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6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次会晤竟是宾主尽欢。

临了临了老爷子还舍不得放曹颙走,说什么非要留他用晚饭。

曹颙只能露出几分为难,说是家中还有俗务。老太爷竟像孩子似的唠叨,“自己老了孩子们都不爱陪着自己。”

曹颙心中只有叹服的份。

老爷子这份“慈爱”,别说是“世侄”就是对亲侄子也够了。

还是年希尧解围。道:“爹太医嘱咐您什么?不是说让您净净肠胃喝几日小米粥么?真若留了孚若也是失礼。

老太爷听了。不禁顿足道:“还想着借着贤侄的光吃两口肉,这回老头子又要就咸菜喝粥了。”

又说了再来,老太爷让长子送曹颙出来。

虽说这“世伯世侄”一叫曹颙同年希尧成了平辈。年希尧似乎也不以为意。以曹颙现下的身份与官职与他平辈相交也不算高攀。

曹颙却无法坦然。毕竟年希尧年过五十中间还夹着个四阿哥实打实是曹颙的伯岳父。所以他在年希尧面前算是恭谨,丝毫没因其免官闲赋就生怠慢轻视之意。

年希尧见状。越觉得曹颙谦和有礼,心中已经在埋怨弟弟之前的失礼。

等送走客人。回到老太爷房里就见老太爷手中滚着曹颙送来的长寿球眯缝着眼。不知在想些什么。

见年希尧回来。老太爷问道:“老大,曹颙其人如何?”

“不骄不躁。温和识礼。少年助父还债为孝;知恩图报在十三阿哥落难时伸以援手,为义;抚养失父弱子为仁;三升三降不生怨愤,勤勉差事为忠。家无侍婢不恋酒色,这曹颙品行俱佳前途不可限量!”年希尧被曹颙奉承了几句,正是满心好感听到父亲相问不吝言辞地赞了一番。

年老太爷听了这席话心中只能叹一声“后生可畏”。

这还不到而立之年,待人应物拿捏人心如此自然随性,又恰到好处里。比他这个小心机不深的长子、那个傲慢骄横的次子都强出半头。

“既做了通家之好,等过些日子也叫媳妇儿带着三丫头过去给李夫人同郡主请安。老太爷慢悠悠地说道。

年希尧听了却是有些愣住。

他子嗣艰难嫡子早天膝下只有三个女儿。老太爷口中的“三丫头。是他唯一的嫡女是他嫡子夭折后所出,今年才十岁最为他们夫妇宠爱。

“爹。妹妹的意思不是想让松果儿进王府么?。年希尧带着几分犹豫问道。

因盼着这个女儿长寿避免早夭的命运,所以年希尧给这个女儿起了“松果儿”做乳名。

雍亲王府四阿哥、五阿哥都同松果儿年龄相仿。年侧福晋就跟长兄、长嫂提过联姻之事。

“妇人之见!”年老太爷闻言冷哼一声道:“除了佟家两代后族,这京城哪个王府、贝勒府的正室有汉军旗的女儿当家?外戚晋身可,存世难。就算那位真能上位要提拔年家也不在你这一支。”

年希尧神色讪讪,有些尴尬心里也觉得委屈。

他们一家本不是四阿哥的门人,是后归到四阿哥门下的。他早年虽同三阿哥、八阿哥那边关系近些,也是之前的关系并不算背主。

偏生四阿哥像记仇了似的对他不冷不热;对年羹尧那边却是推心置腹引为知己的模样”

曹颙骑在马上直觉得耳朵根痒。

他心里寻思着不知年家这父子两个怎么议论自己。他还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已经被人惦记上了。

