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贼-第4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着,他忙解释道:“将军,这几年,大明几处船厂的活,都不多。天津、登莱,几处船厂里,都有不少遗留的好龙骨木料。只要咱们能取一些来,老朽可以以性命保证,一定给将军您造出好船!”

李元庆缓缓点了点头。

这倒是一个好门道。

天津那边,暂且先不说,登莱方面,就算袁可立已经去位,但沈有容还在,沈家的影响力还在,再加之有沈晋的帮忙,李元庆又是花银子购买,问题应该不大。

毕竟,这个世道,谁又会跟银子过不去?

片刻,李元庆一笑:“周老爷子,此法,倒也算一个好门道。三两天之内,本将会给你们一个准确的回复。不过,在此时,本将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麻烦你们来做……”

…………

离开船匠们的营地,天色已经黑下来。

李元庆本还想陪他们吃顿饭,继续加深一下感情,但亲兵却有消息传来,陈忠过来了,已经上了岸。

作为李元庆最亲密的弟兄,陈忠过来,李元庆自是不能怠慢,正好这里离码头很近,忙亲自去迎接。

不多时,陈忠最熟悉的笑脸,又出现在李元庆眼前。

这厮好像比以前稍稍发福了一些,脸大了一小圈,哈哈大笑着便上来给了李元庆一个热切的拥抱。

寒暄几句,两人并排着骑马返回官厅。

回到官厅,分宾主落座,吩咐小荷去准备酒宴,小莲亲自在这边给两人沏茶,李元庆笑道:“大哥,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也提前通知我一声?是要搞个突然袭击么?”

陈忠嘿嘿一笑:“元庆,倒也不是突然袭击。哥哥这次来,还真是有几件急事。”

陈忠说着,忙将来意对李元庆简要叙述了一遍。

李元庆闻言不由微微一笑。

陈忠此次过来,主要有三件事情。

第一件便是春耕时地瓜的播种问题,需要长生岛方面派人过去指导。

再者,就是长生营军器坊的鸟铳、铅弹、手~榴~弹、炸药包等一系列的军备补充。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陈忠也知晓了此次杨小船凯旋而归的消息。

“嘿嘿。元庆,既然海贸这么能赚银子,那咱们还犹豫什么?直接组起船队,往南洋跑几趟,那还不赚的瓢满钵满?”

看着陈忠兴奋的模样,李元庆不由失笑着摇了摇头:“大哥,事情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远没有这么简单啊!航道是大家的不假,但在南方,恐怕还存着很多的变数。此事,我也正要与你商议。大哥,现在是二月中,三月初或者是三月中吧,我想亲自去一趟南洋。”

“嗯?”

陈忠不由一愣:“元庆,这……这去一次南洋,要,要多少时候?”

李元庆一笑:“短则大半年,长~~~,怕是要一两年吧。”

“这……”

陈忠一时不由沉默下来。

片刻,他忙道:“元庆,此事,让底下人去不行么?我看,杨小船这小子,办事挺靠谱的啊!你若离开了辽南,这~~,弟兄们可是就没了主心骨了啊!”

“呵呵。大哥,此事,其实也不必太过担忧。对了,有一个重要消息,你这边知道了没?”

“什么消息?”陈忠忙看向李元庆。

李元庆一拍脑门子,忙道:“这事儿倒怪我了。回来千头万绪的事务,差点把这消息给忘了。大哥~~,此次宁远之役,老奴被气的不轻,好像是犯了什么隐疾,已经昏迷不醒了。”

“什么?”

陈忠面色不由大变,他万万没有想到,此次宁远之战,竟然会出现这么大的变故。

摄于时代的局限性,朝廷与地方之间,保持消息联络的方式,一般都是靠邸报,或者直接是朝廷的加急。

但又因为物力、人力、财力方面的限制,除了极为关键的情报,一般的邸报,都会有一些延迟。

再直接一点解释,比如辽西对京师的报捷,便是八百里加急,而京师对辽西的回复,也是八百里加急,但这些捷报通传到各地,加急的程度就会有减弱,一般是先通传向大城市、政治中心,而后,再由这种大城市,传递到底下的一线。

此时正值冬末,又有千里辽海阻隔,陈忠在这方面,也没有相应的人手和机构,得到消息,自然是要晚一些了。

“元庆,这是大好事儿啊!老奴若是身亡,鞑子必定会陷入内乱,正值咱们一鼓作气,继续扩大战果的时候啊!你为何要在此时出去?”

