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起波斯湾-第5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像当年的波兰骑兵一样,当德国的装甲洪流冲进波兰的国境时,英勇的波兰骑兵还挥舞着马刀向前。结果,结果不必去说,国家败亡,民族受到压迫与凌辱。这不是不笑生的臆测,这是历史向每一个人昭示的不可回避的现实。

亲王旭烈兀显然就不是一个适应性非常好的人,最少当战争模式由冷兵器进入热兵器时代之后,就生产了巨大的变化。而蒙古军队,因为刚刚才被师志冬带入到了火器化战争之中,随即就发动了对整个阿拉伯帝国的战争,对于火器作战缺乏训练的弊端,立即就被显示出来。

刚刚的轰击才一停下,被蒙古兵的箭雨与“震天雷”暂时压制的“木刺夷刺客”再度冲上来。他们呐喊着,猛烈的撞击在,听到退兵号但巍然不动的蒙古兵的防线上。因为双方步兵的交战,木刺夷人的炮火继续向前延伸。看着营地里一团团的爆炸,亲王旭烈兀多少有些绝望。

此刻除过士兵之外,他已经没有了反击的武器。甚至“轮回炮”在第一波开火的时候,就已经被对方的“飞燕III型弩炮”击毁。此刻对于对方的如同“黑色暴风雪”一样卷来的军队,他有一种束手无策的感觉。

狂热的“木刺夷刺客”是不怕死的,他们疯狂的挥舞着战刀,完全是以命搏命的打法。还有一些人干脆就直接拉着手榴弹扑到蒙古兵人群里爆炸,大概是已经累了,懒得再去厮杀。一下解决了问题,大家都轻松。在“木刺夷刺客”悍不畏死的进攻下,蒙古兵的防线再度被突破。

看着汹涌而来的“木刺夷刺客”,亲王旭烈兀知道自己已经战败了。一些深深的耻辱的感觉紧紧的抓住了他,他突然扬起战刀,发出了狂猛的喊叫声。

“全体都有,和我杀敌,杀呀……”

这时幸运的是,一些幸存的马匹使蒙古人组织起了一些骑兵。如果仔细看一下的话,即有撞车的马也有那些好马。赫然郭侃手中掂着大枪,也混杂在人群之中。蒙古兵始终是忠诚而又勇猛的,虽然夜袭让他们受到了极大的损失。但到这最后时刻,他们的反攻依然是凶猛而又强悍的。

“杀呀……”

当最后一道步兵组成的防线被突破的时候,蒙古兵抛弃了一切开始反攻了。这是一种死战的手段,所有参加的人都不再顾及各自生死,如果要死的话,他们也宁愿轰轰烈烈的战死!

炮弹在人群之中爆炸,被炸中的马匹发出悲惨的长嘶,但这阻挡不了已经发动了反击的蒙古人的进攻。打便了欧亚的蒙古骑兵,并不会惧怕任何一种军队。或者说,他们还不知道,他们需要惧怕哪一种军队才对。

听着冲锋的号声,整个军营里的蒙古士兵全都明白了他们需要何去何从了。无论是不是受了伤,他们都试着站起身体,只要他们的胳膊还举得动刀,只要他们的腿还迈得动步子,蒙古的士兵们就没有打算停止的意思。看得出来,蒙古人真的被“木刺夷人”惹火了。

成群的士兵在炮火、箭枝的打击下一起张着嘴发出呐喊,更有腿受了伤的蒙古兵,在看到自己同伴的骑兵路过身边时,一伸胳膊抓住对方借力就跃上马背。蒙古人是马背上的民族,只要上了马,他们就是最英勇的战士。

对面占了上风的“木刺夷刺客”们,依然发出刺耳的阿拉伯式尖叫,他们脚下的步子加快,冲向刚刚起点的蒙古的马队。他们留在身后的弓手与更远处峭壁上的“飞燕III型弩炮”,这时都全力发动了攻击。成片的箭枝与炮弹这时已经阻止不了恼怒的蒙古人,他们只知道跟随着那个代表着亲王旭烈兀一起向前。

