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医统江山-第5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胡小天道:“不过现在大雍边境已经封锁,没有大雍方面的允许,任何人不得踏足大雍境内,或许胡财东有办法打通关节重归大雍,我看多半的百姓却没这个本事,若是抛弃了东梁郡却又得不到大雍方面的接受,岂不是进退两难?”他端起茶盏饮了口茶,静静等待着胡中阳的回答。

胡中阳道:“胡大人,能够留在东梁郡的百姓大都是对这里有感情的,如果能有一丝一毫的办法,大家也不会选择离去,对大康前来的难民我等也不是没有同情心,可是难民无休无止地涌入东梁郡,已经超出了东梁郡的承受能力,如果一味接收下去,东梁郡会被拖垮,到时候大家一起完了。”

胡小天道:“依你之见我们应当如何解决这件事?”

胡中阳道:“草民不才,此前和同行估算过东梁郡面临的形势,东梁郡因为地理的缘故,并未受到大康的天灾波及,可是城内存粮有限,以东梁郡目前的情况最多可以接纳三万难民,而现在已经接近饱和。这些难民因为缺乏统一的管理和调度,来到东梁郡之后为了生存采取一切手段,最近城内作奸犯科杀人放火的事情层出不穷,正是因为这种状况下我们才出资组建了护卫队。”

胡小天道:“你认为东梁郡目前最缺少的是什么?”

胡中阳道:“一支维护东梁郡稳定的军队。”他停顿了一下又道:“其实东梁郡的多半百姓心中都明白,大雍早晚会将这里收回的,东梁郡在大雍治下已经接近百年,多半百姓心中都认为自己是雍人了。”

胡小天道:“胡财东认为自己是雍人还是康人呢?”

胡中阳叹了口气道:“不瞒大人,胡某曾经得罪了大雍的某位权贵,这也是草民不敢返回大雍的原因之一,再加上草民祖上世代都以康人自居,从未放弃过回归大康的愿望,所以草民至今不愿离开。”

胡小天对胡中阳的这个理由表示满意,点了点头道:“护卫队必须要解散,至于来自大康方面的难民,以后我们可以有条件的接受,对于入城者要严格遴选。”

胡中阳道:“若是取消了护卫队,何人来控制眼前的局面。”

胡小天将手中茶盏缓缓放下道:“解铃还须系铃人,想要将难民治理好,还要从他们的内部着手。”

胡中阳眨了眨眼睛,似乎并不明白胡小天的意思。

胡小天道:“东梁郡一直都是你们的故乡,对我而言,从今日始,这里就是我生存发展之地,若是想让这块土地在乱世之中得以保存,东梁郡的每个人就应该携手共进,而非相互拆台,三万难民之中应该可以遴选出一支过得去的军队,若是你们已经做好接纳这些人的准备,那么不妨放下戒心,以同等的眼光去看待他们。”

胡小天当然明白区区一座东梁郡根本无法接纳太多的难民,他来到东梁郡的第一件事就是在东梁郡西二十里的地方划出了一块区域,专供难民暂时容身之用,同时颁布命令,向难民征兵,这样做的原因,一是给难民一个机会让他们得以名正言顺地成为东梁郡的一员,二是因为胡小天对东梁郡本身的原住民不敢报以太多的信任,这群人多半对大康并没有归属感,很难依靠他们和大雍作战。

在胡小天颁布征兵令之后,难民营内报名踊跃,短短三日之内就有近两万人报名,根据胡小天的条件,如果符合条件被征召入伍之后,可以带领一名家人进入东梁郡生活,对这些难民来说就意味着暂时摆脱了困境。当然随着训练的展开,在军营之中随着职位的提升,或者是建功立业,可以获得更优惠的条件。

虽然有近两万人报名,可是真正通过层层筛选,符合条件的只有五千人,初期训练之后,又筛选掉三千人,最终剩下的只有两千人,这两千人一边训练一边开始布防,下沙港成为防守的重点,随着天气的转冷,大康方面仍然有难民源源不断地偷渡前来,胡小天虽然同情这些难民的遭遇,可是在现实面前不得不狠心选择拒绝,对于其中前来投军符合条件者予以接纳,在东梁郡内特地开辟了一座童子堂,用来接纳逃难的儿童,至于老弱妇人,他们已经无力兼顾。既便如此,在胡小天抵达东梁郡一个月后,难民营和童子堂已经完全饱和,根本没可能接纳更多的难民了。

