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起波斯湾-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4章需要人盯着

更新时间:2011…9…2620:35:34本章字数:3346

是的,赵伏波背的正是岳飞的《满江红》。

只是他们家姓赵,为何却是用姓岳的所做诗词当成家训呢?

赵伏波不知道,他只是知道对于这位岳爷爷,家里是尊重的紧。开口得是“岳爷爷”闭嘴得是“武穆王”,一个不小心忘却了,家规却是要在皮肉上好好反省的。

打小板子挨得多了,他记这首《满江红》却是熟得畅快淋漓。

随着他开始背诵,藤条却已经被下人拿到了近前。舒钰儿看着藤条时,细小的雪白贝齿紧咬着红唇,盈盈双瞳中却已是泪水涟涟。

只是当着三娘的面,泪水却只敢滚在眼里,一滴也不敢落下来。只好颤抖着嘴唇,跟着赵伏波一道背起“家训”。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背到末尾时赵伏波的心,却在这些充满了英豪志气的句子中激荡起来。想象中,有朝一日可以回到中原,凭着一身武艺为国家报效,抵挡元人的入侵,却不正是一番英雄好汉的作为吗?

心只又想那岳爷爷,当年也不知是怎生一条好汉子,却能写下这使人热血沸腾的篇章。

这时心中见到三娘以及诸位庄主时的害怕之情,却也不翼而飞。待得“家训”的最后一字才落下,嘴里却又继续背起了《孙子兵法》。

眼见赵伏波背起书来,三娘伸手阻止已经举起藤条,做势欲打的家人。一旁赵无极只盼侄儿背不出来书,教在皮肉上打个皮开肉绽。那时量他也不会是那个看起来勇悍至极的,小马穆鲁克的对手。

眼见赵伏波开背,正打算出言制止,但看到三娘的手势,又只好悻悻然退下。心中只盼他背个半截卡住,让儿子羸了这一比。就算儿子将来打不过那个小马穆鲁克,不也羸了一场!

可惜,赵伏波的心中越发变得轻松起来,看及身边舒钰儿如释重负的模样,记起的《孙子兵法》居然也就越来越多。

“……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待得一部《孙子兵法》背罢,赵伏波悄悄松了口气。偷眼去看庄主中的二叔,心中却不由一乐,那张脸此刻都已经变做了铁青。

三娘和其他几乎庄主微微颌首,对眼前这个顽劣小子的急智倒也多了几分首肯。心中又可惜家里没有人讲得明白这部兵书,赵伏波不过是死记硬背罢了,领会得了多少,只看他自己的造化吧。

三娘一张冷脸之上,今天初次露出了笑容,说起话来的时候声音也不似先前那么冷硬。

“小畜牲倒是有几分急智,今日之打权且寄下。从明日起,日日背诵《三略》(注:古代没有《三韬六略》这本书这个名字来源于《三略》和《六韬》两本书以后用“三韬六略”泛指兵书,所以大家会认为这是一本书。)不得有误。待日后再考察你等文事,到时如若不纯熟又或有遗漏者,三娘我就打你个二罪归一,二郎你却服也不服!”

听到三娘的话,赵伏波心里早乐得开了花。至于三月之后,再打藤条那是另外一回事。当下满脸堆起笑来,一个劲的应承着。

“服、服,二郎愚钝,只求三娘天天使个人盯着,自然就背得快了!”

三娘虽然没有回答,神情中却是微微一哂,接着眼睛看着舒钰儿。

“也罢,钰儿,你便每日盯着这个奴才,如若荒废学业就给我狠狠的打。今日之事你也需记在心里,日后如若再似今天一般,须知道也饶你不得!”

跪在地下的舒钰儿磕了个头,脆生生应道。

“奴婢遵命,定当尽力辅佐二郎读书,如若有差池再求三娘责罚!”

三娘抬抬手,让他们起来。

趁着起身时赵伏波却向舒钰儿做了鬼脸,后者自然翻了眼睛又是一瞪,怪他把自己小命吓去了半条。

“好了,大郎你兄弟文事尚可,便看你的了!”