像年老太爷那种官场老油子走一步看三步的主。这以“父辈”自居绝不是单单抬举曹颙给曹颙面子还另有一番深意在。

从年宅出来后曹颙又往淳郡王府走了一遭。

毕竟他延迟一月赴热河是因为岳父的伤势。就算如今七阿哥渐好,不用他们夫妻在王府守着这隔上一两日就去探视一次也是尽女婿之责。

七阿哥的气色已经好许多,但是还没能下床。

额头上的伤还好,腿上的伤却是颇为厉害。按照太医的说辞。怕是要在炕上待上半年了。

这个时候的止痛药就是古方麻沸散!是治存外伤时用的。七阿哥虽是外伤但是主要是伤了筋骨。

因为他负伤的那条腿,就是早年有旧疾残疾的那条。

肌肉已经萎缩这次坠马重创之下不仅小腿骨折后脚跟的筋也断了。

断筋折骨之痛将七阿哥折磨得日益消瘦。如今就算有人跳出来说七阿哥是‘苦肉计’也绝不会有人相信。

父爱如山。曹颙作为唯一的知情者心里沉甸甸的。

七阿哥见了他却是心情不错谈笑风生。若不是额头上冷汗不断,都看不出他在忍受巨大的疼痛。

“岳父。方种公在外科上有专长,小婿已经使人下福建寻人。要是他能到京。接骨续筋说不定能治好岳父的腿。”曹颙心下不忍说道。

七阿哥摆摆手道:“有太医在何必费事?就算方种公医术再好远水解不了近火。这千里迢迢的就算找到他我也该好得差不多了。”

这些上。存在一种止痛之物不是旁的就是鸦片。

七阿哥这般疼法,两位奉旨照看的太医也都瞅在眼中。要是有殷勤的荐了鸦片止疼岂不是饮鸩止渴?

曹颙想到这点离开淳郡王府时专程见了弘倬,跟他提了已使人南下延请名医之事叫他盯着太医院这两位太医若是这两个换方子或者换药一定要知会自己一声。

“名医。姓方的那个?”早年方种公在京时曾到过淳郡王府出诊,所以弘倬还记得他。

听了姐夫这席话他没有多想只以为姐夫同自己一样不信任太医院的“庸医”。

他还记的清楚太医院的两个大医说父亲“危险”之事有些记仇。又想想病故的八叔传言中就是死于太医院的“庸医”之手,除了记仇外。就多了几分防备。

通州。码头。

因顺风顺水李家的船比预期的早到三日。

李煦去了大孝穿着本年白孝灰布衣裳。白鞋、青布、帽头白疙瘩顶。保养的白白胖胖,不着半点绫罗看着倒是有些像乡下的地主。

他回头。看着下人们抬了母亲的灵柜登岸。

因用的是上好的香朽木的寿材,十几个下人抬着还显得吃力。两个跟来的管事尽心张罗着生怕有谁不小心。歪了身子惊扰了棺材里的老太太。

另外一艘船上下来几个。仆妇搀扶着高太君下船

第十二卷奉天运第八百九十八章进人

田氏坐在抚边,妞妞与天慧坐在她旁边的凳子上,三人都望向初瑜。

“田嫂子,左住兄弟两个渐大,前些日子老爷说了叫孩子们分院之事。这身边总要有人侍候。趁着今儿进人。嫂子也挑几个小丫头,调教几年,往后正好使唤。”初瑜笑着说道。

田氏闻言,忙道:“太太说的是。”

虽说现下她那院子不缺侍候的人,左住、左成身边也有丫鬟、老妈子侍候,但是除了小核桃母女。都是曹家家生子。

毕竟不是曹家人,等到孩子们大了,总要另立门户。到时候,曹家的家生子不好跟过去,自然要先调教些人手出来。

宁家留下的财物帛在前些年翻了数翻,如今都让曹颙以左住、左成的名义置了地。

因为他们还离娶妻生子还有好些年,所以曹颙没着急给他们置办房产。不过,给他们兄弟卖宅子的钱,曹颙早就预备好了。

他这个义父,总要为两个孩子做点什么。

天慧与妞妞两个则是带了几分好奇,妞妞问道:“嫂子,多大的小小丫头,有妞妞这么大的么?”

初瑜笑着回道:“这回主要进小丫头子,都是同你差不离的。”

妞妞听了,两眼放光。

她养在怜秋姊妹身边,身边都是榕院的丫鬟。榕院的人手都是有数的,有六个丫鬟,两个二等。四个三等,最小的都比妞妞大几岁。

初瑜见状,不由后悔进人进晚了。

因为榕院算是客院,在府中地位不同,初瑜也不好插手那边内务。恰秋、惜秋姊妹见识有限。将手中的银子都攥着,给妞妞赞嫁妆,却想不到调教小丫鬟之事。

妞妞总有出嫁之日,难道让她一个人出嫁?

