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倾大宋-第4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任家留下一条后路,免得到时候玉石俱焚。

任得敬岂能不明白他兄弟的意思,他知道没有回头路了,对于大宋行朝来说他是叛逆2臣,是四十六旅镇全军覆没的凶手。他在大宋官场上呆了十余年,对官风好恶一清二楚,士大夫们可以容忍贪污,甚至自己欣赏政治对手,并以此为乐,却决不能容忍2臣,他绝无生理,只能死战到底。

任得仁眼瞪了任得聪,厉声道:“不过是一时失利而已,大夏尚有数十万大军,据山川关隘险峻,胜败尚不可知。”

本来自hp:。。

第982第982章任得敬的奸猾

任得聪瞥了眼任得仁,讥笑道:“南朝西军几乎倾巢而出,吐蕃助纣为虐、北面又是战火频频,大石更是无耻透顶,在沙州西部集结重兵,女真人更不用说了,说白了就是拦住草原狼,让大夏和南朝火并。”

“那也未尝没有一战之力。”任得仁眉头微蹙,心中有些虚,任德聪说的不是没道理,希望是有却不算大。

“好了,你们别再争执了,让你们商量事,不是让你们内讧,还没到山穷水尽程度。”任得敬不耐烦地道。

任得聪与任得仁、任得恭、任纯聪愕然看着任得敬,现在大兄或伯父是主心骨啊!

“大伯之意,朝廷会有变化,咱们家当如何是好?是该有点变通时了。”任纯聪年纪不大,为人却很奸猾,不大却精光四射的小眼珠,不停地游动。

任得敬眼前一亮,反问道:“你以为如何?但说无妨。”

任纯聪偷看眼他父亲任得恭,稍加犹豫,谨慎地说道:“南朝倾兵而攻,看来是定下灭国之策,从先帝进攻平羌城,就落入他们的圈套,就是被张启元给蒙了。现今,不能再心存幻想了,女真人更加靠不住,他们是让咱们北地三军司南下,一旦放开草原胡人,兴庆将危在旦夕。”

“南朝自秦凤、环庆北上,大军来势汹汹,新主威望不高,恐怕那些大族长们心怀异志,如今大伯手握重兵、太后又稳居内宫,如何自处,自有大伯定夺,侄儿不敢妄言。

任得聪和任得恭、任得仁听到太后稳居内宫,脸色都很难看,不约而同瞪了眼任纯聪,暗骂这厮真是糊涂。

任得敬的脸色铁青,不住捻须沉思,几人眼巴巴望着他,都不敢言语。

很显然,女儿能得到李仁孝的“孝道”,对他地位的稳固,是非常关键的,也是他博弈重要筹码。

但是,内宫关系是不够的,要想在朝廷站稳脚跟,必须要有战功才行,党项人历来重视战功。如今,夏军仍有战胜的可能,看是咄咄逼人的宋军,尚且不是当且心腹大患,兴庆的汹涌暗流,才对他构成隐患。

濮王李仁忠刻意接近他,透出挑唆意味,让他逐渐摸清了李仁忠不可告人的目地。

“嵬名仁忠利令智昏,竟然想用太后事挑唆,真是小看了我。”他嘴角闪过一抹讥笑。

任纯聪偷看任得敬脸色,揣测大伯的心思,他做人非常投机,大伯和妹子能位居人上,他也有出人头地的日子,怎能不上心谋划。

“先看看那些大族长们的态度。”任得敬不能不顾忌,那些大族长可不是壤茬,他们个个手握重兵,举动干系重大,影响他彻底效忠谁的决断。

虽说,党项的大族在嵬名家打压下,再也不复开国时强盛,却也是根深蒂固,具有极大的能量,就拿网家、嵬立家和息玉家来说,那是占据许多丰美的水草地,有着大量的良田,家中的奴仆云集,须叟可以组建数千精骑,部族军的精锐,往往也出自这些大族。

任得敬的女儿受不假,李仁孝也真正要任用他,可他必须要权衡利弊,李仁孝值不值得他命,这也是他和别人眉来眼去的重要原因,不能轻率地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以免鸡飞蛋打两头空。

