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医统江山-第5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观棋道:“一共多少辆车?”

“七辆马车。”

“为何不取道南阳选择从运河北上,走船运好像成本更低,而且途中更为安全。却偏偏要选择从东梁郡走陆路前往?难道他们不知东梁郡境内已经有了三万难民吗?”

“呃……这……”李明成这会儿也觉得有些奇怪了。

朱观棋道:“瓷器对难民来说并没有任何用处,至于粮食,大雍并不缺粮,这几年全都是丰年,运粮食去大雍还不如就地卖给东梁郡的商人,请问商者谁肯做这种赔本的买卖?”

李明成的脸耷拉了下去,这么浅显的道理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

胡小天唇角露出微笑,虽然只是小事,却已经看出朱观棋绝对是智慧超群观察入微之人,胡小天并没有发表意见。

李明成虽然心中承认朱观棋说得有道理,可是在胡小天面前觉得失了面子,冷冷道:“你又是什么人?这里哪轮得到你说话?”

胡小天道:“朱先生是我的好朋友,李大人不可失了礼数。”

李明成臊得一张老脸通红,胡小天显然没打算给自己面子,这个朱观棋在他心中的地位要比自己高很多,也罢,自己还是少说话,省得自取其辱。

第四百八十二章【疑窦顿生】(下)

朱观棋目光向那些尸体望去,尸体虽然被蒙住了面部,可是大多腿脚还都露在外面,朱观棋道:“这些死去的人应该都是脚夫,你们看他们脚上穿的鞋子,就应该能够猜到他们的身份。”

胡小天其实刚才也留意到了这一点,被杀得这些人都是普通的脚夫,商队中的主要人物大都已经逃了,胡小天向李明成道:“那个幸存者何在?”

李明成道:“他受了伤已经送去城内治疗,不过都是皮外伤应该没有性命危险。”

胡小天点了点头,下令让李明成等人将那些尸体先送回义庄暂时存放,争取尽早查清他们的身份,他和朱观棋一起则去了安置难民的地方。

难民营当地也招募了五百名士兵负责这边的治安管理,他们主要的任务也就是维护治安,分发救济之类,所以年龄参差不齐,年纪大的有六十多岁,小的才十二三岁,也没有统一着装,武器也是就地取材的木棍,铁锨,菜刀之类。

难民营中也推举了三位临时的负责人,根据地域不同推选而出,三位临时负责人听说东梁郡的城主亲临,慌慌张张过来相见,这些难民对胡小天还是心存感激的,如果不是承蒙他收容,又送来粮食衣物,这难民营中的三万难民只怕有大半已经冻死饿死了。

走在最前面白发苍苍长髯飘飘的老者名叫余冬青,在难民营内德高望重,跟随他一起前来逃难的就有两千人之多。因为博学多才,又兼之为人公正,所以很快就获得了众人的推崇和认同。

余冬青率领其他两人来到胡小天面前,恭敬行礼道:“草民参见胡大人!”

胡小天微笑点头道:“余老先生不用多礼,我今日巡视路过此地,顺便过来看看,这两日天气转冷,不知你们营地的情况怎样?需不需要添置棉被棉服?粮草够不够用?”

余冬青感激涕零道:“多谢胡大人慈悲为怀,收留我等,这两天还特地让人送来了过冬用的物资,若无胡大人,只怕我们这些人,不被饿死,也要活活冻死在前往大雍的路上了。”留在难民营的大都是老弱病残,其中年轻力壮的一部分被遴选入伍,还有相当一部分继续选择北行,其实这些难民不乏眼光长远之人,很多人都已经看出大康气数已尽,东梁郡能否存在也是一个未知数,只要大雍决定攻打大康,这里就会率先陷入战火之中,想要彻底摆脱灾难唯有冒险进入大雍,投奔到那里方才可以永远摆脱战争之忧。

胡小天道:“余老先生不用客气了,大家都是一国同胞,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胡某自然要为同胞尽力。”

