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贼-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元庆却也不急,“你要老子怎么相信你?如果你招来援兵,那老子不是麻烦大了?”

三管家忙道:“好汉爷,这怎么会?我们刘家,一向是登莱两府最讲信誉的豪族。”

这时,李元庆还没说话,盐丁苦力中忽然有一个汉子狠狠啐了一口,“刘宝三,你个狗日的。老天爷怎么能让你这杂种活在世上?好汉爷,这狗杂碎不是好东西。杀了他。我跟着您干了。”

他说着,猛然站起身来,和这三管家刘宝三怒目而视。

刘宝三面色不由大变,“狗日的黄国山,你要造反么?”

黄国三微微冷笑,怒视着刘宝三,“造反?造反又咋样?反正这日子已经过不下去了。”

说着,他看向李元庆,“好汉爷,求您让我亲手手刃这狗贼。这狗贼欺压良善,霸人妻女,我今天就是死,也要拉上他垫背。”

李元庆和陈忠相识一眼,都没想到居然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李元庆淡淡一笑,刚要开口,这时,盐丁苦力里又有十几人站起来,“好汉爷,国山哥说的没错。杀了刘宝三这狗贼。我们都愿意跟着您干。”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瞬间,又有几十人站起身来,对黄国山表示声援。

就算有几个盐场守卫,竟然也站出来,表示对黄国山声援。

李元庆也没有想到,这盐场中,竟然还有这样的人物,不由笑着看向了刘宝三,“三管家,看来,某也不能帮你了啊。”

三管家刘宝三此时已经完全被吓尿了,腿肚子都在打哆嗦,他怎么也没想到,事情竟然变成了这个模样,这些卑贱的苦哈哈,居然敢造他的反,一时之间,竟然不知该如何反驳。

这时,去搜索盐场财物的商老六也回来了,对李元庆耳语几句。

李元庆点了点头,商老六他们搜到了一千多两碎银子,勉强也能帮李元庆和陈忠两部,渡过此时的难关了。

而这些盐丁苦力,则完全是意外的收获。

李元庆走到这叫黄国山的汉子跟前,把腰间的佩刀解下来,递给他,“某虽然是海盗,但最敬重有情谊的汉子,他的命,我交给你来处置。”

黄国山接过李元庆的刀,眼泪不由都流出来,他重重对李元庆磕了几个响头,“好汉爷,您的恩义,我黄国山毕生不忘。”

说着,他快步走到刘宝三的身前,猛然抽出了李元庆的佩刀,在纷飞的雪花映衬下,刀刃寒芒更甚,直让刘宝三不敢睁开眼睛,他一下子跪倒在地上,“姓黄的,你,你不要乱来啊。大公子是不会放过你的。”

黄国山狰狞一笑,“这话,你去阎王那里跟大公子说吧。”

话音未落,他大手猛然发力,佩刀直接刺穿了刘宝三的胸腹,从他背后刺了出来。

可惜,黄国山并没有杀人的经验,他这一刀,并未将刘宝三彻底杀死,反而让他更加痛苦。

刘宝三胸腹内脏破碎,口吐鲜血,吃力的看着黄国山十几秒,这才身子一歪,断了气。

见刘宝三死了,黄国山忍不住仰天长啸,“二丫,二丫你看到了么。国山哥给你报仇了,给你报仇了啊。”

但他说完,却像是被抽干了所有的力气一样,跪在地上,痛哭不止。

盐丁苦力们中也是一阵沸腾,许多人都在大哭,不过,哭的却并不是这三管家刘宝三,而是他们被刘宝三迫害的亲族。

李元庆这时看向了陈忠,低声道:“大哥,这趟,咱们没有白来啊。”

陈忠也是深有感触,他在辽地前线拼命厮杀,为的是什么?不就是希望父母亲族、老百姓们能过上好日子了么?

可看眼前的场景,这刘宝三,恐怕比鞑子更让人恨。

“元庆,下面咱们怎么办?这些人,收还是不收?”

