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末英雄-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章太炎闻言呼的一声站了起来,说道:“满清如何能说属中国,中国者,炎黄之后也,而满族本是通古斯人种,为外来之民,和我中国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如何可以说是中国?”

杨锐无语,都这个时候了还来华夷之辨,辩解道:“不管满清是什么血统,但是在现在的形势下就必须认为他们是中华之民,不如此,满洲必不保,蒙古新疆等地也必让大乱。”

章太炎不以为意说道:“汉族有民四万万之众,其他几族加起来也不到一千万,何惧之有?炎黄血脉不可轻弃,要革命就要先排满,不排满革命无成功之希望。”

杨锐却是知道光是排满中国还是积弱不振,此时不必以前一心想过小日子,决心革命之后也不再顾虑什么:“当今中国之积弱,不能完全说是满清造成的,试问现在满人除了服装、发饰之外还和汉人有什么不同,统治中国的手段和前朝有什么不同?真正让中国落后的是这老大帝国的思想,这思想一日不变,那中国就一日不经饿变强……”

杨锐还没说完,就是章太炎拿着纸扇指着他骂道:“你这是数祖忘典!你!你!竖子不相与谋!哼!”然后就转身走了。

杨锐想不到他会如此激动,其实也是,章太炎最推崇的是汉学,最排斥的是满族,现在这两个最关键的地方都和他顶牛不生气才怪呢。今天看来这小组会议是没有办法开下去了。蔡元培过来拍怕他,说道:“枚叔兄脾气是这样,章疯子吗,竟成还是别往心里去。等过几日再去和他说说。至于这组党的事情还是过了这阵再说吧。”

杨锐知道章太炎的脾气,说说是没有用的,这是原则问题。又见蔡元培还是坚持搞什么保国运动,知道他在心里也不认可,旁边的蒋维乔没有说话看来也是附和他的,想到此真是郁闷啊,本来以为像自己这样的穿越者,不但见识非凡还能知后来事,搞革命不是吃饭一样简单吗,吆喝一声就是从者云集,谁知道最有把握的几个都是甚不赞同。幸好他此时不再是穿越前的愤青了,没有什么火气的长叹了一声,说道:“每个人都是每个人的想法,这点是无法勉强的。”当下心灰意冷的回去了。

回到房间,又越想越不甘心,自己这么牛逼的穿越者还搞不懂这档子事,完全没可能啊,今天的失败还是自己的理论体系没有做好,当时只是读了一些章程,根本没有演讲,要知道人很多时候不是用理性去打动的,而是要用感性去同化,早先的革命者是因为大家做所以我做,到后来只要见了血,仇恨已成、榜样已立,那么后来者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有动力了。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写出一套说辞来,这套说辞要以感性为主,理性为辅,是要鼓动,激烈的鼓动,让那些有潜在革命意思的人被吸引过来,想到此,杨锐抖擞精神,开始了动笔。

文章写了二天算是基本写成了,字数两三万左右,上面把能想到的鼓动的方法都用上了。开篇就是类似美国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那样的演讲,后面则是系统介绍中国的现状和改变的办法,鼓吹有,理念之类也不少。熬了一夜没睡,这两天是周五周六,都是有课,此时课已经是上完了,就安排考试了,这一天上午安排好考试后就去找蔡元培了。

蔡元培见他满脸疲倦似乎是几夜没睡,以为是前天那次不愉快的商谈造成的,关心的说道:“竟成啊,你不至于这样啊,前日大家只是商谈,也没有说拒绝啊。”

杨锐是面容疲倦但是内心振奋,回答道:“呵呵,前日晚上对我很有启发啊,我重新调整了思路,我想去日本留学生那边讲演自己的理念。日本那边你好像是有联系的,能帮我安排吗?”