相较赵伏波习武的本事,大郎虽多有不如。只是如今家里外面的事情,多由大郎的爹说了算,他又是家里小一辈的长子,自然一切就要宽松许多。

至于说到文事,虽然他更喜欢那些风花雪月的诗词歌赋,但背起兵书来也不大困难。当下,拱了拱手,一篇《孙子兵法》却在他的嘴里郎声道出。

看着与二郎相比,大郎在文事上更胜一筹这使三娘不由老怀大慰。

原本赵家的掌家大爷是赵伏波的父亲,也算是上一代中,文武双全的好汉。家里几个职能不一的庄子,都是他一手置下的产业。使原本只有黄沙城的赵家,势力扩大了不止一倍。

只可惜,他父亲与生母娥吉塔妮,在一次前往花刺子模做生意时遇袭失踪。而留在家中的主母宁氏,在随后的一次刺杀行动中,为了保护赵伏波身亡。

出奇的是,这次事件的结果却并没有促成赵伏波的二叔——赵无极掌家。相反,老一辈仅余的三娘,依靠族人对赵家的忠诚,轻易执掌了家业。

在随后的年月中,她着力培养赵家的两个儿郎读书、习武,只可惜就现在而言,这依然是两个文不成武不就的家伙。

可他们今天的表现,却不由使她看到了赵家后继有人。当大郎赵旭背完《孙子兵法》之后,三娘原本冰冷的脸已经喜上眉头。

“嗯,不错,今天文事的比试里,兄弟两个表现的都好。下面,就由大郎你来和这个小马穆鲁克比试武艺!”

令人惊讶的是,一向在武事上没什么本事的大郎赵旭居然一点也不惧怕。站起身来向三娘行了个礼,自己到兵器架上取了一付短刀加盾。

知道儿子武事不如二郎的赵无极,向着羽林庄的庄主魏臻一个劲使眼色。

后者心中虽然极不情愿,但赵无极把着战马供应的疾风庄,自然不是他能惹得起的。

无奈之下,只好向那个小马穆鲁克挥了挥手,暗中做了个手势,要他只许败不许胜。心中对赵无极不齿之下,闷声说了一句。

“动手!”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小马穆鲁克立即动起来。手中长刀微微偏后,脚下迈动长腿,他快1。75米的身高,比之赵旭硬是高了将近一头。自然不把这时用盾遮住自己,只露出两只眼睛的赵旭放在眼中。

随着两人的距离越来越近,手中长刀高高举起。借着他雄壮身体带来的冲劲,当他挥起长刀时,许多人心中都一寒。

马穆鲁克骑兵的战力,在座的诸人都有些了解。他们都是些悍不畏死的家伙,尤其那些哈里发或者总督们的手下,连蛋。子都没有的男人,自然也就没有了什么人味。

凶悍、残暴、作战技巧娴熟,大概就是对这些家伙的全部评价。

倒是大家一致不看好的赵旭的表现使人大吃一惊,眼睛冷静的直盯着向他冲击的小马穆鲁克,用盾遮住身形的身体一动不动。他的腰微微弓着,手中短刀已经做好了攻击的准备。似乎是打算在对方的攻击被盾牌挡住时,就刺出致命一击。

“呯……”

小马穆鲁克手中长刀重重的斩在盾牌上,盾刀相击的声音表明了他似乎已经用出了全力。哪知道赵旭不手中的盾牌只微微一偏,就缷掉了长刀带来的劲力,相反倒使小马穆鲁克的身形歪了一下。

几乎一瞬间,藏在盾底的短刀无声无息的刺了出去。

这是一柄亚特坎短刀,这种弯刀为奥斯曼土耳其人独有。全刀相对较短,只有60~70厘米左右,3~5厘米宽,重量较轻刀形向刀刃方向弧曲。

这样的刀形于砍劈时重心靠前,斩切力极大,携带使时多收在刀鞘中横插在腰间。但尖尖的刀尖也适于刺杀,倘若被这样一柄刀刺入身体,绝对不会有好果子吃。

弯曲的刀尖与刀刃上,冷却着细碎的光芒。这把刀显然使用了乌兹钢(大马士革宝刀的专用材料也被我国称之为镔铁),那些细碎的光芒被古波斯人称为“夜空的繁星”。

这也是赵家的黄沙城的特产,在赵家来到这里几十年两代人后,使用这种被宋人称之为“镔铁”的材料,制造兵器的能力自然更上了一个台阶。制备的工艺中,不但保持了原本大马士革刀的技艺,同时也糅合了大宋打造兵器的方法。

