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贼-第8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到辰时,李元庆已经跑了二十几里地,又做了会儿准备活动和力量训练,只感觉神清气爽。

久保恭子已经为李元庆准备好了参汤和丰盛的牛肉、羊肉,两人一起舒畅的饱餐一顿,李元庆正准备去找陈忠他们聚聚,门外却有亲兵过来禀报:“田宏遇、田国爷过来了。”

李元庆也没想到,依照田宏遇这厮的尿性,竟然在这种情势还不明朗的时候,就过来拜访他李元庆。

片刻,李元庆忽然一笑,对身边的久保恭子低声道:“查一查,昨夜天子是哪里过夜。尽快禀报与我。”

“是。”

久保恭子忙帮李元庆收拾好衣衫,小心退去。

“哎呀。国爷,我可是听着,今早儿这喜鹊一直叫个欢呢。原来这是有贵客盈门了那。”

李元庆热情的亲自到门外,迎接田宏遇的马车。

田宏遇顿感颜面生光,哈哈大笑的上前来,热情的与李元庆拥抱一下,“元庆,平谷之役,干的漂亮啊。早上,老哥哥我在街边吃了碗豆脑,小贩们都在议论兄弟的大名啊。老哥哥我可是都羡慕了哟。”

李元庆哈哈大笑:“老哥哥,这是您没去啊。您若去了,那还有小弟献丑的份儿?老哥哥,请。”

两人寒暄几句,来到了房间内,亲兵奉上了热茶,两人又分别点上了一颗雪茄,吞云吐雾。

待亲兵关死了房门,田宏遇故作神秘道:“元庆,今日,老哥哥之所以过来,是因为~,是因为老哥哥听到了一个消息。”

“哦?”

李元庆不动声色的品了一口雪茄,笑道:“老哥哥的消息,那必定是金贵的消息。元庆愿闻其详。”

有了之前在明月楼的经历,田宏遇也不敢在李元庆这边卖弄太多刺儿,忙道:“元庆,我听说,有人说你在平谷之役,殆战,浪费了不少好机会。”

田宏遇说着,直勾勾的看着李元庆的眼睛,想看看李元庆究竟是什么反应?

但让田宏遇有些失望的是,李元庆仿似是老僧入定一般,半晌,竟然没有丝毫反应,眼睛里,沉稳如水。

半晌,李元庆道:“不知~~,老哥哥可知,这风声,是哪方面放出来?”

田宏遇这时也明白,李元庆必定是胸有成竹啊。

不过,这也难怪,平谷之役,收获依然是颇丰,李元庆又有孙承宗的庇护,加之这么多将领到京,谁想朝李元庆身上波脏水,可绝不是那么容易啊。

田宏遇也不隐瞒,低声道:“元庆,据说,据说是关宁方面的消息。当然,这事儿哥哥也都是道听途说,也没有个准信儿。”

李元庆淡淡品了一口茶水,笑道:“老哥哥,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老哥哥的情谊,元庆铭记于心!今儿中午,咱们老哥俩一定要好好整几杯。”

田宏遇等的就是李元庆这句话,哈哈大笑道:“元庆,老哥哥我也正有此意!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田宏遇还文绉绉的绉了一句名言。

两人这边说笑着,这边,亲兵却又传过来消息,‘孙承宗过来了。’

田宏遇一时有些尴尬,有些左右不是。

李元庆思虑片刻笑道:“老哥哥,此时稍有波折,咱们老哥俩儿这顿酒怕是要拖后了。这样,晚上,老哥哥若有余闲,不管多晚,元庆必定去府中拜访。”

田宏遇也明白此时李元庆必定多事,他在这里等着也不是稳妥之计,但李元庆这句话,却是给足了他面子,不由低声嘿嘿笑道:“元庆,那正好。老哥哥我现在便去,筹谋好酒好菜!”

“哈哈!那今晚元庆可是要去吃大户了!”

…………

打发了田宏遇,李元庆将孙承宗迎进了另一边的客堂。

老孙精神头有些不好,眼眶发黑,眼睛里还有不少血丝,明显是没睡好。

“阁老,您还是要多多注意身体啊。您才是咱们辽地的主心骨啊。”

李元庆亲手扶着孙承宗坐在软塌上。

孙承宗有些说不出疲惫的笑了笑,“元庆,此事,怪老夫啊。可老夫真是想不明白,天子怎么在这般时候反悔了呢?哎。这帮言官那,有时候真是气死人!”

