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末英雄-第3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沪上宝昌路一百五十四号的公寓里,陈广寿读着严州发来的捷报,满脸笑意,和以往的那些小胜不同,这可是从来没有的大胜,完全无法想象,等第六、第十两镇被全歼的消息传出来,国内会乱成什么样子,光绪怕是要气疯了吧。

“另外严州那边还汇报了两件事情,一是在此役中,第六镇使用了氯气炮弹,造成我军死亡四十六人,受伤一百三十余人;再是俘虏当中有一个日本陆军少将和一个陆军中佐,他们说是要见复兴会的总理。”读完电报正文,陈广寿又把备注里的东西念了出来,前者涉及到政治宣传上面的事情,参谋部负责不了,后者则是外交问题,复兴会现在是不能惹毛洋人的,最少是不能故意惹毛,等以后得了天下,那就另说了。

“炮弹怎么来的?是谁制定在围剿中使用氯气炮弹?使用氯气炮弹只是东线,还是其他几线的清军都有这种炮弹?”日本人那边自从杨锐狮子大开口要一亿日元之后,就彻底没有了动静,算是暂时稳住了日本,所以现在这两个日本人杨锐倒是不着急处理,只是氯气炮弹不是小事,山区空气流动不畅,氯气炮弹杀伤力不低,如果任满清使用,那么自己受的损失绝对不小,所以,杨锐道要知道满清使用的规模,和谁出主意干这件事情的。

“炮弹上有德文标记,应该是进口德国的。”陈广寿看了下电报备注,然后说了详情,“前年开始满清成立陆军部之后,便设立了军咨处,后来铁良和载涛斗的厉害,为了制约铁良,去年年底军咨处便从陆军部独立了出来,改组为军咨府,它相当于我们的参谋部。之前北京的情报说,这一次进剿方略是军咨府制定的,如果确实是军咨府制定的,那么使用氯气炮弹之事应该是军咨府决定的。'注:'”

“军咨府在哪?里面什么情况?”杨锐阴沉沉的问。

“军咨府设在北京前门,下设七厅,分为总务、作战、情报、交通及通讯、测量、史志以及海军,现在的大臣是载涛,实际在里面管事的良弼。”陈广寿道。

“那就弄上几发这种炮弹,扔到军咨府去。”杨锐说道。“再给他们写上一份信,如果再出现这种炮弹,那么把把这种炮弹打到皇宫里去。”

听闻杨锐的想法,陈广寿只觉得解恨,道:“那炮弹要引爆吗?”

“看情况,前门那边是繁华之地,如果引爆会伤及无辜的话那就不要引爆了。”杨锐答道,他其实是怕自己这番做法被以后的反政府分子学了去,到时候就贻害无穷了。

“明白了,先生!”陈广寿却以为先生是顾及民众,眼中杨锐的模样又是高大了不少。

“以我的名义起草一份嘉奖电吧。我文采太差,你来写吧。”说到此杨锐终于笑了起来,这一次歼灭满清新军两个镇,那反围剿之战算是完成了一半,剩下的就看另外三个方向的阻击战了。不过杨锐高兴也就是一会儿,等陈广寿出去之后,他又是深沉起来,这一次歼灭战成功的关键在哪里,完全则是在于炮兵得力,并且和步兵之间配合默契,但是这并不是说浙江方面军达到了步炮协同的程度,他们面对的只是满清一道堑壕,事先摸到清军的堑壕前,然后再等炮击结束立即冲击堑壕,这只能算是步炮协同的最低级,真正的步炮协同是面对几公里纵深的防线,步兵跟着弹幕徐徐前进。不过,以北洋的防守也就只知道挖一条堑壕,然后再拉一道铁丝网,低级的步炮协同便是购了。

沪上的杨锐想着怎么才能让部队做到真正的步炮协同,而北京前门的军咨府内,第一厅(作战)的厅长卢静远则是想着怎么才能加强铁丝网的作用,这一次进剿严州革命党,大方略是陆军部定的,但是战术细节则是军咨府出的。作为大清赴日本士官学校第一期优秀毕业生的卢静远,很早就关注堑壕加铁丝网御敌了,只是他毕竟没有亲上过战场,最终严州新军的防御布置还是日本人帮忙弄的,不过,铁丝网堑壕再加机枪阵,明白了大概还是是可以自己研究的,现在卢静远就在西苑那边的空地做试验,铁丝网要怎么拉才最难破坏?机枪阵地要设在那里才能取得最大的杀伤效果?堑壕要怎么挖才能最好的防护己方士兵?