“好好看着,一会挑八个出来。”初瑜对妞妞说道。

“八个,都给我么?比娘亲与姨娘身边的人还多?”妞妞有些不解,看着初瑜道。

不仅妞妞吃惊,连田氏听到“八个”都觉得诧异了。

随即想到妞妞今年已经十一岁,再过三、四只就到出阁的年龄,也明白初瑜的用意。

曹家几位姑奶奶出阁前。都是身边四个大丫鬟、四个小丫鬟侍候。

妞妞身份虽比不上她们,但是多挑几人,不过多花几个银子,进一回,多进几个,再慢慢看品行。

“你先挑八个,先调教一个月,然后挑出两个送你娘与姨娘,再挑出两个送老太太与我这边,自己留下四个。就算妞妞帮自己同我们调教人,好不好?”初瑜稍加思量,回道。

这么说,是因为榕院屋子有限,一下子进八个小丫头太挤,也没那么多差事。另外是妞妞毕竟是个孩子,还不知道能不能调理好人。

这么一来,若是妞妞身边那几个不像话,等到妞妞出阁前,将自家身边这四个再给她,也不用临时挑人。

她晓得在丈夫心中,待庄先生如父,待妞妞这个小师妹,跟亲妹妹似的,所以愿意为她筹戎。

妞妞没有嫡父嫡母,没有族亲在京中,有两个异母姐姐,也是指望不上的,说起来也叫人生怜。

“好啊,好啊,嫂子。这这么说定了。妞妞指定将她们教得懂规矩,好好侍候人。”妞妞眉开眼笑道。

大家说得热闹,天慧在旁看着,也露出几分好奇来。

田氏在旁见状,有些奇怪。她以为既是初瑜将妞妞与天慧都带在身边,那这挑人指定也有天慧之事。

没想到,只对她与妞妞说了。没有天慧什么事儿。

转念一想,天慧毕竟才八岁,还不大懂事,如何能调理人?

她却不知道,初瑜也准备让女儿挑人,却不是挑外头的,而是在家生子里挑。

曹家大姑奶奶与二姑奶奶出阁时,陪嫁的都是打小侍候的丫鬟,家生子。就算有做妾的,也不敢翻了天去;像曹佳氏那边,四个贴身丫鬟,更是成了管家娘子,当家理事儿的臂膀。

独有曹家三姑奶,因北上时,身边大丫鬟多指了人,只有几个小丫鬟,后来买了外头的四个陪嫁。闹出不少事端,叫人不省心。

前车之鉴,初瑜怎么可能给女儿身边安排外头的小丫鬟?

今日进人,主要是给府里的小子们与妞妞预备的。

这会儿功夫,乐春进来禀道:“太太,曹方家的带着人过来了,”

初瑜早年陪嫁的八个丫鬟。相继嫁人,如今梧桐苑的大丫环,以“乐”字排辈,春、夏、秋、冬、青、红、蓝、紫。

乐春、乐夏为众丫鬟之首。乐夏带了乐青两个,四月里去了热河别院,这乐春就取代早年喜云、喜彩的位置,成为初瑜的左右手。初瑜点点头,道:“叫她带人进来吧。”

少一时,就见曹方家的进来。后来跟着一排小姑娘,都是低眉顺眼的,穿着干干净净地蓝色褂子,梳着辫子,年纪小的七、八岁,大的十二、三。

进了屋子,这些小丫头规规矩矩站了两排,低眉顺眼,看着都很乖。

初瑜见状,心中暗暗点头,

看来人牙子已经教过规矩。也都给拾掇得利利索索。

这种做宅门买卖的人。晓的大户人家最重视规矩、又爱洁净的。

“太太,马婆子晓得太太要进人,送来四十个小丫头过来。这里是二十人,还有二十个在院子里候着。”曹方家的躬身道。

初瑜点点头,便田氏先挑。田氏岂肯喧宾夺主?自是不肯的。妞妞也是水晶心肝,只说自己要最后挑。

初瑜见状,只好抬起头来。示意乐春上前。

“有谁针线做的好的?上前一步。”乐春早已得了初瑜的交代,开口问道。

这穷人家的女孩,打小就学女红的,乐春这一相问,半数小丫头都上前一步。

乐春上前,叫她们伸手出来,看到食指肚上有薄茧的,就点点头;没有的、或者茧子厚的,就叫她们退回去。

剩下六人,初瑜对乐春点点头,乐春将她们叫出列,站在一旁。

接着乐春又问谁会厨艺、谁识字,谁在家中照看过小孩子,又挑出六人。

十二人,自己挑够了。

初瑜对乐春道:“带到刘嬷嬷处学针线。”