李元庆不动声色的笑道:“阁老。这毕竟是开先河之事。咱们也不能着急嘛。再者说,一个虚名而已,不过锦上添花。有更好,没有也无碍。那咱们就等拿下海州之后还求封赏嘛。”

孙承宗却摇头道:“元庆,事情是不错,但话却不能这么说。这些年,你的功绩,封伯早已经在情理之中。此事,能争取,咱们还是必定要争取啊。”

…………

孙承宗来李元庆这边,更像是发泄情绪,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是安他李元庆的心。

只不过,此时的孙承宗虽是有阁老之名,但实际上,他却并不参与内阁事务,其实已经有些像是‘替补’,已经被边缘化。

李元庆陪了孙承宗一上午,吃完了午饭,孙承宗又去进宫面圣,继续纠缠李元庆封伯之事。

但李元庆此时却已经沉下心来。

老孙的确是老了啊。

哪怕老孙也算是锦衣玉食,可毕竟七十的人了,此时又不像是后世那般发达的医疗条件,老孙的脑子不如年轻时好使,也是正常。

若是以此来难为这个古稀老人,那他李元庆可就是真的落入了下成。

话又说回来。

李元庆连皇太极这种千年不遇的异族枭雄都不虚,还会怕了内里的几只爬虫?

下午,李元庆召集了陈忠、满桂、张攀诸人,去三福客栈不远的一间大酒楼,开了一桌大席。

虽是知道陈忠诸将不可能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出卖他李元庆,但小心驶得万年船。

李元庆相信陈忠,也相信满桂,陈~良策也还算不错,但张攀和徐敷奏,李元庆却并没有百分百的把握。

试探一下,总不会有错。

“我艹他娘的!是哪个狗杂碎这么缺德啊!这他娘的不是满嘴喷粪么!事后倒都成了诸葛亮!鞑子兵临城下时,他们狗日的怎么不出来呢!”

陈忠一听这消息,登时就要跳起来!

他可是寻思着,已经进京好几天了,皇上再忙也差不多该忙完了,怎么就是没有召见他们入宫呢。

想不到,竟然出了这等猫腻。

满桂也是满脸怒容,“元庆,你也别太生气。这些人,就是这个狗模样!打仗不是个,抢攻、出幺蛾子,却是一个个比一个拿手!元庆你放心!这事情,咱们弟兄必定站在你这边,一定要将里面的事情查个清楚!”

张攀、陈~良策、徐敷奏几人,也纷纷表态,义正言辞。

李元庆扫了一眼,心中已经有了数。

人应该不在这里面。

如果连他李元庆也看走了眼,那这人,隐藏的可就太深了。

那也不能怪他李元庆不顾兄弟情谊,一定要置他于死地了!

“呵呵。事情虽有波折,却并非无法收拾。咱们还是要相信皇上嘛。皇上英明神武,必定会给咱们一个公正的交代!”

…………

陪陈忠诸将吃完了这顿午宴,已经到了傍晚。

今夜本就是田宏遇邀宴,李元庆也不着急现在便去,节奏可以稍稍缓缓了。

对李元庆而言,这种宴席,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比行军打仗还要疲累,劳神又费力。

陈忠本想跟李元庆单独聊聊,李元庆却以眼色示意他不要着急,等晚上有机会再说。

此时这般状态,人心本就惶惶,若万一有人会错了意,怕还要再横生波折。

但李元庆刚刚休息了没多会儿,宫里却传来消息,‘天子要召见他李元庆。’

李元庆不由一笑,崇祯皇帝还不是太糊涂嘛。

…………

第1283章 蓬门今始为君开!

