒之地,散住着不少的方部族,本就是穷乡僻壤,就走出事。也闹腾不起来,朝廷自然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其实,就算不用再试种,这土豆多产已经有了定论。

毕竟,从明朝土豆引进,至今已经过百年,从福建到直隶,种土豆的地方不算少。只是因交通消息闭塞的缘故,西北、西南地方没听说有这些东西。

要不要,就将推广土豆、苞谷的想法写折子给康熙?

还是为了日后的前程,在等几年。等四阿哥等级后卖好?

曹颙有些犹豫,心中自私的那全部分,觉得是等几年后好;伪善的那面,却是晓得,早一年施行这个推广计划,就能多活多少人。

到底,该如何抉择,

第十二卷奉天运第八百四十八章贺寿(上)

眼下的京城宗室,最关注的是什么?无他,就是内务府定在十一月的拍卖会。

简亲王府,内堂。

永佳已经打发了两拨上门子求帖子的亲戚,有些不耐烦,坐在炕边思量。

简亲王府是内务府银行的大股东,他这边的帖子,除了自家的,还有五张,比其他股东多两张。

雅尔江阿没将这些放在心上,受不得别人啰嗦,将五张旁亲的帖子就给了永佳,任由同处置。

京城别的不快,就消息传的最快。

就是王府内眷,也都得了消息,晓得内务府银行那边有好物件要买拍。

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已经在永佳面前念叨了一遭,她是府中老人,永佳自是给她体面,就给她娘家一张。

府里侧福晋,除了伊尔根觉罗氏,还有讷敏。她娘家是雅尔江阿的母族,这帖子也得给。

早先为了避讳的缘故,她始终没得名分。后来因杨子墨独宠,雅尔江阿顾不得王府,也没想起给这个嫡亲的表妹请封。

再后来,杨子墨过世,又赶上太后甍,国孝家孝,又耽搁一年。

等到出孝,又是王府嫡子三阿哥出征,直拖到今年年初,这侧福晋的诰封才下来。

既是两位侧福晋娘家都送了,永佳就不矫形,收起一张帖子使人给娘家送过来。

不过也使人嘱咐了永胜两句,参合的多是宗亲,不要与人相争。

剩下两张,到底给谁家好,却是令人犯难。

有好几户简亲王府的旁支来求,这个该给哪家,不该给哪家,永佳还得请雅尔江阿拿主意。要不然,平白得罪了人,倒是得埋怨。

永佳在费神,就听门外传来叽叽喳喳的笑声。

“额娘……”随着甜糯的声音,进来个眉目弯弯地小丫头,身后还跟着两个婆子,怀中各抱着个女童,不过三、四岁的年纪。

进了屋子,那两个女童下了地,跟在前面的小丫头,一起给永佳请安。

“淘气,外头风大,又折腾你两个妹妹。”永佳瞥了那小丫头一眼,嗔道。

这小丫头,是她嫡出的六格格真儿,今年已经七岁,顽皮地伸伸了舌头,道:“额娘,这可不怪真儿。这两个猴儿粘额娘,半日不见,就磨的人头疼。”

这两个女童,就是如意所出的七格格,还有杨氏所“出”的八格格。

杨子墨病故后,她们都被接回王府。虽说两个小格格都亡了生母,但是七格格的生母只是婢妾,八格格“生母”却是王爷的心尖尖。

伊尔根觉罗氏同讷敏都同雅尔江阿提过想抱养八格格,永佳自是不反对,她懒得费心,左右都是养在王府中。雅尔江阿却是没松口,八格格最后还在留在永佳院子里。

开始时,伊尔根觉罗氏她们还等着看热闹,寻思王爷爱屋及乌,说不得六格格就要失宠。到了那时,这个木头人似的福晋,还能容下八格格么?

没想到,王爷对八格格只是平平,放手任福晋照看,也不多问一句,更不要说越过六格格去。

永佳将两个小的抱到炕上,七格格还好,守着规矩只是掰着手指笑;八格格说是三岁,实际上两生日,窜到永佳怀里,搂着永佳的脖子不撒手,口中念着:“额娘……”

看着她眼泪打转,小脸可怜巴巴的,不知道的见了,还以为多久没见永佳。

实际上,她们姐妹两个在上房用的早饭,后因永佳来客,才使人抱了她们下去。

七格格在旁见了,也不吃味,捂着小嘴笑道:“瞧瞧这赖皮样,不是猴儿是什么?”

