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贼-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元庆和陈忠在之前早已经做好了功课,士兵和辅兵们都已经有了口号,‘复州城凶险,鞑子必定会发起凶残的报复。哪如退到辽海上,投靠毛军门,有吃有喝,安居乐业?’

若真有不识抬举的人,李元庆也不会客气,能劝阻的,还是尽力劝阻,实在无法劝阻的,李元庆只能送他们一程。

此时这般状态,与大局相比,个人的生命,实在是微不足道。

与此同时,李元庆也派出了快马,迅速联络南信口方面,令许黑子的第三千总队直接登陆,开始运送各项物资。

复州城破,南信口附近的鞑子,已经失去了支撑,不成气候,若他们要硬来,儿郎们自是也乐意送他们一程,顺便还能割点首级换功绩。

战略大局在之前便已经部署好,魏良和张启亮也没有异议,很快便迅速开始执行。

另一方面,几波信使,飞速奔向旅顺和皮岛,将前方的信息,在最短时间内告知毛文龙和张盘。

复州城就像一架巨大而缓慢的机器,昼夜不停的运转起来。

…………

三天之后,沈阳城,老奴也得到了复州被克的消息。

沈阳城的‘皇宫’还没有修缮完成,但老奴已经迫不及待的住了进来。

此时,在议事的大殿内,几十个王公贝勒、头人将领低头侍立两边,大气儿也不敢喘。

这他娘的。

这刚刚开春还没几天,他们这边还没有动作,辽南竟然敢率先发难,这,这简直就是不将他们放在眼里啊。

老奴脸色相当的疲惫,毕竟不是年轻的时候了,昨夜一番鏖战,已经消耗掉了他多半体力,本想今天好好睡一觉,谁知道天还没亮,便被这个消息惊醒了。

老奴阴沉着脸,冷冽的扫视着众人。

众人无人敢面对他的目光,纷纷更恭谨的垂下了头,生怕触动了他的忌讳。

“哼。”

良久,老奴忽然冷哼一声,“怎么了?都哑巴了?被这李元庆吓破胆子了?”

代善忙小心出列道:“汗阿玛,李元庆这厮卑鄙阴险,此次他取复州,相当果决,恐怕是经过了深远的筹谋,咱们必须要谋定而后动。”

上次旅顺守卫战吃了大亏,代善也长了记性,但他简直恨李元庆入骨,这种时候,自然不可能放过李元庆。

只不过,代善老谋深算,他知道此时该说些什么。

一旁,阿敏和莽古尔泰都哑了火。

他们虽也是大贝勒,但旅顺守卫战的教训,不可谓不惨痛,尤其是阿敏,到现在也没有缓过气来,他虽恨不得生食了李元庆的血肉,但此时,他却不敢轻易表态,生怕老奴把他派去辽南围剿李元庆。

老奴淡淡扫视了代善一眼,并未说话,而是看向了他身边的皇太极。

皇太极神色相当凝重,他当然看到了老奴的目光,思虑片刻,这才出列道:“汗阿玛,李元庆此人有勇有谋,辽南四卫,虽对我们没有大用,但这个势头,却要不得,须得尽快将其铲除。”

老奴点了点头。

今年,后金的势头总体上处在良好状态,他本不想有太大的动作,毕竟,他年纪大了,一辈子吃了不少苦头,也该到了好好享受享受的时候了。

但奈何,李元庆首先给他送上了一份‘大礼’,他怎的能不接着?

