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倾大宋-第3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了,秀哥儿的意思我明白,咱家是天下一等一的富豪,你说的那也太牵强,反倒是有做作嫌疑。我看十四娘聪慧过人,今后定然是女东主的料,太老实了反倒是不美。”王卿苧继续给王秀白眼。

也不能不承认,早年的王卿苧的确是温顺善良,但内心深处却非常坚毅,才有了借着契机走出去的一天。那么多年来,王家大娘子的名声可不是盖的,号称天资第一女富,拥有的钱比皇太后还要多,性格懦弱的女人绝走不出这步。

王秀感觉自己被打败了,不得不举起白棋,苦笑道:“大姐说的有道理,我认输好不好。”

“本来就是这理。”

“姑姑好厉害。”王新真没心没肺地跟着起哄。

“大姐,官人快要北上了,你去不去”友琴莫言去不了,不妨碍王卿苧去照料王秀,她才能放心。

“开封凶险万分,大姐暂时不要去。”王秀急忙出口阻拦。

“凶险万分秀哥儿别吓唬人了。”王卿苧虽然一惊,但到底是老江湖,转瞬间就镇定下来。

“官人,你可别吓我们姐妹。”

文细君慌张地说完话,赵福金和林月姐也担忧地看着王秀,眸子里说不尽的忧虑。

王秀真后悔说这句话,挺着大肚子的女人,心情不好会影响下一代,这在想着糊弄过去,冷不防王新真嚷嚷道:“我跟随爹爹去。”

“你去做什么那可不是去玩。”王卿苧溺爱地问道。

“娘和各位姐姐身子不便,姑姑又有大买卖,我长大了,自然能照顾爹爹。”王新真眨着大眼睛,天真地说道。

天真无忌的童言,把大家逗乐了,刚才的忧虑一扫而空,王卿苧宠爱侄女不假,却也知道事关重大,不能让王新真参合,叫来等候一旁的李采薇,领着王新真去玩耍。

“秀哥儿,能有什么凶险”

王秀并没有直言,而是道:“大姐,这场战事或许是机会,能让王家、沈家更上一层楼。”

“这又怎么说”王卿苧美眸一闪,来了极大的兴趣,王秀的话可是代表巨大前景。

“西北要打仗,对铜铁皮革需求极大,还有大量的辎重,你说是不是机会”王秀很随意地说道。

“这个我都知道。”王卿苧没好气地翻个白眼,朝廷放宽军需定制,打仗那么费钱的事,自然能赚个盆满钵益。

“不光是西北打仗,虏人气势汹汹而来,我说的凶险就是这点,搞不好会在沿河爆战事,这才是我北上真正原因。”王秀说出真实目地,西北战局在那些名将的指挥下,他还真不把党项人放在眼里,真正需要应付的是女真人。

有时候,在特定的环境下,牵制和讹诈也会转化成战争,就看你用怎样的眼光去看。他必须要坐镇开封,甚至在洛阳去指导战争,避免一切不利因素,而不是在数千里外的江宁。

“你就一口气说完,不要再磨叽了。”王卿苧白了眼王秀,引起了众女一阵轻笑。

王秀翻个白眼,用最直白的语言道:“虏人既然是讹诈,那必须屯驻重兵,北侍军自然要加大战备,几样新式兵器也该量产了,那对高质量铜铁的需求,肯定会大大增加。”

“真是个小滑头。”王卿苧短时明白了,在玉泉山和钟山的全力研制下,无论是床子弩还是其它器械,都研制出改良版本,甚至出现管型的火器。

她却不知道自家兄弟,还在酝酿别样心思,暂时没有说出口。

第875第875章机速司和职方司的矛盾

不能不说,大宋禁军武器展,在王秀某些建议下,再由经验丰富工匠的改进,呈现出急剧展趋势。

这些新式改良器械,对钢铁韧度强度要求加大,绝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有能力生产接近,甚至符合要求的钢铁,还真只有利国监。