陈忠有些疑惑的看向李元庆。

李元庆一笑:“大哥,本来,我也是这般思虑。但此次辽西之行,在这方面,我却总有一些不太好的预感。”

“嗯?”

陈忠不由一愣,片刻,也反应过来,低声道:“元庆,可是袁大人那边……”

李元庆缓缓点了点头:“大哥,鞑子此时虽势弱,但却还远非咱们能吃下的。与其去做这狗尿不骚、不讨好的事情,何如弟兄们实实在在的赚点银子?改善一下弟兄们的生活?”

“这……”

陈忠眉头不由紧紧皱起来,思量片刻才道:“元庆,我脑子笨,这种事情,我实在想不太明白。你既然要做,那我一定会支持你。就是可惜,咱们哥俩不能一起去啊!”

两人相视一眼,不由都是哈哈大笑。

…………

陪陈忠喝完酒,安排他休息好,已经是深夜。

回到后院,由张芸娘和渠敏秋亲自服侍着,舒舒服服的跑了个热水澡,李元庆身上的疲倦,也消散了不少。

还是那句老话,“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长生岛此时的财力、物力、人力,已经具备了开设造船厂的资本,但李元庆却也很明了,大明的战船,无论是设计、还是火力,早已经有些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了。

尤其是钢铁的冶炼方面,就算有财力、物力的堆积,但长生岛此时还无法打造合格的火炮,更不要提舰载火炮了。

这一来,即便造了很多战船,但天生设计的缺陷,无法装配火力,那也只不过是白白的浪费资源,做无用功。

所以,对于周传海这些船工船匠们,李元庆现在对他们的第一要求,便是维护、修补船只。

举个直白一点的例子,你想造车,就得先学修车,搞明白其中的构造,取别人先进成熟的技术,消化后再用到自己的身上,便能在最大限度上,减少弯路。

好在,此时只是天启六年,只是十七世纪的初叶,就算大明有落后,但却并不至于落后太多,大家勉强还算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正如那句老话,‘种好了梧桐树,还怕招不来金凤凰么’?

只要长生岛自身的条件过硬,厚积而薄发,到真正爆发时,自然就会有充足的余力了!

“想什么呢?这么入神?是不是又看上哪个小丫头了?快出来,我帮你擦干。”

看着李元庆正呆呆的坐在大浴桶里发呆,张芸娘又去旁边给李元庆拿衣服,渠敏秋忙低声在李元庆耳边耳语几句。

“呃?”

李元庆一愣,片刻,这才回过身来,看着渠敏秋娇媚的俏脸,忍不住低声道:“敏秋,你家爷我就这么不堪么?有你和芸娘这么娇滴滴的大美人,爷我还去想着别人?”

“呸。”

渠敏秋轻轻啐了一口,俏脸上却止不住泛起了一丝娇嫩的红晕,李元庆这话虽看似粗俗无比,但她听在心里,却说不出的甜丝丝,嘴上却道:“快一点,等下芸娘过来又要笑话我了。”

李元庆不由嘿嘿一笑:“等下,去床上,你们两个谁也别笑话谁!” ,o

…………

陈忠在次日中午,便急急离开长生岛,返回了广鹿岛。

李元庆要出海,辽南的战略布局,必然要有所改变,他肩负的担子也就更大,他也必须要提前回去筹谋布局。

而因为有辽南商会在,不论是杨小船此次出海的收入,还是李元庆即将出海的收入,都少不了他的份。

辽南能有今天,完全就是弟兄两人,带着底下的一帮老弟兄们,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一刀一枪的拼杀出来,他又怎的敢怠慢半分?