经过了这么多风浪,陈忠的心志,也开始慢慢坚硬起来,此时,透过事件本身,他首先考虑的是这件事情的后果。

李元庆一笑,“收。为什么不收?如果我们不收,他们就只能落草。反而更会失去控制。”

这时,黄国山已经缓过气来,他抽出了刘宝三胸口的佩刀,来到李元庆身前,恭恭敬敬的磕了几个头,双手高高举起李元庆的佩刀,“好汉爷,如果您不嫌弃,从今之后,国山这条命,就卖给您了。”

李元庆一笑,接过佩刀,却是又把他递回到了黄国山的手里,“我听闻,好马配好鞍,好刀配英雄。黄兄弟,你是条好汉子,这把刀,我送给你了。”

说着,李元庆亲自把黄国山扶起来。

黄国山不由受宠若惊,“好汉爷,您……”

这时,李元庆却是凑到黄国山的耳边,低声耳语了几句。

黄国山瞬间石化在当场,一时间,竟然不知该如何反应。

片刻,却听李元庆对众人笑道:“刘家不仁,残虐乡里,百姓遭殃。现在这般,即便我放过你们,恐怕,刘家得到了消息,也不一定会放过你们。我看得出,你们都是好汉子。都是要养家糊口的顶梁柱。既然是我断了你们的生路,把你们逼到这一步,那现在,我再给你们找一条生路。你们可以跟着我,带着你们的亲族家眷,我虽然不能保证给你们多少银子,但起码,能吃得饱,穿得暖,就像我身边我的弟兄一样。”

李元庆说完,身边的士兵们,纷纷骄傲的挺直了胸膛。

李元庆这话说的很直白,这些士兵们,大都是苦难的辽民出身,很多人,都是跟随李元庆之后,才吃上的第一顿饱饭,甚至,第一次吃肉。

此时,看着这些遭遇跟他们差不多的盐丁苦力们,怎么可能会没有感触?

黄国山这时已经从刚才的震惊中回过神来,看着李元庆高大的身影,愈发感觉李元庆神秘莫测,他怎的会知道盐场里的弟兄们正在遭受着刘家的盘剥?

再想起李元庆刚才告诉他的身份,他哪里还会犹豫?忙率先道:“我黄国山,愿意第一个,跟随这位爷,举家迁走。”

黄国山在盐丁苦力中威信很高,他这一开口,盐丁苦力中瞬间一阵议论纷纷。

片刻,又有人道:“我也愿跟着国山哥,跟好汉爷走。草~他~娘的,现在这狗日的世道,到哪里不就是为了吃口饱饭。”

“我也愿意跟着国山哥,跟好汉爷走。”

“我也愿意……”