大概无论是奔向死亡还是胜利,对于蒙古人来说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跟随在自己的亲王之后。在这件事上不得不说,蒙古多个部落并以部落联盟方式管理的一些特点。那就是一个部落的人为主组成一支军队,这样的军队在某种角度上来说,更具容易不问对错并具有向心力。在历史上这样的军队并不鲜见,在满清时代的家生奴、扶桑的旗本部队,甚至在太平洋天国时代的淮军、湘军等等的军队。

以家族为核心力量的军队,更容易不问对错组成军队固然是有利的一方面,但其也将会是腐败、贪酷以及没有科学精神的最基本原因。大约凡事一利一弊,只是在用法上不同罢了。

眼见蒙古士兵跟着亲王旭烈兀的大旗发动了猛烈的反攻,骑兵们对付步兵是极具威力的。借着马力,长长的斩将刀挥出,带着一溜死亡的血光。

郭侃手中的大枪抡开,借着马的冲劲,借着运枪得来的巨大力量,往往可以把一个“木刺夷刺客”远远的挑开。受了重伤没有立即就死的“木刺夷刺客”拉响了手榴弹。这让郭侃在拼命的时候还在大声喊叫着,因为只有砍掉脑袋的士兵,才不会拉响同归于尽的手榴弹。

“砍脑袋……砍脑袋……”

然而,这时木刺素人负责压制的“飞燕III型弩炮”与弓手们,立即就把他们的火力转向了亲王旭烈兀大旗所在的位置。随着爆炸的火光腾起的,还有亲王旭烈兀的帅旗……!

第八季远方的危机77章逃命的觉悟

更新时间:2012…7…723:43:41本章字数:2135

蒙古军的木刺夷人控制的群山之中一战而败,不但损兵折将甚至连他们的亲王都死了一位,这不禁让周边的所有势力都为之大吃一惊。尤其是一支新出现的势力,倘若说起来的话,这支势力可有些像了欧洲的吉普赛人一样。

他们有着极长的车队,每辆车上配着两具驭手,驭手的两侧是两盏明亮的小汽灯,这说明他们是人歇车不歇。除此之外就是运人的车辆,它们不过是那种拉段的平板车上,安装了小小的玻璃窗。火柴、汽灯、玻璃窗这种标志着华夏岛对外输送文明的东西,在这些大车都有许多。

然而这却不是一支带有文明的车队,装着玻璃窗的车辆里,装的是一些工匠。每天夜里停下来的时候,他们都会拿出家什打造一些火铳。当然并不是什么长管火枪,而是火枪骑兵用的火铳。另外一些人则在扫硝、熬硝造火药。还有一些工匠们在面对一个已经拆解开了的“飞燕III型弩炮”附近看个不停,量个不休。

只可惜,他们还不懂得如同华夏一样的公制单位,他们使用的是宋尺。这样做起来也量得明白,只是精度就要差一些了。马丁同样不同得过于精密的量具,但他制造出来的有三种。第一种是天平,广泛应用于药品、化学生产等方面。另外两种是千分尺与游标卡,当然不必期待那玩意比现代的量具更精密,但在这个世界上,就是最精密的东西。

来的人是赵旭的手下,虽然这些工匠并不懂得现代公制单位,但他们对于研究这件事却是非常的上心。在赵旭手下,他们吃着最好的饭,过着最好的日子。虽然偶尔要在战斗里害怕一下,但战斗永远与他们有相当距离。因此他们对于赵旭的要求,也算是尽心尽力。另外就是一路之上攻陷的小城镇,他们也得到了不少的帮手,其中还有不少心灵手巧的少年。

不过此刻他们心里还有一些担心,因为赵旭说了,搞不清楚那些“飞燕III型弩炮”与它所用的炮弹,那么他们的家人全都要砍去脑袋的。这就让这些工匠们害怕起来,除此之外他们的生活也算是不错。在离开了勃撒罗之后,他们起初是骑马,可随后在赵旭用轮回炮轰开了几座城市的城门之后就有了这些大车。

严格的来说,赵旭此刻已经不能算是一支势力,而是一个强盗部落的首领。他此刻的军队在连续攻占了几个小城市之后,已经达到了4万人的数量。只不过这4万人中,他自己带出来的军队只有1万多人。一路之上他在各城之中劫掠材料、军队、人口。