蔡元培很是吃惊,两晚上下了变化就这么大,不过想来也是,现在就沪上和东京两个地方是革命者的集聚地,沪上这边是准备加入国民总会,那么剩下的只有东京留学生那边了。说道:“前日东京来电之后,今日学社就准备安排代表过去了。可这东京也是和沪上一样,组建拒俄义勇队的。竟成去只怕……”

杨锐沉声道:“没关系,我不去又怎么知道自己的理念大家接不接受呢,学社的代表什么时候出发?对了,我的课已经上完了,今天正在考试。低年级的班可以由高级班里学的好的代授。”

蔡元培见杨锐说的坚决,只好同意,说道:“是下午的船,学社的汪允宗和另外一个朱先生回去,你正好和他们一起。”

杨锐见他同意,没有多话就回到教室,大部分学生们已经把试题做完了,看看时间还差个十分钟就等了会。收完试卷,杨锐开始和学生到道别:“同学们,这个学期的课到今天就结束了。临别之前有一些话是想和你们说的,经济学完全是西方传播过来的,这对于中国而言是一门全新的学科,是以它在中国没有适用的基础,或者说你可以用,但是不能说这是洋人的东西,不然会被大家抵制,这是几千年来的文化所决定的,自古以来这种老大思想就泛滥的很,外来的东西不管好坏都被说成是奇技淫巧,是不顾仁义廉耻。今日这种说法虽然在如今也在渐渐褪去,但是融在我们血液里脑髓里的传统文化的糟粕不是那么容易去除的,三千年的惯性想要几十年就改变完全是一种奢望。

而中国要富强,那么就应该去除这种深植于血液骨髓的糟粕,是以新政是无效的,革命党人鼓吹的革命也是无效的,因为这都不能在最深处去掉几千年来淤积的毒。如今的中国就像个破房子,用了几千年了,现在这个房东很不得房客的心,但是真的以为把房东赶走,自己做房东那房子就马上变新,那就是真的是错了。要真的想房子变新那就要深层次的革命,就要社会革命、体制革命、思想革命、文化革命,唯有从这些深的地方着手那房子才有可能变新。

曾经的北洋大臣李鸿章说过自己只是个裱糊匠,在房子墙外边糊了一层又一层,想让房子怎么样看上去光鲜亮着,可是甲午一战证明这房子不行了,那怕外面看上去光鲜,可里面已经烂到家了。可见,从外面着手已经没有用了,只能从里面从根子上着手,这样才能重新把房子修好。

那么这件事情又有谁去做呢,没有别人,只能是你们,你们是这个国家最宝贵的人,你们年轻,你们热血,你们勇于牺牲,你们敢于开创,这样的人在哪个国家都是精英,是国家的希望。可是这样的珍宝应该用在最重要的地方,或者说你们应该更理智看清楚事情背后的真相,爱惜自己,把自己用在最适当的地方而为国服务,你们应该理智而不是情感用事,诸如现在的拒俄义勇队,先不说上了战场会怎么样,大家又想过朝廷会让义勇队成军吗?我认为完全不可能,这是妄想!看看义和拳和自立军就知道结果了。一个国家需要勇者,但更需要智者,你们作为中国最精英的一份子仅仅是做个勇者,那么这个国家不会有希望。唯有你们智勇双全,这个国家才能重新富强。

以上所说,是我对你们的期望,希望你们能理解。本日之后,我讲东渡日本,去东京留学生那里把这番话对他们也说一说,我相信总会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和我一起救国强国的。我讲完了。谢谢大家!”杨锐说完台下掌声就哗哗的响了起来,他深深的鞠躬,学生们也是深深的回礼。

钱伯琮和雷以镇几个跑过来问道:“先生要去日本多久,几时能回来?”