乐春俯身应了小领着十二个小丫头下去。初瑜叫曹元家的将外头的小丫头都带进来。让田氏挑人。

田氏想着自己与曹家不同小比不得这般富贵。曹家挑丫鬟选能干的,她更是不可能挑颜色好的。

她就望向那些个十二、三岁,马上能使唤的。

她也学了初瑜问了问,谁会针线、谁会厨艺什么的,从其中挑出四个身量高挑,看着结实能干的。

曹方家的在旁。看到自己太太与田奶奶这般挑人,不禁抬起胳膊,揉了揉自己的眼睛。

难道自己眼睛花了,分不清美丑来?

为何方才看着好的那几个小丫头,都剩下了?

虽说初瑜叫田氏多挑几个,但是田氏只肯挑四个。

她寻思等到真搬出去那天。再卖两房下人与几个小丫头,就够使了。毕竟,现下他们在曹府,也不好都换上自己的人。

另外,就是她心疼月钱。毕竟,这丫头是买来自家母子使唤的,总不好再叫曹府出月例。

初瑜见她执意。便不再相劝,笑着看着妞妞。

还剩下二十八个小丫头,站了三排。

妞妞起身,小手拉了天慧两个,两个小姑娘咬了好几句耳朵。

随后,两人手拉手的上前,从第一排第一个小丫头开始,挨个地问起来。

“爱做什么?”

“爱吃什么?”

等这些小丫头战战兢兢地回答的时候,天慧就拿起眼镜儿,抬起头来,一顿好瞅。

初瑜与田氏对视一眼,好悬没笑出声来。

小丫头的答案小五花八门,会的东西,也从女红针线,到上山采药,到捕鱼抓虾,凡事小孩子会的,都快说全乎了。

待一个小丫头说爱吃“冰糖燕窝”时,初瑜多看了两眼。

这东西不是寻常百姓人家能吃的,再看这小丫头,果然带了几分不俗小小年纪,就有娴静之态。

妞妞带着天慧走了两圈,点了几个出来。这几个有大有有姿色上乘的,还有平平的。

初瑜看的都有些迷糊,不知妞妞因何挑她们。

还剩下两人,妞妞又从头看了这些人一遍,又挑了两个出来,与先前的一道,凑齐八个。

那爱吃“冰糖燕窝”的小丫头,不再其中。

曹方家的带着剩下的小丫头下去,她还要到去前院跟马婆子交割那二十四个小丫头的身契。

妞妞挑的这八人。初瑜也让人先送到榕院,而后才问妞妞与天慧,道:“又是吃啊。又是玩的,你们姑侄两个是不是专门挑那淘气的丫头,好陪着你们一起耍?”

天慧只是笑,妞妞撅着小嘴道:“嫂子冤枉人。问爱做什么,是跟嫂子学的。这其中一半人,可是要孝敬给各位长辈的,总不能挑些懒丫头出来。问爱吃什么。是听娘亲同姨娘说,咱们府的伙食好,从不苛待下人,下人吃饱吃好了,都感念主家恩情。她们进府后,是做丫鬟;进府前,什么身份都有。要是觉得丫鬟的伙食不如过去的好,就不会念着咱们家的好了。”

小小年纪小就有这般见识,初瑜心中,不由感叹一句。

这比东府的四姐、五儿比起来,更像是曹家的姑娘。

“那怎么还让天慧一个一个相看?”田氏不解地问道。

一句话,大家都望向天慧。

天慧听了小皱了皱小鼻子,道:“瑞香掉牙了,好难看话未说完,她立时伸出胳膊。用肉肉的小巴掌,挡住自己的嘴。

瑞香是大管家曹元的长孙女,同她一把大,虽没有进府当差,但是常与天慧一起玩。主仆两个,一道换牙,掉光了两个门牙。引得天慧“引为恨事”,

大家正说说笑笑。就有兰院的丫鬟过来传话,道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