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贼-第3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孙承宗虽然有了退意,但不到万不得已,他又怎的肯轻易舍弃他花费了大半辈子心血的这片土地?

加之袁督师也很明了,老孙是他的大底气,他也想保住老孙的位子,便极力撺掇,主张出‘奇兵’,直击耀州。

很快,马世龙派宁远中协副将鲁之甲为主将,参将李承先为副将,率领四个营,两个水营,一个车炮营,一个骑营,合计七千余人,出三岔河,直击耀州。

可惜啊!

孙承宗辛苦打造的关宁军,此时基本完全还是‘绣花架子’,全都是新兵。

鲁之甲,李承先这些人,虽也算是关宁的老牌将领,但他们无论底子,还是能力,与实力关宁将领,还是有着太大的差距。

仅是为渡过三岔河,居然用了三天时间,还没有搭好浮桥……

而耀州附近的后金军这边,却早就得到了消息。

他们人数虽然很少,还不足五百人,但其领头的牛录额真屯布鲁却是有勇有谋之辈。

他提前令他临时拼凑的几百名士兵,埋伏在官道两旁,待入夜,鲁之甲和李承先大部主力赶到后,先令临时纠结的老弱妇孺敲锣打鼓,威慑明军心神,待明军慌乱疲乏之后,猛的从两翼杀出。

黑暗中,这些明军也分不清到底有多少鞑子,加之鞑子的名头实在是太甚了,明军主力瞬间溃败。

甚至,先行逃亡回三岔河的骑兵们,直接斩断了浮桥……

此役,明军大败,史称柳河之败。

后金军斩首明军四百多级,包括鲁之甲和李承先,全都死在了乱军之中。

后金军缴获了铁甲七百副,战马近七百匹,大获全胜。

此时,消息怕是已经传到了京师,用屁股想,李元庆也明了,马世龙是绝别想保住了。

便是孙承宗也……

“这狗日的啊!”李元庆忍不住狠狠啐了一口!

可惜,事情已经发生,别说骂了,就算是把马世龙杀了,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在之前,李元庆也与马世龙有过几次接触。

坦白说,此人能力虽不甚强,但倒也算是中规中矩,传统的将门出身。

可惜,马世龙已经老了,他的根子在宁夏,在辽西这片土地上,他玩的还是不够溜啊!

但此时,却也只能由他来‘背这个锅’了。

一时间,李元庆对马世龙的憎恨,忽然减小了不少,取而代之的,却是一种‘兔死狐悲’的哀伤。

此事,是马世龙提出不假,但关键将其坐实的,却还是大名鼎鼎的袁督师啊!

若不是袁督师急功近利,恐怕,孙承宗也绝不会让这些鲁之甲、李承先,挑着这些新兵蛋~子,便仓皇上阵!

但到头来,却还是要马世龙这种武人来背锅,哪怕他贵为一品总兵官呢!

错。

所有的错。

都是这些泥腿子武人的错!

他们这些饱读圣贤之书的文人,怎么会有错呢?

李元庆的心里忽然说不出的积郁,狠狠一脚,直接将这书柜踢翻开来。

里面小莲被吓了一大跳,忙匆匆穿着睡衣跑出来,“爷,怎,怎么了?”

看着小莲惊恐的小脸儿,李元庆的心里稍稍平复了一些,却更加烦躁,他强忍着心中压抑道:“小莲,爷没事,你在这里歇息,爷出去转转。”

“呃?是。”

小莲虽有心帮李元庆排忧解难,但此时,她身体‘有恙’,只能恭敬目送李元庆离开。

李元庆如风一般来到中院一侧的马厩,正准备找一匹好马,去海边散散心,却正碰到彩子在这边准备马车。

因为血统的关系,加之年龄有些偏大了,彩子已经好久没有与李元庆接触,更不要提得到李元庆的雨露恩赐了。

此时,碰到了李元庆,她赶忙乖巧的行礼,“奴婢见过爷。”

今日,彩子穿了一件淡绿色的长裙,露出了两条洁白的手臂和光滑的小腿,小腰紧束,将她有些丰腴的身材,映衬的更为妖娆。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发展,长生岛的服饰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基本倾向于以实用为主。

这长裙,就有些类似于后世的连衣裙和旗袍的结合体。

不过,她的发髻,却高高挽了起来,类似于岛国女性穿和服的传统发髻。

在这里碰到彩子,李元庆也是一愣,片刻,他强自收敛了心神道:“要出去?”

