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小相公-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李世民心里已经笑开花了。

“这个小混蛋,脑子太聪明了,这样一个僵局没想到居然就被他这样就给破了。”

不过心里想归心理想,李世民面上还是表现出愤怒的神色。

“好大的口气,既然人家弹劾你,必然是你犯错在先,你又凭什么追究?”

对于李世民的配合,郑子文还是很开心的,当即就大笑了起来。

“陛下所言甚是,若是有人觉得我郑子文哪里做的不好,那么我也甘愿领罚,我相信在座的都是堂堂正正的君子,道理越辩越明,我今天就站在这里,谁想要弹劾我就站出来吧!”

郑子文的话说完后,在场竟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这样的情景就连李世民都没想到。

“单凭自己就可以震慑群臣,原来这个小子已经成长到这样的地步了吗?辅机说的没错,这小子十年之后,可以坐得上我大唐宰相的宝座!”

想到这里,李世民越发对郑子文欣赏了。

但令李世民没有想到的是,当没有人说话之后,郑子文又再次开了口。

“陛下,虽说朝中的同僚们被奸妄小人利用,但微臣焚毁奏折却是欺君大罪,不惩不足以正国法,臣恳求陛下削去臣恒州刺史一职,微臣也好专心做好皇家学院的副院长,为我大唐培养栋梁之才。”

郑子文自请削官的做法,顿时又引来了众人的惊讶,但李世民却满意的点了点头。

在他看来,郑子文这是打算退一步了,他之前焚烧奏折的时候,恐怕就想到了这一步,可以说是无懈可击!

这时候李世民立刻皱起了眉头。

“我大唐如今正在用人之际,若是削去了你的职位,这恒州刺史当谁来担任呢?”

郑子文顿时笑了,他再次朝着李世民一拱手。

“驸马党副党魁长孙冲德才兼备,处事干练得力,乃是大唐栋梁之才,陛下可先让他代理恒州刺史一职,若是其不能胜任,再另行委派也不迟。”

郑子文的话刚说完,站在一旁的长孙无忌立刻站了出来。

“小儿无德无能,担任不了恒州刺史,还望陛下三思!”

长孙无忌这样说其实也是大唐的传统——谦虚。

他总不能说自己的儿子很厉害,让李世民把刺史给他儿子做,这样说的话恐怕就算是李世民也会不高兴的。

不过他说了自己的儿子不能做刺史,李世民却微笑的点了点头。

“辅机多虑了,总是要给年轻人机会的,不用多说了,就先让长孙冲代理恒州刺史一职,诸位爱卿可还有什么话说?”

顿时,整个朝堂就响起了“吾皇英明”的高呼声。

李世民笑了,长孙无忌笑了,郑子文也笑了。

李世民笑是因为这一次郑子文没有让他失望,再一次化险为夷,而长孙无忌笑是因为他儿子当上了恒州的刺史,虽然说现在是代理的,但有他在,拿掉这个“代理”还不轻松?

而郑子文笑,是因为他不但搞定了这次的危机,顺便还把长孙无忌给拉下了水。

太原是李家的“龙兴之地”,论对李家的实际意义,这个地方比曾经的东都洛阳还要重要,长孙冲拿到这个恒州刺史,长孙无忌没有理由不派人进行掌控。

一旦长孙无忌派人,势必会引来王氏一族的不满,但让长孙无忌放弃这块到嘴的肥肉也不是不可能的。

这就是郑子文的驱虎吞狼之计!

长孙无忌知道郑子文的想法,而王家在不久之后也会知道郑子文的想法,但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他们也只能按照郑子文的设想去争,去斗!

这是实实在在的阳谋!

你太原王家不是牛么?不是想跟爷我玩阴招吗?老子不和你们玩,老子找个玩阴招的祖宗跟你们玩!