余冬青却料到胡小天此来绝非偶然,大雍商队被伏击的地方距离难民营只有三里多地,他们多少也听说了一些风声,猜到胡小天此来十有八九是和这件事有关,他们早就料到官府会前来调查,只是没想到胡小天居然轻车简行,并没有带太多人前来,这也让余冬青等人暗自松了一口气。

胡小天在难民营视察了一下,还特地关注了一下难民的伙食,现在难民的粮食统一管控,每天统一调配,这是为了最大程度地避免浪费,难民营内共有二十个特定的地点,这些地方用大锅生火造饭,每日两餐,开饭之后,难民排着整齐的队伍前来领饭,千人为一屯,百人为一村,十人为一户,成年男女每人一份,儿童和老人减半,虽然大都无法吃饱,可是这样的饮食勉强可以维生。

胡小天特地来到大锅前看了看,看到里面全都煮得是稀粥,一碗稀粥,一个黑窝头,就是成人一顿饭的口粮,鱼肉是别想的,新鲜的蔬菜也见不到,在目前的状况下,能有稀粥果腹已经算很不错了,难民们也不敢多做他求。

胡小天向余冬青道:“余老先生最近可曾听说了什么不寻常的事情?”

余冬青知道胡小天问的是什么,惶恐回答道:“胡大人问得可是难民营外商队被打劫的事情?”

胡小天点了点头。

余冬青双手抱拳深深一躬道:“大人,此事和我等无关啊,我们从南方逃难来到这里,好不容易才遇到大人肯收留我们,还赐给我等衣食,我等感激都来不及又岂敢做出这等胆大妄为的事情?”

胡小天微笑道:“余老先生不用惊慌,我又没说这件事跟你们有关,只是此时就发生在难民营附近,所以我才想问问老先生有没有什么线索?”

余冬青道:“胡大人,我等的确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旁朱观棋道:“原来老先生不清楚发生了什么,距离难民营外三里多路的地方有商队遇袭,这支商队乃是来自大雍,此次袭击一共造成十二人死亡,一人受伤。”

余冬青闻言色变:“什么?大雍商队?”

朱观棋点了点头道:“幸存之人已经逃往大雍去报信了,若是大雍方面得知他们的商队在东梁郡出了事情,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余冬青吓得面无人色,颤声道:“怎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此时一个懒洋洋的声音道:“要打仗了吗?早晚都要有一战,晚来不如早来,打仗好啊!”却是一个衣衫褴褛头发蓬乱的青年人正蜷曲在一口大锅附近烤火。

刚才胡小天几人说话的时候他就在那里一动不动地躺着,加上大锅旁边有不少人都凑在那里烤火取暖,谁也没有留意到他。

余冬青转向那青年人,怒道:“混账东西,你胡说什么?”原来那青年人竟然是他的小儿子余天星。

余天星打了个哈欠缓缓转过身来,他满脸灰尘,形容憔悴,犹如乞丐一样,向余冬青笑了起来,露出满口雪白整齐的牙齿。

余冬青向胡小天赔礼道:“胡大人千万不要计较,他是我的小儿子余天星,是个书呆子,从小就疯疯癫癫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余天星哈哈笑道:“爹爹此言差矣,我余天星乃是做大事之人,那些小事我才不屑为之。”

周围众人哄然大笑起来,余冬青在难民中德高望重,可是他这个儿子实在是太不成器,整天游手好闲,无论身边环境如何险恶,仍然是这副懒散模样,余冬青因为众人哄笑而老脸通红,抓起一旁的笤帚疙瘩冲上去就想抽打余天星。

余天星慌忙就逃,却因太过匆忙,踩住了自己的破烂长袍,噗通一声,跌倒在了地上,抬起头来,却看到一只手向自己递了过来,余天星抬头望去,却见胡小天笑眯眯望着自己。

余天星毫不犹豫,一只脏兮兮的右手将胡小天干净有力的手握住,在他的帮助下爬了起来,余冬青看到儿子和胡小天站在一起,只好停下脚步,指着儿子骂道:“腌臜东西,你离胡大人远一些。”

胡小天微笑道:“余老先生息怒。”

余天星学着他的口气道:“是啊!余老先生息怒!”