西苑试验良久,从那边拉过来的资料堆了一桌子,卢静远连夜带着人在整理,第一厅忙的脚不旋踵,第二厅却早早下班了,陈其采进到第一厅,只看见里面的科员文书都是在忙,只好对着卢静远笑道:“惺源兄看来是走不开啊。”

“怎么?蔼士有事么?”卢静远道。陈其采也是陆士一期,虽然他是步兵科,卢静远是炮兵科,但是两人还是有些交情的。

“哦,我二哥过来了,此来本想请惺源兄同醉,想不到还在忙啊。”陈其采一边说这话,一边打量着一厅厅长那个巨大的沙盘,上面是一个按照日俄之战预设的阵地,堑壕纵横,铁丝网遍布。不过,陈其采扫了一眼也就没再多看了。

见陈其采是来请自己喝酒的,卢静远顿时叹道:“蔼士还是先醉吧,这几日实在是走不开,严州那边就要开战了。包涵包涵。”

知道卢静远真是走不开,陈其采便只好告辞了,待走到外面的见到陈其美才道:“人家太忙了,请不出来,还是我们兄弟喝酒吧。”

请卢静远出来聊一聊严州的战局是陈其美的打算,此见请不出来,他到也就不强求了。潮州举义因为泄密最终失败,会党损失惨重,日本人对同盟会也极为失望,此种情况下,针对举事泄密一事的调查就显得最为要紧,孙汶离开日本前只把这件事情交给陈其美探查,陈其美先在东京盘查,后面又去到香港,派人去李准水师衙门里探查消息,这番幸苦还是有一些成果,在一个喝醉了的千总嘴里,陈其美听到党人内讧之语,这不由不让他想到了复兴会。在给孙汶去信之后,本着来而不往非礼也的思想,他又来到京城。

选了一家不错的涮羊肉馆子,叫上一桌子好酒好菜,陈其采高兴的招呼着陈其美吃菜的时候,陈其美却并没有什么食欲,陈其采见他如此,只好屏退旁人,自己亲自去关上房门,然后低声说道:“二哥,还在忧心你的共和革命?”

“什么我的共和革命,是我中国千千万万汉人的共和革命。蔼士你不会到了京城就忘记早前在沪上之言了吧?”虽然自己留学的钱是陈其采寄的,但是陈其采这从小到大读书的钱,都是陈其美当初在当铺做工挣的,是以弟弟今虽高居官位,但陈其美说话还是很有底气的。更何况,陈其采对于革命并不排斥,很多时候还多有赞许。

见到二哥话里有指责的意思,陈其采只好讪笑,道:“之前沪上之言,绝不敢忘,只是现在身在京城,已经不比在湖南了,在此发展革命成员难有所成,况且北方风气闭塞,在此鼓吹革命,难有,更别说现在国会已开,民心思定,对于革命之热衷……”

陈其采絮絮叨叨,只说得陈其美心烦意乱,不过也是无奈,自己这个三弟表面看起来是一个利落性子,但是骨子里却是很怯弱的,做事情没有原则,只善应付平衡,不像自己表面上随和,但是骨子里却是极为刚硬。

“三弟,你就不要说这也难那也难的了。我此来不是要你参加革命党的,而是要你打探复兴会的消息。”陈其美终于听的不耐烦了,出言只把陈其采的那些诉苦之言打断。

“为何要打探复兴会的消息?”陈其采惊问,虽然知道复兴同盟两会不和,但看陈其美只身北上的架势,心中有了一种猜测。

“上一次我会潮州举事,就是复兴会策划破坏的。复兴会虽言革命,实为专制,要是他们革命成功,那中国又将是一个帝制中国。现在复兴会势头正盛,若是不能摧毁之,那以后中国之局面恕难预料。”陈其美言辞切切,但是陈其采却知其中三味,只是兄长在上,他不好直言冒犯。只等过了一会他才说道:“复兴会在严州实力极强,能战之军不下十万,关外之地,怕也是有几万人不止……”

丁卷第五十九章第二厅(补)

陈其美见其把复兴会的实力说的这么恐怖,顿时吃了一惊,道:“这可是真的?”