****************************************************************

第69章张家集

这天寒地冻的,勤奋的小船怒求支持暖心……

~~~~~~~

不多时的功夫,已经有五十多人愿意举家跟随李元庆和陈忠走,甚至,还有两个盐场守卫。

李元庆和陈忠相识一眼,都没有想到会有如此丰厚的收获。

这主要是盐丁苦力们的生活实在太惨了,每天几乎就是无休止的劳动,煮盐,晒盐,装盐,卸盐,薪水却少的可怜,一年还赚不到一两银子。

这大冬天的,很多人都只穿着薄薄的单衣,自己都吃不饱,却还要用微薄的薪水,去养活家人。

他们中很多人,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一个家庭,上至老人,下至孩童,都要指望着他们的薪水过活。

如果放在平时,苦一点就苦一点,华夏的老百姓,对苦难的忍受程度,可以说是最高的。

但耐不住这三管家刘宝三巧取豪夺,不仅大肆克扣他们的薪水,让他们吃着猪狗都不吃的食物,关键这厮还好色,老是通过种种由头,将盐丁苦力们的家眷,骗到盐场来,为所欲为。

人心都是肉长的,刘家势大,盐丁苦力们确实是敢怒不敢言。

但这不代表着,人们心里没有一杆秤,今夜,在李元庆这个突破口上,所有的矛盾,就如同压抑着的火山,全都崩发了。

得知了这些情况,李元庆没有丝毫犹豫,对黄国山这五十多人,每人发下了二两安家费,让他们在黎明之前,把家人接到盐场来。

至于这些不愿意走的苦力,李元庆也给了他们每人一两的安家费,但他们现在却不能走,而是要将仓库的存盐,全都搬到李元庆和陈忠的船上,等到那五十多人的家口到来,李元庆等人离开之后,他们才可以离开。

这种时候,说话的效果远远不如实实在在的银子,随着银子发下去,整个盐场,迅速开始运转了起来。

只可惜李元庆和陈忠此次带来的船少,否则,两人恨不得把整个盐场都给搬空了。

看着一切走上了轨道,陈忠小心道:“元庆,若是这些人之中,有人去告了密,咱们该怎么办?”

李元庆早就想过这个问题,这个世界上,投机者无处不在,想控制每个人的心,那几乎不可能。

刘家毕竟势大,保不准,就会有人半途心生悔意,反而站到了李元庆和陈忠的对立面。

“大哥,别慌。没事的。他们愿意去告密,那尽管去好了。这里距离登州三十里地,我估计,就算有人告密,刘家和官府要出兵,最少也得拖到明天中午,咱们还有的是时间。”

这个时代,不同于后世,信息如此便捷,出兵可是大事,没有几次商议、上报,断然无法成行。

再者,旁边就是大海,若是刘家和官兵赶来,李元庆和陈忠只需率部退入大海就完了。

他们不摸李元庆两人的底细,断然不赶轻易追击。

陈忠也想明白过来,点了点头。

事实上,他不是害怕官兵和刘家,只是,他和李元庆毕竟身份特殊,如果真的走到那一步,避不过去了,两人为了己方的安全,必定要大开杀戒,这将是最悲剧的事情。

庆幸的是,陈忠担心的事情,最终没有发生,天亮之前,这五十多人,赶回来了四十九人,拖家带口。

他们都是盐场附近的村民,有军户有民户。听说盐场出了这种事,娃崽们又收了人家的钱,要让刘家知道,那还能放过他们?

加之这些盐丁苦力们对李元庆的形象描绘都很高大,又听说李元庆能管吃饱,他们又怎能还会犹豫?

但也有极少数人,拿了李元庆的银子,却又畏惧刘家的势力,便躲在家里,关死房门,等待事情的进展。

对于这种人,本身便没有什么担当,李元庆自然也不会去理会,十几、二十两银子,对李元庆而言,那还叫事情么?

很快,随着人口越聚越多,李元庆和陈忠都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问题,这么多盐加上人口,他们的船,有些不够用了。

还好一个刚加入的盐丁守卫,告知两人,在后面的小海湾里,有盐场的几条大货船,李元庆不由大喜,当即赏了这盐丁守卫二两银子,令他带人去把船开过来。

刘家不愧是豪族,盐场的大货船,比之前觉华岛水营给毛文龙的沙船还大,足可以装下2、300人。

有了这5条大船帮忙,李元庆和陈忠的队伍,一下子变的游刃有余。

在士兵们的指挥下,盐丁苦力们纷纷充作水手,载着他们的家人,载着他们的希望,在大雪茫茫的早晨,一路驶向了北方。

