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7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不是大喇嘛说这是他弟子。单看面相说是大喇嘛的徒孙或者曾徒孙。也有人信的。

为何会觉得此人面善,莫非自己也同佛家有缘?

甭管泽卜尊丹巴胡土克图有没有神通,指定有长寿方子,要不然也不会年将九旬还这么结实,奔波数千里。进京朝拜。看起来。比七旬老翁来硬朗几分。

就是他这个大弟子,既是首座弟子,年岁不能轻了,但是看着二十许人。

三阿哥顾不得嫉恨四阿哥,摸着自己的胡子,到是有几分心动。

泽卜尊丹巴胡土克图淡淡地看了三阿哥一眼,见他满脸遮不换的欲望。微微地的皱了皱眉。。。。

就在三阿哥与四阿哥奉旨到黄寺这一日,圣驾也从畅春园回到宫中。

次日,太和殿大朝会。

从太和门到太和殿,乌泱泱都是人。甬道两侧,都是肃穆威严的将士。太和殿广场两侧,摆放着全副的帝王的仪仗。

低沉礼乐声起,随同大喇嘛来朝咯尔咯王公贝勒,就是在这隆重庄严的气氛中,觐见了的康熙。

他们昨日才到京城,还没有见识到京城的繁华,就先领教了宫廷的无上庄严。

顺着那长长的甬道,迈进这巍峨的太和殿时,他们都带了几分虔诚。

蒙古人,是崇尚“强者为尊”的民族。

他们都是成吉思汗的后代,是黄金家族的后裔。尤其是年轻的一代。没有经历过战争,听着老祖宗的独霸草原的故事长大。对于顺服与满州人,他们并没有那么心甘情愿。

这几年,策妄阿拉布坦带着准格尔人在西北同朝廷对峙。他们派出一批一批的说客,想要劝说咯尔咯诸部与准格尔结盟,恢复蒙古人的荣光。

略尔咯蒙古,并不像内蒙古那样同朝廷亲近。

因地理位置的缘故,这些年虽纳入大清外藩,但是他们的统治更自在些。

这些自在,就助长了年轻王公们的野心。

咯尔咯各部人心浮躁,泽卜尊丹巴胡土克图怕生出变故,才强硬地带了这些年轻的王公南下进京

就是告诫这些年轻人,不要“坐井观天”

泽卜尊丹巴胡十克图想要保住咯尔略蒙古的太平日子,并不觉得顺服朝廷有何不对。不过是个名儿,每年供上九白贡,也废不了几个银钱。

等觐见完毕,从太和门退下去,跟着理藩院官员回到理藩院安排的别在中,这些被大朝会气派镇住的年轻人才七嘴八舌地说起来,

曹颙穿着二品顶戴,站在队列之中。在朝见的蒙古王公中找到了格捋克延不勒的身影。

原以为他去年朝见后,就要三、五年见不着。毕竟外蒙古不像内蒙古那样,王公每年都要觐见,他们多是轮班。

没想到,这还不到一年的功夫,他再次来利京城。

今年的恒生,已过一年锻炼,同去年截然不同。

左住、左成兄弟两个念念不忘生父,恒生对自己的生身父亲定也有几分好奇之心吧?

等到格呼克延不勒随着蒙古王公退下,接下来,就是升转的即将赴外任的官员,陆续上前叩首谢恩。

这一番折腾,直到午时,才散了朝会。

曹颙虽有些饿了,但是也没着急走。既是答应李卫南苑之事,他少不得找十六阿哥,知会一声。

这南苑行围,本就是理藩院与内务府主持,各司协办。

十六阿哥摆摆手,道:“这有何难,等到了正经行围之日,各衙门都要使人听差,倒时候添上李卫就是。”

曹颙听了,想想户部还是不怎么贴边。要是有内务府出面,那往后动用户部库房就要少了。

“反正就托给十六爷了。是我主动引得李卫心动,要是最后累得他去不上,到显得我不厚道。”曹颙道。

十六阿哥瞥了他一眼,道:“对他厚道,对爷可不厚道。让爷跟着操心,你卖人情,倒是便安。”