劫掠军队,这是个新名词,但的确是如此的。因为马穆鲁克骑兵并不会真正忠诚于谁,他们是奴隶骑兵,而且是拿薪饷的雇佣骑兵。只有到了赵旭手下之后,这样的情况才有了变化。新兵老兵被打散混在一起,而且赵旭的老兵们算是比较稳定的。

这源于紫云庄主哈桑的一个特殊手法,那就是“钱庄”。当初在刚刚建立勃撒罗的时候,赵旭的手下还继续贩卖着黄沙城的产品。那时赵旭就用了这样一种办法,那就是鼓励手下把“钱”都投入到由他掌握的钱庄中去。这个所谓的钱庄的主要业务,就是从事黄沙城商品的贩卖。

不过很快他们就发现了另外一种新的业务,那就是放债。给商人们放债,并从他们的经营之中抽取利润。这种带有先进性的经营方式,让赵旭在勃撒罗还是很发了一笔小财的。不过最重要的就是,他手下的军队,愿意为他出死力作战。事实上,也是了为他们共同的生意出死力作战。显然钱的力量比起宗教的力量要大得多,因此赵旭俘获的许多马穆鲁克骑兵,很快就成了他的手下。与被人卖成奴隶相比,当股东显然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有了一群敢战之兵,再加上轮回炮、雨点炮,赵旭一路之上还是很抢了些东西。而且最让人难以理解的是,赵旭是如何做到人歇车不歇的呢?这还要从他们从勃撒罗逃出去之后的第三天说起来,因为那天过去紫云庄的庄主哈桑带着将近100辆的大车以及一些他庄上的武士,赶上了赵旭的队伍。

当那天傍晚的时候,就到了吃晚饭的时候。失去了勃撒罗,又失却了父亲的赵旭带着一脑门子的郁闷离开自己的旅行车,看着手下受伤的士兵,他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心中想的是去投靠蒙古人,却又怕蒙古人对自己这个败军之将,根本不加理会,那就是天大的问题了。

“旭爷,我们的岗哨发现了一支大车队,而且他们似乎正在寻找我们!”

这三天以来,赵旭是惶惶不可终日,生怕赵伏波手下的军队追上自己。所以这三天以来,只要天一亮他就赶着手下起身,其后迅速行动。虽然仅仅只有三天,但许多受伤的人、受伤的马都已经掉了队或者死去。连续的行军,也让所有人都疲惫的有些受不了。现在倘若出现了追兵的话,赵旭担心自己的手下会就这样涣散掉。

“大车队?”

起初的担心因为这个词而消失,毕竟大车队可不比骑兵队那么可怕。而且令赵旭满意的是,不久之后来到他身边的居然就是紫云庄的庄主哈桑。

“旭爷,我第二天才听说了勃撒罗的事情,就忙忙的变卖了庄上的产业,一路追赶您!我的旭爷啊,您这已经走了三天了,怎么还在这儿呢?”

哈桑的话让赵旭不免有些疑问,他们三天时间走的路,应该不比任何人少。怎么到哈桑的嘴里说出来的时候,就完全是一付担心的模样呢?

“怎么,难道二郎伏波的骑兵已经派出来了么,唉,大车队当然没有骑兵跑得快啊!”

赵旭担心的几乎要哭出来,哪知道哈桑的话却又给了他另外的希望。

“旭爷,我们这是逃命呢,要卑职说逃命就要有逃命的觉悟呢!”

第八季远方的危机78章新式逃命法

更新时间:2012…7…723:57:55本章字数:2139

“逃命的觉悟,我说哈桑庄主,你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赵旭完全弄不明白哈桑的意思,他连续三天的逃离已经够迅速了。可现在只要一看到哈桑的车队,他就明白自己逃的还不够快,逃的也不够远。倘若哈桑的大车队可以这么快的追上来,那么赵伏波的骑兵追上来的速度就会更快。哈桑看着赵旭的模样,小眼睛眨起来的时候多少有些得意。

“旭爷,您一直是大人物,对于那些小事情大多时候不在意。这些东西您不精通也正常,您只要看看我们的车队就该明白,为何我说您没有逃命的觉悟了!”

