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贼-第8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承恩哈哈大笑:“元庆,你能拿下海州,并守住海州,已经是我大明这数十年来的第一功!此事,皇上看在眼里,朝廷也看在眼里,天下百姓也看在眼里!你也不要过分妄自菲薄,这种事情,尽力便足够了。”

李元庆笑着点了点头,“有王公给元庆支撑,元庆心里就有底了。”

两人相视一眼,不由都是哈哈大笑。

回到府中,李元庆置办了盛大的酒宴,欢迎王承恩莅临长生岛,同时,也是庆祝海州大捷的主宴,长生营各部主将,齐聚一堂。

王承恩的兴致也非常高,喝了不少的酒。

一顿午宴,一直持续了申时,这才算结束。

不过,王承恩却并没有着急去休息,而是与李元庆品茶继续聊。

到了此时,李元庆已经非常了解王承恩的性子。

这老太监,大智慧或许没有,但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颇为兢兢业业。

历史上,他的确没有能力阻止倾颓的大势,但他却是唯一陪在崇祯皇帝身边,并跟崇祯皇帝一起,在万岁山那颗歪脖子树上吊之人。

华夏历史,五千年长河,古老的传承中,人们第一敬的,并非是英雄,而是忠义。

孩子要对父母孝顺,臣子要对君王孝顺,百姓要对父母官孝顺,这也是整个骨架的基石。

李元庆与崇祯皇帝之间,的确有不少瑕疵,但他与王承恩之间,交情还算是很不错的。

在很大程度上,李元庆对王承恩很佩服,也很尊敬,而且绝非是表面和利用。

两人喝了几口茶,又吃了些解酒的蔬果,王承恩的脸色已经好了不少,笑道:“元庆,关于你此次海州之役的封赏,朝廷里现在吵的很热闹啊。你可有什么想法?”

李元庆正在往王承恩的杯中续着茶,闻言不由微微一怔,片刻,忙笑道:“王公,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元庆相信朝廷,更相信皇上。但还是要靠王公多多提携啊。”

王承恩哈哈大笑,李元庆这态度让他很满意。

如果李元庆表现的太过清高,反而会让王承恩提高警觉,哪怕两人的关系紧密,他却也绝不会容忍李元庆这种位置,觊觎大明的江山。

“元庆,杂家也明了,这些年,是朝廷亏欠你啊。依照你的功绩,莫说是伯爵了,便是封王公,也已经到线。皇上在杂家来时,也好生嘱托杂家,务必要处理好这方面的事情。不过,元庆,这件事情,杂家还是想听听你自己的想法。”