见他没好气,曹颙摸了摸鼻子。不愿意往前凑,哼哈两句同一个让十六阿哥眼熟的官员,离开了皇宫,回了衙门。

午饭没用,就见笔帖式奉了四阿哥之命过来传曹颙过去。

四阿哥处,还坐着满尚书孙渣齐。

原来,关于清查仓粮的折子,康熙已经批了,令四阿哥领命勘察。这随从人员,包括世子弘昇、国公延信、九门提督隆科多、户部尚书孙渣齐、兵部侍郎查弼纳、户部侍郎曹颙、内阁学士吴尔台会同署理漕运总督张大有勘察。

曹颙见了康熙的手谕。上面说的清楚,“仓粮弊端,关乎八旗与京畿官民生计,应彻底清查。若遣他人,亦未能办”因此才钦点了四阿哥主持,这些宗室大臣中的“能臣”协办。

“曹大人,明日起,本王将前往通州,不知曹大人是与本王同往,还是改日再赴通州?”四阿哥将他放下皇上手谕,开口问道。

既是钦点的差事,旁人也都相随。曹颙自是无话说,躬身道:“既是王爷首领,微臣全赖王爷吩咐。”

四阿哥对他的知趣,很是满意,看了孙渣齐一眼,对曹颙道:“若是曹大人手中差事不忙,明日与本王同往。其他几位大人许是不能立时起行,要耽搁几日。”

他说着话,目光扫向孙渣齐。口气中带了阴冷。

孙渣齐涨红了脸,使劲咳了几声。

曹颙不去看两位的斗法,老实地应下,告罪一声,下去交代手中差事去了。

到了年底,户部差事也繁重。曹颙手上的差事,可以交出一半,一半还得自己费心。同蒋坚商议后。曹颙就留蒋坚在京镇守,他自己带两个堂主事去通州。

安排完手中公务,同两位堂主事交代完出差之事,就差不多到了落衙时分。

曹颙与蒋坚乘车回府,进了二门,就见恒生与天佑迎了上来。

瞧着这小哥俩,到像是专程来等曹颙的。

“有事?”曹颙问道。

天佑抿了抿嘴唇,犹豫着要不要开口。恒生见他慢腾腾的,反而着急,上前道:“父亲,过些日子南苑行围。大哥的同窗们都想法设法去看,大哥也想去看。”

消息已经传开了?

曹颙看着天佑,道:“官学里都知道了?”

天佑摇摇头,道:“没有,是儿子有个同窗,长兄是护军营的武官。才传了消息出来。”

看着他满眼希翼”恒生却是镇定如常,曹颙问恒生道:“弘历阿哥那边得了准信是不是?”

“嗯。因这个缘故,弘历阿哥正狠练弓箭呢。”恒生道。

曹颙看了天佑一眼,道:“我明日要去通州出差,不知何时回来。家里没人,我也不放心,这些日子还得你看顾家里。且等等,若是我回来,在想法子带你去围场好不好?”