但他此时身体状态并不太好,也没有要亲征李元庆的心思,便只能在他的儿子中挑选人选了。

“你有什么想法?”老奴看向皇太极的眼睛。

在他的这些儿子里,代善老成持重,但进取心不足,阿敏、莽古尔泰虽然勇猛,但他们太勇了,并不能让老奴放心,老七阿巴泰倒算是有勇有谋,只可惜,他的身份太低,不足以服众,十二、十四、十五,年纪还太小,剩下的,便只有沉稳却又果决的老八了。

皇太极怎的还能不明白老奴的意思?忙恭敬跪地磕头道:“汗阿玛,我们不能再放任李元庆这般发展下去了,此次,儿臣愿率兵为汗阿玛铲除此患。”

老奴点了点头,满是褶皱的老脸上稍稍露出了一丝笑意,“李元庆和陈忠近万人,我给你50个牛录,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皇太极赶忙磕头,“是。”

…………

复州城,李元庆得到后金出兵的消息,已经是三月十七。

这近十天过去,复州城这边坚壁清野工作,基本上完成了大半,长生岛这边的各项物资,也像是蚂蚁搬家一样,流水线般运往城内。

南信口距离复州不足百里,即便不用骡马,辅兵们来回运送,三天便可以一个来回,压力并不算大。

另一方面,复州人口的处理工作,却要麻烦不少。

好在李元庆提前有所准备,将这些人口带到南信口简单筛查一遍,直接送到皮岛。

这倒不是李元庆和陈忠不想留下这些人力,只是眼下大战在即,两人都没有精力顾及这些,安置工作相当繁琐复杂,还是交给毛文龙更为妥帖。

皮岛毕竟人才更多,方式也很完善,这些人丁交上去,报到朝廷,也是李元庆和陈忠实打实的功绩,也算是两全其美之策。

这一来,复州附近数百里的区域,除了城内和羊官堡,基本都变成了无人区。

而金州方面,张盘也没有犹豫,三月初十,他的旅顺部也大举出动,顺利拿下了金州,与复州遥相呼应。

此时,复州城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

根据前方情报显示,后金主力抵达复州,大概还要3天,这也是李元庆、陈忠两部准备的最后3天了。

受伤的西门早已经被修补妥帖,不仅如此,在复州城四面,此时已经挖掘了数道壕沟,与护城河和河水连接在一起,将复州变成了一座半水城。

而城内,包括官厅,所有的建筑几乎都被拆除掉,全都用来修缮、修补城池,留下的空间,则是用来贮存粮草物资。

虽然士兵们和辅兵们的劳动量都很大,但此时绝不是吝惜人力的时候,李元庆和陈忠基本都是在一线督战。

而随着后金主力的临近,士兵们和辅兵们也感觉到了压力的骤然加大,干活也更加卖力。

三天之后,后金大军的各种旗帜,如约出现了北面的旷野上。

已经是三月二十了,就算北风也不再那么寒冷,吹在人的身上,猎猎作响,却是柔和了不少。

北门城头上,李元庆、陈忠、魏良、张启亮,以及两部几十名主要将领,在一线观察后金主力的动向。

李元庆、陈忠这些将领们倒没有什么,战争,早已经融入了他们的血液,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魏良和张启亮却是满脸紧张,李元庆跟两人挨的很近,明显感觉到两人身体都在颤抖,原本并不算是太过浓郁的尿骚~味,也比平时大了不少。

‘这两个腌货,不会是露尿了吧?’李元庆心中暗暗揣测。

旁边,陈忠看了李元庆一眼,似乎也是这个意思。

魏良也觉得他的表现太过不淡定了,忙开口道:“李将军,这,这些鞑子,今日会攻城么?”

李元庆一笑,“监军大人,鞑子远道而来,必定疲惫。他们也要休整,今日应该不会攻城。”

“哦?不攻城?那便好,那便好。”

魏良明显松了一口气,张启亮也是如获大赦,手臂明显稳当了不少。

陈忠笑着看向前方道:“没有老奴的王旗,老东西没来。不知此次,是谁人领军。”

李元庆一笑,“管他狗日的谁领军,只要到了这里,就别想讨了好。我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陈忠不由大笑,“最好这次咱们能抓住个真正的贝勒王族。”

李元庆笑着回应,眼睛,却是盯向了不远处那面正白旗的王旗。

…………

对面,皇太极和代善、莽古尔泰,也在数十名八旗将领的簇拥下,打量着复州城的形势。

老奴虽是任命了皇太极为此战主将,但代善和莽古尔泰也各带本部精锐出征,阿敏因为要应对宽甸深山里的陈继盛,他的镶蓝旗并没有来,也让阿敏长出了一口气。

他可是不想再碰李元庆的眉头了。

“这李元庆,真是好狠的心那。”代善眉头紧紧皱起来,他也没有想到,短短几天时间,复州区域,已经变成了无人区。

这一来,他们就算再想推土填沟,一时倒也不好找人手了。

莽古尔泰脸色也不好看,看向皇太极道:“八弟,这李元庆居然把水引进了壕沟里,他究竟是想干什么?”