“骨力黑、嵬立啰、息玉利理、网讳,这些大族长们不太听使唤了!”别看他现在得,在那些大族长眼中,不过是个暴户而已。作为新任翔庆军都统军,嵬立啰、息玉利理、网讳并不买他的账,他的军令仅限于翔庆军军城。

“这些生羌,有利无不踊跃上前,困境却拥兵观望,着实可恨。”任得聪显然对党项人没好感,话中冷嘲热讽。

“住口,此话就是说说,决不可妄言。”任得敬瞪了眼任得聪,祸从口出患从口入,他这个族弟向来对投降耿耿于怀,要不是看在大伯曾有恩于他,决不能留下这厮。

任得仁不屑地看了眼任得聪,冷笑道:“你又能拿他们怎样?逼急了要与你兵戈相见,那时今上会拿咱家开刀,还是闭上嘴,不要惹祸上身。”

“我就不信,就弹压不住他们?”任得聪反唇相讥,他们素来不合,见面就是不阴不阳地对撞。

不能不说,两人的矛盾很可笑,也等不了大雅之堂,就是为了一个风尘妇人。

本来,他们的关系还不错,时常一同游玩,也曾经共同参加解试,也就是在任得敬归附党项第三年,他们同时看中个回鹘小娘子,都想独占花魁,一亲芳泽,两人的关系开始紧张,却还没有到破裂程度。

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读人,决不能等同党项武夫,动不动就兵刃相见,还需要文雅些才行。

最终,是任得聪技高一筹,引的任得仁大为嫉恨,兄弟几乎反目成仇,让任得敬也没有办法。

“够了,想要争吵另选时候,濮王的刀马上就砍过来,你们还在内讧,简直不知死活。”任得敬很不耐烦地道。

任得仁眉头微蹙,吃惊地道:“濮王不是要拉拢大哥,怎么会兵戎相见?”

任纯聪味出任得敬话外之意,涉及最敏感的皇位争夺,可不是闹着玩的。李仁忠绝不是善角,做为当年皇位有力竞争者,肯定不满意失去的地位,这厮在军中有一定的威望,搞不好真会铤而走险,断不能等闲视之。

任得恭若有所思地道:“濮王时常和兄长小酌,那是拉拢大哥,怎么会加害。”

任得敬眉头一扬,冷冷地道:“拉拢是一回事,事情不对拿我开刀,又是另一回事,我要彻底倒向内宫,你认为他会怎样?”

任得恭缩了缩脑袋,脸色苍白地道:“恐怕今上也不好周全,大哥,这可怎么办?咱家无法和他抗衡。”

“我岂能轻易押宝,我家又将何去何从?”任得敬笑的很阴险。话真正转入正题,他心下早就有了计较,把任家的力量团结起来,在千变万化的局势下,显的尤为重要。

本来自hp:。。

第983第983章任家前途

当任得敬的目光转向任得恭之际,任得恭立即胸有成竹地道:“濮王有意皇位,却不想先皇却将大统传于今上,他身为长子自然不甘,当此朝廷新败之际,最忌内部争斗,一次大的动荡,有可能引起前方将帅的惊虑,导致南朝长驱直入,这也是有识之士的共识。”

“濮王的确是失道寡助,老三的意思是压制?”任得敬平淡地插了句话,目光却左右游离。

任得恭眼皮一跳,他眼睛睁的大大的,望着任得敬,他只是说出了原委,也是倾向于和和气气,却不代表要和李仁忠对着干,人家是什么人啊!党项真正的贵人,他有几两水分能和李仁忠抗衡,简直就是找死。

“近日来南朝颇为气盛,军中怨言纷起,各大族长们纷纷聚兵观望,或许是濮王大好时机,成事则向南朝纳贡称臣,成为一方诸侯;不成大不了奋力一战,退守河西各州,拥有三大军司,也是一方酋长。”任得敬鄙夷地撇撇嘴。

说真的,只要党项人还有力量,仍然能保住河西,只是现在左厢胜败未定,没有人去认真考虑,想想又道:

“咱家是外来人,但大夏国立国百余年,礼仪风俗已与关中几无二异,太后身居宫中,陛下甚是恭敬!濮王母是党项大族,又深受番礼熏陶,我家和濮王恐怕合不来。”