有人牵挂总是好的,杨锐笑道:“和学社派到东京的代表一起去,也就在东京呆个几天,月底就回来了,这几个星期就你们自己学习了。余下诸事我下午回去都会好好安排的。”

见离开不是太久,学生们松了口气,但依然是不舍,这半年多来的相处师生情谊都很深了,见杨锐要走急骤间很不适应,道别了好久杨锐方从人群里脱身,再和蔡元培打了个招呼,没有任何的留念,杨锐转身离开这间呆了半年的学校。

第五十四章远行(加更)

离开爱国学社后,杨锐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仪器馆,虞辉祖是租界的总管事的,自己的诸多事情还是要交代他的,味精工厂前次定的设备已经到了,产量马上要扩大,各地的商贩闻言纷纷前来交款抢货,他正收钱收的不亦乐乎的时候,杨锐忽然说要远行日本让他很是吃惊,不过细问下知道只是去东京呆个几日就回来就没有什么异议了,当下把杨锐办交代的事情一一记下,拍胸口说万事有他,万无一失。

回到如意里,刚收拾好东西的时候,钟观光过来了,他现在是忙的不可开交,之前定的味精设备到了正在安装,忽然收到虞辉祖的电报说杨锐要去日本,这么急似乎有事就急忙过来了。杨锐是刚收好东西正在想笔记本怎么藏起来呢,他就来了。

他问道:“竟成你怎么这么急的去日本,之前也没听你说啊。现在工厂很忙还想找你过来帮忙呢。”

杨锐笑了笑,想不到自己去日本还是逃过一劫,说道:“呵呵,我就是因为要逃这一劫才走的。”

钟观光却是不相信,这个家伙从来都是谋而后动的,一定是有什么大事,不然不会这么匆忙。问道:“竟成是有什么大事吧,是兄弟的话就说给我听听。”

杨锐本来是不想告诉他的,毕竟他年底要去德国,见他追问就半真半假的说:“你真的要知道,这可是要杀头的。”

钟观光正色道:“我不怕杀头,你说吧!”

见他不像开玩笑,杨锐说道:“告诉你也无妨,我是想造反了。这朝廷没有希望了。本来还是觉得自己赚点钱自己花这辈子就这样过了算了,可现在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这次去日本是要到留学生那边去讲演,东京留学生思想向来开放,我是想去找几个志同道合的一起造反。”

钟观光好像已经猜到了这个结果,沉默半响之后说道:“也算我一份。我也是感觉这朝廷没救了。”

杨锐想不到他也有这样的想法,高兴之余又想到他留学的事情,就说:“革命是要紧,但是你还是先去德国,我在这边先撑着,德国那边也很重要,不学西学中国就是造反成功了也没得救。日本我去半个月就回来了。等回来我们好好筹划筹划好吧。”

钟观光点点头,不再说话。杨锐倒是想介绍组织章程之类,但是时间紧迫,客轮还有一个小时就开,只好把笔记本藏好,和他一起出了门。钟观光一直把杨锐送到码头上,临别的时候两人没有作揖,只是如洋人般的握手。杨锐握着手说道:“同志,好好干!”钟观光也是如是说:“同志,好好干!”千言万语都在这一句之中了。

杨锐上了船找到了自己的舱室,是二等条件还算不错。学社的代表就是斜对面,他们是早买得票,所以不在同室。汪允宗是和杨锐很熟悉的,而且私交也很好,另外一个先生却是不熟悉,只说的姓朱,是国民总会派去看留学生的代表,看这士绅的打扮怕不是革命党,杨锐在他面前就较少说话。至于汪允宗也是沉默寡言型的,就只好在客轮上四处转悠。后世火车飞机常坐,但是远洋轮船却是没有坐过,船是日本船,走廊和舱室间常常传来日语,很是刺耳,走了不远也没有什么兴致就回自己的舱室了。

舱室是上等舱,一张票要四十五块,包饭食,舱室收拾的很干净,住着比后世的火车软卧舒服,虽然也是高低铺但是更为宽敞,每个人还有个桌子。而且这时候去日本不需要护照签证,基本就是买票上船,到岸上岸,只要有船票那就可以了。唯一苦恼就是时间漫长,到东京要整整一个礼拜。幸好是有事情可做的,在船上,杨锐重新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针对出师不利的情况下要调整下策略,毕竟自己不是小说里写的那样有强大的王八之气,所有人都对自己心悦诚服,同时也仔细斟酌今后日本的布局,清末的反对派基本都是在日本落脚的,康有为梁启超是在东京的,同盟会也是在东京成立的。