朝堂上的事结束了,李世民便让刘炳宣布了退朝。

退朝之后大家也依次离开朝堂,和来时不一样的是,这次大家离开时,面对郑子文都露出了笑容,朝着他点了点头之后,才走出了大殿。

长孙无忌出去的时候,在经过郑子文身边时,也朝着他笑了。

“子文,这次舅舅都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了。”

郑子文顿时笑了。

“舅舅说笑了,都是一家人不用这么客气,如果真要谢我,就不要被太原王氏轻易击败了。”

对于郑子文这么直接的说法,长孙无忌顿时一愣,但很快就笑了。

“你这小子,当真是一点城府都没有,放心吧,我长孙无忌可不是谁都能揉捏的人物,子文,以后冲儿还要你多多照应!”

听到长孙无忌的话,郑子文再次笑了。

“舅舅这话可是说反了,以后我只是一个教书先生,还指望表哥多多照顾我呢!”

说完,两人顿时一齐笑了起来。

就这样,郑子文和长孙无忌一路说说笑笑的走出了皇宫,然后在玄武门外坐上了各自的轿子离开了。

郑子文回到了驸马府后,就发现老刀已经带着护卫队的人都回来了,听他说,是一个叫左衡的金吾卫将军让他们走的。

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郑子文顿时笑着摇了摇头。

“左衡此人就是一个墙头草,像这种人,就算有再大的才能,这一辈子也就止于此了。”

说完,顿时又摇了摇头,然后拍了拍老刀的肩膀。

“京城的事处理完了,让弟兄们好好休息一下,明天我们就启辰离开。”

老刀顿时一喜。

“回恒州?”

郑子文笑着点了点头。

“对,不过准确的说,是回文县,以后文县才是我们的大本营了。”

“是!”

老刀退下之后,郑子文就去了崔府,他回到京城两天了,还没有垮进崔府,就算是回来的时候,也只是让人把小萝莉崔茵茵送进去,而他自己却没有进去,他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嫌。

但现在却是没关系了。

当郑子文进去的时候,崔贵已经准备好了饭菜,然后招呼郑子文。

“哈哈,贤婿快来,老夫就在等你呢!”

看着他高兴的样子,郑子文顿时心里也莫名的开心了起来。

“岳父大人何事这么开心?”

崔贵一听,笑得更开心了。

“当然是因为你了,哎,你不知道,这几天可把我给急坏了,整整五十多本弹劾你的奏折呀,我都已经准备掏老底了。”

听着崔贵的话,郑子文的心里顿时一阵感动。

他听出崔贵的意思了,那就是说如果这一次他过不了这一关,崔贵宁可让出清河崔家的利益,也要抱住他的命,这让郑子文怎么能不感动?

此刻崔贵一脸的喜悦当然也不是作伪的,他是真心为了郑子文高兴。

拍了拍郑子文的肩膀,崔贵顿时叹了口气。

“当初老夫就觉得子文你是人中龙凤,如今果然如此,你一句话啊,那朝堂上几十号人愣是没人开口,这架势……啧啧……就是长孙无忌也不过如此了吧?哈哈哈哈!”

看着崔贵高兴的样子,郑子文也忍不住和他逗趣起来。

“是啊,幸亏岳父大人不是弹劾我的人,否则我的结局就难说了。”

崔贵顿时一愣。

“此话何解?”

郑子文顿时耸了耸肩。

“朝堂上的大臣怕我,所以才会被我的威势所震慑,但岳父大人你不一样啊,但初就因为小婿用了几张宣旨,您就拿着大棒子准备清理门户,每次想起来,小婿都是一把冷汗啊!”

“……”

崔贵顿时一愣,等他反应过来之后,顿时和郑子文一齐笑了起来。

一时间,两翁婿的笑声在崔府里回荡了起来。

。。。

第4卷太师之路第二百二十八章退出朝堂

?贞观五年发生了很多事,但最让大家在意只有两件。

第一件事,是关于兵部尚书侯君集的,这位去年新上任的兵部尚书今年开始活跃了起来,不论是朝堂上还是私底下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看起来,这位曾经有过“从龙之功”的将军,是一个颇有野心的人。