他严令手下抓捕偷运难民渡江的船夫,这些船夫通过这种方式运送难民从中牟取暴利,算得上是趁机发国难财,对于这些人必须要严惩。通过对组织偷渡者的惩处,从源头上减少偷渡现象的发生,让许多偷渡者开始选择其他的地方作为落脚点,偷渡前来下沙城的难民果然减少了许多。

梁英豪和熊天霸两人走入议事堂,看到胡小天正背身朝门站着,静静观看着墙上的一幅地图,两人不敢打扰,就在胡小天身后静静等着。

胡小天点了点头转过身去:“你们找我有什么事情?”

熊天霸笑道:“好消息,我过去在仓木的那些兄弟找过来了,两百多人个个都是好手,其中还有一百名神射手。”最近虽然征兵不断,可是因为条件苛刻,到现在人数也只是刚刚突破三千,这些人过去大都没有接触过实战,熊天霸为了训练这些人也是好不头疼,有了他过去的二百名弟兄,非但战斗力方面会有一个突飞猛进,而且在训练方面他的压力也减轻了许多。

胡小天向梁英豪道:“你有什么消息?”

梁英豪道:“我观察了一下东梁郡附近的地形,除了城墙以外就是庸江,和大雍接壤之处再无天险可守,想要增强防御力就必须在城墙上下功夫。”

胡小天摇了摇头道:“暂时没那个必要,就算将城墙加高加阔,一旦大雍军队南下,将东梁郡团团围困,早晚都会粮草耗尽。”

梁英豪道:“最近倒没有听说大雍要发兵的消息,看来他们正忙于内部的事情,短时间内没有精力考虑南下的事情。”

第四百八十一章【急腹症】(上)

此时梁大壮快步走入议事堂内,恭敬道:“少爷,大雍商人昝不留前来求见。”

胡小天听说是昝不留来了,脸上不由得露出微笑,要说这个昝不留是个典型的投机商人。上次就曾经前往康都游说自己,试图在大康缺衣少粮的非常时期大发国难财,只可惜他的建议和想法无法解决大康的根本问题,而大康皇帝龙宣恩也另有打算。自从上次和昝不留在康都见面之后,胡小天遭遇的麻烦就接踵而至,他甚至已经无暇去考虑昝不留的提议,他所面临的局势也不允许他去考虑。而如今昝不留再度来到他的身边,商者唯利是图,昝不留也不例外,他来找自己必有所图。

胡小天点了点头道:“请昝先生进来。”

梁英豪和熊天霸几人告辞离去,没多久,昝不留在梁大壮的引领下来到议事堂。

昝不留微笑抱拳道:“胡大人别来无恙?”

胡小天笑着起身相迎道:“昝先生,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

昝不留乐呵呵道:“西北风,不但是西北风,还是白毛风,外面冷得很呢。”

胡小天连忙邀请他来到火盆前坐下:“昝先生快来烤烤火,大壮,去准备酒菜,今儿我要和昝先生把酒言欢,不醉无归。”

昝不留嘿嘿笑道:“不急,不急,我和胡大人说几句话就走。”

胡小天使了个眼色,梁大壮马上出门去准备了。

昝不留伸出双手在火盆上翻来覆去地烘烤,感叹道:“这庸江边又潮又冷,比起北方的寒冷还要难受,感觉骨头缝里都是寒气。”

胡小天道:“昝先生从北方来?”

