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贼-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算再不济,也是我的母国,生我,养我。所以,我至死也不会背叛大明。你后金此时看似气势很旺,但不过只占据区区辽地,辽西走廊,还没有打下。你若投降大明,取了老奴人头,诛尽老奴族人,我可以像朝廷说明,免了你的死罪。”

“哈哈,哈哈哈……”扈尔汉忍不住哈哈大笑,直笑的眼泪都流出来。

李元庆脸上也挂着笑意,却不悲不喜,就这样淡淡的看着扈尔汉的眼睛。

好一会儿,扈尔汉忽然收起了笑意,眯起了眼睛,“年轻人,我忽然发现,我还是看轻了你啊。明廷有你这种人,恐怕是祸非福啊。”

李元庆脸色暮然一凛,杀机毕现。

扈尔汉忽然释然了,微微笑道:“能在死之前,结识你这样的人物,我也算不枉此生了。可惜啊。我已年迈,否则……”

他看了李元庆一眼,“我有一个心愿,希望你能帮我……”

…………

走出了船舱,海风拂面,李元庆的脑海也渐渐清明起来。

扈尔汉此人,也算一世英雄,风光也风光过了,荣华富贵也享用过了,虽然碰到了李元庆,晚节不保,但这并不能否认他的一生。

他也让李元庆明了,后金内部,也并不是铁板一块。

海西对建州的敌意,从未有一天消失过。

看了一眼手里的玉佩,李元庆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浊气。

李元庆答应了扈尔汉一个要求,扈尔汉也给了李元庆足够多的消息。

此时,正是大明天启二年二月二十三日,就在今日早些时候,老奴已经进了广宁城,这就意味着,天启二年后金的春季攻势,以后金的全面胜利,大明的全线溃退而告终。

扈尔汉之所以来辽南,是因为他年轻征战时,腿上落下了寒痛的宿疾,需要辽南的一些草药来调养。

加之辽南相对于北地,天气要稍微暖和一点,原本,扈尔汉是想去盖州城,调养一下身体,却想不到落入了李元庆的手里。

关于辽西的命运,扈尔汉也说的很明白。

老奴在春季攻势之前,就已经对辽西汉人的命运做出了判决,斩草除根……

对于此,李元庆也说不出的滋味。

还是他的实力不够强啊。远远无法在正面同后金对抗。

到了这般境地,李元庆也只能祈祷,辽西的汉人们能有神灵庇佑,能逃出一人,那便多一人。

此时,抓到了扈尔汉,李元庆记上了一大功,却也意味着,扈尔汉麾下直属的19个牛录,将要落入老奴的手中。

老奴的实力,非但不减,反而要比以往更加强大。

这大概就是事物的两面性吧。

不过,有扈尔汉这个‘阶梯’,李元庆也将会获得更大的权利……

…………

在顶上的船舱眯了一会儿,已经到了晚上,张盘的亲兵过来请李元庆去吃饭议事,商议报功的事情。

李元庆简单用凉水洗了把脸,便来到了三人的主船上。

船舱里,已经摆了一桌子好菜,都是各种肉类。

在海上,想吃青菜,比吃肉还要难。

在大航海时代,很多水手,因为缺乏维生素,很容易患上坏血病这些顽疾,好在李元庆三部的船只,活动范围只在辽海区域,范围不大,最多也就在船上呆个十几二十天,又时常靠岸,问题并不大。

一下午的休息,张盘和陈忠的酒意都消散了不少,张盘笑道:“元庆,你去理会那老鞑子作甚?下午没睡好吧?”

李元庆一笑,“还好吧。这老鞑子也是个人物。我就想问问他,当日沈阳之战,到底是怎么回事。”

张盘和陈忠都知道,李元庆是从沈阳之战里逃出来,难免会对当日的战事挂怀,而扈尔汉是沈阳之战的主要将官,李元庆自然会对他多留意几分。

陈忠笑道:“元庆,风水轮流转,现在,到了咱们当家的时候了。此战,咱们可谓是战果丰厚啊。哈哈哈。”

张盘也满脸喜色,“元庆,咱们不仅有扈尔汉这镶黄旗的大主子,还有十几个真奴,百来号汉军旗士兵俘虏。真奴首级还有几十颗,汉军旗的首级更是有百多颗。你还有那个后金王族雅尔海。这次,咱们可真的赚大了。”

李元庆笑了笑,“这都是咱们兄弟三人同心协力的战果,也算对兄弟们和麾下百姓们有交代了。就是不知现在将军那边情况怎么样?”