王承恩说着,笑眯眯看向李元庆的眼睛。

他的眼神中虽是看似柔和不惊,但李元庆却是明显注意到了他其中的一丝谨慎的小心。

这是丢给他李元庆一张空白支票,让他自己来填数字啊。

……………

第1365章 最好的防守是进攻!

~~~~~~

“嘿嘿。王公,元庆自是盼的皇上给元庆越大的官越好了。可以让元庆封妻荫子,光耀门楣,福及子孙。只是,王公……”

李元庆故作犹豫了一下,看向王承恩。

“呵呵。元庆,你我之间,无需顾虑许多,直接对咱家明言便是了。若是你我之间还需藏着掖着,岂不是生分许多?”

王承恩刚才心中是非常紧张的。

他虽然知道,李元庆绝不是不知轻重、会狮子大开口的人,但权力这东西,简直就是魔鬼,他王承恩这一辈子,已经见识了不知凡几这样的事情。

但李元庆此时一顿,似是有难言之隐,却让王承恩一下子舒缓了不少。‘李元庆此时依然保持着克制的冷静。’

“王公,元庆想,想跟王公求个请儿。”

李元庆故作紧张兮兮的看向王承恩。

王承恩一看李元庆这模样,心中不由更有底气,哈哈大笑道:“元庆,你可不是要难为杂家吧?”

李元庆嘿嘿一笑:“王公,这事儿,元庆可真是要难为您。元庆想,倘若~,他日元庆灭了鞑子,王公能在皇上面前,为元庆美言,让元庆也能混个国公当当。”

“哈哈哈……”

王承恩不由哈哈大笑:“元庆,倘若有一日,你能灭了鞑子,杂家现在就把话放在这里,必将拼尽全力,达成你所愿!”

…………

李元庆离去,王承恩嘴角边的笑意却登时消散无踪。

他看向窗外已经枯黄的树叶,长长叹息一声。

今日,李元庆虽是用了个‘巧儿’,将这事情化解过去,但王承恩却明显感觉的到,李元庆对此事充满着小心。

或者说,对天子充满着小心那。

某种程度上,这其实也是好事情,李元庆对天子有敬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但李元庆和天子之间,却毕竟不是常人那……

历史上,为什么有这么多武将提兵造反小皇帝,却鲜有人提兵造反老皇帝?

多年相处,大家都有交情,各自都熟悉彼此的脾气。

说白了,一帮老弟兄,什么事情,不能坐下来谈,非要动刀动枪?

但小皇帝一上台,觉得自己意气风发,天下尽在掌控……可世间事,又哪有这般容易?

尤其是,此时李元庆已经拿下了海州,这‘辽南伯’的封号,天子还要犹犹豫豫,这么不妥帖……

但他王承恩毕竟是天子的奴婢,这事情,只能由他拉下他这张老脸了。

…………

李元庆回到他的内书房,心情却是异常平静。

王承恩是好人那,可惜……

不过,李元庆也很明了,有海州的功绩摆在这里,崇祯皇帝怕也是想‘抢救’一下他和李元庆之间的关系的。

人最重要的是有自知之明。

这事情,看似是个大馅饼儿,实则,也是一块千斤巨石啊。

李元庆此时虽将王承恩糊弄过去,但恐怕也只能维持这一时而已。

因为他李元庆已经不是功高盖主了,而是功高盖主太多了啊……

慢斯条理的点燃了一颗雪茄,李元庆深深的品了烟草最深处的底蕴,‘还是要尽快灭掉后金军主力,将事情的主动权,掌控在自己手中啊!’

…………

王承恩在长生岛一共呆了四天,不仅每日与李元庆喝茶饮酒,也在李元庆的陪同下,视察了几部军营和长生岛的风光景色。

直到十月初三,王承恩这才乘船返航。

而这几日,王承恩也在明里暗里,表明了他对李元庆的支持,他会尽力为李元庆争取下‘辽南伯’的勋爵,让李元庆在对阵后金军的战事中,拥有更稳固的主动权。

王承恩离去,李元庆也将他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军务之中。

此时,有了海州作为支撑,辽南的军事防线,完全可以压到海州一线,而不必再像是之前一般,只能聚点而守,谨小慎微,无法大规模开拓辽南腹地。

但话又说回来,不能彻底灭掉后金军主力这种机动性十足的骑兵精锐,哪怕李元庆开拓了辽南腹地,牵引入大量的人口,但没有长城这种雄伟的奇迹,在与后金军的对阵中,还是处于被动一方。

毕竟,他李元庆也不是神仙,以一己之力,很难面面俱到。

正如那句老话:“最好的防守,是进攻!”

想要彻底将辽南化为极有,最关键的,还是彻底将后金消灭。

此时,长生营已经拥有了战兵近五万人,加上辅兵、水手、预备青壮,人数已经妥妥的过十万。

关键是长生岛、金州、复州一线,整体人口已经突破百万。