但李元庆并未直接返回广鹿岛,这些盐丁苦力加上他们的家眷,足有3、400人,以老弱、女人居多,李元庆此行粮食本就带的不多,广鹿岛也没有多少存粮,即便有这么多盐,但盐也不能当饭吃,李元庆必须想办法,把这些盐换成银子和粮食。

船队在十几里外的一座无人小岛暂时停靠,李元庆和陈忠也召集了盐丁苦力中的几个代表,探听一些登州本地的事物。

黄国山虽是勇猛,在盐丁苦力中威信也很高,但他没有太多智计,与之前陈忠倒是一个类型。

而告诉李元庆盐场货船的那个盐场守卫,名叫杨小船的,却是颇为机灵,加之他算是盐场的管理阶级,对周围和盐场的事物也算熟知。

“爷,前几天过账的时候,我听刘宝三这狗日的说过,仓库里的这些盐,大概有三万多斤,都是好货色,刘宝三说,东家好像要卖给淮北的一位大客商,能值好几万两银子。”

杨小船之所以背叛刘家,背叛盐场,还是因为刘宝三太不地道,连自己麾下的盐丁守卫也不放过,杨小船的姐姐,在出嫁前,被刘宝三骗到盐场来糟蹋了,不得已投海自尽,杨小船虽然不说,但心里却已经是恨刘宝三入骨。

所以,面对选择,他几乎没有犹豫,就踏上了李元庆的大船。

听杨小船说完,李元庆点了点头,这几万两盐,确实很值钱,但关键是,现在李元庆并没有门路,把它们销出去,自然换不成钱和粮食。

杨小船颇善察言观色,忙又对李元庆道:“爷,刘家虽然在登州府一手遮天,不过,他们却并非没有对头。从这里往东一百多里,有个叫张家集的镇子,那里,有个绰号叫做‘及时雨’的大商人,名叫张晋松。据人说,这张晋松有大背~景,在京师有很强的关系,为人豪杰,行侠仗义,也是做盐场生意,跟刘家是死对头。刘家几次找茬,跟这张大官人过不去,最后却都拿他没办法。或许,咱们可以把这盐卖给他。”

听杨小船说完,李元庆看了陈忠一眼,陈忠忙点点头。

已经到了这一步,如果有销路,哪怕风险大一些,陈忠都不想放弃。

李元庆却一笑,“及时雨?这名头大啊。小船,这张晋松,真有传说的这么行侠仗义?”

及时雨,顾名思义,就像是旱地需要雨水时,雨水总能及时出现,当年水泊梁山好汉宋江就是这诨号。

无论是在此时还是在后世,能有这种诨号的人,那必定是手眼通天之辈。

宋江当年能有这诨号,最大的功绩,是他身为公职人员,在得到了朝廷要对晁盖一伙劫了生辰纲的要犯动手,提前跑去晁家庄通风报信。

这种魄力,可不是谁都有的,放着铁饭碗不要,却跟一伙亡命徒勾勾搭搭。

杨小船忙道:“爷,小人也不知详细,不过,百姓们都是这么说。就算是登州府这边,也有很多人,都把盐卖给这位张大官人,从未听说过他缺斤少两,欠人银子。”

李元庆点了点头,照杨小船这么说,这人倒是可以试一试。

当下,李元庆和陈忠简单商议一番,便直接令船队开向了东面方向。

…………

张家集并不位于海边,而是在内陆十几里处。

傍晚,李元庆、陈忠带着十几名亲兵,在杨小船和黄国山的带领下,悄然来到了陆地,直奔张家集。

一路走着,杨小船也不断给李元庆介绍着周边的景物。

这张晋松张大官人,虽然收盐,是个大盐贩子,不过,这人却没有盐场,全靠收别人的盐,这也使得,张家集附近,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盐场,大到百人、几百人,小到几人或者两口子,只要是卖给他盐的人,他都给予保护,很多事情上,还会帮忙。

这也使得,张家集附近,有了一种畸形的繁华。

就算是傍晚了,路上赶往张家集的人,却是络绎不绝,多数人,都推着小车,都是卖盐的小户。

李元庆和陈忠都有些咋舌。

这张大官人能有如此能量,着实是不容小觑。

随着进入了张家集,李元庆更是微微眯起了眼睛。

张家集并不大,只有一条主街,周围有简易的石墙,但就这一条主街上,却是灯红酒绿,花枝招展,仅是妓院,恐怕就不下十家,而客栈和酒楼,那就更多了。

杨小船忙对李元庆和陈忠解释道:“两位爷,这边来买盐的南来北往的客商,一般都会选择在这里歇脚。所以,晚上,这里比登州城还热闹。”

李元庆不由点了点头,对这张大官人的评价又高了一分。

如果说登州府是官市,那这里,就应该是私市了。

这东西就有些类似后世的小规模自由贸易区,税赋很低,服务业发达,这里的主人,主要是通过税赋和低买高卖,拉动行情,赚取里面的巨额差价。

这看起来,似乎比有标杆的官市赚的少,但实际上,这里面猫腻比官市要大多了,若是操作的好,这简直就是比摇钱树都赚钱的买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