昝不留点了点头道:“经商者四海为家,哪里有生意就得奔着哪里去,我上次和胡大人在康都见面之后,对你我商讨之事便念念不忘,亲自去北方组织粮源,争取趁着这个混乱时机,赚上一笔,怎料到不久以后就听说胡大人出使西川的消息,等我从魔黎返回西川,又听说胡大人要来东梁郡,世事弄人,计划不如变化,原本打算和胡大人携手在康都大展拳脚,却想不到胡大人居然到这里来了。”

胡小天笑道:“让昝先生失望了。”

昝不留呵呵笑道:“世事难料,大康的时局也不是胡大人能够掌控的,而我也对情况估计得过于乐观,其实就算我的生意能够顺利进行,可是对大康而言也只是杯水车薪。”

胡小天道:“虽然改变不了一个国家的命运,可是却能够改变一座城池的命运。”

昝不留微笑道:“我这次前来正是为了这件事。”

胡小天道:“昝先生有无兴趣,将东梁郡变成通衢之所?我可以给昝先生最优厚的条件。”

昝不留并没有回应胡小天的问题,他的目光投向墙上的疆域图,笑眯眯道:“胡大人看来始终都在关注天下形势呢。”

胡小天道:“夹缝中求生,我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必须要搞清楚周围的动向。”

昝不留道:“胡大人现在的处境的确不妙。”他起身来到地图前,用手指了指东梁郡的位置:“虽然大雍将东梁郡还给了大康,可是东梁郡三面和大雍接壤,后方就是庸江,没有任何天险可守,一旦大雍和大康之间发生战事,大雍首先收复得恐怕就是东梁郡。大雍表面上给了大康一座城池,可我实际上却是一个烫手山芋,大康若是驻军,一旦打起来,这些驻军必然会被包饺子一样消灭,所以这也是大康一直都未驻军的原因吧。”

胡小天点了点头,他意识到昝不留今日前来绝不是谈一件普通的生意。昝不留拥有着天下闻名的兴隆行,是大雍首屈一指的富商,普通的利益绝对无法将之打动。中国的历史中不乏拥有野心的商人,奇货可居的吕不韦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人物,难道眼前的昝不留也是一个类似的角色?

昝不留道:“听说胡大人正在征兵,来到东梁郡之后已经组建起一支三千人的军队。”

胡小天道:“昝先生的消息很灵通啊。”

昝不留微笑道:“我还知道,这三千人大都来自大康偷渡过来的灾民,胡大人来到东梁郡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解散了当地自行组织的护卫队。”

胡小天道:“因为这件事,我到现在仍然被东梁郡的百姓腹诽呢。”

昝不留道:“胡大人乃是眼光远大之人,在解散护卫队这件事上做得实在是明智,东梁郡的民心多半向着大雍,从东梁郡百姓之中征集的那些护卫怎么可能为大康出力?你正是看出了这一点,方才果断作出这样的决定。”

胡小天微笑道:“昝先生好像很了解我呢,那你说说看我心中的真正想法是什么?”

昝不留道:“你应该是对大康彻底失望,又不愿投奔大雍,所以才想立足东梁郡成就自己的一番大业。”

胡小天哈哈大笑道:“我可没有那么大的野心,昝先生说笑了。”他对昝不留并不能报以绝对的信任,必须要先搞清楚昝不留来找自己的真正目的何在。

昝不留却在这时候提出告辞,这让胡小天颇感意外,这厮分析了一通形势,连前来的目的都没说居然就要走了?难道昝不留是利用这种方法,故意引起自己的好奇心?胡小天挽留道:“昝先生别急着走,酒菜都准备好了,吃过饭再走。”

昝不留笑道:“我这两天不会离开这里,肯定还会前来叨扰胡大人,至于中午,我已经答应了朋友,只能先行告辞了。”

胡小天听闻他有约,也没有强留,将昝不留送出门外,心中虽然好奇他的朋友是哪一个,可终究还是忍着没有发问。

昝不留离去之后,胡小天让梁英豪跟着看看他到底去了哪里?他简单吃过之后,叫上维萨一起去童子堂看看,这两天天气突然转冷,童子堂内收留了五百多名孩童,不知他们的处境如何,这些孩童大都无人照顾,相当一部分都是孤儿。