周围众人又同声哄笑起来。

余冬青听到众人的嘲笑,又看到儿子沾沾自喜,浑然不觉的面孔,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胡小天道:“余公子的气质果然与众不同!”

余天星放开了他的手道:“胡大人是笑话我了,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原来胡大人也喜欢以貌取人。”

余冬青气得手都抖了:“混账东西,你竟敢这样跟胡大人说话,你知不知道咱们这些难民若不是得胡大人帮助,早已饿死冻死了。”

余天星摇了摇头道:“早晚都是一死,胡大人保得了咱们一时,保得了咱们一世吗?”

“你……”

余天星道:“本来都已绝望,然后因为大人又有了希望,将来等这份希望变成了绝望,岂不是更加的悲惨更加的难过,还不如一直绝望下去的好。”

胡小天心中一动,向朱观棋望去,却见朱观棋也饶有兴趣地望着这个年轻人。

余冬青再也忍不住,冲上来揪住余天星的耳朵把他从胡小天身边拽走。

胡小天望着父子两人远去的背影,微笑道:“这个余天星有些意思。”

朱观棋道:“此子绝非池中之物,之所以放荡形骸,玩世不恭,是因为志向没有实现,在大人面前说这番话,分明是另有用意。”

胡小天哈哈笑道:“走,咱们去看看!”

熊天霸一旁道:“不就是个穷酸书生,我看不出他有什么本事。”

胡小天道:“你懂什么?别跟着添乱。”他让其他几人在原地等着,和朱观棋一起跟了过去。没走多远,就听到营帐后传来叱骂之声,却是余冬青挥舞着笤帚在教训儿子,余天星抱着脑袋蹲在那里,任凭父亲在自己身上抽打,反正他也不舍得打得太重,让他出了这口气就行。

胡小天和朱观棋两人也没有急于上前阻止,看到余冬青打累了,将笤帚一扔,转身离去,余天星这才站起身来,揉了揉被抽疼的胳膊,叹了口气道:“世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胡小天听到这里禁不住笑了起来,朱观棋也不禁莞尔。

第四百八十三章【真正意图】(上)

余天星听到笑声之后转过身来,看到胡小天两人他也笑了起来:“胡大人看我挨打都不仗义相救,实在不厚道啊!”

胡小天哈哈笑道:“老子教训儿子天经地义,更何况清官难断家务事,你们余家的事情,我怎么好插手?”

余天星道:“被老爹揍了一顿倒也舒坦,感觉身上的惫懒之气一扫而光,整个人都精神许多了呢。”

胡小天微笑道:“余公子刚刚的那番话是什么意思?”

余天星道:“没什么意思,寄人篱下,随便发几句牢骚罢了,胡大人乃是我等的救命恩人,恩同再造,天星心中也很是感激呢。”

朱观棋道:“听起来阴阳怪气毫无诚意。”

余天星双目一翻,傲然望着朱观棋道:“你又是谁?军师还是谋士?”

朱观棋微笑道:“在下朱观棋,乃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刚刚听到余公子说要打仗了,不知哪里要打仗?”

余天星笑道:“你足智多谋又何须问我?”

胡小天道:“余公子不妨说来听听。”

余天星道:“两位大人今次前来可不是为了听我说话,你们是怀疑大雍商队遇袭之事乃是我们难民所为吧?”

胡小天道:“没证据的事情岂能乱说。”

余天星笑道:“胡大人是聪明人,换成别人只怕早已率领大军过来将这难民营搜一个底儿朝天了。”

胡小天道:“余公子在这件事上有什么好的建议?”

余天星道:“胡大人还是早作准备吧,无论这件事是谁做的,大雍方面最终问责都会到东梁郡的头上,就算胡大人能够及时找出真凶送到他们的手中,他们也未必答应事情就此罢休。”

朱观棋微笑道:“在余公子看来这场仗无可避免了?”