赵旭听到“逃命”这个词多少感觉到有些刺耳,不过此刻却不是与哈桑讨论这件事的时候,等以后成了皇帝相信眼前精明的哈桑也不会如此说的。当赵旭看到了哈桑庄主的车辆里,他彻底明白自己为何逃的慢了。

要知道,这时候机动性最强的队伍,莫过于骑兵。原本横渡沙漠的时候骆驼最快,可现在有了宽车轮的大车之后,骆驼的速度与运载量都多有不如。但在沙漠之中,用骆驼来挽车,就取得了过去驼队与车队的双向合并。当然这对于华夏帝国没有什么好处,有了“马路”以及车站的他们,根本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骆驼挽车许多人可能都不熟悉,这也包括了赵旭。或许这件事需要一些小小的科普,单峰驼腿更长些,不似中国及中国周边的双峰驼。双峰驼挽车时,2驮1车可拉1。51。8吨,在南非,1峰骆驼拉两轮车,负重可达750千克。不过这与哈桑的作法完全不同,他的作法实在是够先进的。

三对宽轮的大车,可以装载3~4吨的重物。宽车轮减少了窄车轮因为对地面压强过大,而产生的阻力。3对车轮,也让这些车辆对于沙漠地带的适应性更好。而且中间的一对车轮是可以升降的,倘若在地面较坚硬的时候,就可以提起来,省许多力。

四头骆驼像马一样被连起来,这不是哈桑的发明,这是当马丁制造的四轮大车与骆驼这“沙漠之舟”结合之后的产物。而车上,则可以装载多达4吨的货物,这是使用宽车轮之后得到的提高。而且这些骆驼能保持每小时13到16公里的速度达18个小时。

当然哈桑不会如此残酷的使用这些骆驼,在阿拉伯帝国骆驼的数量有的时候就是财富的象征。作为一个商人,他可不会轻易损失自己的财富。他的大车里约有13是一种只带有一根杠子,供骆驼们休息的车辆。一辆6轮大车上可以装载多达6头骆驼,给他们喂的则是华夏岛生产的驼料。

如此的可见,哈桑只要消每隔一段时间换一下拉车的骆驼以及驭手,就可以让他的车队保持持续的移动。与马匹相比,就有些类似于龟兔赛跑的对比一样。马匹之中大约是蒙古马最能够吃苦耐劳,但与阿拉伯帝国盛产的单峰骆驼相比,那又要差上一些了。如今就算是只保持每小时13公里的速度,连续跑24小时下来,整个车队的行程也就相当远了。虽然战马号称时事25公里,但战马却难以长时间保持如此速度。越是行程久,那么中间的差别就越大。

看着哈桑车队的装备,赵旭立即就有所省悟。怪不得哈桑说要他要有“逃命的觉悟”,显然哈桑的车队恰是为了这个目标准备的。不过赵旭看过之后,他的心里不禁又要犯难处,因为他没有多少骆驼,而且他也没有多少大车。这就让许多不能骑马的伤员,被他丢在了路上。即使将士们寒心,也让他的军队在将来缺乏老兵的补充。

哈桑的车队还不难是如此,例如每辆大车上配三名驭手,一天轮换三次。哈桑的车队里有货车,它们拉着食物、水、还有一些值钱的货物。另外一些车辆则是坐人的,只不过普通人坐的车里不过只有坐位而没有床铺。床铺是在车中间吊着的两层吊床,车里的人只好轮换睡觉。还有就是装骆驼的车辆,以供走乏了的骆驼休息之用。

哈桑感受到赵旭感激与夸奖的目光,他小眼睛一阵乱眨,居然显示出几分不好意思的模样。

“旭爷,这不是我想出来的办法,这是商人们为了他们的货物能够快些到地头而想出来的办法。有了车队,他们几乎不用停下来,就可以很快到达几千里之外的地方!”

“唉,哈桑,你的办法倒是不错,可是我们现在除过战马之外,哪有那许多的大车啊?”

赵旭叹了口气,他有些郁闷。此刻虽然他倒是有些钱,可这到哪里去买呢?不过哈桑显然在来时的路上早已经想好了办法,因此他给赵旭提供了一条道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