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倾大宋-第3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通古眼皮子一跳,想到在开封时的惊吓,不由地道:“王相公,赵家气数本尽,全赖我主仁德,宗庙得以保全,苟延残喘于江南,竟大言不惭谈什么正统,大金兵强马壮,四郎君马上要饮马大河,可不是动嘴皮子的时候。”

王秀脸色一变,正色道:“名不正则言不顺,无家即无国,有些事是不能谈的,你家左副元帅郎君要来,那就让他来,我能打败他两次,就能败他第三次。”

“好,说的好。”张浚忍不住抚掌高呼。

张通古嘴角一抽,王秀的强势让他心有余悸,他并没有奢望大宋行朝全盘接受,但王秀的生硬态度让他不爽,又有些无力下口的感觉,口吻生硬地道:“还望王相公三思。”

“称臣就别提了,遣返挞懒也不要妄想,府州路早就归了陕西,至于岁赐还是可以商量的,增加个一两万钱也行。至于倡议北上河东的大臣,简直就是开玩笑,你能深入淮南,怎么不让我去燕山、上京”

。。。

。。。

第757第757章国策不可率意1

王秀的回答让王伦一阵抽缩,外事场合哪个不是温文尔雅,有那么直白的,简直不给人一点回旋余地。就算当年女真人蓄意南征最后时刻,粘罕仍然很客气地招待大宋使臣,只是在吃饭时说下次不那么招待了。

虽然,南北战争打的非常残酷,高层的来往却文质彬彬,一切都围绕着遮羞布来讲,就像斡离不呵斥贵妇,那是你家太上把你卖给我的,我有凭证在手。

“我可不想刚出东华门,就被士民指着脊梁骨骂。”王秀目光冷峻,慢悠悠地端起青瓷茶杯,滤了滤茶叶,细细地品了口,畅快地舒了口气。

张通古不是傻瓜,他当然知道他的条件,绝对没有人敢答应,王秀说的都算轻的,搞不好刚出东华门就被人宰了。

哦,那也是说说出东华门,江宁的皇宫大内布局一如开封,尚书礼部在宣德门外,出入不可能经过东华门。

王秀的单刀直入,显然是让他无法获得更大的利益,尽管他很不喜欢王秀,却更不喜欢大宋行朝,话说到这个份上,王秀的强势姿态非常明确,要么打要么和,没得商量。

他却犯难了,王秀再次不按常理出牌,真的强硬起来他还不好办了。作为女真人所器重的汉官,他对整个国内的了解还是比较透彻的,不要说契丹、奚族等番族,就是女真人的厌战情绪,也在逐年递增不减。

应该是随着大宋行朝不断强大,金军每次出兵无不无功而返,更遭到巨大的损失,连女真族马军也动紥死伤数千。

不仅女真贵酋对战争态度生变化,连底层的吏士和百姓,也开始厌恶连年的征战。每次男子出征,家里都要杀猪埋葬,代替出征的男子丧礼。

连和兀术告别时,也不见兀术有打过淮上的意图,他才漫天要价,希望能吓住大宋行朝,让女真人看到南征的希望。

作为女真人的大臣,他算是很合格的。

王秀对张通古压根不屑一顾,他吃定这厮了,敢在他面前漫天要价,尼玛,活的不耐烦了,逼急了他真要杀人的。

王伦却碍于情面,见张通古脸色阴晴不定,索性做了个老好人,浅笑道:“今日时辰不早了,各位也都困乏了,还是暂且休息,明日再说不迟。”

张通古有了台阶下,自然是干笑两声,沮丧地道:“不错,人上了岁数真是不行了,怎能像王相公年轻力壮。”这话有讥讽王秀年轻的味道,却也全然没有刚才的霸道,已经有了些许退让。

王秀懒得理会这厮,邦交讲究的实力,还有在战争顶点的外交手腕,张通古之流,还不具备高的外交手腕,他不屑地笑道:“也好,壮士暮年也算豪情万丈。”

张通古嘴角一抽,刚端起茶杯的手一抖,险些把上好的团茶溅出来。

王伦去送张通古,张浚却转身看着王秀,淡淡地道:“文实果真要打”

