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末英雄-第2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以旁观一下。”杨锐笑着说道,想着可以命令满人杀满人,那会是个什么样的场景。

杨锐自己说的开心,可旁边谢晓石寒毛都竖了起来,此次他见杨锐,只感觉和两年前有很大不同,但到底什么不同,他说不出来,现在见杨锐笑着说看着满人杀满人,他顿时发现其实杨锐身上是多了一股杀气。“先生,这样好么?我是说让他们自己人杀自己人。”

“这没什么不好的,满人里面也有穷人,真正享福的是那一些权贵。自己人恨自己才是最可怕的,你不知道朱元璋的亲卫很多都是蒙古人吗?再说同盟会,都是革命,可一旦政见不同,就巴不得把我们踩下去。恨异端总是超过恨异类。”杨锐说话的时候想到了另一件事情,就是有一次看满汉辩论,一个满人居然说什么嘉定三屠、扬州十日他完全承认,但是这都是汉人在杀汉人,和满人无关,要报仇找汉人去。此事他印象极为深刻,每每想起就决心以后手上绝不沾满人的一滴血,但一定要建一支满人别动队,专杀满人,而且到时候史书上一定要写上,这完全是满人在杀满人,与汉人无关。

想到此的杨锐,满身的杀气让谢晓石浑身的不舒服,不过一会杨锐话题就转向了,问起其他事情来,“晓石,前两个月到东京的那几个人怎么样了?”

“哪几个人啊?”肃杀之气忽然间散去,气氛似乎变的有些局促,谢晓石完全不知道杨锐的私事。

“就是从天津过来的那几个人啊?”杨锐心中难为情,只觉得他太不晓事了,但又不好明说。

“哦。先生说的是那几个姑娘吧。她们一直都在青山练兵场那边练枪,还不知道他们对这事情的反应呢。”谢晓石道。

青山练兵场?杨锐琢磨着这个地方在哪里,旁边陈广寿见状道,“就在神田区西面十五六里的地方,那边本是日军军营。”

“哦,在那边啊。”杨锐嘀咕一声,就默默不语了。

车行到报馆旁边的住处,于右任已经在等着了,他本也想去横滨接人的,但考虑到他是复兴会在东京的代表,一旦去了警察局那边就要盯着了——日本警察对外国人向来的关注的很,所以只在住所等着。

“先生。”于右任见到杨锐很是急切,他来东京之后,工作开展的不错,但是同盟会建立后,会员的发展有些阻碍,而最近的复兴会支持立宪之说,在革命学生中给复兴会的声誉带来了不好的影响,于右任虽明白沪上总部的苦心,但是很多事情是不能往底层透露的,所以很有些被动。

“哦,右任啊。最近难为你了。”杨锐宽心的道。

“哎。难为到不怕,就是怕会员不理解啊,有些事情又不能说,真是苦煞我也!”

听闻于右任叫苦,杨锐笑道:“右任从陕西千里迢迢跑到沪上的都不嫌苦,怎么在东京就觉得苦了。”

见杨锐打趣,于右任只能颓然坐地,他是个急脾气,苦不怕,就怕冤枉,杨锐见他模样再道:“东京支部主要是为了争取留学生的,革命是国内的事情。现在东京一万多名留学生,倾向革命的有多少?”

“有八百余人。”重视数据和调查是复兴会的传统,于右任来东多日,这些早就熟知于胸了。

“那赞成立宪的学生呢?”

“一万多人。”

“为了八百多人失去一万多人,值得吗?再说我们在东京本就是为了吸收那些有才干的留学生的,他们以后将是建设新中国的骨干。换句话说,不管他们入会不入会,只要他们好好求学就成。一待革命成功,那么不管旗人还是汉人、还是洋人,只要是能建设新中国,都将会是国家栋梁。其实东京这边除了士官学校的那些会员以外,其他人都退出复兴会也无关紧要。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听着会员的意见就往他们希望的方向走,我们只能跟着历史大势走,这种大势不是底层会员就能看得到的。再说,爱国主义一直是复兴会的旗帜,之前我们举着它拒俄,现在呢,我们举着它立宪,这其中没有什么不同。”