任得恭点了点头,也认为任得敬说的有道理,认真地道:“当今陛下崇尚汉制,太后又身居宫中,我家可安享富贵。濮王久在军中,身旁尽是些党项粗汉,一旦得势就算留我家,也是仰人鼻息过活,稍有不慎就是举族灭亡。”

不能不说,党项人斗争的残酷性,自李元昊开始的内部斗争,哪次不是务必惨烈,野力家、没藏家还有卫慕家,那都是显赫一时的大族,几乎和嵬名家族并驾齐驱,最终还是在失败后被族灭。

哪里比得上大宋行朝,那种温文尔雅的斗争方式,只要你不是真正的谋逆,就算斗争再厉害,也不过是荆棘三千里,官身也不是随便取消的,才是真正令人向往所在。

任得仁很不屑地笑了,道:“大哥身为翔庆军都统军,手握重兵独当一面,现在居兴庆掌控万人,濮王不得不迁就,这个时候应该有所作为,为我家争取更大的利益。”

任得敬双目闪过一道狠厉,李仁孝有大用他的理由,不然也不会留他在兴庆,毕竟宋军正在北上,翔庆军正处于战区,他作为都统军不去前方,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党项人内部争斗比他想象中的复杂,大族长们各怀鬼胎,濮王心存异志,但是他也看到了机会。

号称御内六班的卫戍军,并没有全部驻扎兴庆,两万五千正兵,七万负担,已经有七千余正兵、两万一千负担东调,加强盐州一带的防务,兴庆周边正兵并不算太雄厚。

他的翔庆军万人,一举改变兴庆府的政治局势,绝对是炙手可热的人物。

当然,他不可能贸然落子,要为任家利益最大化筹划,顺便享受前所未有的满足感。真是人生无常,要不是李乾顺突然病故,李仁孝毫无准备,宋军又虎视眈眈,他断没有今天的殊荣,得到根本不敢奢望的礼遇。

李乾顺虽是号称文治,却依然偏向党项族,信任党项人的忠诚,对吐蕃、回鹘、汉人还是有防备的。

虽说,自己隐隐有李仁孝的标签,在大多人眼中是这样,但在最高层的眼里,他还没有完全地归附李仁孝,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这也是李仁忠拉拢的主要缘由。

任纯聪眼珠子一转,低声道:“濮王态度谦和,恐怕是那征末浪的古怪。”

任得敬眉头微蹙,李仁忠身边大多是赳赳武夫,也只有那征末浪是智勇双全,这个人是很危险。

那征末浪算是御内六班有前途的将领,更是那征家族最优秀的子弟,军中公认人杰,竟然投奔了李仁忠,实在有些可惜,他已经开始偏向李仁孝了。

任得仁咂咂嘴,脸上闪过猥琐地笑,道:“幹道冲放不下国相的臭架子,整天用大道理说人,还以为别人不知道他那点破事。”

“好了,谁还能没点破事,现在干系到我家前程,希望你们能同心协力。”任得敬目光变的萧杀。

此时,宋军开始对溥乐城进攻,面对两个方向过来的宋军,骨力黑再也不愿搭下去,果断地率军北上,李良辅也无法坚持,只能做好虽是撤退准备。

仁多野率马步军出战,却在五十二旅镇的一次冲锋下,六千夏军没有坚持两个时辰,就被打的七零八落。

李良辅也被吓坏了,他决定留仁多野率四千人坚守,自己以大军后撤耀德城,临行前告诉仁多野计划,打了一剂预防针,这不是抛弃你,而是战略需要。

仁多野也不是傻瓜,让他坚守孤城那是送死,没有傻子心甘情愿,暗中做好抛弃城池的准备。不是他不愿意坚守,而是实在没法坚守,前不靠村后不着店的城池,在擅长攻城宋军打击下,能坚持几天?还不如撤到北方合算。

随着宣武军、宣毅军不断入陕,先头部队六个马军营抵达边地,宋军中路再次加强攻势,并不十分强攻溥乐城,而是在城外通道建立两个大型寨子,不断消耗守御力量,大军6续开拔对耀德城进攻。