“打”王秀怪怪地看了眼张浚,就像看个怪物,转身进了大堂。

张浚很不甘心,跟在王秀身边,急促地道:“初战失利,但北军实力犹在,虏人战线拉长,我们完全可以反戈一击。”

王秀淡然一笑,进屋拿起茶杯喝了口,历史上赵构对张浚评价还真得体,果然是志大才疏,连这点猫腻也看不出来。

大宋行朝的展到了关键时刻,战略取向是向南、向西两个方向,决不能和强悍的女真人硬拼。

当然,并不是大宋行朝拼不起,现在已经有了和女真人决战的底子,要真拼命还不知鹿死谁手。

但是,他奉行的是利益最大化,没有绝对碾压实力前,他绝不会对最强者下手,以免玉石俱焚,让土鳖捡漏。

打仗就是拼战略指导,拼综合国力不假,但战术运用也或不可缺。大宋行朝蒸蒸日上不假,却仅仅能和女真的军事力量抗衡,还达不到稳胜的程度,尤其是马军处于劣势,新式装备仍不成熟,一些战术编制仍在摸索。

就如同新军制刚颁布实施,都司和军司之间,就缺乏一个指挥环节,造成都司无力指挥数目庞大的军司,应急下设置了行营。

打女真人需要强大的国力,稳定的后方,战略战术完备,支撑的技术成熟的强大马军军团,应该说是以马军为核心的混成军团比较恰当。

所以,他在对南海实施征伐,获取大量展资源的同时,对河西起了异样的心思,好多的良马啊汉唐之所以军威显赫,就在于西北养马百万,组建了一支可供消耗的马军。

大宋建国的马军,虽说比不上汉唐,却也不算弱了,那时候还算间接控制部分产马区域,顶峰时组建了五万人的马军,羊山之战是大宋唯一一次和契丹的马军对抗。

四万大宋马军击败六万契丹马军,斩杀统军以上将帅十五人,获得级两万余,促使了萧太后加快谋取南北盟好的决心,但大宋马军也没逐日下。

张浚见王秀不言不语,心中极为不快,他和王秀是同年,人家已经是副相了,他还在九卿中混资历,人比人气死人,。

眼看王秀还在卖关子,怎能高兴起来,不由地生硬地道:“文实,难道是再次盟好”

“嗯,盟好那是必须的。”王秀回过神应了句,回答的非常坚定,没有半点商量余地。

张浚脸色一变,双目瞪着王秀,厉声道:“文实,朝廷在沿河有禁军二十万,打就打了,何必再跟他们谈,索性把往昔的屈辱盟约废除了。”

“我也想啊”王秀放在杯子,淡淡地道:“但欲则不达,德远兄稍安勿躁。”

张浚嘴角一抽,盯着王秀道:“真不知文实在想什么,虏人毁约在先,朝廷已经保住颜面,占了个理字。”

“当然要打,还要强势的打才行。”王秀对张浚的理论不屑一顾,什么占个理字,在刀枪面前理算个鸟。

这场仗肯定要继续打,就算别人愿意停止,他也要打下去,不是为了什么不现实的北伐,而是另有自己的谋划。

。。。

。。。

第758第758章国策不可率意2

燕京大兴府,一处并不起眼的杂货铺后院。天籁『小说

“知燕山房事陈明见过大人,未曾远迎,还望大人恕罪。”一名身材并不魁梧,相貌极为普通的灰衣男子,正向秦敏拱手行礼,态度是不亢不卑。

秦敏满脸笑容,伸手虚抬,温声道:“启叔兄何必多礼,你我都为朝廷效力,彼此同袍就不用客气了。”

他南下大兴府第一件事,来见机局燕山府路房知事,陈明是刚刚上任的使臣,让他非常重视这次会见。

机司使臣干的隐秘勾当,往往都是单线联络,平时很难相见,也就是他和几名高等使臣横向联系,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相互的配合,也是王秀对他的忠告。