童子堂距离胡小天所在的衙门不远,其实就是胡小天将过去的衙门缩减了一大半,腾出的那些房间用来安置这些孩童。

北风刺骨,带来阵阵庸江湿冷的水汽,童子堂外有不少自发前来送粮的百姓,虽然东梁郡的百姓对胡小天接纳难民一事大都持有反对态度,可是对他建立童子堂,收容这些可怜的孩子还是多半赞同的,最近有不少人家还提出要来收养这里的小孩子,因为局势未明,胡小天暂时未同意他们的要求。

维萨几乎每天都要过来这里,那些孩子跟她已经很熟,看到维萨过来,马上都围拢过来,一个个亲切地叫着维萨姐姐,听到孩子们欢快的呼喊,看到他们天真烂漫的笑容,维萨不禁一阵心酸,她一会儿牵牵这个的小手,一会儿摸摸那个的小脸,对这些孩子怜爱非常。

胡小天看到维萨被孩子们包围,自己反倒无人问津,笑着摇了摇头,独自一人向里面走去,走入里面的院落,听到一个清越的声音道:“这个字叫人,一撇一捺,彼此支撑,屹立不倒,做人就应当坚强自立,加上一横就是个大字,终有一天你们会长大成人,再加上一横就是个天字,你们长大之后都要做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胡小天被声音吸引了过去,却见前方大堂内,一位身穿蓝色儒衫的青年男子正在教一群孩童识字,他想必就相当于现代社会中的义工吧,胡小天此前过来的时候并没有见过此人。

在青年男子身后不远处的地方,一位布衣荆钗的少妇正含情脉脉地望着他,手中还挎着一个竹篮。

那青年男子率先发现了胡小天,他礼貌地向胡小天笑了笑,刚好此时他的课已经讲完了,向那帮孩童道:“你们去玩吧!”

那群孩子一起站起身来,恭恭敬敬向他鞠了个躬道:“谢谢朱先生!”

胡小天这才知道那名男子姓朱。

那朱姓青年微笑走向胡小天面前抱拳道:“胡大人好!”

胡小天笑着向他还礼:“我过去好像没见过兄台呢。”

那男子道:“在下朱观棋乃是东梁郡本地人士,她是我的妻子洪凌雪。”

胡小天向洪凌雪看了一眼,洪凌雪淡淡一笑,然后目光又回到丈夫朱观棋的身上,充满无限爱意。

朱观棋道:“胡大人宅心仁厚,能够在东梁郡设立童子堂,挽救这些孩童于水火之中,实在是功德无量。”

胡小天谦虚道:“算不上什么功德无量的大事,只可惜我能力有限,能做得也只有这些了。”

朱观棋道:“若是大康每一位官员都像胡大人这样想,大康也不会沦落到今时今日的地步。”他向胡小天拱手告辞,洪凌雪跟随丈夫准备离去之时,忽然捂住小腹,紧紧咬住樱唇,顷刻间俏脸变得毫无血色,冷汗从额头簌簌而落。

朱观棋看到妻子突然变成了这番模样,不由得大惊失色,惊呼道:“凌雪你怎么了?”

第四百八十一章【急腹症】(下)

洪凌雪捂着小腹,表情痛苦不堪,颤声道:“我……我肚子好痛……”

朱观棋和妻子向来情深意笃,看到妻子这番模样,向来沉稳的他顿时变得六神无主,惊呼道:“我带你去找医生。”他将洪凌雪抱起,准备向门外跑去。

胡小天却察觉有异,他向朱观棋道:“观棋兄尽量不要动她。”

此时维萨也闻声赶了进来,看到眼前状况,慌忙去请郎中,还好隔壁就有一间济世堂,里面的郎中在东梁郡本地颇有名气,没一会儿功夫就拎着药箱匆匆赶了过来。

胡小天已经帮着朱观棋将洪凌雪送入一旁的房间内,洪凌雪的小腹疼痛丝毫没有缓解的迹象,反而越来越重了。胡小天凭着他丰富的临床经验判断,洪凌雪应该得了急腹症,从她描述的位置来看,疼痛位于左下腹,很可能是妇科急症。

那郎中进来之后,放下药箱,不紧不慢道:“不必惊慌,待我为夫人诊脉再说。”他是个蔫性子,做事慢吞吞,在洪凌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