说起毛文龙,张盘和陈忠也有些神思,不过,他们也知道,他们和李元庆能有这般遮天的战功,主要是李元庆另辟蹊径,深入敌后,加之运气非常不错。

镇江区域,不仅有岳托镶红旗的势力存在,还有莽古尔泰正蓝旗的大股兵力,毛文龙即便有战果,也很难跟三人相提并论。

张盘道:“元庆,关于此战咱们报功,依你看,咱们是先向朝廷报功,还是先向将军报功?咱们现在就在觉华岛东侧,要赶去觉华岛,用不了一个时辰。”

陈忠显然也对这个问题非常纠结,忙看向李元庆。

李元庆沉思良久,忽然一笑,“我们是朝廷的将官,也是将军的麾下。但首先,我们是将军的麾下,没有将军,就没有今日的我们。要报功,自然要先向将军报功。”

坦白说,依照此时的地理位置和大环境形势,李元庆三人,直接去觉华岛,向朝廷报功,效果会好上不少。

辽西尽失,大明一片颓势,迫切需要这样的胜利来鼓舞人心,而觉华岛距离关内极近,八百里加急,一天一夜便能到达京城。

也就是说,如果此时三人去觉华岛报功,明天这个时候,这大胜的消息,便会摆在天启小皇帝的御案上。

三人便能如愿上达天听。

只不过,广宁军崩盘之后,毛文龙这广宁军副总兵,事实上已经成为了广宁军的最高领袖。

广宁军十三万大军,就算正面崩盘,但总归会有些血性男儿,毛文龙大旗不倒,就是所有广宁军血性男儿的期望。

而具体到李元庆本人,是毛文龙,给了他带兵的机会,是毛文龙,给了他这个平台,否则,李元庆就算有天纵之才,也很难有施展的余地。

而此时,李元庆的根基长生岛,也是毛文龙为李元庆向朝廷争取而来,面对报功这种小诱惑,于情于理,李元庆更应该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有毛文龙在,李元庆便是‘大树底下好乘凉’,若没有了毛文龙的庇护,以李元庆此战的功绩,就算能连升几级,升任游击、参将、副将、甚至是副总兵,但不过也只是一个花架子。

最重要的,若是那般,李元庆必将直接面对大明的文官集团,以及阉党势力。

此时,李元庆还未在长生岛扎下根来,若是这般被许多双眼睛盯上,很多事情,可就不美了,话语权,也会大大降低。

毕竟,此时在长生岛和广鹿岛,李元庆虽然只是守备职,但却是一言九鼎,谁敢反驳?

而若是直接与朝廷单线联络,那~,就算是总兵,却也要受到朝廷文官监军、皇帝官宦监军的双重掣肘,未必就能有现在的守备职实权更大。

再加之毛文龙本人,越级报功,背叛毛文龙的信任,没有丝毫价值。

张盘和陈忠都是毛文龙的亲兵出身,对毛文龙忠心耿耿,他们就算有些想法,但听李元庆这般说,也只得迅速把心放进了肚子里。

张盘笑道:“元庆,即是如此,那咱们现在便赶去皮岛,跟将军报功。”

李元庆一笑,“自当如此。只是,此时时不我待,咱们必须加快速度。”

陈忠也笑道:“我去吩咐儿郎们快点划船,等赶去皮岛,咱们去喝将军的酒。”