永佳看着眼前这几个孩子,摸索着八格格,日子也不那么难熬了……

曹府,客厅。

因将到李氏生辰,这几日到曹府送礼的人陆续上门。换做其他人家,家主病故,子弟年轻,少不得人走茶凉,亲朋故旧怠慢的多。

曹家却是不同,曹寅病故前几年,就将家中事务都交到儿子手中,更不要说,曹颙这位新家主,是和硕额驸,比曹寅的侍郎身份更显贵。

因此,即便曹家因孝期缘故没有张罗寿宴,这各府的寿礼却没有免。

曹颙这几日,一日都要往客厅走几遭,陪客送客。

陪着喝了半盏茶,叫人送客后,曹颙就见曹元从外头回来。

他是奉了曹颙的命令,去傅鼐家送内务府银行拍卖会的请帖。

“见着姑老爷了?”曹颙问道。

“见着了,姑老爷说有劳大爷惦记,见好听说这个想要凑凑热闹。还说大爷送的首乌、人参表少爷用着甚好。人参没什么,好的首乌却是难寻,若是大爷还有,就请大爷割爱。”曹元俯身回道。

曹颙听了,不禁莞尔。

这个姑父,接触多了,才发现是个性子趣人。只有他,才不会绕那么多弯弯道道,能这么直白地说这些。

昌龄从武转文,想要走科举仕途,没想到参加两次会试,都落地。

他却是不甘心,闭门苦读,为下科做做预备,熬得心血过了,精神不足,时常生病。

月初昌龄又病了,曹颙过去探望,见他早生华发,精神不足,就是用脑过度的缘故。回来后,就送了些首乌、人参过去。

“记得家中还存了几块好,你问问大奶奶,看有没有其他用处。若是没有,就送过去给姑老爷。”曹颙吩咐道。

曹元应了,就有小厮捧了名帖来报,又有送礼的客至。

曹颙翻开帖子看了,不需自己陪着的,就递给曹元安排,自己往内院去了。

路过兰院,曹颙掏出怀表瞧了瞧,是母亲午后小憩的时间,就没有过去,直接回了梧桐苑。

进了院子,就听到房里叽叽喳喳的,甚是热闹。待他进了屋子一看,满屋子的孩子。

妞妞同四姐、五儿、天慧这几个小丫头坐在炕里,天佑、恒生、左位这几个在地上坐了,长生则是跟在初瑜旁边,在炕沿上坐了,听着众人说话。

见曹颙进屋,众人皆起身。

一时间,“父亲”、“义父”、“大哥”、“兄长”等称呼,乱作一团。

“下午没课?怎么都在屋子里?”曹颙冲孩子们点点头,在炕桌边坐了,望向天佑道。

天佑道:“回父亲的话,今儿阴天有风,任师傅放了孩儿们假。”

曹颙又望向妞妞,妞妞抿嘴笑道:“刘嬷嬷说嫌阴天屋子暗,绣花熬眼,今儿就歇半日。刚好瞧见天佑他们回来就拉着四姐姐、五姐姐过来。”

四姐、五儿两个,每日下午过来,同妞妞一块跟刘嬷嬷学女红。

看着孩子们带笑模样,曹颙心情也转好三分,问初瑜道:“到底闹腾什么,刚才说得热闹?”

初瑜回道:“孩子们孝心,寻思给太太预备寿礼呢。”

曹颙闻言,心里也跟着欢喜。

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

孩子们孝顺,当然再好不过。

不过,这满屋子的孩子,最大的是四姐,今年才十岁,最小的长生才五岁,能预备什么寿礼?

曹颙心中生出几分好奇,问道:“哦,都打算预备什么?”

初瑜笑道:“正经好几样,都要人笔墨列单子。有寿桃,有寿字,还有手炉套什么的,孩子们说了,要凑齐十样来上寿,刚好他们一人一样,最后再合送一样,也好祝太太十全十美。”

不说别的,单说一个寡居身子,哪里还称得上“十全十美”。

不过到底是孩子们心意,谁也不会挑别的,曹颙点了点头,道:“难为他们有心,不过中剩下三日了,可得快些。”

初瑜道:“都商量得着不多了,除了两位妹妹的活计需要熬神,其他的也三日也差不离。”

有曹颙在,到底拘束,又说了几句,妞妞就带四姐、五儿到榕院做活,天佑带着恒生他们回葵院,屋子里除了曹颙夫妇,只剩下天慧同长生两个。

曹颙看了眼长生,问道:“今儿的药吃了?还咳不咳?”