听说最近吐番正在打战,一些有远见的大臣猜想,李世民可能想对大唐和吐番中间的吐浑谷动手,进而在一定程度影响吐番。

这样看来,侯君集在此时活跃起来应该是出自李世民的授意,也许一个新兴贵族又要出现了。

而第二件大事,则是和两朝驸马郑子文有关。

和活跃的侯君集刚好相反,这位曾经权倾一方的驸马爷,如今彻底的退出了朝堂,回到恒州以后就沉寂了下来。

郑子文带着家人定居在了他的封地云岚县,似乎真的是想一心当好皇家学院的副院长,他一年当中几乎有一小半的时间都是呆在学院里。

曾经有千牛卫还看到郑子文和太上皇在激烈的争论。

按照郑子文的想法,至少应该在大唐开设十个这样的大唐学院,但李渊却认为一个就够了,为此两人吵得很激烈,以至于好几天的不说话。

小萝莉李澄霞也被她这个任性的爹给禁足了,不许她去郑子文哪里,为此小萝莉还哭了好几场。

总之,根据很多人的受到的消息表明,郑子文是真的退出政界了,就连他的封地云岚县,现在都是尉迟宝琳在掌控。

如今长孙冲已经坐上了恒州刺史的宝座,长孙冲可是站在他爹长孙无忌这个巨人的肩膀上的,一连套的治理方案下来,恒州的官场都变了个样。

别的不说,就说刚从长安“空降”过来的几十名官员,就让王氏这个地头蛇应接不暇。

王氏家族都有些后悔了,当初就不应该给那些和尚出头,现在人家郑子文撂挑子不干了,长孙无忌却来了,这就应了那句老话——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如今朝堂上长孙家和太原王家的矛盾日益激烈,王氏家族经常联合起来一起上,长孙无忌作为朝堂上的一哥,自然毫不示弱,叫上一帮小弟就给王氏的官员们迎头痛击。

双方你来我往,各有胜负,乐坏了李世民。

对于李世民来说,这两方的人都是想要争权夺利的,就让他们争好了,就算两边的人在朝堂上大打出手,他也就是等他们打完了才怒骂两句,其实心里早就笑开了花。

权臣们相互斗一斗都是好的,一来可以让他们把心思放到彼此的身上,不要老给他这个皇帝找麻烦,二来朝堂太无聊了,多点调剂也是好的。

而对于王氏家族来说,他们简直把肠子都诲青了。

比起如今咄咄逼人的长孙一族,人家郑子文在任时可以说是乖孩子了,和他们王家也是井水不犯河水,可以称得上是“大唐好刺史”了。

王家后悔了,还专门去拜访了郑子文,想请他重新出山,并表示他们愿意全力支持他当恒州刺史。

而听懂了王家的意思之后,郑子文忍不住当场就笑了。

太天真了!

他要是想当这刺史,还用得着王家支持?

他如今要钱有钱,要权也有权,他的两个结义兄弟房遗爱和杜荷掌控了恒州的两个大县,他的大侄子尉迟宝琳掌控着云岚县,就连恒州刺史长孙冲,也不敢不买他的面子。

恒州这一亩三分地,还真没有他郑子文指挥不到的地方!

加上如日中天的驸马党,郑子文可谓是做到了“爷虽不在朝堂,但朝堂仍然有爷的传说”的境界。

别说刺史了,给个府尹也不换!

十月过完之后,天气就开始逐渐转凉了,郑子文和李渊两人各躺在一张特制的摇椅上,在学院正中的那颗最大的柿子树下一边摇一边聊天。

“老爷子,过年回不回长安?”

经过了这么长时间,郑子文对李渊的称呼也开始随意起来,而李渊在学院里脾气也变了很多,听到他这么称呼自己,爷不在意,就连闭着的眼睛都没有睁开。

面对郑子文的问题,他还反问了一句。

“回去干嘛?”

“……”

郑子文顿时也愣了。

对啊,他回去干嘛?去和李世民干瞪眼么?

意识到自己又说错话了,郑子文顿时讪讪笑道:“要不您和我一起回云岚县去过年?”