************************************************************

第121章再临皮岛

~~~~~~~

三部先去长生岛,李元庆部主力留岛,再去旅顺口,张盘的主力也回师,而后来到广鹿岛,陈忠的主力也回到老营。

三人只带着两条大船,载着扈尔汉、雅尔海,还有这些真奴、汉军旗士兵的俘虏和首级,在三艘中船的护卫下,直奔皮岛。

抵达皮岛,已经是二月二十五日。

此时,经过了这近半年的建设,整个皮岛,就像是一个大渔村,房屋主体都是木制结构构架,以茅草覆盖。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毛文龙家大业大,现在更是所有辽民的希望,他们的衣食父母,朝廷方面,对毛文龙的支持力度很有限,毛文龙本身也没有多少额外收入,只能不时从朝~鲜搞点银子、物资之类,补贴家用。

可朝~鲜国小民贫,又能有多少东西?

资源少,人口却越来越多,条件自然不能好到哪里去。

不过,条件虽简陋,岛上居民精神面貌却不错,个个欣欣向上,眼神中充满了希望。

李元庆也不得不佩服毛文龙的能力,在鼓舞士气、笼络人心这方面,李元庆还差着毛文龙几条街。

皮岛地势多山,有几处悬崖很陡峭,毛文龙的居所,位于一座小山的平缓处,可居高临下,俯览皮岛景色。

李元庆三人是毛文龙的心腹爱将,通报之后,不多时,便被人引领到了毛文龙的居所之前,正巧碰到张攀也过来汇报战果。

四人都是老熟人,一见面,自然少不了一阵寒暄。

从张攀的嘴中,李元庆三人也了解了毛文龙此次春季攻势的战果。

他们是两天前才回来。

毛文龙部主力在镇江西线的攻势,并没有取得多少收获,在镇江外围,便遭遇到了激烈的抵抗,东线由朝~鲜入境的偏师,战果还不错,一直打到了长奠堡一带,可惜,长奠堡周边,因为之前镇江守卫战时,已经被毛文龙放火烧的七七八八,此次出征,雷声大,雨点小,声势看似不错,但实际收货,并不是很多,只得了百来级鞑子首级,其中九成还都是汉军旗的杂役。

在前几天,毛文龙本欲集中主力,对镇江城发动总攻,但想了一下,他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果断撤回了皮岛。

李元庆也不得不佩服毛文龙算命先生的高瞻远瞩,以他的阅历,自然不难看出,广宁防线,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坚固,见好就收,这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不二法则。

几人寒暄一番,有亲兵来喊几人进去,毛文龙已经起来了。

来到室内,几人依次落座。

就算是毛文龙的房间,条件也十分简陋,甚至还比不上李元庆在广鹿岛老营的条件,家具都是简易的木制、竹制,摆在桌上的茶壶,也并不是大明高超技术的陶瓷,应该是朝~鲜某个小窑的地摊货。

李元庆心里也有些不平。

毛文龙堂堂一介总兵,辽海千里防卫的最高领袖,数百万辽民的精神领袖,竟然只有这样的生活条件?

莫说是朝中大佬,恐怕,就算连大佬们的看门奴才,都比毛文龙吃用的好。

更不要提,那些根深蒂固的辽地将门们了。

张盘、陈忠和张攀几人,倒是没有在乎这些细节,静静等候着毛文龙出来。

此时正值午后,毛文龙有午睡的习惯,他虽然才四十出头,但千头万绪的事务,上要面对朝廷,下要面对子民,他的压力极大。

片刻,一个熟悉的身影,掀开里屋的布帘,笑着走出来。

他柔和的看着李元庆几人,笑道:“元庆,张盘,陈忠,你们过来了?”

李元庆几人赶忙磕头行礼。

毛文龙笑着示意几人起身,又令亲兵奉上了茶水,笑道:“说说吧。此次你们西线有什么收获。”

张攀刚才也没来得及问李元庆三人的收获,忙也看向了三人。

李元庆一笑,“让张大哥和陈大哥来说吧。”