“药吃了,还咳。”长生甚至乖巧地回道。

这是前些日子感冒留下的后遗症,曹颙想起魏黑提及的一个偏方,对初瑜道:“对了,魏大哥前几日提过一个止咳方子,用白菜汗冲糖水喝。他们耀辉入秋以来,也咳得厉害,用了这个方子好的。”

初瑜闻言,欢喜道:“是么,那可正好。长生这些日子咳不停,太医虽说没事,太太听了却是难受。幸好这几日挪在咱们院子里,才让太太歇了几日好觉。我这就吩咐人……”说着,唤人去厨房吩咐。

长生同魏耀辉年纪相仿,这府里的孩子就他们两个没上学,老在一块玩儿,感情甚好。

听到小伙伴的名字,长生眼睛一亮,抬头望着哥哥,巴巴地说道:“大哥,找三郎耍……”窗外呼啦啦地刮着西北风,正冷得紧,曹颙怎么敢抱弟弟出去逛。

“要下雪了,外头冷,等明儿天晴,咱们再去找三郎。”曹颙说道。

虽说满府上下都宠爱长生,但是他的脾气却随了李氏,没有半分娇纵,极好的脾气。听到哥哥不带自己出去玩,他也不恼,脆脆地应道:“好,那就明儿去。”

天慧坐在炕上,已经有小淑女的模样,眼睛弯弯地看着小叔叔。瞧那样子,若不是长生是她叔叔,她都要面露鄙视,眼中似乎在说,小孩子家家的,只知道玩耍。

长生似乎也看出自己被侄女小瞧了,红着小脸,有些不好意思见人,反身扑到初瑜怀里,嘟囔道:“嫂子,找三郎,为一起背《三字经》……不是就耍……”

天慧见状,小大人似的摇了摇头,显然不信他的话。曹颙见了女儿顽皮的模样,倒是有几分曹颙小时候的灵魂,弹了下她的小脑袋,说道:“不许欺负你小叔叔。”

天慧笑着皱了皱鼻子,道:“谁欺负他?是七叔自己太娇气。”

长生听了,越发跟个鸵鸟似的,不敢抬头。还是初瑜瞪了天慧一眼,才让她合上嘴巴,止了笑。

说也怪,满府的孩子,多是亲近初瑜,畏惧曹颙;天慧却是反过来,怕初瑜,不怕曹颙。

转眼,到了十月三十,李氏四十九生辰。

因在孝中,并没有请外客,只有东西两府众人、曹家几位姑奶奶、李氏父子来上寿。

都是自家骨肉,没有外客,反而没了那些虚礼,李氏是真心快活。

而后又有内侍来传旨,有嫔所赐的寿礼送来。

寿字纹的宫缎十匹,福字纹的玉簪成对,镶嵌各色宝石的翡翠摆设四件,沉香如意一柄。还有就是各色皮毛粒子,也都是极好的毛色。

东西不多,却样样精品。不说别的,就是四件摆件,却是内造之物,翡翠做叶,各色宝石镶嵌成花,看着华丽无比。

外头这样的摆件,别说内造的,就是仿的,一件也得值数百两银子。像这样专供宫中贵主赏完宝石花盆,外头是有价无市。

旁人尚可,李鼐父子心中却有些不自在。

说起来,王嫔娘娘同李氏这表亲就是了,那赶得上王嫔同李家关系近。李府文、高两位老太君还是王嫔长辈,得到的寿礼,也比不得李氏的。

如此分高低,仅因为李氏在京城,彼此好照应么?还是因曹家势力比李家大,王嫔乐意以曹家为外援?

李鼐又想起自己求见十六阿哥的情景,之所以在补缺无望后留在京城,也有指望这位表弟的念头。

就算尊卑有别,倒是王嫔是李家送进的,王嫔之母又是李家养老送终,李家对王嫔母子不可谓没有恩情。

没想到,十六阿哥却是淡淡的,连声“表哥”都没有,只是随意应付了两句,没等李鼐求请的话说出口,就打发人送客。

因这个缘故,李鼐只觉得心寒,越发不爱在京里呆了,终于下定主意回苏州。

李氏倒是没有多想,自打她入了太后的眼,往后年年生辰,宫里都有赏赐,已成定例。

几年下来,李氏已经从当年的惶恐,到现下的坦然受之。

给李氏拜寿,归程已定,下个月十五就要离京回苏州。

众人听了,晓得他补缺不顺,少不得说上劝勉几句。

李鼐听儿子念叨的次数多了,心里也将曹颙埋怨上。若是曹颙没有袖手旁观,姐夫不会去管,自己也不会补缺不成。

曹颙如此冷清,是性子如此,还是不待见孙李两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