哪怕李元庆不带着陈忠,完全以一己之力,与后金军硬罡,已经有了一定的资本。

再加之陈忠这边也能调集五万余人,再加上辅兵,虎个二十万大军,并不是太难的事情。

再加之张攀、陈~良策,以及东江,虎个十五万战兵,并没有太多难度,按照传统,虎称五十万大军,完全没有太大问题。

甚至,满桂、刘兴祚、候世禄这边,都可以争取一下。

但仔细思量,李元庆还是放弃了刘兴祚和候世禄。

候世禄父子,问题倒是不大,但他们路途太过遥远了,从延绥到辽地,足有小三千里地,这一路人吃马嚼,哪怕李元庆给予候世禄支撑,没有地方官府的支持,他们爷俩也很难成型。

而以刘兴祚的小胆子,还是让他留在永平享享清福便得了。

倒是关宁这边,吴三桂父子、左辅、朱梅,都是可以争取的对象。

关宁铁骑并非没有战力,只不过其中重重原因纠结叠加,能战时,他们也不会出力气而已。

若要说起养贼自重,天下间,谁人又能比关宁更为顺溜?

不过,没有大都督的名义,即便关宁有人想追随他李元庆参战,也并不是那么容易。

李元庆真正可以动用的兵力,还是陈忠、张攀、陈~良策、东江,再加之满桂本部精锐。

哪怕满桂只能出三千人,十五万三千精锐战兵,已经足以威震天下、横扫天下了!

李元庆要的,就是满桂部精骑,有战斗经验,哪怕不将满桂当做箭头冲锋呢,用来追杀,也是极好。

正所谓此消彼长。

皇太极此时正在舔舐伤口,图谋恢复,他李元庆这边虽也需要时间来图谋休养,但李元庆毕竟还有着大明的大名义。

就像是后世的借壳上市公司。

此时这个机会,虽不是最好,却已经是趋向于成熟的机会!

李元庆足足花费了十几天时间,分析利弊,联络周边,写了一份完整而又紧密的规划,放在他的案头上。

这时,时间也来到了十月中,陈忠、张攀、陈~良策,包括东江的陈继盛、徐敷奏诸将,皆来到了长生岛,与李元庆汇总,商讨下一步的军事计划。

晚上,一顿昏天黑地的酒宴之后,李元庆和陈忠,来到了李元庆的外书房。

李元庆笑着将他的这份筹谋,交到了陈忠手里。

陈忠本来还有三分酒意,但很快,酒意却已经蒸发无踪,眼睛如同老虎一般鼓胀起来,声音都有些颤抖道:“元庆,你,你想好了么?真的要在此时动手?”

李元庆一笑:“大哥。时候不等人那。咱们此时疲惫,但后金方面必定更疲惫!此时这个机会虽不是最好,但咱们能把握的力量,已经是不少!”

陈忠又怎能不明白李元庆的意思?不由哈哈大笑:“元庆,说的好!说的好啊!这一天,我老陈可不是盼了一天两天了!此时是十月中,河道虽是封冻,但咱们完全可以走陆路。加之,深入后金腹地,将士们吃喝拉撒,其实不用考虑太多!只要咱们能堵住辽阳或是沈阳,狗鞑子主力就跑不了!”

李元庆笑着点了点头,“大哥,其实,我是想年后再动手,不过……”

李元庆将王承恩到来的事情,跟陈忠仔细叙述一遍。

陈忠虎目一瞪,狠狠啐道:“元庆,已经到了这时,狗日的还想藏着掖着?咱们弟兄们辛辛苦苦,丢着性命,在他们眼里,就这般不值钱么?咱们先灭了鞑子,再跟他们算总账!”

李元庆笑了笑,用力握了握陈忠的大手,“大哥,胜者王侯败者寇!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胜败,就在此一举吧!”

陈忠全身的血液已经完全沸腾起来,但还强自保持着最后的冷静,忙道:“咱们哥俩这边倒好说,陈~良策和满桂问题应该也不大,可张攀和陈继盛那边……”

李元庆一笑:“大哥,这事情也好办。东江还是走东线,吃老寨。张攀嘛。先留着用。倘若张攀无二心,这富贵,便留他一份。倘若他不听话,那~,也怪不得咱们了!”

陈忠哈哈大笑:“元庆,此事早该如此!明日,咱们就开始行动!”

…………

次日清晨一大早,李元庆便在官厅的大会议室内,抛出了这颗重磅炸弹,登时也将整个会议室内炸开了锅。

“哈哈哈!元庆,我老陈盼着这一天,可绝非是一天两天了啊!没的说!开完会,我老陈马上回去收拾!狗日的,咱们弟兄也杀进沈阳城,睡睡他皇太极的娘们儿。”

陈~良策一时兴奋的简直有些找不到北,就差拍桌子了。

长生营和陈忠麾下各主要将官,也都是兴奋的表态。

但陈继盛的东江和张攀这边,都稍稍有些犹豫。

但张攀没敢说话,陈继盛好不容易才抽了个周围将领们兴奋的间隙,小心翼翼道:“元庆,此役,我倒是没有太多意见。不过,是不是,是不是稍微急了点啊……”

……………

第1366章 毁天灭地,来与我一战!