“先生,我们不排满了吗?”杨锐谁的道理于右任都懂,但是他心中对于不排满很难接受。

“谁说我们不排满的?”杨锐奇道。

“可立宪不就是要护那满清朝廷万万年吗?日本报纸都是这么说。”

“你啊。哎,还是心地太善良了。日本人当然喜欢中国立宪了,一立宪皇权转变成绅权,那天下可就是大乱了。他们巴不得中国立宪,就像戊戌的时候他们还想着中日合邦呢。”于右任还是太天真了些,外国报纸特别是日本报纸那能看?!“这样吧,你明日去通知会员,不,就通知士官学校的那些会员过来,我跟他们好好讲讲,什么叫做立宪。”

第五十四章内外

从陆士第三期开始,复兴会就开始吸收会员,只是一开始这件事做的并不好。在1904年11月毕业之前,加入复兴会之陆士学员少之又少,而第四期开始,因为复兴军在东北抗俄之举,复兴会在陆士学员中的影响开始加大,不过这个时候他们都还在振武学校,其实这也就是士官预备学校,入校一年零三个月之后,再去日本联队实习半年,最后才入士官学校。

为了保密,于右任并没有把会面安排在次日,而是在这一礼拜的土曜日——为了吸引士官生加入,复兴会专门成立了一个现代战争研讨会,此会每礼拜聚会一次,专门探讨现代战争中的武器、战术、战略等问题,研讨会由杨国弼主持,虽然是研讨会,但就是复兴会的外围组织,入会的士官生都是复兴会会员。

这一日的午间,一场关于日俄战争的无声电影放完之后,几个高大的身影从屋子外面进来,等上了前台,之前在讲解电影的杨国弼清了清嗓子,道:“诸位同志,因为关于立宪问题,很多人心中都有疑虑,所以总会特别派人来东京解释这一问题。请大家欢迎总会过来的同志。”

杨国弼是完全认识杨锐的,但他不好说这就是会长杨竟成,也不好说这不是杨竟成,只能以同志称呼。他先是南京陆军学堂上学,再从南非军校毕业,最后又在游击队呆了不少时日,学识、作战经验都很丰富,到东京是杨锐点名的,不派一个有能力的军官过来,不能显示复兴会的水平。

军人的鼓掌向来是很热烈,但是正是因为热烈,所以听不出欢迎与不欢迎,长官一下令,下面就手就拍红了。杨锐站在台前,抬起手往下面压一压,示意掌声停止,道:“诸位同志一直学军,怕是对立宪为何物并非真正了解,我今日就在这里说说立宪为何物,满清立宪到底会出现什么结果。环世界诸国,立宪者有两种,一为英国,二为德日,哦,现在俄国也在立宪,应该算是德日俄三国,但不管哪种,都是分权,分皇帝的权。满清立宪的原因和俄国相似,都是专制政府,都因为执政者屡屡犯错,政府威信扫地,为了挽回民心,这才不得不立宪。由此可见,这种立宪并不是他们一厢情愿,而是为时局所逼。

中国之社会,向来是士大夫和皇权共治天下,士大夫就是士绅,以往朝代,其在地方极有权势,可是满清是异族统治,他不敢与前朝一样把地方让士绅参与治理,他反而要打击士绅,清初的时候,文字狱大兴,就是为了要打击绅权,除了杀人,为了防止后来的士绅干预朝政,更是明令禁止士绅干预地方政治,顺治九年就颁布晓示生员的卧碑文,禁止生员上书程言、禁止生员立盟结社、禁止生员干求长官、交接权势等等等等,地方上的一切权力,都是官员、书吏、差役、乡役控制。

种种作为,完全只把士绅排斥在地方权力之外,如此才能保得大清江山万万年,可不料想洪杨之乱起,原先被压抑的绅权忽然间爆发出来,士绅不但干政议政,便是团练也办了不少,湘军、淮军说到底都是绅军,曾国藩解散了湘军,甲午湮灭了淮军,但不管如何,这绅权算是起来了,如今之立宪,便是绅权和皇权相争之势,即便满清用了日本这般的立宪,朝廷掌大权,士绅掌小权,怕也是不能让这些士绅满意。