“确实是真的!”陈其采叹道,他忽然有一种二哥跟错了人的感觉:“去年军咨处扩大为军咨府,二厅专门负责情报,下设六科,第一科为掌管日本、朝鲜之谍报,第二科则是侦察俄国,第三科负责英美,第四科负责德奥荷兰,第五科负责法意,这第六科……”说到这里,陈其采声音更低了,道:“是专门对付国内革命党的。复兴会、同盟会都是其中关注的重点。”

陈其采这一番话只说的陈其美有些胆颤,身为革命党却坐在京城里吃涮羊肉,真不知道会不会被军咨府二厅第六科给拿了。陈其采似乎看出他眼中的担忧,笑道:“第弟便是这第二厅的厅长,所有和同盟会有关的消息,我都在尽量回避,只是让科员尽量侦察复兴会。就目前看,复兴会可是狡兔三窟啊,其一为严州,如今已经壮大成势,此次会剿清军虽有十多万之众,但胜负犹未可知啊!”

陈其美还没有感叹弟弟变成了满清的情报厅厅长,现在又听他说这一次满清会剿严州还未必能取胜,惊道:“严州也就是一些当初杭州的败兵,怎么能越打越强?十几万新军进剿,难道也会奈何不了那帮泥腿子?”

“二哥此言差异,就目前的情报看,这严州虽只是一州之地,但是却被复兴会经验的如铁桶一般,大大小小的村庄都有村长和各色干部,每村还编练了民兵,户户都建了户口本,现在粮食、食盐、棉花等都是要按户口本购买,其可谓是深扎根于百姓之中;而严州之地,沟壑纵横,道路不通,方向难辨,多少人进去都转的晕头转向,很多时候就是绕一圈都不出来,还不说革命党到处的伏击、袭扰;最后说这革命党的战法,也极为适合山地作战,其每两百余人为一连,独自作战,遇到大股清军,只作袭扰,等引诱出小股清军,则会伏击,其所谓:‘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反正是虚虚实实、明明暗暗,只把带队的统领弄得是迷迷糊糊、兢兢战战,最后自己都不值得自己怎么输的;最后说这武器,起先革命党只有一些黑火药单发枪,少量洋快枪,可现在被围歼的清军多了,其骨干部队人手一杆洋快枪,还有他们的炸药,好像用不完似的,再有就是那木头炮、手扔炸弹,更是山地战的利器,清军虽有大炮,但那东西太重太沉,射速又慢,等炮架好了,革命党早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陈其采历数复兴会严州根据地的诸点,最后摇头道:“现在我们都断定,这严州之内,必定有复兴会的军工厂……”

陈其美听着他细说着复兴会,只感觉同盟会是自愧不如,长叹道:“这复兴会确实是有军工厂的,听忠山先生传来的消息,癸卯年的时候,这复兴会的会长杨竟成,就去米国见洪门大当家,求他们出人在米国学习军工,说是要在国内办一军工厂,其为此投入几十万美元之巨,杭州举事之前,这好几百人便出洋回国了,想来复兴会把他们安排在了严州。”

复兴会军火炸药一直不缺是困扰满清的最大问题,围剿之时虽有缴获,但是迫击炮的炮弹引信却根本不是缴获的,这种引信不要说普通人造不出来,便是大清的兵工厂不购外件的情况下也造不出来,陈其采一直认为复兴会有隐蔽的运输通道,其也发动二厅的侦探员去严州探查那隐蔽的运输通道在哪,却不想百思不解的东西在陈其美这里得到了答案,他兴奋之余,又急道:“二哥,这道消息可是真的?”