求订阅。小船多谢。

有想跟小船吹牛逼、打鸡血的兄弟姐妹,可加小船微信号lw8954126,一起加油。

~~~~~~

“臣~~,长生岛总兵官李元庆,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暖阁的淡淡垂暮纱帘之后。

看着十几步外一身大红官袍、恭谨内敛、却又飒爽英姿的年轻将领,崇祯皇帝的眼睛不由紧紧眯起来。

连他自己也没有发现。

当李元庆进到暖阁来之后,他握着明黄色椅首龙头的左手,因为用力有些过猛,他大手的几处关节都已经有些微微发白了。

此时,崇祯皇帝也有些不知道,他心里到底是个什么滋味。

他其实非常不想见李元庆。

因为在他的下意识里,感觉……感觉现在便见,李元庆,很可能会助长李元庆的‘嚣张气焰’。

就好像……没了他李元庆,巍峨堂皇的大明王朝,就运转不了了?就要因此而陷入崩塌?

但心中最后残存的理智却告诉他,他不能不见李元庆!

他不能只凭借他人的一面之词,就去否定李元庆这功大于国的巨大战功,否定李元庆这朝廷栋梁的功勋身份。

他是明君,他可不是昏君啊。

他又怎么能不给李元庆说话的机会呢?

更何况,关宁呈上来的这份战报,并不是毫无纰漏的规整,至少,关宁几个将领,他们本身的立场便并不够端正。

自己屁股下面的那坨屎都擦不干净,反倒来突出李元庆这很可能并算不得过失的小纠结~,于情于理,怕都难以服众啊。。。

思量之间,几分钟已过。

崇祯皇帝这时也反应过来,“咳咳”清了清嗓子,沉声笑道:“呵呵。李帅,朕~,朕刚才有些走神了。请起。小豆子,给李帅赐坐。”

“是。”

小豆子赶忙小心帮李元庆搬来一个小圆墩。

“臣李元庆,谢主隆恩。”

李元庆又恭敬对崇祯皇帝一礼,这才站起身来,有条不紊的坐在了这小圆墩上。

但李元庆只坐了半个屁股,规整而又恭谨的看向了帘后。

崇祯皇帝一看李元庆这般规整,刚到了嘴边的话,不由又咽回到了肚子里,思量片刻,这才笑道:“李帅,朕其实,其实前日、昨日便想见你。只是,诸多琐事杂务缠身,李帅,你不会怪罪朕吧?”

从崇祯皇帝十一二岁、还是个毛孩子时,李元庆便已经与他有了很深处的接触,又怎可能不了解、不明了他的性子?

忙笑道:“皇上,国事虽重,但您也要先保重龙体啊。臣这几日正在思量,去北面的深山里,为皇上打些生猛野味补补身子呢。”

“嘶……”

崇祯皇帝不由一愣,呆了好几秒,这才回过神来。

李元庆刚才这话声音非常柔和,充满了一种说不出的磁性,有那么一瞬间,甚至让崇祯皇帝有了一种错觉,他又回到了小时候,跟在李元庆屁股后面,听李元庆讲述在辽地战事时候的场景。

片刻,崇祯皇帝忽然摇头失笑啊。

为何,为何他总是一直对李元庆带有偏见呢?

无怪乎是李元庆太过优秀,在一段时间内,他感觉他能追上李元庆的步伐,并成功超越李元庆,但时至此时,他忽然发现,他根本就超越不了李元庆,甚至已经很难再跟上李元庆的脚步。

但他却是忘了最关键的一点。

就算李元庆再强,却始终是他的臣子,是大明王朝的柱梁!

仅凭李元庆这句话,给李元庆一个伯爵,那真的就不算什么了。

依照李元庆的功绩,怕是几年之前,他就足够封伯了啊……

“李帅,有劳李帅费心了啊。朕还好吧,呵呵,朕还年轻,感觉还撑得住。倒是李帅您,也一定要好好保重身体啊。只有有您在,朕心里才能踏实啊。”

崇祯皇帝的语气骤然柔和了下来,仿似一下子由遥远冰冷的北极寒冬,一下子来到了暖和热乎的晚春。

一旁,一直在这边伺候着的小豆子不由瞠目结舌啊。

皇上今天到底是个什么心情,没有人比他更了解了,今日在养心殿内伺候的所有人,哪怕是大些阁老大臣呢,别说说句话了,便是连个屁都不敢放。

但此时,爷一过来,竟然,竟然一句话之间,便已经扭转了整个乾坤,这……