天佑虽对行围好奇,但是见父亲以家事相托,不自觉地挺了挺胸脯,脆生生地应下。

第十二卷奉天运第九百六十八章仓廪

差事要紧,曹颙叫初瑜收拾几套换除衣服,次日天明就随四哥前往通州。

至于被褥等物,则有管家曹元使人赶马车送到通州。

曹颙并不是头一次来通州官仓。但是不过是走马观花,今日才算见识到京仓的气派。

通州官仓,分西、中、南三仓。仓廪总督衙门通州驻地在中仓,所以先从中仓清查。一眼望不到边的仓廪,还有露天囤放的米石。

进入官仓,就是一股白石灰的味道。

曹颙随着四阿哥一道,随着仓场总督阿锡翼、张伯行两个,查看了几个仓廪。

到了巳初(上午九点),被点名协办的各位王公大臣也都到抵通州。就连先前告假的户部缘郎孙渣齐也不例外。

想来是四阿哥先前已有计较,见众人都到了,就将差事分开指派下去。

国公延信、户部尚书孙渣齐与漕运总督张大有勘察中仓,恒亲王世子弘昇、兵部侍郎查弼纳、户部侍郎曹颙勘察西仓;四阿哥同九门提督隆科多与内阁学士吴尔台勘察南仓。

从明日算起,五日之内勘察完毕。

任务有些繁重,曹颙心里想着早晨同四阿哥看到的账册。这通州仓总计仓廪数将近四百,露囤将近五百围。

五日之内勘察完毕,日子就有些紧。

四阿哥分派下差事后,众人就没有耽搁,各自散去。

弘昇与曹颙早在上书房时就认识。他是五阿哥府庶长子,因五阿哥没有嫡子,以长子身伤得封为亲王府世子。

五阿哥向来清心寡欲,虽为宠妃之子,又打小养在太后宫,但是资质有限,很是有自知之明,从不掺合权势之争。因此,五阿哥与同样淡泊的七阿哥向来投缘,比照其他皇子府往来要多些,两家的子弟也比较亲近。

加上弘昇同弘曙交好,对曹颙这个堂姐夫也就少了几分生疏。

兵部侍郎查弼纳老姓完颜氏。是永庆的堂叔,今年才四十年,算是六部堂官中的少壮派,同曹颙也早就认识。

三人既都是旧相识,这一路同行,就少了几分冷清。

等到了西仓之时,已经是下午。将近饭时。

官仓附近,有码头,有驻军。商业依附而生,少不得客栈酒家。

弘昇叫人寻了个干净的馆子,直接带着曹颙与查弼纳去用饭。他很是慷慨,除了三人的包间外,又在外头置了几席,安排其他随从之人。

“通州的烧鳃鱼可走出了名的,两位可得好好尝尝。”待酒菜上来。弘升笑着对两人招呼道。

查弼纳世家子弟出身。也是个吃喝玩乐的主儿。

听了弘昇的话,他拿筷子夹了两筷子鱼肉,送到口中品了品,正经说出个三六九来。听得弘昇眼睛发亮。全然是得遇知己的表情。

曹颙不动神色,心里却是佩服不已。

这个查弼纳,是滑而不油,官场人精子样。他是满州勋爵之后,康熙四十七年恩荫出世,授吏部郎中。起点同曹颙差不多。而后十几年。三次升迁为兵部侍郎。正五品到正二品侍郎,升了五级。

一顿饭吃得是宾主尽欢,酒菜撤去。弘昇还同查弼纳的侃而谈,堪称是眉飞色舞。期间,他还不忘同曹颙说上两句,让人不觉得怠慢。

有些跑题了,这弘昇还是有些不稳当,曹颙在旁,心中思量着。

五日的功夫本来就紧张,今日这半日正该好好商量筹划才是。

弘昇到底年轻,就算想要交际。也要先摆出能干的姿态来才是。那样的话,就算而后偷懒,旁人也不会觉得什么;现下,第一日就懈怠了。而后再勤勉,给人的印象也是懒散。

以弘昇的身份来说,他对查弼纳有些热络得过头了。

到底是何原因?

曹颙有些好奇,少不得多打量查弼纳两眼

南仓,场地囤仓外。

虽说下来勘察,但是四阿哥并不是寻常官员,带来堂主事与王府属官数苍,都是老成持众之人。四阿哥交代下去,只叫吴尔台带着众人下去,他自己反而不用亲自一处处勘察。

“查弼纳?两江总督?怎么会是他,长鼎怎么了?”四阿哥听了隆科多的话,诧异出声,低声问道。

两人所站之处,正位于空场之间,到是说话的好地界。

“像是被皇上抓了什么把柄。江南重地,皇上向来重视。新总督在六部里挑。查弼纳虽不是最适合的人选,但是他年轻,又没有经过外任。”隆科多说道。

年轻,就少了威望,没有根基。没有经过外任,所有人际脉络都在京中,能查个一清二楚。

四阿哥想起一事儿,道:“这查弼纳好像同舅舅有些交情?”