张盘和陈忠其实早已经压抑不住心中的兴奋,听李元庆让他们两人说话,他们赶忙你一言,我一语,将此次南关、金州和渡口驿站之战,详细对毛文龙汇报了一遍。

毛文龙闻言,久久沉思不语。

张攀却简直要跳起来,“我说元庆,老陈,老张,你们几个,这也太不地道了吧?后金的辅政大臣啊。竟然,竟然被你们给活捉了?”

李元庆笑道:“张大哥,我们这次只是运气好罢了。当时扈尔汉身边有一个牛录,还有数百汉军旗士兵,若不是他旅途劳顿,着急过河,我们还真没有办法。”

张攀‘啧啧’不断,“元庆,这可不只是运气的事儿。我若是你,可没有这么大的胆子,敢深入后金腹地。”

张盘和陈忠不由大笑,陈忠道:“老张,这就是本事。元庆的本事,咱们还用怀疑么?”

张攀笑道:“也是。元庆,下次有这种好事情,你可别忘了知会哥哥一声,哥哥也好跟着喝点汤水。”

几人都是大笑。

毛文龙这时已经从神思中回过神来,笑道:“元庆,你们几个很不错。某正思虑,如何给朝廷报功。你们可是解了我军的燃眉之急啊。走,咱们先去看看战果。”

几人簇拥着毛文龙,直接来到了船上,检查战果。

毛文龙单独和扈尔汉聊了一会儿,李元庆几人,便在甲板上,聊着最近皮岛主力的一些事物。

皮岛总体来说,发展势头很良好。

这段时日,又有近万军民来投,毛文龙的实力扩张不少,壮丁规模,已经超越了万人,但武器、铠甲和粮草,依然严重不足。

皮岛很小,长15里,宽10里,岛上植被也不茂密,安顿这些人,其实非常吃力。

毛文龙已经计划,继续他的蒲公英战略,过些时日,再将一部分将领‘分封’出去,占据周围岛屿,缓和皮岛主力的压力。

张攀也有了想去辽西岛屿的心思,笑着让李元庆给他推荐一个地方。

辽海的岛屿虽然不少,但最好的几个位置,长生岛,旅顺口,广鹿岛,已经被李元庆三人分了,这一来,条件好些的,这就是石城岛,大小长山岛和海洋岛之类的了。

李元庆笑道:“张大哥,石城岛,大小长山岛都不错,海洋岛和獐子岛,就有些远了。到时你我兄弟并肩作战,正好大干一场。”

张攀不由大喜,“我也看中了大长山岛。届时,咱们兄弟又能一起了。”

李元庆一笑,以张攀的资历,比张盘还要老,他要开口,不管哪个岛,毛文龙应该都不会拒绝,只是,不知道毛文龙肯不肯、舍不舍得放张攀外放了。

毕竟,皮岛这边,也需要张攀这种能真正干事的人。

几人聊了好一会儿,毛文龙这才从船舱里走出来,他神态有些疲惫,但精神头却是极好,他走到李元庆身边,重重拍了拍李元庆的肩膀,“元庆,这次你们立了大功。我现在便回去,给朝廷写奏章。”

几人不由都是大喜。

毛文龙离去,几人气氛又轻松了不少。

张攀拉着几人,来到他的住处,令火兵整了几个菜,几人便大快朵颐起来。

只是,皮岛的资源实在匮乏,就算张攀拿出了箱子底的宝贝,也不过是几片腊肉,几条咸鱼,其他的,都是不知名的野菜乱炖,至于酒,也是铁山城里兑了水的最下等货,实在没有太多滋味。

张盘和陈忠两人条件其实和张攀这边差不多,吃喝都很尽兴,李元庆表面虽然挂着笑意,但心里,却是仔细思量,辽海要壮大,未来的东江集团要兴起,军事,只是一个层面,更重要的,却是经济。

以区区贫瘠之地,与后金全国对抗,对比还是太悬殊了。

即便在军事上能取得主动,但朝廷支援力度不够,早晚会出大茬子。

历史上,东江集团的覆灭,就是死在了一个‘穷’字。

喝完这顿酒,已经是天黑,这时,陈继盛、毛承禄这些将官也得到消息赶了过来,众人一见面,直接拉着李元庆几人来到了毛文龙的居所外,这般大功,晚上毛文龙请一顿酒,自是不可避免。

当夜,条件虽然不济,但就算一直克制的李元庆,也有了几分酒意,众人几乎把皮岛的存酒喝了个精光。

毛文龙也给李元庆三人有了亲口保证,至不济,也要为三人讨得游击之职。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