一个人是受命令而行动,还是甘心二做事,关系着做事情的成败几率,断不能有任何的大意。

陈明给他的印象很不错,第一眼就是很平庸的商人,绝对是为了几贯钱斤斤计较的老抠。

但是,如果仔细去看的话,却能隐隐觉,那市侩笑容背后的锐气,往往一道眼神不经意给人心颤感觉,这种人是天生的间谍,同时也是一把隐藏的利剑,随时能要了你的命。

同样,秦敏给陈明的印象也不错,温文尔雅却大气自如,对待下属非常和蔼,没有摆上官的谱,要知道这位大人可是进士出身,是非常清要的文人。

更让他认同的是袍泽的称呼,绝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把后被交给你,生死与共的好兄弟,他也不矫情,很自如地直起身子,侧身道:“大人请。”

二人坐下,秦敏也不磨叽,开门见山地道:“虏人南下势头甚猛,现在他们有立太上制衡行朝意图,太上快到燕山了,不知启叔兄准备如何了”

陈明眉头微蹙,沉声道:“大人,恕在下之言,虏人看押太上甚严,燕山房使臣各有任务,恐怕无法完成。”

秦敏何尝不明白,但有些事不去做实在不行,不得不道:“放心,有十余名精壮好手配合,朝廷那边也会派人过来。”

“大人,虏人主力南下,的确是有利的时机,但四方关卡众多,恐怕很难行事,最终反而会暴露我们。再说,太上一行已经停留外面半年,左右有打套司十余人,还有沿途军州土兵护卫,想接近都困难。”

陈明非常不情愿,他终于朝廷不假,却不是莽撞之辈,凡事要量力而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是蠢货行径,不仅对家国事没有好处,反而会引诸多不良后果。

秦敏知陈明不太愿意,他何尝愿意去做不想做的事,不得不强笑道:“尽力而为。”

“大人放心,在下必然竭力而为。”陈明似乎察觉秦敏的苦衷,他也是心思敏捷的人,听出尽力而为的意思,既然是尽力就好,很干脆地接下任务。

“哦,一切以使臣安危为重,断不可逞强好胜,你们的主要任务是打探军国大事。”有些话不能明说,秦敏点到为止,相信陈明会明白的。

陈明眼前一亮,看向秦敏的眼神有了敬佩,重重地点了点头,一切尽在不言中。

“还有,江龙臣要调任西机局,主持兴庆一代的事务,要不要设下酒宴送行”秦敏轻松地笑道。

“那是自然,要去就去燕山府最好的酒楼。”

“嗯,对着虏人的行台欢饮,是别有一番风味啊”

此时,还是在行在南京,秦淮河畔秦桧的府邸中。

金军在战场上夺取主动权,宋军几乎全线退入出阵地,秦桧不免多了几分心思。

面对朝廷内外政局变幻莫测,他特意告了病在家,静静地站在书案旁,出神地凝视宣纸的字,不时地眉头舒展,露出淡淡的笑意,旋即又陷入久久的沉思。

近日来,朝野抨击的势头多是指向张启元,唐格作为相也是焦头烂额,随让他们一个是唱反攻河东,一个是朝廷的相,又竭力支持反攻河东。

王秀却意外没有置身事外,直接偏迎头而上,让人实在匪夷所思,好像有点不科学,不符合王秀一贯低调的本性。

王秀倒底想干什么他有些不明白,似乎抓住问题关键,却在瞬间又丢了,再去想的时候已经没有头绪了。正当他出神时,王氏端着一碗羹汤走了进来。

“相公,用些莲子羹吧”

“谢夫人了。”秦桧松了口气,人沉浸在沉思中。

王氏把羹汤放在书案上,瞥了眼桌面上的字,笑道:“我倒看相公做了一整天,原来是为这事郁郁寡欢。”

秦桧端起羹汤喝了两口,神色有几分尴尬,不悦地道:“妇道人家,不要多言。”

王氏剜了眼秦桧,笑咪咪地道:“相公不要小瞧妇人,你们这些男人,还不是臣服在妇人脚下,一个个还大言不惭,这不吃了大苦头。”

秦桧瞪了眼王氏,这脸打的生疼,两府一个没跑全落进去了,不悦地道:“太后岂是你能说的。”

王氏不屑地一笑,道:“圣人都怀了皇子,却还要太后把持军国重事,幸亏不是军国事,难道妾身说错了”