余天星道:“无论你们信或不信,这次大雍商队遇袭都和难民无关,如果我们被逼到了绝路上,就算干出任何可怕的事情都不稀奇,可是胡大人赐给我等衣食,能让大家苟延残喘,渡过严冬,我们好不容易才有了容身之所,诚惶诚恐,感恩戴德,谁又会愚蠢到抢劫商队的地步?大人有没有想过,大雍不肯让难民越境,回到大康难民更是死路一条,眼前我等只有呆在东梁郡,就算抢来真金白银又拿到哪里去换粮食?”

胡小天笑道:“我从头到尾也没说怀疑过你们。”

余天星道:“大人嘴上说不怀疑,可心中仍然是怀疑的。”

胡小天哈哈笑道:“你不是我,怎知道我怎么想?”

余天星道:“大雍商团死了十二个人,这不是小事,足以成为他们兵临城下的借口,大人还需早作准备。”

朱观棋道:“余公子有没有化解危机的办法呢?”他说得正是胡小天想问的话。

余天星道:“别人过来攻打你,退让是不可能的,唯有迎战,可现在这种状况,天时、地利、人和胡大人好像没占到一样,看来胜算渺茫。”

胡小天道:“愿闻其详!”

余天星道:“大康朝廷腐朽不堪,皇上穷奢极欲,昏庸无道,横征暴敛,害得四海荒芜,民不聊生,天时早已不在大康一方。东梁郡三面和大雍接壤,南部乃是庸江,地理所限无险可守,是为失去地利。至于人和,胡大人初到东梁郡,因为接受难民之事得罪了当地士绅,东梁郡原住百姓对大人的行为也颇多不解,至于难民,虽然留在了东梁郡,可是却并未获得和东梁郡原住百姓一样的对待,寄人篱下,对此地并无归属感。大人手中的三千兵马,恰恰是从难民之中抽调出来,试问谁肯为他人的家园奋不顾身浴血奋战?所以我才说大人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占,这场仗不好打。”

胡小天微笑道:“照你这么说,我岂不是输定了?”

余天星道:“基本上是输定了。”

朱观棋笑道:“余公子并未断定,看来这世上并无绝对之事。”

余天星道:“世事无绝对,历史之上从不乏险中求胜,以少胜多的战例,大人虽然不占天时地利,可大雍方面若是前来征讨,同样不占天时地利人和。大雍皇上新丧,朝廷内部正在动荡之时,内部尚未平定,自然没有做好挥兵南下的准备,现在东梁郡在大人的手中,强龙不压地头蛇,他们要是敢来,大人肯定要让他们褪一层皮,更何况现在虽然民心不齐,可是一旦外敌来犯,必然激起东梁郡同仇敌忾之心,到时候人和反倒站在了大人的一边。”

朱观棋道:“依你来看,大雍会不会发兵东梁郡?倘若发兵会是何方派兵?”

余天星道:“大雍应该会先派出使臣游说大人将东梁郡献给大雍,这座城池原本就是大雍的,大人若是答应,或可免去一场战祸,可大人若是不从,大雍方面必然会兵临城下。南阳水寨拥有五万大雍水师精兵,且处于庸江上游,只要唐伯熙一声令下,战船就会顺流而下,一夜之间即可抵达东梁郡。”

胡小天缓缓点了点头,他并没有继续问下去,因为此时熊天霸找了过来,最新接到消息,大雍方面已经派使臣过来了。

一切果然让余天星所中,先礼后兵,大雍方面首先派来了使臣,对于大雍方面这么快就做出了反应胡小天并没有感到奇怪,通过今天的调查,整个事件的轮廓已经变得逐渐清晰起来,诚如余天星所言,难民应该不会做出这种冒险打劫的行为,此事很可能是大雍方面一手策划,昔日大雍皇帝薛胜康将东梁郡送给了大康,根据最新传来的消息,大雍大皇子薛道洪已经登上帝位,也许他对父亲当初送出东梁郡的举动不满,上位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收回东梁郡,也以此来向国人证实自身的能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