彩子忙恭敬道:“爷,大夫人今天身体有恙,要奴婢去酒楼那边看一下,查一下账簿。”

看着彩子有些害怕的眼神,李元庆的心稍稍软了一些,怒气也消散了不少,“看这天,待会应该还要下雨,你就不要出去了。过来,来陪爷喝杯茶。”

“呃?”

彩子一愣,但又怎的敢反驳李元庆的意思,忙乖巧点头道:“是。”

李元庆拉着彩子的小手,大步走进了隔壁的客堂里。

按照寻常大户人家的设计,中院是主人正式会客、休养、或者读书的地方,书房一般都会设在中院。

但李元庆的府宅,不仅是他的住宅,还要兼管政务,是政事署的驻地,也是整个岛上的核心。

所以,李元庆的府宅大部分规模,都在前院和后院,中院被蚕食了很多,变成了一个临时聚居地,车马、马厩,包括小演武场,以及一些李元庆的私人资料,都存放在这边。

这边原来的客堂,也变成了休整后的起居室,李元庆偶尔也会来这边住一次。

此时,走进了客堂,李元庆便粗暴的一把将彩子按在了自己身下。

小莲还太稚嫩,但彩子早已经熟透了,不会再有丝毫障碍。

彩子被吓了一跳,李元庆好久没时间跟她亲近了,她也已经适应了现在的生活。

但此时,李元庆居然这般……

她也不敢多说什么,忙有些生涩的活动起来。

片刻,李元庆有些狰狞的道:“转过身去。”

彩子不敢怠慢,赶忙乖巧照做。

李元庆有些粗暴的压在彩子身上,脸色一片狰狞……

…………

也不知道到底几次,直到李元庆耗掉了他身上所有的力气,外面天色已经黑下来,暴雨倾盆而下。

李元庆这才有些疲惫的从羊毛地毯上的彩子身上爬下来,坐在一旁,‘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

彩子俏脸一片红润,娇媚的快要滴出水来。她原本以为,她早已经忘了这种感觉,但此时,面对李元庆的狰狞和粗暴,她忽然发现,她从未有一刻忘记……

片刻,彩子也回过神来,忙吃力的爬起身来,乖巧的跪在李元庆面前,“爷,婢子来伺候你。”

看着眼前彩子乖巧卖力的模样,李元庆隐隐又有些冲动,但他知道,今天差不多了,再多就过了。

事情虽让人不爽,但却不能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发泄一下,也就算了。

想着,李元庆掰过彩子的俏脸,看着她的眼睛道:“彩子,这些时日,是爷不好,怠慢你了。”

彩子被吓了一跳,忙道:“爷,您,您千万不要这么说。现在的生活,是彩子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府中有这么多新人,彩子又是残花败柳之身,可当不得爷如此……”

李元庆的心情已经敞亮了不少,忽然一笑,“彩子,你也不用过分自卑。谁也不会比谁高贵多少。你即是我的女人,我自是会好好待你。之前欠你的,我都会补偿给你。”

彩子俏脸顿时一片羞红,更加妩媚动人,她轻轻伏在李元庆身上,“爷,奴婢,奴婢也愿意伺候您一辈子。”

李元庆哈哈大笑:“很好。时候不早了,咱们该去吃饭了!”

………… 》≠》≠,

与李元庆的判断基本没有出入。

三天之后,辽西、京里都传来消息,马世龙已经用‘称病’的名义,向朝廷提出辞呈。

与此同时,孙承宗也以年老体弱为由,向朝廷提出了辞呈。

天启小皇帝迫于阉党的压力,终于在孙承宗的折子上批了红。

这位历经三朝,几乎一手构架了辽西、辽南、辽东格局的老臣,帝师,终于走到了他政治生命的尽头!