其实,他心中很有遗憾,由于战乱和别的缘由,一些很先进的技术都失传了。如汉弩无论是射程还是耐用度,都不是今天神臂弓所能比拟,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真正的事实。

自魏晋后,汉家强弩制造技术不断弱化,这和弓箭的展有关,经历五季战乱,本应该是甲仗展的黄金期,远程投射兵器却不断衰落,继承五季铁血的大宋禁军,竟然通过引进党项人的强弩,才造就了神臂弓的威名。

所以,才介入大宋制式兵仗的研,希望能恢复远程投射兵器的威力,作为火器的传承过渡。

“好了,大姐可以做好准备,妹子,各位娘子,快到响午了,咱们去一块用膳。”王秀笑呵呵地道,心情是相当好。

先不说女真人的大张旗鼓,任你张启元三寸不烂之舌,党项人也不傻,李顺乾这头老狐狸精明着呢女真人的作态岂能满得了他,要是没有看到机会,任凭张启元长十张嘴也说不动他,没看到兀术的动作跟鳖爬一样,主力大军一动三十里,每次驻扎还要搞会操,分明是在练兵。

所以,李良辅也得到了密令,十万夏军并没有直接进攻平羌城,而是汇集到三源地,静州都统任敬得、夏州都统萧合达分兵两翼,震慑陕西诸路,不断壮大声势。

就算他们围而不打,陕西各路也是频频有警,金字牌不断传入东南行在。

金军慢悠悠地南下,还在河北北部,但强大的军事压力,仍给北侍军造成明显威胁,各军州乡军的签,大批甲仗军粮的放补充,军费开支增长了许多,让沈默大为恼怒。

看看人家侍卫水军,也就是登船前的一次性消耗,你侍卫马步军只要一动弹,那就是流水价地花钱,任谁主管户部也不会高兴。

周文是枢密院机司知用间行人房事,段守珏是兵部职方员外郎,两人都出身商水小学校,也是十五杰中的成员,公务上关系似乎不太融洽。

军情紧急的情况下,机司多次对职方司关乎西北的地形民俗等情报不满,指责职方司使臣绘制的地图和兵要过于模糊,让机司不能有效地筛选有利的军情,无法给两府参考,叫嚷声最高正是周文,管理职方司山川地形、军国州县的恰恰又是段守珏。

段守珏是恼怒到了极点,他被朱胜非给训斥一番,里子面子都没有了,还有委屈说不出来。

自从朝廷定下两大情报机构,职方司却没有机司受到重视,毕竟人家属于枢密院,在两府实权大佬的关注下,无论是财力还是人力投入,都不是职方司能比的,就像是亲生儿子和养子一样。

在两府的印象中,机司是深入敌方打探情报,是真正的间谍,那是拿着脑袋在玩命。职方司相对轻松多了,不过是打探天下地形、水源和民俗习惯等,危险性非常小,只要化作商人行走,几乎没有危险性可讲。

再说,这几年机司也越权过界,使臣也开始勘测女真地盘上的地形民俗,做得比职方司还要好,受到枢密都参军司的赞誉,无形中让职方司丢了脸。

也是,人家机司使臣都是精干亡命徒,又在各处据点经营多年,有着非常广漠的人际关系,对于民俗地形还不是手到擒来,倒是职方司局限性较大,只能扮作商人,干着偷鸡摸狗的破事。

不过,职方司也同样担负部分军情职责,眼看金军大规模集结,却又无法得到准确军情。人家机司几乎每天都有金军动向军情,还附带着各部将帅及兵力分布,简直在打脸。

“大人,河东职方馆紧急军情。”一名都事手持份塘报,匆匆走了进来。

段守珏并不太在意,职方馆能有什么紧急军情,整个河东才有一个据点,不像机司在河东就一个局,下面又设据点,简直覆盖整个河东路,各方情报不是一般地多。

不过,他接过官塘在看,就是这一眼,脸色变的惊讶,急促地道:“确定无误。”