宋军不拔除溥乐城北上,让李仁孝有了不祥之感,他立即召集国相幹道冲,枢密使晋王察哥,中令濮王李仁忠,门下侍中舒王李仁礼,枢密副使王枢、兵部尚曹价、卫戍军都指挥使移讹、御史中丞芭里祖仁、谏议大夫公济以及来兴庆述职的灵州监军司都统军网存礼,还有任得敬和枢密院都承旨任得聪。

李仁孝让任得聪讲述前方军情,形势算是越地清晰,东部战线夏军仍在奋战,盐州防线逐渐稳定下来。

本来自hp:。。

第984第984章夏廷的分歧

夏军汇集的精锐兵马达到五万余,准备对殿前司西北行营动攻势,后续兵马仍在不断抵达,是有力量打败宋军。。。

萧合达仍然不言不语,对于夏军反攻是个好机会,只要能击败宋军西北行营,就能挽救整个东部。

西凉地区暂不做考虑,没看到宋军正在动对西平府的攻势吗?两个方向牵制夏军主力,西部只能靠甘肃军司了。

幹道冲摇了摇头,先朗声道:“陛下当务之急是罢兵言和,不能再打下去了。”

“都到这份上了,还怎么言和?”李仁孝不是不想,而是很化干戈为玉帛,给自己充裕的时间,只是人家节节胜利,能给你言和的机会吗?

“南朝并无绝对把握,盐州战后若能败宋军,立即上表称臣。”幹道冲说出自己的办法,不能不说这个办法有可能。

殿前司西北行营能否坚持住,是维系定难五州战事关键,一旦挡不住夏军,数万精锐马军被释放出来,从宋军侧翼雷霆一击,解潜两个行营绝对挡不住内外夹攻,要不就是被打的落花流水,要不就是赶紧收缩撤退。

他的策划精妙就在于,在打败西北行营时,迫使宋军东路陷入尴尬境地,并不进行完全消灭就立即和解。

如果,你真正歼灭了宋军东路军,那个仇可就大了,大宋行朝为了面子也要拼下去,这是夏国力不能允许的,你就算把东路宋军击溃了,对大宋行朝而言不过是损失惨重,人家还有力量汇集兵马,党项人可没有力量短期恢复。

所以,击败宋军解潜部,他没有任何怀疑,关键把握击败的时机,让大宋行朝感觉代价太高,女真人又渔翁得利,只能选择妥协。

李仁忠却不以为然,他作为军人,要的是消灭宋军主力,而不是谋划盟好,幹道冲明显是屈膝求和,冷冷地道:“要是以国相的意思,我大夏还打什么?举国东附便是。”

李仁孝眉头微蹙,举国东附显然不可能接受,李仁忠明显是决一死战,更不符合他的打算。就算他不相信大宋行朝能给他机会,只要瓦解宋军东路攻势,相信大宋行朝不得不做出妥协。

幹道冲含恨地瞪了眼李仁忠,沉声朗声道:“大王亦是俊杰之士,怎看不透当前局势?西凉府的丢失,大夏东、西军司联络困难,他们又展开对西平府进攻,再加上萧合达这个隐患,这场不能再打下去了。试问,国内还有多少可战之兵,仓庰内还有能支撑几时粮秣?”

李仁忠被反驳的哑口无言,不能不承认幹道冲言之有理。宋军军威赫赫,夏军元气大伤,人口密集的夏、龙诸州陷入战乱,赋税遭到空前的打击。

西凉府的丢失,更是致命打击,让夏军没有半数军马来源,还有正常贸易的中断,岁赐的停止,很快就让物价飞升,夏没有长期战争的本钱。

当年,元昊虽然屡战屡胜,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打的大宋朝廷不得不承认夏政权的存在。但是,长期的战争搞的夏境内穷弊不堪、民不聊生,国力的几近崩溃,要是再打去,恐怕就会被大宋拖死,历代大夏皇帝无不是点到为止,得了便宜就修好,从不打持久战,以免得不偿失。

政和年间,宋军占据横山大部,引起了夏君臣的恐慌,这是妥妥地持久战态势,他们玩不起啊!几次要收复,面对宋军严阵以待的阵势,当真有气无力,李乾顺做出进攻平羌城决策,固然有张启元的挑唆,战略劣势也起到很大作用。

曹价、公济却公开支持幹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