而在得知消息的当晚,李元庆便连夜启程赶往了辽西,值此时节,他必须要亲自从这位大明的老臣一程!

***************************************************************

第572章 寡恩

跪求正版订阅支持。小船多谢。

忍不住吐糟几句。

明末大家都很熟,其中纷杂也很了解,当然,有争议的地方也不少。

小船作为一个作者,写下的东西,是要负责任的。

书中所出现的事物,基本上是小船经过考证之后,根据自己的浅薄阅历,得出来的浅薄结论。

有大神若要提出反驳,小船欢迎,也乐意学习。

但还请诸多道德帝、心机婊、圣母婊,只会喷人的,出门请右转,好走不送。

你连我的书都不收藏,不订阅,我又凭什么给你解释?

你愿意怎样以为,就怎样以为吧。

反正历史已经过去了,又不能跳出来给你一耳光。

~~~~~~

李元庆赶到山海关时,正值八月十五大清早。

来到关城内,令亲兵去找客栈安顿,李元庆则是带着牛根升和几十名亲兵,直接来到了官厅。

值此中秋佳节、月圆之夜,孙承宗却要去职离任,离开这片他倾注了大半辈子心血的土地,李元庆的心里,也相当不是滋味。

就在刚刚抵达山海关时,李元庆也收到了朝廷方面对于孙承宗的恩赐。

老孙被进为光禄大夫,荫其一子为中书舍人,赏银一百两,并遣各处驿站,安全护送老孙回老家高阳,彩缎四表里,大红坐蟒一袋,并被要求随时听命,等待招用。

某种程度上,天启小皇帝对老孙的银子赏赐,虽然少了些,但各方面的待遇,却也算给了老孙面子,勉强可以算得上是衣锦还乡了。

而且,听天启小皇帝的意思,他也很不情愿,让老孙去职,为此,他也特地加上了最后一条。

与他那位刻薄寡恩的兄弟相比,天启小皇帝倒也算得上厚道了。

但对李元庆而言,这还是太刻薄了。

大明的中书舍人,远不同于隋唐,也不同于宋。

在隋唐时,中书舍人可是天子近臣,相当于皇帝的秘书,非勋贵大员不能担任。

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当年隋炀帝杨广的内使舍人虞世基了。

虞世基因为写的一手好字,他兄弟虞世南又是天下文豪,他也因此得到了杨广的重用,掌管机要,参与朝政,甚至,许多大员、皇族,都来要巴结虞世基,从而更准确的掌握朝廷的动向。

但此时早已经非彼时,大明的中书舍人,只是从七品,就有点类似于后来满清的‘捐官儿’。

换句话说,只要你有钱,会写字,找对了门路,就可以得到这个职位。

只不过,这只是一个外表光鲜的‘公务猿’,其内在,就是下苦力干活的‘排版打字员’。

依照孙承宗的身份,依照孙承宗的资历,别说是区区不入流的中书舍人了,他的嫡子,就算荫一任知府,甚至,直接进入四品京官的序列,也并不叫什么事儿。

可惜,皇家的刻薄寡恩,在这个时候,就体现的淋漓尽致了。

正如后世那句老话,‘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当然,或许天启小皇帝摄于各方面的压力,有这样、那样的苦衷,但~~,身为孙承宗的老部下,这口气,李元庆却替他咽不下去!

因为,这不仅仅是对他孙承宗的蔑视,更是对辽西,对整个辽地、几个军事集团的蔑视!

李元庆的名头,在辽地,早已经无需多言。

通报了名帖之后,不多时,孙承宗那个熟悉的小厮亲自出来相迎,恭敬的将李元庆请到了官厅里面,“李帅,您在这稍坐,阁老马上出来。”

“多谢小哥了。”

李元庆善意的对这小厮点了点头,打量着周围的景致。

山海关的官厅,李元庆来的很少,与孙承宗大多数的见面,都是在前屯、宁远,这种关外要塞之地。

想不到,李元庆第一次正式来到山海关的官厅,却是老孙要离任之时……