而在码头这边,李元庆刚刚送走了陈忠,前方有快船也传过来消息,杨小船的船队,已经进入了西岛区域,马上就能抵达长生岛了!

***************************************************************

第641章 怀表!

跪求订阅支持,小船多谢!

~~~~~~

“卑职杨小船,给将军磕头了!”

码头上,山呼海啸的人群中间,杨小船快步奔过来,恭敬跪倒在李元庆面前,没有多余的废话,恭恭敬敬对李元庆磕了一连串的响头。

李元庆哈哈大笑,亲手将杨小船扶起来:“小船,这一年多了,辛苦你了!”

杨小船笑着站起身来,“将军,这一路,虽也算有些艰辛,但卑职的眼界,却也无限宽广开来!将军,卑职长这么大,一直到现在,这才发现,这世界上,竟然还有这么这么多的好东西。”

李元庆哈哈大笑:“这就是古人说的,读万卷书,莫如行万里路!码头风大,咱们回去再说!我已经为你和弟兄们准备好了接风宴!”

杨小船赶忙笑着恭敬称是。

一行人回到官厅,这边早已经收拾立正,几十桌酒宴,已经开始准备上菜。

杨小船一行人此行出海,整整接近一年半的时间。

对于军官们优待,对于士兵和水手们,李元庆自然也不会怠慢。有了这次的航海经验,他们可都是李元庆最宝贵的财富啊!

除了官厅这边宴请一众军官、士绅们,在码头几处军营里,也都是宴席大开,宴请此役所有有功儿郎。

对于这种场面,杨小船早已经不再陌生,一边喝酒,一边不断的给众人讲述着一些异国有趣的段子,将酒宴的气氛烘托的愈发热烈。

酒宴从午后开始,一直持续到亥时,差不多晚上九点钟,这才开始散场。

李元庆本打算让杨小船先回去休息一夜,待到明日,再过来跟他汇报详细,但这小子精神头还不错,跟着李元庆,来到了他的外书房。

小荷奉上了茶水,娇丽的侍立一旁。

杨小船不敢多看,忙回身令亲兵搬进来一个木箱子,笑道:“将军,此行,卑职可是淘到了不少的宝贝。”

说着,他从箱子里取出一个大约大半米长、差不多婴儿手臂粗细的精致小包裹,小心解开来,笑道:“将军,您看,这东西,叫做千里镜。那些白毛番鬼的什么船长啊、大副啊之类的将官,都是用这东西,在海上探查情势,比咱们的肉眼,可以强出好几倍远。”

李元庆接过这千里镜,随手把玩了一番,不由用力拍了拍脑门子。

身为穿越者,他竟然将这最简单、却也是最实用的宝贝给忘了……

这东西,根本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就是两片透镜加一个筒子的玩意儿,但在实际中,尤其是在战争中,却是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李元庆随手试了几下,效果还不错,做工也非常精细,看得出,这东西,价值必定不菲。

“小船,这东西不错。多少银子搞到手的?”李元庆笑着问道。

杨小船嘿嘿一笑:“也没有多少,差不多百两银子左右吧。这是卑职在马尼拉的一个大明商贾哪里搞到的。哦,对了,将军,卑职此次还搞到了一个宝贝,据说,是马六甲原来的荷兰总督的心爱之物。”

说着,杨小船在箱子底部,取出了一个精致的红木小盒,小心打开来,恭敬递到了李元庆面前。

“将军,据他们说,这东西叫怀表。是用来查探时辰所用。不过,卑职倒是看了几次,却一直没有搞明白,这到底是咋的看时间哟。”

李元庆忙接过怀表,仔细查看,片刻,不由大喜啊!

这块怀表,与后世的怀表,基本上已经没有太大差别,甚至,在表面的做工上,还要更为细腻,主体,基本都是金质的。