自己什么时候能得到爷的这一成本事,还用得着每天都提心吊胆么……

李元庆自是也清晰的感受到了崇祯皇帝的语气和心情变化,笑道:“皇上,此次京师之役,臣一时正好路程交错,误了时辰……是臣对不住皇上啊。”

崇祯皇帝此人……

虽说在很多时候固执的可怕,但他可并不傻。

尤其是此时,崇祯皇帝还年轻,刚刚二十岁,还远不像是崇祯十年以后,他已经刚愎自用到无法形容的状态。

再加之他与李元庆这么多年的感情在这里,话说开了,还有什么是不能化解的呢?

崇祯皇帝当然明白李元庆的深意,笑道:“李帅,此事又怎能怪您?是咱们都没有想到啊,鞑子竟会在您进京的这个节骨眼儿上出兵。李帅,您可否为朕详细解释下,此次平谷之役的战局?”

崇祯皇帝这语气,即恭谨又柔和,仿似小时候询问李元庆辽地战事那般。

李元庆心中却微微有些发涩,但片刻,他便调整过了状态,将平谷之役的战局,详细为崇祯皇帝分析起来。

对于崇祯皇帝的能力,李元庆是丝毫不会有半分怀疑的。

所以,对明金双方的实力对比,包括双方将领的个人秉性,以及当时李元庆所面临各种状态时的考量,都详细为崇祯皇帝叙述解释。

等李元庆说完,已经用了大半个时辰,口都干了。

崇祯皇帝也反应过来,忙令小豆子给李元庆沏了一杯香茗,让李元庆润润喉咙。

崇祯皇帝此时也走下了龙椅,出了垂帘,搬了个小圆墩,与李元庆坐在一起,面对面说话。

“李帅,依照您的意思,我大明,与鞑子决战的时机还不够成熟?”

崇祯皇帝皱着眉头,看向李元庆的眼睛。

李元庆品了一口茶水道:“皇上,倒不是战局不够成熟。而是,当时臣的思量,在我大明腹地,与鞑子决战,并不明智。因为鞑子尽是骑兵,而我军又无法完整的对其主力进行合围。若是战事顺利还好说,若是万一不顺,出现了偏差,那我军再想要对鞑子形成威慑,那可能难了啊。所以,臣斗胆,采取了保守之策,恳请皇上责罚。”

崇祯皇帝深深而又重重的点了点头。

李元庆这话虽然没有说透彻,但其中深意,却已经是透彻无比了,他又如何能不懂?

平谷之役,鞑子十余万大军主力,皇太极亲临,而明军这边,虽有地利之势,但加起来,尚不足十万人。

虽说还有不少勤王军在往京师赶,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啊,更要不提,鞑子皆是骑兵呢?

崇祯皇帝甚至在想,如果将他换在了平谷城主将的位置,怕是已经……

崇祯皇帝简直不敢再想这个后果啊。

祖大寿、左辅他们到底是什么实力,京师城下时,他可是明明白白的看着呢……

“李帅,那,那我大明,在此时这般状态,到底该如何在与鞑子的对阵中,取得更多的主动权呢?”

…………

李元庆离开皇宫,已经过了子时,今晚,他与崇祯皇帝足足谈了两个多时辰。

这事情要是传出去,怕是直接能将人眼睛都吓的掉在地上。

哪怕是当今阁老首辅,什么时候又能与皇上聊上半个时辰了?

好像上一次,与皇上聊这么久的,也是李元庆……

过了白玉桥,上了马车,杨磊忙恭敬道:“大帅,时候不已经不早。咱们是回去休息,还是去田府?”

李元庆看了一眼天色,“去田府吧。人不可言而无信!”

“是!”

车队很快调转了方向,前往田府方向。

马车里,李元庆点燃了一颗雪茄,将自己英挺的脸孔,遮掩在一片云山雾绕深处。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今夜,崇祯皇帝的态度虽然非常柔和,让人如沐春风,甚至是恭谨异常,并亲口保证了李元庆的伯爵之位和利益,但李元庆却是可以清晰的感觉到,在崇祯皇帝恭谨的表面背后,他的内心深处,明显十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