皇太极却是波澜不惊,微微一笑道:“这是准备要打持久战啊。这倒是有意思了。他想困守孤城么?”

若是李元庆摆出了打不过就跑的态势,皇太极说不定还会有所顾忌。

毕竟,李元庆的长生营方阵很紧密,就像是刺猬一般,而复州距离海边太近,他也没有好手段,在短时间内完全吃下。

但此时,李元庆居然摆出了固守的意思,怎的能不让皇太极欣喜?

这就像是猎人去抓兔子,本来兔子很狡猾,滑不溜秋的,很难逮到,但此时,兔子却是挖了个窝,把自己困在了里面……

“呵呵。传我军令,大军就地扎营。二哥,五哥,咱们不要在这傻愣着了。走,去喝一杯。儿郎们也要养精蓄锐。”

************************************************************

第258章 以不变应万变

~~~~~~

后金军并未急于推土填沟,发动攻势,而是将战阵连绵的舒展开来,在复州城北、东、南三面,结起了连绵起伏的营帐,却唯独没有在西面布阵。

夜幕已经降临,城头上风很大,魏良和张启亮都已经去休息,李元庆和陈忠靠在篝火边,观察着后金方面的布阵。

“狗日的这是想围三缺一啊。这皇太极,也不过如此么。”陈忠不屑的冷笑。

进兵复州,他和李元庆已经筹谋了数月,准备相当的充足,可谓是兵强马壮,皇太极这厮,竟然还想用老套路,怎的可能占得了便宜?

李元庆却并没有理会陈忠的话,仔细的观察着后金军的布阵。

复州城是大城,城墙很高,大概在十一二米,去掉垛口的高度,城头平台的位置,至少也在十米往上。

而城外四周尽是平原,站在李元庆此时这个角度,可以清晰的俯览着周边的概况。

经过了一个下午的忙碌,后金军的战阵基本修建完毕,由北向东、向南延伸,将复州城包裹其中,唯独露出了西门的一块区域,就像一块月饼,被从西面咬掉了一口。

此时,后金营地方向,灯火延绵,通过灯火的分布,可以很清晰的看清他们的布阵情况。

北门外一大片广袤的区域,灯火密密麻麻,怕不下五千人的规模。借着依稀的火光,可以依稀看清,正白旗的王旗,正在北风中随风轻摆。

由北往东,火光逐渐稀疏,但隔着一小段距离,便有一小团火光,一直延绵到东门方向,又一片后金主力的战阵之中。

在这些小团的火光之间,时而又有不少后金哨骑,来回巡视而过。

东门和南门那边,李元庆还没有来得及去巡视,但料想,应该也跟这边是差不多的布局。

以点而带面,再由面连起点,这也是后金惯用的一种布阵方式。

而此时皇太极这布阵,联络点更多,更为紧凑,让人很难找到破绽。

他们根本就不畏惧明军出去偷营,只要不是大雨大雾天气,平地上能见度极高,不论明军去哪一面偷营,这么密集的联络点,他们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聚集起反击力量。

而明军没有马,一旦被他们反应过来,面临的就是灭顶之灾。

“大哥,皇太极这厮,咱们决不可小瞧了。这是个人物啊。咱们须得做好完全的准备,绝不能有丝毫的大意啊。”李元庆郑重的嘱咐陈忠。

此时,皇太极虽然也是四大贝勒之一,但论名气,不论是代善、莽古尔泰,还是阿敏,都比他要高不少。

包括陈忠,听到后金方面此次是皇太极为主将,他直大呼‘轻松’,仿似是菩萨保佑,给明军挑了一个最弱的对手。

但来自后世的李元庆却深深明了,即便老奴与皇太极相比,也是差之甚远,这是个真正的枭雄啊。