而其表显,虽是用的古罗马的数字,但基本已经跟后世的手表,没有太多差别!

“小船,哈哈哈,这宝贝,本将很喜欢!不错,非常不错!这宝贝,你是怎么搞到手的?”

大明的时辰、沙漏之类,虽已经很是精确,但与机械,还是没法比。

而且,从后世走来,李元庆早已经完全适应了二十四小时制、精确到分钟的时间,来到大明后,用时辰,虽也不会有太大误差,但心里却总感觉别扭。

但此时,有了怀表,无疑就能让李元庆更精确的掌握时间,在各方面的事务上,必将会更精进一筹。

不过,李元庆也有些诧异,此时,不过是十七世纪初叶,西方人,竟然已经造出怀表了么?

杨小船自是看到了李元庆的表情,忙笑道:“将军,这事情,说起来也是个意外。在锡兰海域,卑职无意间救起了一条荷兰人的商船,这宝贝,便是其中一个白毛番鬼的小姐,送给卑职的酬谢之一。哦,对了。将军,卑职还搞到了一些烟草,据说,是他们从新大陆带回来。您要不要看一下?”

李元庆一笑,“拿过来看看。”

杨小船忙又从箱子里取出了一个小布包,小心解开,可不是后世李元庆最熟悉的烟草么?

事实上,烟草早在更早之前,便已经通过大明商贾的海贸,流传入大明,在南方沿海,已经有所兴盛,包括在辽地,也有一些人,主要是将官、士绅阶层,开始接触这些东西。

但李元庆一直没有接触过,穿越来大明几年,他的烟瘾,也早已经戒了。

在此时,闻到了烟草最熟悉的味道,李元庆虽然有几分迷醉,但还不至于不能控制。

仔细嗅了下烟草的香味,李元庆不由笑道:“小船,你小子,本事见涨啊!竟然跑到锡兰海域去了。那里可是印度洋的范畴了啊!”

杨小船嘿嘿直笑:“将军,卑职这也是被逼的没办法了。现在,福建到台湾,台湾到澳门,再从澳门到南洋,很多生意,都被郑家的人把持着。卑职就算是想插手,也很困难。好在,郑家人畏惧咱们长生营的威势,只敢暗地里耍些小手段,明面上,却不敢乱来。卑职在南洋碰了几次灰,偶尔听白人番鬼说起了一个消息。咱们的丝绸和茶叶,运到穆斯林聚居的波斯湾,能卖到更好的价钱。卑职想,反正都出来了,就去碰碰运气。没想到,果然是让卑职逮着了。”

杨小船嘿嘿一笑,又道:“将军,在南洋,咱们上好的西湖龙井,只能卖到十五两银子一两,但在巴士拉,却能卖到五十两!仅是这一票,便让卑职赚了几十万两银子。还有咱们的丝绸,瓷器,那些穆斯林的贵族们,也都非常喜欢,价钱都出的更高。相比较而言,那些什么欧罗巴的白毛番鬼,就不这么实在了。这些狗杂碎,处处都想耍心眼儿。到后来,卑职也长了记性,尽量不去这些白毛番鬼来往,而是尽可能的跟这些穆斯林贵族交往!”

“哦,对了。将军,在波斯湾时,卑职还打探到了一消息。据他们说,在西部非洲,那里有一片专门出产黄金的土地,叫做黄金海岸。在那里,黄金简直便宜的令人发指。卑职原本打算去那里碰碰运气,但东非海岸好像有人正在开战,而且,出来的时间也太久了,卑职怕将军担心,便提前赶了回来!”

李元庆缓缓点了点头:“小船,你辛苦了!”

杨小船嘿嘿一笑:“将军,能为您效力,是卑职最大的荣幸!”

李元庆哈哈大笑:“你小子啊!小嘴还是那么甜。”

片刻,李元庆忽然也想起来,忙道:“对了,小船,这怀表的事情,你有没有更多的了解?比如,这东西,那些白毛番鬼,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用上的?”

“呃?”

杨小船不由一愣,眉头紧紧皱起来,思虑了好一会儿,这才道:“将军,这个,卑职倒是真没有太多留意。不过,我现在想想,听那个什么白毛番鬼小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