~~~~~~

“呵呵。”

李元庆一笑:“陈大哥,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元庆其实也不想这么贸然,不过,富贵只在险中求,天上地下,也不过是一线之间那。”

以陈继盛的精明,又岂能不明白李元庆的心意?

这是李元庆要搏命了啊……

旁边,张攀的眉头也紧紧皱起来,李元庆这……哪怕到了这时,他依然这般锐气十足,而反观他……

纠结片刻,还未待陈继盛说话,张攀道:“元庆,哎……罢了罢了。我张攀一世小心,到头来,却差点铸成大错。老陈,我张攀欠你一条命,他日有机会,我必定还回来!元庆,鞑子嚣张了这么多年,也该消停了!干他娘的啊!”

众人都没想到张攀会这般激动,陈继盛更是一愣。

便是李元庆的眉头也微微挑起来。

一旁,陈忠却是对李元庆使了个眼色。

李元庆自是会意,笑道:“张大哥,都是自家兄弟,有什么事情是化解不开的呢?一坛子酒不够,那就来两坛子。”

“呃。。。。”

周围众将都是一愣,但片刻,却都反应过来,许多人,直接笑出声来。

陈~良策哈哈大笑道:“老张,元庆说的对。你什么时候,拿两坛子好酒给我解解渴?”

看着陈~良策的大度,再想起自己的愚蠢,张攀一时眼泪都要涌出来,片刻,忙抹了一把眼睛:“元庆,诸位弟兄,你们就看我老张的表现吧!”

厅内气氛一时更加热烈。

陈继盛心底不由深深叹息一声,‘李元庆气势已成,天下间,谁人又还能阻止?不过……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儿,以他和李元庆的关系,还愁着没有荣华富贵嘛?’

“元庆,我们东江,没有意见。随时都可再出征!”

…………

此时,不论是长生岛、辽南还是东江,都处在尖锐的上升期,哪怕个人之间,会有一些矛盾和情绪,但整个大势摆在这里,谁又敢不给李元庆面子?

但李元庆也很明白,这种矛盾,此时之所以能够遮掩,被盖住,还是因为他的声势和威望,顺境自是没问题,但一旦逆境,很容易会产生化学反应。

话又说回来。

这世间,哪有不带风险、稳赚不赔的生意?

想要有所得,必定要有所付出,甚至是付出生命。

他李元庆两世为人,却皆是最穷的泥腿子出身,不也照样混到了此时?还有什么,是割舍不下的呢?

只要灭掉了皇太极,天下间~,谁人还是他李元庆的对手?

谁又敢当他李元庆的对手?

不过,稳妥起见,整个军议足足进行了两天,李元庆也给了众将足够的考虑时间,思虑其中变数,考量应对的筹谋。

十月初七,诸将依次返回驻地,收拢兵马粮草。

李元庆给诸将的命令是,各部携带一月粮草便足矣,其余的,由他李元庆来补齐。

就在诸将返回各自驻地的下午,朝廷方面也传来了消息,崇祯皇帝最终点了头,册封李元庆为辽南伯,总督辽南战事。

虽说这册封怕是要等到年底,但李元庆却并未保留这个消息,而是公之于众。

这登时在整个岛上掀起了新一轮的风暴,整个长生岛都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李元庆更是大开流水宴,犒赏三军,与万民同欢!

而这时,正身在山海关视察的孙承宗,也得到了李元庆这份惊天动地的战报,一时久久回不过神来。

孙承宗也没有想到,李元庆竟然会在这种时候,在并没有太多充裕准备的时候,对后金军发动决战总攻。

但李元庆所言的四个字,却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