复兴会不是代表士绅利益的团体,革命也不是为了一百万士绅,革命是为了四万万百姓。我们乐于看见权力由士绅从满人那里夺过来,这是我们支持立宪的原因,但这不是等于说,权力到了士绅手里中国就会更好,以当今之士绅风气,权力在他们手里百姓不会好到哪里去。我们所要的,就是先帮着士绅夺权,然后再和士绅分权。

孙子有云,兵者,诡道也,革命其实也是诡道。革命要成功,自然便要行诡道、壮势力,而在行此诡道的时候,为了保密很多话不能明说,作为会员,更作为军人,你们所要谨记的,只有一条,便是长官永远是对的。明白吗?!”

杨锐说到最后忽然大声的喝问“明白吗?”,屋中近二十名的军校生顿时条件反射式的答道:“是,长官!”

杨锐很满意他们的反应,待他们回答之后,又道:“每一个人做好自己要做的事情,那复兴会就做好了全部事情,全部事情做好了,那革命就必定会成功。复兴会能有今日,便是因为我们能看透历史之大势,复兴会的立场虽然是百姓,但是为了屈从于大势,不得不做一些变动,在这种变动中,会员对于复兴会要的就是信任,这种信任便如士兵在战场上对长官的信任是一样的,我们不是乌合之众,我们不害怕牺牲,我们就是一支军队,你们若全都这样想,那革命的成功就指日可待了。”

杨锐的话只能说到这里,他最后的比喻让大家所有的疑虑都消失的无影无踪,学生们走后,杨锐对着杨国弼说道:“这些学生怎么样,有出色的吗?”

杨国弼笑道,“若是整体看,那是一期不如一期,但我们选的都是其中最精华者。这个现代战争研讨会还是挺吸引人了。”

“哦,怎么会一期不如一期?照道理应该是招生面越大,学生素质越好啊。”杨锐奇怪。

“照道理是这样,可是因为第一期一回国就当了官,所以后面的这些有很多都是关系户,他们求学不是为了学军,更多的是为了做官。国家之风气,已经是……”杨国弼说完就是摇头,他家虽然也是士绅,但越是如此,见的事情也就越多,社会风气如何,他心知肚明。

“国弼啊,这便是我们要革命的东西,这风气不换,国家再怎么折腾也兴旺不起来。”杨锐对社会之风气早就知晓,都气过了,现在非常淡定。

“行严如何,你来了之后又和他联系嘛?”杨锐又问起了章士钊。

“他,会过几次,他对于我们复兴会越来越是认可,只是碍于乡情,不好加入罢了。”章士钊的变化也极为奇特,之前一言革命就疯狂的不得了,激进的不得了,可几次折腾下来,现在倒是心灰意冷了。

“他住的近吗,我倒想去见见他。”杨锐不由的想的之前个意气风发的书生,若不是他激进的言辞,苏报案怕也不会发生。

神田区是留学生的中心区域,章士钊的寓所在海州馆,杨锐和杨国弼至,杨国弼先去敲门问询,待日人房东说在家,这才和杨锐一起进了院子。屋内章士钊听闻有人找,出来一看,却是杨锐,顿时大惊,“竟……”一字喊出有连忙掩口,此时旁边的杨国弼连忙说道:“这是文嗣德先生。”

章士钊连忙一揖,道,“原来是文先生。”

杨锐也装模作样,笑着道:“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行严兄,他日沪上一别,当有两载,今日能在这异国相见,当时万幸万幸。”

杨锐这边正在感叹,屋子里“砰”的一声,一个声音大喊起来,“他不入会,就是清廷的坐探!”

另一个声音叫道:“我黄兴以人格担保,行严绝不会出卖同志!”