陈其美还沉浸在复兴会实力如此精干的感叹中,见弟弟问,便道:“忠山先生是洪门中人,其和海外洪门完全是一家,洪门本想撮合复兴、同盟两会合并,但是复兴会的杨竟成完全不给洪门大佬面子,双方在米国闹的很不高兴。是以洪门里的一些人便把几年前复兴会有求于洪门之事当场说了出来,直斥复兴会忘恩负义,忠山先生当时就在场,是以听到。据说当时杨竟成在洪门找了数百人,然后再找到容闳把这些委托他培训,容闳在米国关系深厚,其子又是学军工的,是以这些人两年之后便都学成,现在严州那边的军工厂应该就是这些人。至于造枪炮弹药的机器和原料是怎么来的,那就不知道了。”

“子弹复装的机器并不复杂,而炸药之生产,只要能早严州找到硝石矿,还有硫黄矿,那还是能做出来。”陈其采像是解决了一个极大的难题一般,情不自禁之下,不解的地方就开始自动脑补了。他现在就想回军咨府去,按陈其美说的那些写一份厚厚的报告给军咨大臣载涛。

陈其采只顾想着报告的事情,一时间到有些出神了,待回过神来见二哥望着自己,不好意思之下马上又掩饰道:“其实复兴会还有另外两处巢穴,我常常在想这个杨竟成到底是什么人,短短几年……”

陈其采说到这里倒是不好意思说下去了,如果直说那就等于说同盟会、还有革命了十余年的忠山先生完全是个庸才,他止住了话题,陈其美却好奇问道:“复兴会现在也就是严州和蒙古两处巢穴,沪上那边即便是被斧头帮占据,但这可是洋人的租界,只要洋人那一天看到斧头帮不能保护自己的利益,那还是会再来一次抓捕的……”

见二哥这么明白的人还有不知道的东西,陈其采倒是笑了,道:“二哥此言差矣,我说的不是沪上,说的乃是辽东。”

“辽东?”陈其美不解道:“复兴会在东北部不就是有个游击队吗,杭州举事之时他们已经把骨干都抽调到了关内,而剩余那些则在林西之地和蒙古叛匪混在了一起……”

“不,二哥,你说的是辽西,不是辽东。四年前日俄之战便是复兴会崛起之时,当时日俄两国都收买胡子为自己卖命,其中最大的有四股,其一就是王启年部,其二就是黑山妖部,其三就是冯麟阁部,其四便是复兴军;现在黑山妖部和冯麟阁部都被朝廷招安了,但是最大的王启年部虽说已经解散,可其大部还是窝在夹皮沟到敦化一带,这支部队有人说有一两万人,有人则说其有七八万人,但按照六科的侦察,其应在两三万人左右,且装备的都是俄式步枪,他们现在虽说是避居深山,可一旦作乱,那就不可收拾了。”

“啊!”陈其美猛的站立起来,“这支部队不俄国人的花膀子队吗?怎么也是复兴会的人?三弟你们有没有弄错?”

“在夹皮沟那边有这支部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小弟去年还是亲到敦化去走了一遭,其他不看,单看那巡逻的哨兵便知道是悍勇之师。至于他是不是复兴会下属的部队,我感觉是,但却没有明证。其实即便有明证也无可奈何啊!夹皮沟那边本是韩边外的地盘,光绪六年的时候他被吴大澄招安,虽说已经招安,但是那边方圆几百里还是韩家的地盘,东北其他地方朝廷能派兵清剿,可那边却是投鼠忌器,这个地方连着日俄两国,一旦进剿,那不说会把王启年逼急了,便是夹皮沟那十几万矿工一旦处理不妥,便很有可能要反,若是那韩登举和王启年扯旗一呼,把夹皮沟一带独立成一国,日俄两国肯定是会支持的。这事情……哎,难啊!”陈其采想到六科查出来的那些东西,便是满心忧虑,这大清看上去偌大一个国,但其中枢早腐,列强环伺,而且乱党还不断坐大,虽说是开了国会,可国会那些蓝白党议员,除了会吵架会抬杠,其他什么都不会,这中国,真不知道以后会变成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