秦桧脸面赫然,有些恼怒地道:“不可胡言乱语。”

“这个时候,相公还看不出来,真不知怎么当得宰相。”王氏冷冷一笑道,眼珠子是提溜转。

秦桧一怔,疑惑地看了眼王氏,沉声道:“此话怎讲”

“相公真是糊涂,你认为王相公是战是和”

“自然是和,文实历来主和,这是朝野公认的。”

“那就大错特错了,难道相公不知极阴就是阳的道理”王氏很无奈地看了眼秦桧,平静地道:“相公和王相公相识于弱冠,难道不了解他”

“倒是妾身细细看过王相公事迹,哪次不是谋定而后动,凡事深思熟路,勤王救驾直接交出兵权,这可不是寻常人能做出来的。而今,他的声望已经无人可比,为何还要接下烂摊子,国策不可率意,相公可曾好好想过”

说到这里,王氏反问一句,静静等待秦桧的反应。

。。。

。。。

第759第759章王氏的政治智慧

秦桧是当局者迷,王氏那么一说立即省悟过来,心头的郁结豁然开朗。他拍着额头,目光闪烁地道:“娘子说的是,我想的太多了,王文实看是放权,其实一切尽在掌握,我差点被他给蒙住了,惭愧、惭愧啊”

“哼,亏你还是甲科,连这点也看不透,也不知怎么当得宰相。听听外面的传言,也能想明白王相公为何拿得起放得下。不要再有别的小心思,至少不能和王相公决裂。”王氏对秦桧横鼻子竖眼的,但态度却是关心。

秦桧嘴角一抽,他是有政治抱负的人,岂能甘心居于王秀之下不过,王氏的提醒让他如梦初醒,王秀实在是太阴险了,看是谦让大方不贪恋权柄,实际却是大权在握,那事无风不起浪,有太后作为后盾,足以立于不败之地。

想通了这一层,其它的事迎刃而解,大宋侍卫水军的兵权,还是牢牢控制在王秀手中,看是兵权回归,实际上把握了最重要的核心,江宁位于大江南岸,随时都在侍卫水军监控下,三大寨之一的长岛大寨,离江宁城不算太远。

侍卫水军的战船时刻游弋江面,还有水门直接进入江宁城,调遣海船吏士要比殿前司方便。

“看你明目张胆地急成那样,不要说王相公了,连蔡易之、沈识之都能看出来。”王氏见秦桧出神,又投下一枚重磅炸弹。

秦桧被吓了一跳,他和王秀是缓和了关系,重新回归盟好,但总是不那么甘心,一切要掌握在别人手中,那可就麻烦了沈默掌控财政,蔡易也是冉冉升起,再加上其他人的崛起,自己很可能被王秀边缘化,连现有的政治利益也保不住,他看着王氏那妖媚的面庞,希望能有个好法子。

“有什么可担忧的,王相公还得借助相公,未来胜负尚不可知,就算是现在那摊子事,王相公也不容易过关。相公应该权衡再三,一旦有机会就押上宝,要么彻底扳倒王相公,要么就雪中送炭,断不能安心而已。”王氏翻个白眼,对秦桧的犹豫很不屑,简直不是男儿所为。

“王文实真是胆大包天啊”秦桧想了想,宰相和皇太后,还真是让人羡慕啊不过,其中的风险又让人不寒而栗,这是要灭族的勾当,他想也不敢去想。

“妾身要想的不错,王相公牧守杭州时,相公要能以诚相待,或许此次主持新官制和两银法非相公莫属,可惜便宜了欧阳大人。”王氏那双狐媚地桃花眼闪烁,一脸的不甘心。

秦桧默然不语,细想王氏说的不错,他痰迷心窍,妄图取代王秀在朝中的地位。

岂料,王秀并没有因远离中枢受到任何消弱,朝廷的权力反倒是变成行在杭州双体制运行。

现在,总算是明白了,有朱琏掌控军国重事,人家王秀稳若磐石,想想王秀跟看小丑一样看他,就一阵不寒而栗。

如果,他还是一如既往没有别样心思,王秀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