日本离中国最近,文化较为相近,加上日本的一些政党社团怀着一些不可告人的企图,极力扶持这些反对党,几年后同盟会就是黑龙会的撮合下成立的,于是整个清末日本就是反对党,或者说是革命派的大后方,而沪上只是一个前沿阵地。是以要革命那么日本一定要有一个点,有一份报纸。在沪上的时候,杨锐已经让虞辉祖发电报给虞自勋做安排了,第一件事情就是办一个报刊,让自己的主张可以在留学生里面传播,同时还要在留学生里面举行一些讲座、活动,以吸纳成员。

在杨锐的构想中,沪上将是总部,日本还有以后的美国、南洋等地都将是分部,这些分支机构最重要的任务是挖人,扩大影响是挖人的前提,只要你的声音传到大众的耳朵,然后被他们所认同接受,那么才会有可能变成同志。当然宣传是件细致的活,杨锐的打算是可以先把报纸办起来之后,然后再找文笔好、可以领会组织精神的人担任,先打开局面再慢慢调整。

至于章程,还是重新做了更改,党派的名称也草拟了一个,就叫做复兴会,这也是后世的影响所致,那些官方喉舌里不是整天说着这个词吗,复兴,中华民族的复兴,至于另外一个常见词“和谐”那就不能提了。复兴会的纲领就是以会员为骨干,通过有限革命建立一个集权政府,同时对社会进行深度改革,推动整个中华民族的重新复兴。中华复兴是最终目的,革命和改革都是手段,与康梁的保皇维新以及后来同盟会美式民主的革命不同,复兴会的主张是介于两者之间。说白了其实就是后世的赤色党的集权策略,通过革命以占领地盘,通过改革而重塑社会,前者是短期行为,后者则是长期行为,只革命不改革中国复兴无望,只改革不革命中国复兴也无望——杨锐越写越兴奋,几天时间一晃而过,等到落笔之时,已经到了横滨,这船票最多也就是买到横滨,去东京还要二十多公里。

虞自勋此时早就在码头等着了,几天前他还在大阪参加博览会,收到电报之后就马上回东京了,电报上交代的报馆和安排讲演等事情他都早早的安排了,只要杨锐一到就可以决定。和虞辉祖一样,他也是对杨锐忽然来东京有很大的疑惑,加上办报和讲演,实在是搞不太明白怎么回事。远远就见杨锐同着两个人出了船舱,顺着梯子往下走,他马上挥手大叫,只见杨锐在接人的人群中扫了一眼就看见了自己,也是挥挥手。

作为后世最恨的国家,杨锐和所有的愤青们一样都是希望自己能全副武装的强行登陆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拿着行李,捏着船票斯斯文文的上岸,他希望以后没有在中国发生那样残忍的事情,这是他的任务,也是决定革命的最大动力。和虞自勋拥抱了一下,就介绍同行的诸人了,虞自勋招呼车夫帮忙拿行李,然后带着众人出了码头区,上了等候在外面的马车。此行的地点是留学生会馆,按照虞自勋的说法那里到码头还是有个几十里路的,做马车过去还得两三个钟的样子。

旁边有外人不好说什么,杨锐只好说了沪上工厂的一些情况,听到工厂已经在按照设备,产量马上就翻几番虞自勋很是兴奋,大阪博览会彻底的把味精抄热了,之前沪上只是分了一半的货过来,但是一个月也才只有四万件,根本就是不够卖的,这还是只装的五十克的小包装,要是大包装那件数更少,现在出面顶风头的那个日本人已经每天都是大宴小酌的了,商人们都在巴结他,好事不少,但是气人的事情也有,博览会日本展会方故意将找人在人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