比起当地的武器,自然也更上一个台阶,这便是黄沙城日进斗金的另外一个主要来源。

小马穆鲁克似乎已经感觉到了利刃临身,他猛得一个旋身以期躲过一击。赵旭虽然武艺不如兄弟,但也不似个无用之徒。手中一刺即空,手腕只一转刀锋由刺变削。

这时小马稍鲁克强壮的身体,就像是被沙尘暴吹动的石头那样,在空中翻滚着旋转了一下。在躲过了那如同毒蛇般接近自己软肋的刀锋的同时,也拉开了两人的距离。

手中长刀横在自己胸前,绿色的眸子依然紧紧盯着自己的对手。然而,他的皮甲已经被赵旭手中的那柄亚特坎割破,一缕血水顺着他的腰流淌下来。

“啪啪啪……”

掌声凌乱响起的时候,赵旭已经抛下了兵器。虽然身上穿的不是文士装,但他依然似模似样的做了揖,脸上的神色,仅仅用两个字就表达的清楚——得意!

5章中东玩大枪

更新时间:2011…9…2620:35:35本章字数:3392

听着场中的掌声,小马穆鲁克绿色的眸子依然冷的像冰,神色冰的像铁。只有上嘴唇微微的翘起,恐怕才说明他心中的不服。

他的神情自然逃不过生就了一双慧眼的舒钰儿,她悄悄的撇起了红唇。

心中极不屑赵无极的作法,尽管小马穆鲁克的表现不佳。但就凭她会的一点点功夫也看得明白,赵旭不过赢在了放水上。

场上的情况明摆着,今天的文事考察赵伏波顺利通过,倘若比武又胜出的话,岂不是要大大的出个风头。

赵无极自然无论如何也不会让他有这个机会,因此赵伏波虽然背过了书,比武中只怕就要受磨难了。

眼睛直瞅着赵伏波,一双妙目中不由自主的,就流露出心急的模样。

这些都被赵伏波看在眼中,看着她的眼神,感受着她对自己的关心。破天荒的赵伏波有了一种只想要胜出,好给舒钰儿多争些颜面的感觉。

“平常也就罢了,今个怎么也不能丢了小钰儿的脸不是,也让你们见识一下小爷我的枪法!”

伸手从地下捡起兄长赵旭扔在地下的亚特坎与盾牌后,在大家吃惊的目光里把短刀与盾送回到兵器架子上。甚至还细心的用布擦了下短刀,随后才为它戴上刀鞘。

然后把自己身上那沉重的,牛皮夹铁甲的背心扔在一旁。最后当赵伏波拿起自己的武器时,却使在场的人都不由的吃了一惊。

因为他拿的并不是早已经被大家习惯了的硬杆铁枪,相反他拿起兵器架上,那柄早已经被尘封多年的大枪。

这是一杆配着暗红色长杆的大枪,据传是赵家自中原带来的兵刃。可惜这里的赵家人早习惯马穆鲁克使用的硬杆铁枪,而在黄沙城也早已经没人道大宋内家枪的用法。

看着赵伏波挑选的兵器,唯只有魏臻的眼底里流露出一抹深沉的得意。赵伏波的那本枪法,不过是他自己家传的《魏家枪法》。

说到枪法,自然他家的枪法远不如杨家枪法,又或者说岳家枪法那么有名望。

只是老杨家是否还有人传世已经是件不可考的事情,至于岳家枪除过岳家本藏之外,大宋宫中所存已然早就与《武穆存知录》(全当是武穆遗书)一起失去了踪迹。

这魏家枪法,不知传自何世家,魏臻父母双忘自己也全然不清楚。这本枪法他也粗粗的练过,可惜他勇则勇矣,资质实在是差得太多。加之父亲死得早没人指导,也没能练出名堂来。

倒是他强悍的体质,使他学会了马穆鲁克骑兵作战的本事,也算是有些本领。眼见赵伏波端起大枪的模样,恰是魏家枪法的起手式,心中不由惊喜。

“看来二郎确是个练武的材料,枪法给了他只怕倒使他将来能成就一番艺业!”