此时只是天启三年,李元庆本以为皇太极在后金中心,还要被压制个几年,却想不到,这一次,老奴就已经将他提拔为主将……

以皇太极的精明,他怎的会浪费此次这种几乎可以‘定鼎’的机会?

陈忠见李元庆说的这么凝重,也收起了笑意,“元庆,没有这么严重吧?我今天仔细数过了,正白旗不过15个牛录,正红旗和正蓝旗才是大头。老奴就算是任命了皇太极为主将,恐怕,还是代善和莽古尔泰说了算。”

李元庆点了点头,“他们兄弟有矛盾最好。不过,咱们得先挡住他们的三板斧之后。大哥,凡事,咱们都得自己留条后路,事先便做好最坏的准备。这些弟兄,都是咱们的根子,这一战,绝不能有任何闪失啊。”

陈忠也明白了李元庆的意思,麾下这些儿郎们,就是他们俩的‘老婆本’,这一仗能打赢,金光大道就会为他们敞开,但若反之……

“元庆,放心吧。大哥心里有数。就算不为别人,为了咱们的老婆孩子,这一仗,也必须赢。”

李元庆一笑,重重拍了拍陈忠的肩膀,“大哥,这样,从今天开始,每天晚上,你我兄弟分别轮流值夜。今天,便由我先来吧。这附近都没有人烟,皇太极就算想寻汉人奴隶,也得去盖州,咱们还有些时间,让儿郎们融入战争状态。”

陈忠也明白了李元庆的意思,“这也好。元庆,咱们就这么办。今夜你来,明晚我来。明日白天,儿郎们照常操练。”

李元庆一笑,“正是如此。”

陈忠回去城下的军帐休息,李元庆则在黄国山、孔有德和几十名亲兵的陪同下,沿着城墙巡视。

不出意外,北门方向,应该是后金军主要的进攻方向,这边,李元庆和陈忠也是下了血本。

李元庆的第一千总队,八个把总,陈忠这边的甲总千总队,九个把总,二千余两部最精锐战兵,就布防在北门防线。

东门外有一条河,有几只支流汇聚,地势并不是很开阔,这边,李元庆和陈忠部署的兵力稍稍薄弱,只有七个把总,由李元庆长生营部副千总王海统领。

南门,因为连接着南信口,是两部的物资生命线,官沧海的第二千总队和陈忠麾下猛将郇猛,率近2000战兵驻守。

西门,虽然皇太极刻意放开了这边,但李元庆可不敢有丝毫怠慢,由第三千总队的许黑子坐镇防守。

在北门两部主力大营,还有顺子部和陈忠麾下七八个把总,合计近2000人的兵力,作为预备队,随时策应。

这部分人,都是远程火力,也是李元庆和陈忠的杀手锏。

李元庆绕着城墙巡视了一圈,各部防守力量都处在正常状态,没有异常,李元庆这才稍稍放下了心。

回到北门,差不多已经是凌晨3点左右,除了值夜士兵,大多数人都睡了。

黄国山关切道:“将军,您先去休息吧。这边我和小孔来盯着就行了。”

李元庆一笑,看向黄国山和孔有德,“国山,小孔,今日你们也看了后金的战阵,有什么想法?”

亲兵头子不仅是李元庆的心腹,在很大程度上,这也是最重要的军官贮备。

领导身边好做官。

不出意外,黄国山和孔有德一下放,必定都是实权人物。

黄国山当然明白李元庆考校的意思,思虑良久,这才道:“将军,后金来者不善啊。看他们这样子,似乎没有急于动手的意思。老兵们倒没有什么,但对新兵们而言,心理方面,恐怕很难放松下来。”

李元庆点点头,黄国山能想到这方面,已经很不错了。

一支军队,最重要的就是军心。

尤其是这种防御作战,明军没有太多主动权,儿郎们的军心,便更为关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