杨锐听后问道:“谁这么没礼貌啊,在这里还大喊大叫。”

章士钊苦笑,只是摇头,道:“文先生怕来的不是时候啊,若要叙旧,当改日为好。”

本来客随主便,主人婉言相拒,杨锐倒是应该离开,但他顿时被屋子里的“黄兴”吸引,不知道这个黄兴是不是历史上的黄兴。当下道:“行严家有恶客,我进去正好把他们赶出来啊,便是不好赶,有我这个外人在,他们怕也不好太放肆了吧。”

复兴会同盟会开始本互不相属,但传闻复兴会支持立宪之后,两会便立即势成水火,当然,复兴会没有在意同盟会的攻击,一幅不动如山的模样,中华时报也没有对民报的言论进行反驳。很多事情是不能争的,越争对方越起劲,影响便越大,小人物、小公司和大人物、大公司的纠纷不论结果如何,都是一闹成名。

“文先生,这还是回避的好。你们两派见面怕是会……”章士钊正说着,屋子里又是一阵巨响,砰砰叭叭之后,像是有一个人被掀翻在地,地板震裂的同时有一声嚎叫,之前的那个大喊的声音忽然转变为白话腔:“丢你老母……”

另一个声音道,“林生,不能动粗啊。”

“走!湖南人帮着湖南人,我们没什么好谈的。”白话腔又响起,接着就是“嘣嘣嘣”的出门声,一会便有一个方脸汉子扶着一个摔了腰的清秀学生出来,走过章士钊的时候还很不屑的哼了一声,手上抓的棒子重重扔在章士钊的面前,这才出了院子。

杨锐搞不懂他们在做什么,不过见这两个人走了,便道:“行严兄,现在可以请我入屋一叙了吧。”

章士钊苦笑,因为他一心只想求学,不想参与政治,使得同盟会不时来逼迫他入会,今天这人是马君武,他手提大棒本想大闹一场,但幸好黄兴几个在场,没有得逞。“文先生请吧。克强和遁初都在,还有…还有弱男也在。”

“哦。”杨锐笑了起来,他只觉得来的真巧。

章士钊却以为他取笑自己和吴弱男之关系,脸上羞赧,忙道,“请进,请进。”

章士钊的寓所不大,内中陈设也很老旧,怕他在东京过的并不如意,即进屋内,榻榻米上的桌子周边坐着三男一女,其中宽脸粗壮、身着西装者,当时黄兴;另外两人年轻的很,一人身着西装,神情适然,另一人身着和服,戴着眼镜更显清秀。

杨锐一进门,吴弱男便惊的跳了起来,正要说话章士钊已经抢先说了,“这是文先生,刚从沪上而来。”

吴弱男就是吴葆初的女儿,当初在沪上的爱国女校,见过杨锐的,这一次忽的见这个复兴会的会长出现在眼前,很是惊讶,也幸好太惊讶,所以没有说出话来。章士钊介绍完杨锐,又介绍着其他诸位,“这位是黄克强,这位是宋遁初,这位是刘林生,都是我的同乡。”

章士钊还没介绍的时候,黄兴等人看见杨国弼便知道这是复兴会中人,念及当年在沪上的援救之情,当下都起身见礼。杨锐也顺势和他们客套了一番,尤其在宋教仁身上打量了几番。诸人坐定,吴弱男便起身说去备茶,杨锐倒不在意这小丫头去干什么,压下心中的微微波澜,对着黄兴等人道:“克强、遁初、林生为当世豪杰,一直闻名,但却为亲见,今日真是有幸啊。”

杨锐一上来就是高帽,黄兴只觉得他是客气,宋教仁、刘揆一两人只觉得是瞎扯。其实杨锐说的豪杰是有黄兴和宋教仁两人,刘揆一是附带的,不过此时宋教仁名声不显,只是组织了一个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民报前身),其他更无建树,所以两人只觉得杨锐在吹牛。

“文先生可是复兴会中人?”自从传闻复兴会支持立宪之后,黄兴等人就没有亲会过复兴会的人,这次能遇见杨锐,立即就想到质问支持立宪一事。

“在下确实是复兴会中人,克强兄是想问立宪一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