“大人,火漆和密语无误。”都事很认真地道。

“好啊这次我看他机司,还有什么话说。”段守珏大为欣喜,霍地站起身向对面郎中公厅而去,由于兴奋过度,刚刚出门差点被门槛扳倒。

就在王秀的坚持下,两府又进行几次会商,监督枢密都参军司再举行秘密推演,他亲自来主持。

“以京东京西四大行营和京畿北边制置使司兵力看,完全能够防御虏人有余,就算让他们过河去洛阳,京西的洛阳行营和孟州行营也能遏制他们。”钟离睿是侃侃而谈,他对北侍军是如数家珍。

“都承旨,怎么认定虏人过河会被控制,他们历年南下,岂能不知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李纲问的极为尖刻,毫不留任何余地。

“虏人各路兵马不过十五万,精锐也就区区七八万,他们之所以浩浩荡荡,分成六路南下,不过是为了预演朝廷北伐时反扑。不然,也不会日行三十里,走一天停三天。”

钟离睿怪怪地看了眼李纲,断然道:“根据推演,兀术就算过河,他们也会把主力停在河北河东,能过河的兵马不会过五千。北侍军大意制置使司、四大行营有十二个军,三个上旅,加上签各军州乡军,足足有二十五万人,完全可以应付沿河虏人,至于过河虏人,也能让他们服服帖帖。”

“还有一点最为重要,经过历年战事,北方各族普遍厌战,包括他们的高等将校。”

“也就是说,虏人难下决心,有十成的打不起来”许翰郑重地问道。



第876第876章西北战事的廷议1

钟离睿看了眼许翰,摇了摇头道:“推演只是比较各种可能,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并不能涵盖全部。”

王秀点了点头,道:“正是,战场上没有绝对,只有相对的应对策略,推演永远没有变化快。或许,一个不起眼的变故,就能改变整个局面走向。”

“有道理,但这不能确保陕西开战,虏人不趁机占便宜。”李光非常忧虑地道,他为人非常谨慎,这场战争的危险性太大了,似乎有点太冒险了。

“并非如此,战略推演并非战场推演。”钟离睿干笑了两声,平羌城有西侍军一个上旅七千余人,再加上轮戍的乡军土兵,好歹也有万人守御。

只要能妥善利用关防地形,不要盲目地出击,在行营的支援下,十万夏军要攻取平羌城,还是比较困难的。

最重要的是城内有水井,这就解决守城的大问题,按照兵力换算,至少能坚持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以西侍军动员来看,缘夏边地五大行营的兵力,禁军连可以征的各军州乡军达到三十万,不需要北侍军的增援。

李光自持身份,不愿和钟离睿争论,淡淡地道:“陈太尉、王太尉,有多大几率快拿下灵州和兴州”

刘光世撇撇嘴没说话,都参军司知行军司事陈淬、副使王宣面面相嘘,不知如何作答是好。

陈淬原出身西军,当年担任真定府路兵马副总管,失镇南逃后加入殿前司禁军,积功成为知行军司事,作为枢参高等行军参军,对西军是了解颇深的。

他也很赞同这场战事,毕竟是西军为主力,只是明显的两府大佬信心不足,他也不好说话。

王宣却撇撇嘴不以为然,他曾经击败女真悍将斜卯阿里,又是李纲看好的旧部,哪里会怕别人,朗声道:“以最佳军事部署,两大行营牵制左厢军司,然后分南北两路,可以快抵达灵州。”

他没有说多长时间拿下兴庆,也没有做出任何保证,时间并不是他所能预测的。

王秀默默看着山川地形沙盘,最佳方案实际是他运筹,让封元放出来的。

其实,也非常简单,那就是总结历史上,蒙古人对党项作战经验,避免和强悍的左厢军司硬拼。以两个行营的大军牵制夏左厢军司,让党项人主力脱不开身。

平羌城就是一个点,宋军组成两支快部队,配给强有力的步军部队,南路从熙河路北上,进入右厢军司防区北上,北路沿着草原边境西进,直接进攻省嵬城。

“南路行营倒是可行,但北路行营要越过边地,恐怕会引起虏人反击。”李纲眼光也很独到,看到了危险点。

王秀并不认为李纲多心,实际北路绝对是冒险,推演的成功并不代表实际作战顺利。也是,仅仅是个计划,操作起来实在太难,大宋行朝的进攻阵地,无法完全避开夏军左厢,战斗只能在战争中不断改变,墨守成规的结果,只能是全军覆没。