隆科多倒是不避讳,直言道:“他早年曾拜在接叙门下,

四阿哥听了,心里就有些不自在。但是眼前这位“舅舅。”早年也做过“八爷党”再说下去,让他多心反而不好。

四阿哥就岔开话,问了几句南苑行围之事。

隆科多一一答了,两人虽只是名分上的舅甥,并不是骨肉至亲,但是彼此表现都很切合身份。

四阿哥丝毫没有亲王皇子的架子,完全是晚辈的信赖与亲近;隆科多也不再像是在御前一样谨言慎行。嘱咐了好几句,话里话外都是对晚辈的呵护之意。

不过,对于勘察仓粮之事,隆科多兴趣缺缺,揉了揉眉心道:“你小舅母病了,这两日身子正不大好,我委实有些不放心。”

四阿哥听了,心中不快,面上却是不显。

隆科多话中的小舅母”就是隆科多的宠妾四儿。这个四儿,就是隆科多的逆鳞。为了这个四儿,这些年来隆科多私德多受诟病。

四儿虽不是命妇,但是却是执掌国舅府内务。大前面隆科多老父病故时,四儿以“子妇”身份,料理丧事,还引得御史弹劾,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因这件事,气的隆科多老母不行。没到半年就跟着去了。

此后,再也无人辖制,这个四儿就以终氏女主人的身份,往来京城命妇之中,谁也不敢小瞧。

“福晋才得了些灵芝,难得的紫芝,改日给舅舅送去。”四阿哥说道。

隆科多听了,顿时来了兴趣。

四儿跟着他三十多年,如今已过不惑之年,红颜不再。虽说隆科多并没有因色弛而爱衰,但是这女人哪有不爱美的?对于灵芝首乌这些养颜之物,向来是京城贵妇的稀罕之物。

四阿哥见他说起私宠,全无避讳之意,很是无语。

一时之间,他竟觉得眼前这人陌生起来。

人多是如此,严于律人,宽以待人。自身能犯下行为道德错误,对于旁人的,多少会有些不屑,,

五日后,曹颙烦着黑眼圈,随同弘昇与查弼纳回到中仓。

这五日,弘昇学着四阿哥,叫三人分头行事,勘察西仓的一百多处仓廪。

一处仓廪,就十几间屋子占地。储粮万石左右。一万石是什么概念。按照后世的算法,是六百吨,装货车的话,能装五十辆,装火车的话。能装一列。

每处仓廪都要勤察到,是否满仓,是否是新米,陈米是否霉变虫蛀。

如此下来,一个白天下来,能走十来处就不错了。

露天囤放的粮仓,勤察起来更琐碎,更累人。

曹颙虽带了主事过来,但是却不能撒手不理。

谁让他上面是四阿哥,曹颙“勤勉”了这些年,这回在四阿哥身边当差,断没有自毁形象的道理。

于是,他老老实实地,一处处的勤察下去。

白日里的时间不够用,晚上也腾出时间,又因防火的缘故,晚上不能检查仓激,只能检查广场的临时粮仓。

这样实打实的忙了五日,连南苑牧场的围猎也没功夫去想,他终于在第五日完成了差事。

两位堂主事,跟在曹颙身后,看向曹颙的目光,已经从巴结到敬佩。

弘昇都有些看不过眼,劝了他一遭,只道不必“事必躬亲”什么的。

曹颙虽身上乏,但是心里踏实。

不用站队,就凭自己“勤勉当差”这一条。落在四阿哥眼中也添了些许分量。

而后,就各处粮仓整里出来的样米,就霉变米、陈米等如何处置。众人在通州又滞留三日。

这期间,曹颙却是一反在西仓时的积极,少说少做,一副从大流的模样,并没有什么真知灼见。

多数的时候,他在养神。养尊处优惯了,忙了几日,精神还真有些吃不消。

回到住处,他也闭门不出,只走到头便睡。

以他的身份与品级,在众人中实在排不上数,这个时候出风头,才是傻子。

曹颙想得明白,之前的“勤勉”只为四阿哥一人。如今,已达至目的,自不会徒生事端。

十月十六,众人算是完成差事。从通州返回京城。

这时的曹颙,精神饱满。气定神闲,已经恢复了出京时的从容。

十月十七,四阿哥上了折子。将此次勘察的结果禀到御前。

十月十八,曹颙到了户部衙门,便得了个消息,两江总督长鼎“以病退”,兵部侍郎查弼纳升任江南江西总督”

曹府,兰苑。

初瑜看着手中的熏香帖子,皱眉道:“她怎么想起送帖子过来?”

“谁呀?”将到李氏寿辰,最近亲戚往来往寿礼的多,却第一次见初瑜这个模样,李氏有些好奇。

“佟府那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