李渊的眼睛依旧闭着,只是撇了撇嘴。

“跟你去干嘛?叫花子都还有个大年三十呢,不去!”

听到他这么说,郑子文顿时无奈的摸了摸自己的鼻子,不说话了。

这时候,学院正中的大钟被敲响了,郑子文立刻从躺椅上站了起来,然后搂着自己身后的卢敏,朝着李渊就笑了起来。

“下课了,老爷子,走了,吃饭去!”

这时候李渊才睁开了眼睛,然后白了郑子文一眼。

“搂搂抱抱,成何体统!”

郑子文这些放开了面色微红的卢敏,郑子文顿时笑了起来。

“不要在意这些细节,走啦走啦!”

他嬉皮笑脸的走到了李渊的旁边,轻轻的揽着他的肩膀,就朝着食堂的方向去了。

等郑子文和李渊都走进了食堂之后,正中敲钟的许敬宗才回过神来,朝着郑子文的背影露出了崇敬的神色。

自从他来了大唐皇家学院之后,跑去拍李渊的马屁也不是第一次了,但李渊对他的态度一直都不好。

谁让他是“秦府十八学士”之一呢?

许敬宗是知道这一点的,正当他觉得是自己的身份造成的原因之后,他却发现李渊对杜如晦的态度都要比对他好,这让他十分不忿。

“都是从秦府出来的,凭什么他们就要被重用,就连虞世南都混到了秘书少监的位置,老子却是不入流的小官,凭什么老子要被长孙无忌打压,凭什么就连这个过气的太上皇都对我不假辞色?”

许敬宗很不满,虽然他讨好不了李渊,但他也不愿意的去对杜如晦这个曾经的同僚低声下气,于是他去和郑子文搭线了。

原本他已经做好了吃几次闭门羹的打算,但却没想到郑子文不但见了他,而且鼓励了他。

郑子文的态度让许敬宗有了一种千里马遇到伯乐的感觉,这种感觉就算在曾经还是秦王的李世民身上他都没有感觉到过。

于是从那一刻起,他就决定要跟着郑子文了。

许敬宗这个人其实还是有才能的,当初能和房杜之流一起成为李世民的幕僚,就证明了他不是平庸之辈,可惜这个人对权力的野心太大了,而且做人缺乏底线,这才是李世民疏远他的原因。

不过郑子文却不一样。

他觉得许敬宗能做到武唐时期的宰相,说明他的才能是很高的,而且只要用得好,这个人会成为自己一个得力的帮手。

毕竟这个时期很多知名人士都已经受到重用了,他们不可能舍弃李世民,而选择跟随自己这个才刚入官场几年的“小鲜肉”。

像如今这样的情况,郑子文就只能自己去发掘人才,不过在他看来,兵贵精而不贵多,所有他又了两个目标。

许敬宗就是一个,如今算是已经掌握在了郑子文的手里,所欠缺的只是调(囧)教而已。

而另一个,就是在未来大名鼎鼎的名相——狄仁杰!

按照历史,狄仁杰是公元630年出生在太原的,可惜是草根出身,所以郑子文再次贴出了告示。

“本座得到天机,贞观四年出生在太原的狄姓男童与我有缘,可入我膝下成为我的义子。”

太原的大姓是姓王,姓狄的人很少,而还要求是贞观四年出生的男童,这就更少了,就连王氏一族的人都觉得郑子文是在故弄玄虚。

但令他们惊讶的是,还真找到了这么一个孩子,面对郑子文那响彻河东道的“郑财神”的名号,狄仁杰的父母立刻抱着狄仁杰就找到恒州来了。

查明正身之后,郑子也二话不说将其受为义子,还大宴宾客,受邀的宾客中不但恒州的官员到了,就连整个恒州的富商都来了不少。

这一场认义子的仪式,郑子文就像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一样,那是又多大半多大,光花费出去的钱就有几万两,而收进来的礼钱更多,足足收了几十万两,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

这件事当然也传到了李世民的耳朵里,一开始李世民还以为郑子文是借机敛财,但当千牛卫把调查的情况摆到他的面前时,他顿时吃惊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