他运筹的作战计划,连自己也觉得太不符合实际,根本避免不了和夏军左厢决战。

王宣神色有些傲然,他看了眼刘光世,朗声道:“以最坏的打算,西北战事一时无法形成决算,女真趁机南下,以兵力计算,北侍军完全可以应对,沙门岛驻扎侍卫水军,也可以出海威胁燕山,至少能保证平局。”

“侍卫水军主力已经南下,沙门岛不足对虏人形成威慑,长岛的侍卫水军拱卫行在,断不能北上。”许翰白了王宣,语气很不愉快,显然很不看好侍卫水军。

王宣很不满许翰态度,自从侍卫水军奔袭滦州,上岸的战斗中打的惨烈,损失比较严重。

但是,那场激烈的战斗却转化为宝贵经验,无论从登6进攻还是阵型摆设,都让侍卫水军受益匪浅,都参军司和侍卫水军都参军司,早就规划出对付金军马军的战队编组。

也就是说,留守的虎翼第五军,无论是甲仗配置还是战术,都逐渐适应登6战的需要,确保守住登6点,迎接马步军的增援或是后续部队抵达。

他眉头紧蹙,口吻生硬地道:“海船游戈燕山近海,必能震慑虏人,京东驻扎虎翼第五军两个旅镇,完全可以威慑燕山,许相公无须担心。”

侍卫水军的军编制规模不大,旅镇规模更小,体现出登6作战需要小编制加灵活性的重要,两个旅镇也不过四千余人,可以组成两个战阵。

王秀很赞赏王宣不亢不卑的态度,也开口说道:“许大人,如果能然高丽出让江华,以海制6,侍卫水军更具威慑。”

“大人说的极是,我们可以在任何一点登6,打他个措手不及。”钟离睿不失时机地补充一句。

许翰也不想争辩,该说的也都说了,人家王秀再次担任处置使,显然早就胸有成竹,自己做那恶人干嘛

李纲显得非常犹豫,慢吞吞地道:“不动用东南仓禀,能否支撑西北大军决战”

王秀笑了,李纲的意图是非常明显的,不动用倾国之力的战争。不过,更深一层的寓意很明确,对方不想把有限资源,消耗在西北战场上,影响北伐大业。

西北在士人眼中,也就是次要的战场。

刘光世咳了一声,道:“李相公,蜀道虽然艰难,却也能支撑半数粮草。”

李纲轻松地点头,有刘光世肯定,陕西加上京西的仓储,那就不用动用东南仓禀,他也就无话可说了。

王秀对西北战事非常上心,早就做过精密的计算,陕西六路仓禀储备,加上蜀川更加丰厚的粮草储备,完全可以支撑长期战胜,至于京西那是备用。

再说,西侍军配备一些独特的器械,准备应付党项的马军。不要说那些正在6续装配的火器,单单四轮战车就足以奠定时代方向,四个轮子的封闭型战车,完全仿照忽视的装甲战车,一队、一营乃至一旅的战车意味着什么



第877第877章西北战事的廷议2

汉将李陵以五千步卒,依靠转运车的掩护,携带二百万箭矢,对抗匈奴八万骑,竟然能在草原上进退自如。刘裕以三千人部署环形战车阵,击败七万魏军进攻。

可见,在平原战场上,战车对马军的制约很多。宋军的战马并不多,但民间可是有骡马和驴子,那些无法执行长途作战的骡马、驴子,完全可以拉动战车作战。

最重要的是,那划时代的意义,四轮车的横空出世,奠定了汽车展的基础,两轮车和独轮车,无法展出汽车。

他有点可惜的是,他按照明代偏厢车模型,让玉泉山研究院推出成果,禁军对这种四轮战车似乎不太感兴趣,到目前为止仅各军仅装备一个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