原本对于赵氏兄弟不大服气的小马穆鲁克,见赵伏波选了一顶模样有些怪异的长枪来,他翘起的嘴角不由得更加倨傲。

大家都明白“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这个,在冷兵器时代放眼东、西方皆准的道理。

赵家兄弟一个被自己放水,另外一个干脆使用这长兵器来对付自己的长刀,这不免使他有些看不起赵家兄弟。

手中长刀做好攻击的准备,绿色的眼睛紧紧盯着赵伏波手中的大枪。这一次可没人要他手下留情,手中长刀自然会全力施展,最好一刀之下就把对方的长枪磕掉,让他们也知道下自己的厉害。

在以前,赵家兄弟的功夫都由家将来试。自然如同他这样的小马穆鲁克是不清楚的,至于中原枪法的威力,自然就更加不知道了。

只见对面比自己稍矮一些的家伙,两手端着的大枪却如同活了一般。乌黑的大枪的枪头晃动着,锋刃在大漠的阳光下闪动着细碎的光芒。红色的缨络随着枪头,摆出一个斗大的枪花。

“咦……难道他的力量不够吗?”

枪头的晃动似乎是出于大枪的份量,又似乎是因为对方的力量不足,小马穆鲁克心中稍稍的疑惑了一下。不过仅仅疑惑了一下,他的心中就不由得惊讶起来。

他看出来了,对方的长枪晃动时并不是把持不住又或者没有准头。相反,当枪头晃动起来时,小马穆鲁克即惊讶的发现,自己的长刀都不知道该向哪个方向去格了。

“到他身边去……!”

小马穆鲁克从6岁起,就不间断的受着良好的战斗训练。自然明白,对付这种长兵器的唯一办法就是贴身肉搏。

手中长刀挥起,用刀刃磕向大枪不停晃动的枪头。他没有什么把握能用长刀的前部把大枪磕向一边,给自己腾出进击的路线。

最令人讨厌的是那个不停晃动的枪头,它将刺向哪儿又或者它会突然横过来给自己一下?

他不懂得,只是感觉与马穆鲁克们使用的硬杆长枪相比,这杆大枪的枪杆子是不是软得有些过分。

赵伏波双手一抖大枪,感受着手中长枪的劲力,心中立即涌起一种狂喜的感觉。

“这就是我要的枪!”

据那本枪法上所提到的,感受枪上力量的运动,这叫“听劲”。虽然手中的大枪比起自己训练的那根粗白腊杆要硬、也要重。但赵伏波感觉得到,这杆枪里的劲是“活”的。

他甚至敢肯定,要是这柄大枪能在自己手里,那“魏家枪法”的威力会更容易被发挥出来。喜悦使他几乎要忽略周围的一切,心中唯一感受到的就是这柄大枪的“劲”。

比武之中,一个小小的失神就有可能失去先机。几乎就在赵伏波为了感受到这柄大枪的“劲”,而欣喜若狂的同时,小马穆鲁克按照战场上搏杀的规矩,一声不响的悄然揉身而上。

“当……”

一声轻响,大枪晃动的枪头被磕向一旁。紧接着小马穆鲁克粗壮的身影,迅捷的仿佛一头羚羊。

他一个箭步上前之后,手中长刀带起一道刀风,向还在感受着大枪灵活劲力的赵伏波扑过来。

“啊……!”

可以说赵伏波受到了奇袭,一时的欣喜带来了疏忽,使他顿时陷入到了危险的境地里。

当对方避过他的枪势而进入到圈内时,长刀带着“呜呜”的破风声,就仿佛一条奇毒的长蛇那样,顺着长枪暗红色的光滑枪杆,直奔他持枪的手而来。

赵伏波被小马穆鲁克的攻击吓了一跳,这与他刚刚观察到的对方的身手完全不在同一个级别上。

他知道小马穆鲁克给自己兄长放水,只是他没想到居然放得如此之多。对方全力暴发时,速度居然如此之快,身形居然如此之灵活。

虽然吃了一惊,可仗着已经“听”到这柄长枪劲力,加之早已经练得有些心得的“魏家枪法”心中也没有什么可怕的。

手中一抖长枪立即摆向一侧,长长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