官厅周围,有很多丫鬟、婆子、仆从在忙活。

要搬家了,尤其是回孙承宗的老家高阳,相距千里,孙承宗又一大把年纪了,这些事务,这些仆从们也不敢马虎。

李元庆坐了一会儿,喝了半杯茶,大概过了十几分钟,孙承宗这才缓步走了出来。

他穿着一件随意的睡袍,发髻随意盘在脑后,老脸上布满了沧桑,精神头却还算不错,笑着道:“元庆,你来了。”

李元庆正在发呆,猛然听到孙承宗的问话,忙恭敬的双膝跪倒,恭恭敬敬对孙承宗磕了几个响头,“阁老,元庆来了!”

说着,李元庆的眼睛里泪花已经止不住的闪动。

孙承宗不由一笑,忙快走了几步,来到李元庆身边,亲手将李元庆扶起来:“元庆,哭什么?你现在可是辽地的顶梁柱了,怎的还跟孩子一样?”

“阁老,卑职,卑职为您不值!”

李元庆并未起身,而是含着泪看向了孙承宗,“阁老,您为大明、为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时,辽地刚有起色,岂能因为如此小败,便……阁老,输了就输了,卑职再打回来便是!卑职愿用卑职的全部功绩,保存阁老的官位!”

“元庆,你……”

孙承宗本要发火,但看着李元庆的真诚的目光,他的火气片刻便消散的无踪,长长叹息一声,缓缓道:“元庆,你先起来说话。这样跟孩子一样,成何体统?辞呈是老夫呈给皇上的,怪不得别人。要怪,就怪老夫能力有限,无法将事情做到最好。这已经数年了,但我大明还始终被禁锢在辽西,未能跨过河西一步啊!”

在大明的历史上,武将用功绩保全文官的,并不在少数。

最近的,便是毛文龙用他的功绩,保全王化贞的性命了。

孙承宗也没有想到,李元庆今天居然也能说出这种话,一时间,他的心里,也很欣慰。

在辽地这些年,他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啊!

李元庆忙道:“阁老,此事您已经做的很好了。辽地从一片废墟,到现在的规模,没有阁老您,哪能如此?阁老,您若离去,我李元庆不管下任经略是谁,辽南,包括东江,绝不买他的帐!”

李元庆说着,固执的别过了头,不去看孙承宗,眼睛里,眼泪却是忍不住的流淌下来。

“你……………!”

听着李元庆如此大逆不道、明显山头主义的话,孙承宗忍不住大怒:“元庆,你,你今天难道是来气老夫的么?你难道想把老夫气死么?”

李元庆忙恭敬对孙承宗磕头:“阁老,卑职怎敢?只是,这些话,积郁在卑职心中已经很久了,不吐不快!就算您要打要骂,卑职也要把这心里话说出来!要不然,卑职害怕,卑职害怕以后再也没有这个机会了啊!”

李元庆说着,拼命对孙承宗磕头。

“哎~~~~!”

孙承宗不由长长叹息一声,眼神也一下子柔和了下来,他坐在李元庆身前的椅子上,满是褶皱的大手,亲昵的抚摸着李元庆的头。

“元庆,你是个好孩子啊!老夫也舍不得辽地啊!只不过,老夫能力有限,年纪也大了,已经无力再承担起辽地的一切。但我大明,才人辈出,老夫相信,下一任经略,一定可以将此事做的更好的!”

孙承宗顿了一顿,又道:“元庆,你也不用担心什么!你的功绩摆在这里,无论是谁,来做这下一任经略,也不会自毁长城的!元庆,老夫还是那句老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这一路,走的太顺了啊!以后要切记,凡事,都要好好把握,切不要给有心人留下把柄!辽地的未来,老夫都寄托在你身上啊!元庆,若你能来辽西,那~~,那该多好啊!”

“阁老,卑职,卑职舍不得您啊!您在,卑职心里才有主心骨。您要走了,卑职,卑职……”

孙承宗柔和一笑:“元庆,你也不用太过悲观,老夫人虽不在辽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